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万恢88的特性以及组合的制种技术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黄文章 金良 +5 位作者 严明建 黄成志 吕直文 袁项成 雷树凡 王伯初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4461-14462,共2页
[目的]推广应用恢复系万恢88。[方法]对万恢88的特征特性、所配主要组合以及组合的制种技术进行阐述。[结果]万恢88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抗性好、米质较优、花粉量大的特点。应用该恢复系所配已审组合6个,区试、生产试验平均单产比... [目的]推广应用恢复系万恢88。[方法]对万恢88的特征特性、所配主要组合以及组合的制种技术进行阐述。[结果]万恢88具有恢复力强、配合力高、抗性好、米质较优、花粉量大的特点。应用该恢复系所配已审组合6个,区试、生产试验平均单产比汕优63增产5.04%、6.82%。[结论]万恢88所配组合最适在重庆低山制种,花期应避开高温伏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万恢88 制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水稻恢复系万恢88选育及应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文章 金良 +4 位作者 严明建 黄成志 吕直文 袁项成 雷树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9409-9410,9448,共3页
[目的]选育高配合力、强恢复力、强优势和强适应性的三系杂交稻恢复系。[方法]采用常规育种技术的复交辅以辐射育种构建2个基础群体,将云南粳稻704与IR1544杂交,经4年7代稳定后,再与基础群体万中3号杂交,采用系谱选育、配合力育种、稻... [目的]选育高配合力、强恢复力、强优势和强适应性的三系杂交稻恢复系。[方法]采用常规育种技术的复交辅以辐射育种构建2个基础群体,将云南粳稻704与IR1544杂交,经4年7代稳定后,再与基础群体万中3号杂交,采用系谱选育、配合力育种、稻瘟病自然诱发和接种鉴定相结合的方法育成万恢88,并对其品种特征特性进行测定。[结果]万恢88具有配合力高、产量水平突出、恢复力强、抗逆性突出和制种性状好等特性。配组育成的6个杂交稻新组合冈优88、K优88、万香1号、万优6号、陵优1号和万优9号已通过重庆市审定,并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面积达55万hm2以上。[结论]籼粳优质恢复系万恢88具有杂种优势强,高产、稳产、广适的特点,取得了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万恢88 选育 遗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主推杂交水稻品种耐热性评价 被引量:3
3
作者 吕直文 黄成志 +4 位作者 胡景涛 严明建 雷树凡 黄文章 卿明敬 《南方农业》 2016年第19期10-13,共4页
以2014年、2015年三峡库区大面积应用的42个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搭棚盖膜人工模拟高温胁迫处理(7月5日至8月5日9:30-14:30,35~43℃),研究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品种结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高温胁迫指数评价,耐热性强的杂... 以2014年、2015年三峡库区大面积应用的42个杂交水稻品种为材料,搭棚盖膜人工模拟高温胁迫处理(7月5日至8月5日9:30-14:30,35~43℃),研究花期高温胁迫对水稻品种结实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根据高温胁迫指数评价,耐热性强的杂交水稻品种有13个:Y两优1号、Y两优646、准两优893、深两优5814、C两优1146、Y两优2号、宜香2079、宜香5979、Q优6号、川农优528、川优6028、花香7号和II优7号;热敏感型杂交水稻品种有6个:两优1198、丰两优4号、荆楚优37、川谷优56、T优023和丰优1号;其余杂交水稻品种的耐热性较弱。花期高温胁迫致使杂交水稻品种的结实率下降、空壳率大幅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品种 高温胁迫 耐热性分析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库区高温伏旱天气对水稻产量品质的影响及其防御对策 被引量:2
4
作者 吕直文 雷树凡 +4 位作者 严明建 黄成志 胡景涛 卿明敬 刘忠贤 《南方农业》 2016年第34期16-19,35,共5页
