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处理体会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洁萍 韩冲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282-283,共2页
目的 总结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嗜铬细胞瘤手术 14 6例 ,总结其麻醉处理方法。结果 术中 10 3例血压波动明显 ,4 2例心动过速 ,切除肿瘤后 88例血压过低 ,均经积极处理后好转。结论 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气... 目的 总结嗜铬细胞瘤手术的麻醉处理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嗜铬细胞瘤手术 14 6例 ,总结其麻醉处理方法。结果 术中 10 3例血压波动明显 ,4 2例心动过速 ,切除肿瘤后 88例血压过低 ,均经积极处理后好转。结论 连续硬膜外阻滞复合气管内全麻是嗜铬细胞瘤手术首选的麻醉方法 ,术中应常规监测有创动、静脉压 ,麻醉前应备妥血管活性药物 ,以便及时处理血压和心率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麻醉 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嗜铬细胞瘤手术的围术期管理体会
2
作者 吕洁萍 汪祖巾 《临床医药实践》 2005年第5期391-392,共2页
关键词 嗜铬细胞瘤 围术期 肿瘤 肾上腺髓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肺叶通气用于肺功能欠佳患者胸科手术的临床效果
3
作者 吕洁萍 《临床医药实践》 2017年第7期512-515,共4页
目的:比较肺功能欠佳的患者在胸科手术中由单肺通气改行选择性肺叶通气后,患者呼吸力学和氧合情况的变化。方法:选择10例择期经胸手术患者,均采用支气管封堵法肺隔离单肺通气,因无法纠正的低氧血症改行选择性肺叶通气,Ⅰ期:单肺通气;Ⅱ... 目的:比较肺功能欠佳的患者在胸科手术中由单肺通气改行选择性肺叶通气后,患者呼吸力学和氧合情况的变化。方法:选择10例择期经胸手术患者,均采用支气管封堵法肺隔离单肺通气,因无法纠正的低氧血症改行选择性肺叶通气,Ⅰ期:单肺通气;Ⅱ期:选择性肺叶通气。比较前后不同通气方式下气道峰压(Ppeak)、气道平台压(Pplat)的水平,通过动脉血血气分析结果,比较动脉氧分压(PaO_2)、动脉CO_2分压(PaCO_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_2],计算氧合指数(OI)、呼吸指数(RI)。并记录胸内手术时间及术后气道异常情况。结果:与Ⅰ期相比,Ⅱ期Ppeak、Pplat、RI降低(P<0.05),OI升高(P<0.05);Ⅱ期动脉血气分析PaO_2、SaO_2升高(P<0.05),PaCO_2、P(A-a)O_2降低(P<0.05)。与同期同类型病例比较,手术时间及术后气道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肺叶隔离可明显提高氧合,更好地保护肺功能,对经胸食道手术和下肺手术有良好的适应证,尤其适用于术前肺功能欠佳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 选择性肺叶隔离 肺功能欠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维持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超敏肌钙蛋白I、IL-6和TNF-α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胡媛媛 吕洁萍 +2 位作者 田首元 高素琴 李婧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325-328,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七氟醚维持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36例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单瓣膜置换术的... 目的通过观察七氟醚维持麻醉对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血清超敏肌钙蛋白I(hs-cTnI)、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的影响,探讨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36例择期在体外循环下行单瓣膜置换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分为七氟醚组(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18例。七氟醚组以吸入七氟醚维持麻醉,对照组以静脉泵注芬太尼和咪达唑仑维持麻醉。整个手术中维持脑电双频指数(BIS)40-55。检测术前(T1)、主动脉开放时(T2)、主动脉开放2 h(T3)、24 h(T4)后血清中hs-cTnI、IL-6和TNF-α的浓度。结果在T1和T2时两组血清中hs-cTnI、IL-6和TNF-α浓度在组内和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3、T4时两组血清中hs-cTnI、IL-6、TNF-α浓度均较T1和T2时升高(P<0.05);在T3、T4时血清中hs-cTnI、IL-6、TNF-α浓度S组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七氟醚维持麻醉能明显减轻瓣膜置换术中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性因子的产生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氟醚 瓣膜置换术 超敏肌钙蛋白I 炎性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泊酚伍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无痛人流术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5
5
作者 余淑珍 刘保江 +1 位作者 吕洁萍 韩冲芳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125-126,共2页
目的 研究丙泊酚伍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 ,探讨合理的静脉麻醉方法。方法 选择 87例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Ⅰ级接受无痛人流术的病人 ,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 3.5~ 4 μg/ml、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 1.8~ 2ng/ml同... 目的 研究丙泊酚伍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无痛人流术的效果 ,探讨合理的静脉麻醉方法。方法 选择 87例ASA(美国麻醉医师协会 )Ⅰ级接受无痛人流术的病人 ,丙泊酚血浆靶浓度为 3.5~ 4 μg/ml、瑞芬太尼血浆靶浓度为 1.8~ 2ng/ml同时输注。待病人意识消失 (睫毛反射消失、呼之不应 )后开始手术 ,扩张宫颈后停止给药。 结果 麻醉效果优80 4 6 %、良 16 0 9%、差 3 4 5 %。宫口松弛情况好 89 6 6 %、不好 10 34%。无苏醒期躁动、兴奋多语发生。麻醉后 ,血压明显下降 (P <0 0 1) ,扩宫时最低 ,停药后很快回升 ,负压吸引时恢复至麻醉前水平 (P >0 0 5 ) ;各时段BIS值明显下降 (P <0 .0 1,P <0 .0 5 ) ,负压吸引时最低 ,以后逐渐回升。结论 丙泊酚伍用瑞芬太尼靶控输注用于无痛人流术 ,麻醉效果好、宫颈口松弛、不良反应少 ,血流动力学稳定 ,是一种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异丙酚 麻醉 产科 流产 人工 输注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幼儿唇腭裂手术麻醉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韩冲芳 屈天昉 +3 位作者 吕洁萍 聂丽霞 方爱莉 那江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731-733,共3页
