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油分散液对马粪海胆受精及胚胎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吕福荣 熊德琪 +1 位作者 张金亮 公维民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7-73,共7页
采用马粪海胆胚胎为试验材料,研究了0#柴油、船用柴油和船用重质燃料油分散液(WAF)对卵细胞、精子及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并通过色谱-质谱对3种油品分散液进行了组分分析。结果显示,石油烃使精卵受精能力下降,使整个受精过程完成的时间... 采用马粪海胆胚胎为试验材料,研究了0#柴油、船用柴油和船用重质燃料油分散液(WAF)对卵细胞、精子及胚胎发育的毒性效应,并通过色谱-质谱对3种油品分散液进行了组分分析。结果显示,石油烃使精卵受精能力下降,使整个受精过程完成的时间延后。马粪海胆精子对石油烃污染比卵细胞更为敏感,可以作为海洋石油污染的指示生物。3种油品分散液使得胚胎发育至2细胞期、4细胞期、8细胞期、16细胞期和囊胚期的时间延后,这种延后的现象随着发育进程和油品分散液浓度升高而愈发明显。可以推断3种油品分散液对于海胆胚胎生长发育过程的毒性顺序为:0号柴油>船用柴油>船用重质燃料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分散液 海胆 胚胎发育 浮游幼虫 毒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式”环境化学实验教学的探索 被引量:11
2
作者 吕福荣 于淑萍 裴婕 《大连大学学报》 2005年第6期21-23,共3页
“开放式”的环境化学实验是针对原有的环境化学实验存在学时少,内容陈旧,实验教学方法僵化等弊端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开放式”环境化学实验教学具有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评价开放的特点,实践经验... “开放式”的环境化学实验是针对原有的环境化学实验存在学时少,内容陈旧,实验教学方法僵化等弊端提出的新的教学模式,是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开放式”环境化学实验教学具有实验时间、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评价开放的特点,实践经验表明,在今后的实施过程中要加强实验内容的灵活与更新、实验设备多样化、管理手段开放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 环境化学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腐殖酸对钴、镉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5
3
作者 吕福荣 刘艳 《大连大学学报》 2002年第4期63-67,共5页
本文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土壤中的腐殖酸,研究对Co2+、Cd2+的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最佳pH范围为6~7,吸附过程属于放热过程.用该种腐殖酸样品吸附Co2+服从Langmuir和Freudlich吸附等温模型,19℃、35℃、45℃的饱和吸附量为12.51、9.52... 本文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土壤中的腐殖酸,研究对Co2+、Cd2+的吸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最佳pH范围为6~7,吸附过程属于放热过程.用该种腐殖酸样品吸附Co2+服从Langmuir和Freudlich吸附等温模型,19℃、35℃、45℃的饱和吸附量为12.51、9.52、8.30mg/g;吸附Cd2+在19℃、35℃时服从Langmuir和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饱和吸附量为33.90、33.43mg/g,但在45℃时主要服从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腐殖酸对Co2+、Cd2+的吸附是通过两级络合反应形成配合物的方式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腐殖酸 吸附 碱溶酸沉法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硼泥处理电镀废水中铬(Ⅵ)的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吕福荣 裴婕 刘艳 《大连大学学报》 2000年第6期43-47,共5页
本文采用硫酸亚铁还原,硼泥絮凝沉降的方法处理电镀废水中的铬(Ⅵ).控制还原时的pH值为 3.5~5.5,铬(Ⅵ):硫酸亚铁:硼泥二1:20:140(重量比),铬(Ⅵ)去除率达99%以上.对于铬(Ⅵ)浓度小于1000m... 本文采用硫酸亚铁还原,硼泥絮凝沉降的方法处理电镀废水中的铬(Ⅵ).控制还原时的pH值为 3.5~5.5,铬(Ⅵ):硫酸亚铁:硼泥二1:20:140(重量比),铬(Ⅵ)去除率达99%以上.对于铬(Ⅵ)浓度小于1000mg/L的废水,经一次处理,就可以达到国家的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废水 废水处理 硼泥 絮凝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球藻对Pb^(2+)的吸附及生物吸附机理初探 被引量:25
5
作者 李英敏 杨海波 +3 位作者 吕福荣 张欣华 刘艳 于媛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96-699,共4页