三峡库区气候主要特点是夏热伏旱和湿度大。高温伏旱天气发生频率较多的地带是重庆中东部高温区域,在水稻生产中因高温伏旱天气直接导致减产的情况较多。2016年,对三峡库区水稻的生产环境进行调查,根据高温危害调查结果,结合试验研究结... 三峡库区气候主要特点是夏热伏旱和湿度大。高温伏旱天气发生频率较多的地带是重庆中东部高温区域,在水稻生产中因高温伏旱天气直接导致减产的情况较多。2016年,对三峡库区水稻的生产环境进行调查,根据高温危害调查结果,结合试验研究结果,分析高温伏旱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提出了"选用耐高温的水稻品种以减轻高温危害;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通过播种期的合理安排,使水稻抽穗期避开高温伏旱天气;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发展再生稻,避开高温伏旱天气的危害;在不可避免地遇到高温伏旱危害时,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田灌溉系统,提高抗高温伏旱自然灾害的能力"等防御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高温伏旱 结实率 品质 防御对策 三峡库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恢复系万恢88的特征特性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文章 金良 +6 位作者 严明建 王贵学 郑家奎 黄成志 吕直文 袁项成 雷树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1期9907-9908,9932,共3页
[目的]研究万恢88的品种特征和生产中的配组应用。[方法]对万恢88的米质和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并进行抗逆性鉴定。采用共同测验法,用不育系(测验种)与恢复系(被测种)配组测交,对各测交组合进行小区比较试验,测定万恢88的配合力和... [目的]研究万恢88的品种特征和生产中的配组应用。[方法]对万恢88的米质和农艺性状进行测定,并进行抗逆性鉴定。采用共同测验法,用不育系(测验种)与恢复系(被测种)配组测交,对各测交组合进行小区比较试验,测定万恢88的配合力和恢复性,同时对万恢88配组的组合进行区试和生产试验。[结果]水稻恢复系万恢88具有配合力高、综合性状好、优势明显、恢复性较好、米质优、抗逆性好等特点。在1998—2006年间,利用万恢88配组的组合通过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有冈优88、K优88、万香优l号、万优6号、陵优1号和万优9号6个组合。[结论]万恢88在西南地区可作为主要恢复系利用,同时也可作为优质材料被转育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万恢88 特征特性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SSR分子标记鉴定杂交水稻真伪与纯度 被引量:21
6
作者 黄成志 黄文章 +4 位作者 严明建 胡景涛 吕直文 雷树凡 冉彦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437-3438,共2页
[目的]寻找快速有效鉴定杂交水稻种子真伪与纯度的方法,以提高鉴定的效率。[方法]利用SSR分子标记鉴定杂交水稻种子中优88、协优88和全丰优88的真伪和纯度,并将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杂交种的DNA带谱中均含有两个亲本... [目的]寻找快速有效鉴定杂交水稻种子真伪与纯度的方法,以提高鉴定的效率。[方法]利用SSR分子标记鉴定杂交水稻种子中优88、协优88和全丰优88的真伪和纯度,并将鉴定结果与田间鉴定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杂交种的DNA带谱中均含有两个亲本的互补带,说明杂交种为真种子。中优88的SSR分子标记和田间鉴定的纯度分别为97.43%和97.60%;协优88的SSR分子标记和田间鉴定的纯度分别为98.00%和98.10%,全丰优88的SSR分子标记和田间鉴定的纯度分别为96.29%和96.60%,3个杂交种的SSR分子标记鉴定和田间鉴定的结果基本上一致,没有明显的差异,说明用SSR检测杂交水稻种子纯度是完全可行的。[结论]SSR分子标记在杂交水稻种子真伪与纯度鉴定上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和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SSR分子标记 纯度鉴定 真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1
7
作者 严明建 黄文章 +3 位作者 吕直文 赵正武 雷树凡 袁项成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4期3426-3427,共2页
研究了强化栽培条件下杂交水稻配施尿素、过磷酸钙、硅肥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与产量的关系,并建立了产量与3种肥料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施硅肥对水稻增产效果显著;硅肥与磷肥有交互作用,配施适当时增加用量有利于水稻的增产;在特定的条... 研究了强化栽培条件下杂交水稻配施尿素、过磷酸钙、硅肥的主效应和交互效应与产量的关系,并建立了产量与3种肥料的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施硅肥对水稻增产效果显著;硅肥与磷肥有交互作用,配施适当时增加用量有利于水稻的增产;在特定的条件下,硅肥的施用量为SiO266.0 kg/hm2,水稻产量为8 016.0 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稻 硅肥 产量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密度对不同生育时期水稻品种产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严明建 黄文章 +4 位作者 吕直文 雷树凡 黄成志 袁项成 冉彦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465-467,共3页
