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乳酸高产菌株的诱变选育 被引量:3
1
作者 吕红线 林建群 林建强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X期8-10,共3页
利用紫外线诱变的方法对L-乳酸出发菌株进行诱变处理,然后,通过初筛及复筛,利用高葡萄糖、高乳酸浓度平板进行筛选与菌种驯化,得到1株高产L-乳酸的正向突变株,在葡萄糖利用速率、产酸速率和最终L-乳酸浓度等方面高于出发菌株,最终L-乳... 利用紫外线诱变的方法对L-乳酸出发菌株进行诱变处理,然后,通过初筛及复筛,利用高葡萄糖、高乳酸浓度平板进行筛选与菌种驯化,得到1株高产L-乳酸的正向突变株,在葡萄糖利用速率、产酸速率和最终L-乳酸浓度等方面高于出发菌株,最终L-乳酸产量比出发菌株提高1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 L-乳酸 紫外诱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细胞生产乳酸的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吕红线 林建强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2-55,共4页
以海藻酸钠为材料固定鼠李糖乳杆菌ATCC10863.6#,研究不同条件对L-乳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2%海藻酸钠得到的固定化细胞颗粒稳定性好,可维持150h无破裂,同时L-乳酸产量也相对较高。发酵培养基中酵母粉的最适浓度为3.0g/L,最适发酵温度... 以海藻酸钠为材料固定鼠李糖乳杆菌ATCC10863.6#,研究不同条件对L-乳酸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2%海藻酸钠得到的固定化细胞颗粒稳定性好,可维持150h无破裂,同时L-乳酸产量也相对较高。发酵培养基中酵母粉的最适浓度为3.0g/L,最适发酵温度为42℃,加入的最适接种细胞量为15%,最佳凝胶珠直径为2.5mm~3.0mm。通过4批次的重复发酵培养,第1批次发酵时间为48h,L-乳酸产量为40.1g/L。后3批次发酵时间均缩短为36h,L-乳酸产量约为45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李糖乳杆菌 L-乳酸 海藻酸钠 固定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法 被引量:35
3
作者 吕红线 郭利美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52-55,共4页
菌种是主要的生物资源,一个优良的菌种被选育出来以后,必须保持其优良性状不变或尽可能地少变慢变,才不至于降低生产性能,能长期在生产中使用。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法:斜面低温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沙土管保藏法、... 菌种是主要的生物资源,一个优良的菌种被选育出来以后,必须保持其优良性状不变或尽可能地少变慢变,才不至于降低生产性能,能长期在生产中使用。本文介绍了常用的微生物菌种的保藏方法:斜面低温保藏法、液体石蜡保藏法、沙土管保藏法、冷冻真空干燥保藏法、液氮超低温保藏法和基因工程菌的保藏,并比较了它们的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菌种 保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骨胶中制备L-羟脯氨酸的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吕红线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4期53-56,共4页
研究了骨胶的水解曲线,确定了适合提取L—羟脯氨酸的水解条件,筛选了离子交换树脂,并确定了从水解液中分离L—羟脯氨酸的工艺,此工艺L—羟脯氨酸的得率为45%。
关键词 L-羟脯氢酸 L-脯氨酸 骨胶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酿酒酵母子囊孢子形成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吕红线 王晓红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2期57-60,共4页
对三株酿酒酵母在不同的产孢子培养基、不同的活化培养基和不同的培养温度下进行了子囊形成率的比较实验,结果表明,酿酒酵母在麦芽汁培养基上繁殖几代后,移接到产孢子培养基Ⅵ或Ⅴ上,在25~30℃进行培养,子囊形成率最高。
关键词 酵母菌 子囊孢子 孢子发生 培养基 酿酒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产物分离技术在乳酸发酵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吕红线 《食品与药品》 CAS 2006年第07A期22-25,共4页
介绍了乳酸发酵中常用的几种原位产物分离技术——电渗析发酵、膜法发酵、提取发酵、吸附发酵。原位产物分离技术克服了传统发酵过程中发酵液里过高的乳酸盐对乳酸菌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原位分离 乳酸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啤酒酵母的分离培养 被引量:3
7
作者 吕红线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4期37-41,共5页
啤酒酵母的分离培养对啤酒酵母的优良性状及其纯度具有决定性作用。啤酒酵母的分离培养方法较多,工厂中常用的以平板分离培养法和划线分离培养法为主,另外还有单细胞培养法和单孢子分离法。
关键词 啤酒酵母 分离培养 菌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的比较
8
作者 吕红线 王锦 +1 位作者 孙海翔 王晓红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8年第4期37-40,共4页
对样品分别以不同稀释液及接种方法所测得的菌落总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多数食品以01%蛋白胨水为稀释液时效果最好,磷酸盐缓冲液次之,接种方法涂布法优于倾注法。
关键词 稀释液 接种方法 菌落总数 食品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甜味剂D-塔格糖在搅拌型酸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9
作者 梁真 吕红线 +1 位作者 王瑞明 于海峰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43-147,共5页
研究了新型甜味剂D-塔格糖在搅拌型酸奶中的应用。通过质构分析和喜好排序法,确定了D-塔格糖在搅拌型酸奶中的最佳使用量,同时研究了D-塔格糖在酸奶货架期内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添加3%的D-塔格糖和3%的蔗糖的酸奶比只添加6%蔗糖... 研究了新型甜味剂D-塔格糖在搅拌型酸奶中的应用。通过质构分析和喜好排序法,确定了D-塔格糖在搅拌型酸奶中的最佳使用量,同时研究了D-塔格糖在酸奶货架期内的含量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添加3%的D-塔格糖和3%的蔗糖的酸奶比只添加6%蔗糖的酸奶稠度、黏度都有所增加,口感更为醇厚,更受消费者喜好。D-塔格糖在酸奶货架期内含量有所增加,有利于产品功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塔格糖 酸奶 质构分析 喜好排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疫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锦平 吕红线 张伟 《食品与药品》 CAS 2005年第06A期11-14,共4页
关键词 疫苗 活载体疫苗 灭活疫苗 减毒活疫苗 树突状细胞疫苗 转基困植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发菜单体细胞液体培养过程中的光衰减规律研究
11
作者 李文靖 于海峰 吕红线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2期22-26,31,共6页
发菜是一种陆生性蓝细菌,具有很好的经济和药用价值。发菜细胞可进行液体培养,光是其生长的限制因子。为了解光对发菜细胞液体培养生长的影响,研究了发菜细胞混合营养及自养过程中的光衰减规律。结果表明,Lambert-Beer’s定律可较好地... 发菜是一种陆生性蓝细菌,具有很好的经济和药用价值。发菜细胞可进行液体培养,光是其生长的限制因子。为了解光对发菜细胞液体培养生长的影响,研究了发菜细胞混合营养及自养过程中的光衰减规律。结果表明,Lambert-Beer’s定律可较好地描述细胞浓度及光程对发菜细胞光衰减的影响,回归得到发菜细胞在自养和混合营养培养液中的光衰减方程。随着发菜细胞密度的增加,两种培养体系透过发菜细胞液的光强在不断减少,特别是随着光程的增加,光衰减速度加快。当发菜细胞密度和入射光强相同时,光在光合自养培养的细胞液中比混合营养细胞液中衰减速度快。当初始入射光强为48.73μmol/m2·s时,在发菜细胞密度0.7715 g/L,光程2 cm处光合自养培养和混合营养培养液的透射光强分别为28.35、30.17μmol/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菜 光衰减 光合自养 混合营养 入射光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