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及成果可视化研究——以象山县为例
1
作者 吕统华 王巧莹 +2 位作者 马亮亮 李洪帅 李娟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0期77-78,共2页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是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环节。首先基于安全底线思维和五大发展理念,在《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技术指南》基础上构建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价体系。其次,以象山县为例,建立了可视化表达国土...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是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基础环节。首先基于安全底线思维和五大发展理念,在《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估技术指南》基础上构建了国土空间开发保护现状评价体系。其次,以象山县为例,建立了可视化表达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评估成果的技术体系。希望通过以上工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现状评估 成果可视化 象山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杭州市主城区公共体育设施空间分布的公平性评价 被引量:26
2
作者 陈玉娟 庞俊 吕统华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6期19-24,共6页
文章基于社会公平理念,通过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区位熵等分析方法对2017年杭州市六大城区公共体育设施开展空间绩效评价。研究发现,当前杭州市各级公共体育设施数量不足,分布差异显著,总体服务水平呈现中心向边缘衰减的特征,并受城... 文章基于社会公平理念,通过基尼系数、洛伦茨曲线、区位熵等分析方法对2017年杭州市六大城区公共体育设施开展空间绩效评价。研究发现,当前杭州市各级公共体育设施数量不足,分布差异显著,总体服务水平呈现中心向边缘衰减的特征,并受城市地形、空间格局和发展阶段影响;从杭州市公共体育设施资源基尼系数看,其服务水平分配差距悬殊;“人均”与“地均”的公共体育设施资源空间分布格局迥异,城区间空间单元区位熵值空间差异显著,城区内两极分化明显。最后,从法制建设、部门协作、供给模式、质量评价、空间配置、人口疏导和建设时序七个方面对杭州市公共体育设施规划建设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公平 公共体育设施分布 空间绩效 区位熵 杭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居民体育活动特征的城市社区体育设施配置优化策略研究——以杭州市西湖区为例 被引量:8
3
作者 陈玉娟 吕统华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12期21-24,共4页
社区体育设施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载体,也是未来社区体育设施合理布局规划的重要基础。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对杭州市西湖区6个不同年代的典型社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类型、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及... 社区体育设施是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的载体,也是未来社区体育设施合理布局规划的重要基础。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调查法,对杭州市西湖区6个不同年代的典型社区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社区居民体育活动类型、出行方式、出行时间及居民满意度四方面特征,总结出西湖区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存在供给不平衡、利用率低、可达性低等问题。在此基础上,从居民体育活动需求侧出发,提出社区体育设施配置优化的策略与建议,为“15分钟健身圈”的打造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体育设施 全民健身 配置优化 15分钟健身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中国视角下的城市社区体育设施空间要素特征及优化策略研究——以杭州为例 被引量:11
4
作者 汤以文 杨薇琦 吕统华 《建筑与文化》 2019年第9期179-181,共3页
近年来在“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战略的号召下,越来越多国民参与到日常健身活动中,人们对体育健身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社区体育设施作为居民活动重要的空间载体,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尤为密切。文章从实际出发,挖掘社区体育设施空间要... 近年来在“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战略的号召下,越来越多国民参与到日常健身活动中,人们对体育健身的需求也日益增长。社区体育设施作为居民活动重要的空间载体,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尤为密切。文章从实际出发,挖掘社区体育设施空间要素特征,然后提出杭州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优化策略,提高社会对社区体育设施配置的关注度,推动杭州市社区体育设施配置科学化发展,为其他城市体育设施建设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中国 城市社区 体育设施 优化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生功能的国土空间适宜性评价——以瑞安市为例 被引量:5
5
作者 林乃发 戎奕 +1 位作者 黄志豪 吕统华 《建筑与文化》 2021年第7期132-133,共2页
在长期无约束、无限制的人类开发行为下,人地和谐共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而构建集约高效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便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所在。国土空间适宜性分析评估过程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体系的基奠,文章以优化瑞安市国土空间格局为最... 在长期无约束、无限制的人类开发行为下,人地和谐共生面临着史无前例的挑战,而构建集约高效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便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所在。国土空间适宜性分析评估过程是优化国土空间格局体系的基奠,文章以优化瑞安市国土空间格局为最终目标,基于农业生产保障、建设发展潜力、生态屏障约束三方面的辨析,以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空间特色化发展为主要导向,进行三生适宜区的划分与界定,旨在为构建可持续的国土空间格局提供理论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土空间格局 三生功能 空间适宜性评价 瑞安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