[目的]为不同生育期的水稻确定高产栽培适宜的种植密度。[方法]设置9.00万、13.50万、17.25万、22.50万、25.65万、32.10万窝/hm26个栽培密度,研究长生育期宜香481(P1)、短生育期101A/R1007(P2)的茎蘖动态及产量。[结果]随着密度的下降... [目的]为不同生育期的水稻确定高产栽培适宜的种植密度。[方法]设置9.00万、13.50万、17.25万、22.50万、25.65万、32.10万窝/hm26个栽培密度,研究长生育期宜香481(P1)、短生育期101A/R1007(P2)的茎蘖动态及产量。[结果]随着密度的下降,P1分蘖高峰期的每窝水稻分蘖数量相应增加。P2的分蘖数量稀植时较多,密植时较少。随着密度的增加,两个品种的最高分蘖期提前,单株有效穗数降低且呈简单直线相关。P1在密度17.25万窝/hm2时有效穗数最高,达241.20万/hm2,产量最高,达10281.6kg/hm2;P2在密度22.50万窝/hm2时有效穗数最高,达277.05万/hm2,产量最高,达9631.5kg/hm2。每穗实粒数对P1的产量影响最大,其次是有效穗数;增加有效穗数能显著增加P2的产量。[结论]生育期长的品种相对稀植有效穗数才理想,生育期短的品种适当加大种植密度有利于提高有效穗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种类型 分蘖成穗 穗粒结构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TOPSIS综合评价法在水稻育种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9
作者 严明建 黄文章 +2 位作者 吕直文 雷树凡 黄成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2期9428-9430,共3页
应用DTOPSIS法对重庆三峡农科所组配的水稻杂交组合进行了综合评价,探讨了其在多因素综合评价水稻组合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此法比单用产量分析更为合理,较其他综合分析法更为简单实用。
关键词 DTOPSIS 综合评价 水稻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优质超级稻K优88的特征特性及其恢复系万恢88的遗传分析
10
作者 黄文章 金良 +6 位作者 严明建 王贵学 郑家奎 黄成志 吕直文 袁项成 雷树凡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12443-12444,12456,共3页
[目的]推广和应用恢复系万恢88。[方法]用田间试验及田间观测,之后用DPS软件分析方法,对万恢88进行一般配合力(C.CA)分析;K优88参加重庆区试试验。[结果]万恢88有效穗数、穗着粒数、千粒重和小区产量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为正... [目的]推广和应用恢复系万恢88。[方法]用田间试验及田间观测,之后用DPS软件分析方法,对万恢88进行一般配合力(C.CA)分析;K优88参加重庆区试试验。[结果]万恢88有效穗数、穗着粒数、千粒重和小区产量的一般配合力相对效应值为正值。分别为9.40、1.25、1.57、8.63;在1998—1999年重庆区试中,K优88连续2年均比对照汕优63增产,增幅分别为4.90%、8.42%。[结论]K优88表现出具有高产、综合抗逆性好等特点。万恢88容易测配出千粒重、有效穗及小区产量均较高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水稻 万恢88 遗传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海拔区域水稻品种(组合)筛选及其主要性状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严明建 黄文章 +2 位作者 吕直文 雷树凡 冉彦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3195-3195,3204,共2页
通过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筛选与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品种的生育期与结实率、产量成显著负相关;品种结实率与产量成显著正相关。以水稻品种全生育期、结实率为因变量,单位产量为自变量建回归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0.099 01,估测相对误差=±... 通过不同类型的水稻品种筛选与分析,结果表明:水稻品种的生育期与结实率、产量成显著负相关;品种结实率与产量成显著正相关。以水稻品种全生育期、结实率为因变量,单位产量为自变量建回归模型的复相关系数R=0.099 01,估测相对误差=±1.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区域 品种筛选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C法与稳定性参数在水稻区试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2
