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对去势小鼠骨质疏松的预防
1
作者 盛春辉 张晓 +1 位作者 吕珑薇 周永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7-226,共10页
目的:研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SCs)外泌体对骨质疏松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以及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的预防效果。方... 目的:研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SCs)外泌体对骨质疏松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以及对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骨质疏松的预防效果。方法:采用超速离心法提取hASCs分泌的外泌体,然后提取骨质疏松小鼠BMSCs,并将这些细胞暴露于含有hASCs外泌体的成骨诱导培养基中作为实验组,同时使用不含hASCs外泌体的成骨诱导培养基对BMSCs进行成骨诱导作为对照组,通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和定量分析以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uantitative reverse transcriptio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检测评估hASCs外泌体对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将标记有荧光信号的hASCs外泌体通过尾静脉注射入小鼠体内,观察外泌体的体内分布情况。切除小鼠双侧卵巢构建小鼠雌激素缺乏模型,术后两周将小鼠分为3组:实验组为雌激素缺乏小鼠接受hASCs外泌体注射;阴性对照组为雌激素缺乏小鼠接受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PBS)注射;阳性对照组为假手术(Sham)小鼠接受PBS注射,每3天注射1次,共注射8次后收集小鼠股骨,拍摄显微CT(micro computed tomography,micro-CT),计算骨密度并进行骨形态学分析。结果:使用超速离心法成功提取hASCs外泌体。hASCs外泌体使骨质疏松小鼠BMSCs的ALP染色加深,ALP活性增强,成骨相关基因表达上调。注射hASCs外泌体的雌激素缺乏小鼠较注射PBS的雌激素缺乏小鼠股骨骨小梁更为致密,骨密度增大,并且与Sham组相比并未出现明显的骨密度降低。结论:hASCs外泌体不仅能在体外促进骨质疏松小鼠BMSCs的成骨分化,还能在体内有效预防去势小鼠骨质疏松的发生,这些发现为hASCs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型的生物治疗手段在骨质疏松症的预防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分化 外泌体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患者参与的数字化设计在前牙美学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5
2
作者 刘云松 叶红强 +4 位作者 谷明 吕珑薇 孙玉春 赵一娇 周永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0-94,共5页
目的:探索一种患者能够参与的前牙美学修复的数字化设计、预测和制作方法,为前牙美学修复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需要进行前牙美学修复的患者32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人。实验组通过口内扫描和面部三维扫描获取牙列和面部... 目的:探索一种患者能够参与的前牙美学修复的数字化设计、预测和制作方法,为前牙美学修复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需要进行前牙美学修复的患者32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人。实验组通过口内扫描和面部三维扫描获取牙列和面部图像并进行配准,在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aided design,CAD)软件中设计修复体,得到三维数字化修复效果图,根据患者意见调整修复体形态后,用牙科计算机辅助制作(computer-aided manufacturing,CAM)设备根据设计好的修复体形态制作前牙修复体。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制作修复。记录两组患者初戴修复体时每单位修复体所用时间,请未参与实验的医师对修复体质量进行盲评,并请患者对修复体以及修复后面部整体外观进行满意度评价。结果:成功建立了患者参与的前牙美学修复数字化设计和效果预测流程,并用数字化技术制作出患者满意的前牙修复体。实验组患者对于数字化修复方式的接受率为100%。实验组与对照组的修复体经过未参与实验的医师盲评,在外形准确性、边缘密合性以及表面光滑性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修复体及修复后面部整体外观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实验组修复体初戴时每单位修复体调改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1)。结论:患者参与的前牙美学修复的数字化设计、预测和制作方法可行,此方法有助于缩短修复体初戴时间并能够提高患者对修复效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像 三维 美学 牙科 计算机辅助设计 病人参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2/7异二聚体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8
3
作者 张晓 刘云松 +3 位作者 吕珑薇 陈彤 吴刚 周永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7-44,共8页