以小球藻作为生物吸附剂,对废水中Pb2+的吸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小球藻对Pb2+的吸附经历了快速的表面吸附和缓慢的吸收2个步骤;吸附液适宜的pH为7左右;且小球藻死体比新鲜藻液对Pb2+的吸附作用要强;吸附液离子强度的增强会降低小球藻... 以小球藻作为生物吸附剂,对废水中Pb2+的吸附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小球藻对Pb2+的吸附经历了快速的表面吸附和缓慢的吸收2个步骤;吸附液适宜的pH为7左右;且小球藻死体比新鲜藻液对Pb2+的吸附作用要强;吸附液离子强度的增强会降低小球藻对Pb2+的吸附作用;适当强度的光照有利于小球藻对Pb2+的吸附;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吸附 PB^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装推荐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6
作者 吕福荣 师云龙 +3 位作者 景晓宁 曾倩怡 祝学薇 雷海洋 《现代纺织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34-144,共11页
服装推荐系统在服装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服装的个性化推荐,提升用户体验,增加产品营业额,推动服装行业向智能化与高效化发展。结合服装推荐系统的重要环节,从数据收集与预处理、特征工程、模型构建3个版块归... 服装推荐系统在服装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提供服装的个性化推荐,提升用户体验,增加产品营业额,推动服装行业向智能化与高效化发展。结合服装推荐系统的重要环节,从数据收集与预处理、特征工程、模型构建3个版块归纳总结了创建服装推荐系统的一般流程与相关技术,并对传统推荐技术和深度学习技术2个方向的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综述,分析各类算法在服装推荐领域中的应用并对其进行拓展。在应用领域方面,服装推荐系统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平台和服装搭配推荐应用等场景,为用户提供便捷的选购与穿搭建议。最后基于服装推荐系统的应用领域与发展趋势,探讨其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创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荐系统 推荐算法 服装搭配 服装推荐 算法研究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营养盐对小球藻生长及胞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于媛 刘艳 +4 位作者 杨海波 张欣华 李英敏 吕福荣 林芃 《大连大学学报》 2002年第6期12-16,共5页
微藻含有的蛋白质、糖蛋白等活性物质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在24~26℃、自然光照的条件下,首先考察小球藻生长与胞内蛋白质积累的关系,其次利用正交设计实验考察不同浓度的营养盐对小球藻生长及胞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 微藻含有的蛋白质、糖蛋白等活性物质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物活性和生理功能.在24~26℃、自然光照的条件下,首先考察小球藻生长与胞内蛋白质积累的关系,其次利用正交设计实验考察不同浓度的营养盐对小球藻生长及胞内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球藻中蛋白质的合成与积累主要发生在生长过程的平衡期.利于小球藻生长的营养盐的优化组合为:C6H12O6:2g/L,KNO3:0.8g/L,Na2PO4:0.2g/L,细胞的最大密度为6.46×107个细胞/L培养液.获得最高蛋白质含量的营养盐的优化组合为:C6H12O6:6g/L,KNO3:1.6g/L,NaH2PO4:0.2g/L,与之对应蛋白质含量为:655.4mg/g.此结果为进一步从微藻中获取单一组成的,具有重要生物和生理活性的蛋白质及糖蛋白提供了优化培养微藻的实验依据和规模化生产的基础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蛋白质 糖蛋白 生物活性 营养盐 生理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球藻生物吸附废水中铜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英敏 杨海波 +3 位作者 吕福荣 张欣华 刘艳 于媛 《大连大学学报》 2003年第4期39-41,共3页
以小球藻作为生物吸附剂,去除水溶液中微量Cu^(2+),研究结果表明小球藻对Cu^(2+)的生物吸附主要经历了快速的吸附和缓慢的吸收两个步骤:pH值是影响Cu^(2+)生物吸附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最佳pH值在6~8之间;离子强度对Cu^(2+)的吸附有一... 以小球藻作为生物吸附剂,去除水溶液中微量Cu^(2+),研究结果表明小球藻对Cu^(2+)的生物吸附主要经历了快速的吸附和缓慢的吸收两个步骤:pH值是影响Cu^(2+)生物吸附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最佳pH值在6~8之间;离子强度对Cu^(2+)的吸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小球藻对Cu^(2+)的生物吸附符合Freundlich等温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球藻 生物吸附 废水处理 吸附剂 水质净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