作者 严明建 赵正武 +2 位作者 吕直文 袁项成 雷树凡 《作物研究》 2002年第1期17-19,共3页
采用高稳系数法 ,辅以稳定性系数和适应性参数 ,对 1999年重庆市水稻区试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 ,结果表明 :K优 88, 优缙恢 1号 , 优 R99, 优 5 0 32 9为高产稳产性品种 ;C优 2 2为高产不稳定品种 ; 优 95 - 2 ,6 5 0 0 2为低产稳... 采用高稳系数法 ,辅以稳定性系数和适应性参数 ,对 1999年重庆市水稻区试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 ,结果表明 :K优 88, 优缙恢 1号 , 优 R99, 优 5 0 32 9为高产稳产性品种 ;C优 2 2为高产不稳定品种 ; 优 95 - 2 ,6 5 0 0 2为低产稳定性品种 ,同时也表明 HSC法较之方差法更能客观反映水稻品种高产、稳产性 ,计算更为简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 水稻 HSC法 稳定性参数 品种区域试验 高稳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类分析在水稻抗旱材料分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严明建 黄文章 +3 位作者 胡景涛 吕直文 雷树凡 黄成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9期9998-10000,10006,共4页
选取102份不同质源的水稻材料,通过水、旱对比试验,以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株高及单株粒重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可分为5类,其中第Ⅴ类材料DC平均值为84.88,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可用作抗旱亲本材料使用;其次为第Ⅱ... 选取102份不同质源的水稻材料,通过水、旱对比试验,以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株高及单株粒重为指标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参试材料可分为5类,其中第Ⅴ类材料DC平均值为84.88,表现出较强的抗旱性,可用作抗旱亲本材料使用;其次为第Ⅱ类材料,DC平均值达75.64,当中个别材料的个别性状表现优良,可作为特殊材料使用;最差的是第Ⅳ类,DC平均值为45.9,表现为不抗旱;第Ⅰ、Ⅲ类材料抗旱性能表现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抗旱性 聚类分析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优化的SSR分子标记技术检测杂交水稻万优481纯度 被引量:5
14
作者 黄成志 雷树凡 +4 位作者 胡景涛 吕直文 黄文章 严明建 冉彦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22期7321-7322,共2页
[目的]通过降低试验药剂、减少PCR循环时间、提高琼脂糖利用指数等,建立经济、快速、低污染的杂交水稻纯度鉴定体系.[方法]将杂交水稻万优481、亲本万3A和万恢481在光照培养箱内温度发芽(30℃,长到5 cm左右),用CTAB法提取DNA;按优化的... [目的]通过降低试验药剂、减少PCR循环时间、提高琼脂糖利用指数等,建立经济、快速、低污染的杂交水稻纯度鉴定体系.[方法]将杂交水稻万优481、亲本万3A和万恢481在光照培养箱内温度发芽(30℃,长到5 cm左右),用CTAB法提取DNA;按优化的PCR体系和电泳方法,用亲本万3A和万恢481的DNA从24对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好的引物P18,用引物P18对杂交水稻万优481样本进行纯度鉴定.[结果]利用优化的SSR分子标记技术准确鉴定出万优481的纯度为98.5%,与田间鉴定结果相符,凝胶电泳成像带谱清晰,同时,与常用方法相比,酶等试验药品使用量减少20% ~ 25%,试验所用时间较常用方法减少了50%以上.[结论]利用优化的SSR分子标记技术体系鉴定杂交水稻种子纯度,经济、快速且鉴定的结果清晰、可靠,同时大大减少琼脂糖等试验残渣的产生,降低了对环境污染,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分子标记 杂交水稻 纯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再生稻发展的阻因及对策
15
作者 吕直文 郑济万 +2 位作者 雷树凡 卿明敬 向玉明 《四川农业科技》 1995年第3期5-6,共2页