目的:探讨新型成骨诱导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7异二聚体(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7heterodimer,BMP-2/7)在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 A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 ASCs,以成骨诱... 目的:探讨新型成骨诱导生长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7异二聚体(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2/7heterodimer,BMP-2/7)在诱导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 ASCs)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h ASCs,以成骨诱导培养基(osteogenic medium,OM)中添加150μg/L BMP-2/7为实验组,以单纯OM为阳性对照组(OM组),以常规增殖培养基(proliferation medium,PM)为阴性对照组(PM组)。体外诱导的第1、4和7天检测细胞DNA含量,第7和14天进行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染色及定量检测,第21和28天进行茜素红染色及定量检测,第1、4、7和14天分别进行成骨相关基因的检测。体内实验使用6只裸鼠,于其背部正中做皮肤切口,向两侧分离出4个皮下植入腔,分别植入:(1)单纯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支架(支架对照组);(2)β-TCP支架+h ASCs(体外PM培养1周)(增殖细胞对照组);(3)β-TCP支架+h ASCs(体外OM培养1周)(诱导细胞对照组);(4)β-TCP支架+h ASCs(体外OM+150μg/L BMP-2/7培养1周)(实验组)。植入后4周进行取材,标本制成组织学切片,进行HE和Masson三色染色分析。结果:体外诱导后第1天,实验组细胞DNA含量与PM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4天时实验组细胞DNA含量较PM组升高(P<0.05),第7天时组间DNA含量没有明显差异(P>0.05)。诱导7天和14天后,实验组的ALP染色及定量检测均高于OM组和PM组(P<0.05);第21和28天矿化结节染色及钙沉积定量检测均高于OM和PM组(P<0.05)。诱导第1天时实验组的成骨相关基因(Runx2、ALP、COL-1A1)的表达量即高于PM组(P<0.05),诱导第4天时骨钙素(osteocalcin,OC)基因表达量即开始升高,第4、7和14天的基因表达量较OM和PM组显著升高(P<0.05)。HE染色分析可见实验组和诱导细胞对照组的h ASCs能分泌出嗜酸性较强的均质细胞外基质,出现了强嗜酸性的类骨组织;与诱导细胞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细胞外基质嗜酸性更强,类骨组织的面积更大,结构更加典型;其他两对照组均未见矿化基质和类骨组织生成。Masson三色染色分析可见实验组呈强阳性表现,细胞基质中充满绿染的胶原;诱导细胞对照组和增殖细胞对照组的细胞基质中有不同程度的阳性表现,但较之实验组,胶原的数量明显减少;单纯支架组未见胶原的表达。结论:BMP-2/7在h ASCs的成骨分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有效促进h ASCs的体外和体内成骨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间充质干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质类 细胞分化 异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内成骨过程中人脂肪基质细胞对新骨形成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刘云松 吕珑薇 +4 位作者 周永胜 马桂娥 张晓 范聪 邵校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16-920,共5页
目的:探索以人脂肪基质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romal cells,hASCs)为基础的组织工程骨在体内成骨过程中hASCs发挥的作用,为深入研究其体内成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原代hASCs,进行传代培养。体内实验使用16只裸鼠,于... 目的:探索以人脂肪基质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romal cells,hASCs)为基础的组织工程骨在体内成骨过程中hASCs发挥的作用,为深入研究其体内成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酶消化法分离原代hASCs,进行传代培养。体内实验使用16只裸鼠,于其背部正中做皮肤切口,向两侧分离出4个皮下植入腔,分别植入:(1)空白;(2)单纯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支架(支架对照组);(3)β-TCP支架+人成纤维细胞(阴性细胞对照组);(4)β-TCP支架+hASCs(实验组)。植入后1周、2周、4周、6周进行取材,每时间点取4只裸鼠,其中2只裸鼠的标本经处理后进行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另外2只裸鼠的标本制成组织学切片,进行HE染色分析。结果:SEM观察可见实验组植入2周后,hASCs周围即出现大量细胞外基质,至4周时细胞外基质开始出现明显的矿化,6周时可见矿化基质进一步增多。HE染色分析可见实验组植入2周后hASCs即开始分泌嗜酸性较强的均质细胞外基质,至4周时细胞外基质中出现了强嗜酸性的类骨组织,6周时新生类骨组织面积明显增大,结构更加典型。在其他组均未见矿化基质和类骨组织生成。结论:人脂肪基质细胞在体内成骨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包括分泌大量细胞外基质,促进细胞外基质矿化和引导新生类骨组织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干细胞 组织工程 骨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脂肪基质细胞与骨再生——从实验室到临床 被引量:2
5
作者 周永胜 吕珑薇 刘云松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骨缺损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同时也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负担。骨组织工程(bonetissue engineering)技术被认为是本世纪前沿的、有望为广大骨缺损患者带来福音的骨再生技术。人脂肪基质细胞或脂肪来源干细胞(human ad... 骨缺损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同时也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负担。骨组织工程(bonetissue engineering)技术被认为是本世纪前沿的、有望为广大骨缺损患者带来福音的骨再生技术。人脂肪基质细胞或脂肪来源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stromal cells,or human adipose-derived stem cells,hASCs)是存在于人体脂肪组织中、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MSCs)相比,hASCs因其来源丰富、安全可靠、获取便捷、价格经济等优势,有望作为骨组织工程理想的种子细胞而成为近年来国内外骨再生研究的热点。这些研究为我们初步揭示了hASCs的成骨能力及成骨机制,也为尽快实现其临床转化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将基于hASCs构建的组织工程骨应用于临床的实践也正在探索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干细胞 骨再生 组织工程 人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颌中切牙全瓷冠牙体预备学习曲线的预测、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思妤 李娅宁 +4 位作者 张晓 吕珑薇 刘云松 叶红强 周永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8-113,共6页