川东再生稻发展的阻因及对策吕直文,郑济万,雷树凡,卿明敬,向玉明(万县市农科所,634006)川东地处四川盆地的边缘,属亚热带气候,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是再生稻生长的理想地带。川东可发展再生稻面积250余万亩,199... 川东再生稻发展的阻因及对策吕直文,郑济万,雷树凡,卿明敬,向玉明(万县市农科所,634006)川东地处四川盆地的边缘,属亚热带气候,热量充足,雨量充沛,是再生稻生长的理想地带。川东可发展再生稻面积250余万亩,1991年发展再生稻120余万亩,成功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川东地区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水稻直播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成志 黄文章 +4 位作者 雷树凡 严明建 胡景涛 吕直文 刘厚宪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23期20-23,共4页
[目的]探索三峡库区实施直播稻生产的丰产性,研究该区域实施水稻直播所适用的除草、抗倒等技术。[方法]用该区域生产上推广的水稻品种(深两优5814、万优481、杨粳508和丰优香占)作材料,分别在甘宁镇冠丰村及龙沙镇岩口村开展直播试验,... [目的]探索三峡库区实施直播稻生产的丰产性,研究该区域实施水稻直播所适用的除草、抗倒等技术。[方法]用该区域生产上推广的水稻品种(深两优5814、万优481、杨粳508和丰优香占)作材料,分别在甘宁镇冠丰村及龙沙镇岩口村开展直播试验,通过施肥控制、田间水浆管理、除草剂施用等方法,综合防治田间杂草。[结果]试验产量变幅为8 446.5~9 423.0 kg/hm^2,均较常年当地生产水平高,其中产量最高的是万优481(为9 423.0 kg/hm^2),其次是深两优5814(为9 264.0 kg/hm^2),产量最低的是丰优香占(为8 446.5 kg/hm^2)。全生育期变幅为138~155 d,其中,万优481最短(为138 d),深两优5814最长(为155 d);株高变幅为125.6~132.3 cm,其中丰优香占最高(为132.3 cm),杨粳508最矮(为125.6 cm)。甘宁镇冠丰村试验点,田间有少量稗草未除尽,无其他杂草危害;龙沙镇岩口村试点,有少量稗草及其他杂草危害。所有参试组合均未发生倒伏。[结论]在试验区域进行水稻直播,具有获得高产的潜力。在杂草防治方面,利用两"封"一"杀"除草模式,基本能控制住田间杂草生长。通过田间肥水管理等,建立较好的根系结构,可以有效防止倒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 水稻 直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丘陵山区直播的水稻品种筛选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成志 黄文章 +7 位作者 雷树凡 严明建 胡景涛 吕直文 刘忠贤 刘厚宪 伍勇 黄明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筛选出适于丘陵山区直播的水稻品种。[方法]以杂交籼稻、常规籼稻、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4个类型共14个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直播方式播种,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对其农艺性状等进行调查,成熟期进行取样考种和测产,并对所得数据进... [目的]筛选出适于丘陵山区直播的水稻品种。[方法]以杂交籼稻、常规籼稻、杂交粳稻和常规粳稻4个类型共14个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直播方式播种,在不同的生育时期对其农艺性状等进行调查,成熟期进行取样考种和测产,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杂交籼稻万优66、万优481、杂交粳稻1503、1505和常规粳稻中科8号产量均超过10 500 kg/hm2。其中,万优66最高,达11 274kg/hm2,其次是万优481,为11 134.5 kg/hm2。且农艺性状方面也较适于直播,可作为水稻直播推广使用。[结论]综合考虑,如果是采取人工收获,可优先选用两个籼稻品种万优66、万优481;若采用机械收获,应选用3个粳稻品种中科8号、1505、15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丘陵山区 直播 水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杂种优势预测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严明建 黄文章 +3 位作者 胡景涛 吕直文 雷树凡 黄成志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3期16064-16066,共3页
根据加性-显性-上位性及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分析了10个水稻亲本及25个杂交组合在两个生态区的产量性状资料,并对其杂种优势效应进行了估算与预测,将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水稻产量的主要遗传效应是显性与加+加上位性;... 根据加性-显性-上位性及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分析了10个水稻亲本及25个杂交组合在两个生态区的产量性状资料,并对其杂种优势效应进行了估算与预测,将预测结果进行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控制水稻产量的主要遗传效应是显性与加+加上位性;亲本宜香1A、万6A、万恢481、R1005及万恢88产量性状表现出较高的显性和加+加上位性效应,表明其杂交较易获得产量较高的遗传后代。根据分析结果确定组合10(宜香A×万恢481)、12(万6A×万恢88)为优势组合,组合23(冈64A×R1005)、17(D62A×万恢88)为较优组合,组合18(D62A×R1005)为不稳定组合。验证试验表明,基于加性-显性-上位性及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水稻杂种优势预测的结果较为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NCⅡ设计 遗传效应 杂种优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栽培模式对红米稻万红151群体特征的影响 被引量:1
19
作者 黄成志 雷树凡 +1 位作者 吕直文 刘忠贤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7期45-48,共4页
[目的]研究万红151不同栽培模式的群体特征,为特种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播期、每穴移栽谷苗数和移栽密度3个影响因素,研究各处理对群体特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筛选出适合重庆市万州区的特种稻高产的栽培模式。[结果]... [目的]研究万红151不同栽培模式的群体特征,为特种稻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播期、每穴移栽谷苗数和移栽密度3个影响因素,研究各处理对群体特征、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筛选出适合重庆市万州区的特种稻高产的栽培模式。[结果]产量与有效穗高度相关,受播种期、移栽谷苗数和移栽密度3因素共同影响,其影响力由大到小的顺序为栽插密度、栽插谷苗数、播种期。千粒重受播期影响较大,达显著水平;结实率与移栽密度、有效穗负相关,且达到极显著水平;着粒数受到影响较小,均不显著;有效穗与移栽密度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群体平均株高受播种期和移栽谷苗数影响,推迟播种期和减少移栽谷苗数则群体平均株高变高;穗长随着播期推迟而变短,但变化不大;穗粒数随移栽密度增加而显著减小。生育进程只受播种期影响,播种期越靠后影响越大。不同处理株型、叶姿、叶色等农艺性状无明显区别。[结论]在重庆市万州区种植红米稻,适时早播、提高栽插密度和增加移栽谷苗数是达到高产的主要途径和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稻 栽培模式 群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播中稻+再生稻栽培最适播期和最佳播种量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黄成志 雷树凡 +5 位作者 严明建 胡景涛 吕直文 刘忠贤 伍勇 黄明贤 《湖南农业科学》 2018年第1期21-24,共4页
为了探索水稻直播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模式,以优质软米稻德优8号为供试品种,在直播中稻+再生稻生产过程中设置了3个播种期和3个播种量水平共9个处理,研究各处理对水稻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分析了各性状之间的相关... 为了探索水稻直播中稻+再生稻高产栽培模式,以优质软米稻德优8号为供试品种,在直播中稻+再生稻生产过程中设置了3个播种期和3个播种量水平共9个处理,研究各处理对水稻生育期、农艺性状、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分析了各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以及播种期与播种量对水稻群体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季中稻产量变幅为8 572.5~10 065.0 kg/hm^2,平均产量为9 202.5 kg/hm^2,播期越早产量越高,且差异极显著,产量与播种量为正相关;再生稻产量变幅为2 818.5~4 554.0 kg/hm^2,平均产量为3 333.0 kg/hm^2,再生稻产量与播种量呈负相关;两季总产量变幅为11 578.5~13 917.0 kg/hm^2,平均产量为12 888.0 kg/hm^2,播期越早产量越高,且差异极显著,播种量越小产量越高。因此,3月下旬播种、用种量控制在15 kg/hm^2,可提高有效穗、每穗着粒数和实粒数,中稻+再生稻的总产量更高,而且株高较低,可降低倒伏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播中稻+再生稻 播种期 播种量 产量 群体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