目的:运用改良Wright学习曲线模型预测参加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在仿真头颅模型上进行上颌中切牙全瓷冠牙体预备的学习曲线,分析其特点,并用于评价牙体预备的效果。方法:选取12名参加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在仿真头... 目的:运用改良Wright学习曲线模型预测参加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在仿真头颅模型上进行上颌中切牙全瓷冠牙体预备的学习曲线,分析其特点,并用于评价牙体预备的效果。方法:选取12名参加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在仿真头颅模型上进行4次右上中切牙树脂牙的全瓷冠牙体预备,预备体由3名具有10年以上口腔修复经验的专家按照预备量、外形轮廓、聚合度、肩台、边缘线角及位置、邻牙损伤和预备时长等方面进行评价。根据4次牙体预备分数计算牙体预备的学习率,用改良Wright学习曲线函数预测牙体预备的学习曲线。参考北京市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技能考核要求,以80分作为合格的考核标准,推算牙体预备技能达到考核标准(80分)所需的最少训练次数,分析学习曲线的特点,评价牙体预备的效果。结果:4次牙体预备的分数分别为(64.03±7.80)分、(71.40±6.13)分、(74.33±5.96)分、(75.98±4.52)分,学习率为(106±4)%,学习曲线呈上升趋势。第5~13次牙体预备预测分数与考核标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4次的牙体预备预测分数高于考核标准(P<0.05)。结论:参加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研究生在仿真头颅模型上进行上颌中切牙全瓷冠牙体预备的学习曲线呈上升趋势,学习曲线预测14次是牙体预备分数高于考核标准所需的最少训练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瓷料 牙制备 学习曲线 口腔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Ghrelin抑制大鼠喉上神经引起的吞咽反射
7
作者 吕珑薇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62-62,共1页
Ghrelin是生长激素促分泌受体(GHS-R)的内源性配体,最初在胃内发现,后来研究表明其也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Ghrelin不仅促生长激素分泌,亦具有促进摄食和胃液分泌作用。吞咽反射与胃的舒张和摄食行为密切相关,且胃的容受性舒张是... Ghrelin是生长激素促分泌受体(GHS-R)的内源性配体,最初在胃内发现,后来研究表明其也广泛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Ghrelin不仅促生长激素分泌,亦具有促进摄食和胃液分泌作用。吞咽反射与胃的舒张和摄食行为密切相关,且胃的容受性舒张是由吞咽引起,所以吞咽与摄食行为之间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HRELIN 中枢神经系统 吞咽 反射 大鼠 摄食行为 激素分泌 生长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bbles同源蛋白3抑制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成脂向分化 被引量:1
8
作者 白向松 吕珑薇 周永胜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9,共9页
目的:研究Tribbles同源蛋白3(Tribbles pseudokinase 3,TRIB3)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SCs)成脂分化中的调控作用,为提高hASCs成脂向分化能力、并为基于hASCs的脂肪组织工程与软组织缺损... 目的:研究Tribbles同源蛋白3(Tribbles pseudokinase 3,TRIB3)在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human adipose-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ASCs)成脂分化中的调控作用,为提高hASCs成脂向分化能力、并为基于hASCs的脂肪组织工程与软组织缺损修复提供新靶点与新思路。方法:通过慢病毒转染建立TRIB3稳定敲低(TRIB3敲低组)和过表达(TRIB3过表达组)的hASCs细胞系,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和蛋白质印迹实验(Western blot)检测慢病毒转染hASCs的转染效率和效果。通过油红O染色和定量、qRT-PCR等实验方法,检测敲低、过表达TRIB3对hASCs成脂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TRIB3敲低慢病毒转染后,TRIB3敲低组hASCs中TRIB3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下降84.3%(P<0.01),TRIB3蛋白表达也显著下降,表明成功构建了TRIB3敲低的hASCs细胞系;TRIB3过表达慢病毒转染后,TRIB3过表达组TRIB3 mRNA表达量较对照组增高约1.6倍(P<0.01),TRIB3蛋白表达也显著升高,表明成功构建了TRIB3过表达的hASCs细胞系。在此基础上,油红O染色显示,TRIB3敲低的hASCs成脂诱导后胞浆内红色脂滴明显增多,定量结果表明TRIB3敲低组油红O着色较对照组显著增多(P<0.01)。与之相反,TRIB3过表达的hASCs成脂诱导后胞浆内红色脂滴明显减少,定量结果表明TRIB3敲低组油红O着色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qRT-PCR结果显示,敲低TRIB3的hASCs成脂诱导后,成脂分化相关基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α(CCAAT/enhancer binding proteinα,C/EBPα)和白细胞分化抗原36(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36,CD36)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TRIB3过表达的hASCs成脂诱导后成脂分化相关基因PPARγ、CD36和脂蛋白酯酶(lipoprotein lipase,LPL)mRNA水平明显下降。结论:TRIB3能够调控hASCs成脂分化能力,敲低TRIB3促进hASCs成脂分化,过表达TRIB3抑制hASCs成脂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Tribbles同源蛋白3 成脂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