目的分析婴幼儿唇腭裂手术的麻醉病例,总结此类手术的麻醉经验。方法对我科2006-2008年间的46例唇腭裂整复术患儿的麻醉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麻醉药物不同分为:静吸复合组(n=23),以七氟烷体积浓度为4%-6%诱导,术中以体积浓度1.5%-2... 目的分析婴幼儿唇腭裂手术的麻醉病例,总结此类手术的麻醉经验。方法对我科2006-2008年间的46例唇腭裂整复术患儿的麻醉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按麻醉药物不同分为:静吸复合组(n=23),以七氟烷体积浓度为4%-6%诱导,术中以体积浓度1.5%-2%维持;静脉复合组(n=23),肌注氯胺酮行基础麻醉,后给予静脉注射氯胺酮2-3mg/kg进行诱导,术中以氯胺酮0.5-1mg/kg维持。两组患儿均复合丙泊酚、瑞芬太尼或芬太尼、阿曲库铵或维库溴铵诱导并维持。观察并记录两组患儿麻醉诱导前(T0)、诱导后(T1)、插管时(T2)、手术开始(T3)、手术开始10min(T4)、30min(T5)、拔管时(T6)、拔管5min(T7)的血压(SBP、DBP)、心率(HR)及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术后记录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出室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儿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稳定,在T1、T2、T3、T4、T5时点血压、心率较T0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苏醒时间、拔管时间静脉复合组较静吸复合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复睡发生率静脉复合组高于静吸复合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屏气、喉及支气管痉挛等不良反应。结论七氟烷静吸复合麻醉术中能够满足手术要求,苏醒效果好,适合于婴幼儿唇腭裂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裂 腭裂 婴幼儿 氯胺酮 七氟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患者肌震颤及肌痛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周莉 王晓盼 +3 位作者 王云华 李剑虹 郝倩 吕洁萍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琥珀胆碱引起的肌震颤及术后肌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5-2015-09行MECT患者90例,随机分为高剂量DEX组、低剂量DEX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高剂量DEX组和低剂量DEX组分...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用于无抽搐电休克治疗(MECT)对琥珀胆碱引起的肌震颤及术后肌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05-2015-09行MECT患者90例,随机分为高剂量DEX组、低剂量DEX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高剂量DEX组和低剂量DEX组分别于麻醉诱导前静脉匀速泵注DEX 0.6μg/kg和0.2μg/kg,泵注时间为10 min,对照组则给予等容量生理盐水(20 ml)。监测病人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并记录注射琥珀胆碱后的肌震颤程度、电击后癫痫发作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以及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术后0.5 h(T1)、2 h(T2)、6 h(T3)肌痛情况。结果三组电击后癫痫发作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肌震颤程度比较中,高剂量DEX组和低剂量DEX组比对照组明显减轻;且高剂量DEX组比低剂量DEX组程度减轻(P〈0.05)。术后肌痛程度比较,T1时三组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高剂量DEX组VAS评分低于低剂量DEX组,并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低剂量DEX组和对照组中,T2、T3时的VAS评分明显高于T1时(P〈0.05);在高剂量DEX组中,T1、T2、T3时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EX可以减轻MECT中因琥珀胆碱引起的肌震颤和术后肌痛程度,且0.6μg/kg较0.2μg/kg效果更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无抽搐电休克疗法 肌震颤 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缺血早期和再灌注早期处理对CPB后肺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8
作者 郜鹏飞 吕洁萍 +1 位作者 安晓丽 刘欣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3期292-295,共4页
目的研究七氟醚缺血早期和再灌注早期处理对体外循环后患者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二尖瓣或者主动脉瓣膜置换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七氟醚组患者在阻断升主动脉前吸入2%七氟醚15 min,阻断后经... 目的研究七氟醚缺血早期和再灌注早期处理对体外循环后患者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二尖瓣或者主动脉瓣膜置换的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七氟醚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七氟醚组患者在阻断升主动脉前吸入2%七氟醚15 min,阻断后经膜式氧合器吸入2%七氟醚15 min,开放升主动脉前经膜式氧合器吸入2%七氟醚15 min,开放后机械通气继续吸入2%七氟醚15 min;对照组整个过程不吸入七氟醚。分别于切皮前(T_0)、体外循环前(T_1)、主动脉开放后30min(T_2)、开放后2 h(T_3)、开放后6 h(T_4)、开放后24 h(T_5)取桡动脉血检测动脉血气并计算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_2、氧合指数(OI);并测得T_0、T_1、T_2、T_3、T_4、T_5的动脉血清中炎性因子IL-8和T_NF-α的水平。在T_1、T_2时刻分别抽取右心房(肺静脉)、左心房(肺动脉)血测得中性粒细胞(NEV,NEA)和肺泡表面活性物质A(SP-AV,SP-AA),计算肺动静脉之间两者之间的差值(NEV-A,SP-AV-A)。结果在T_0时两组P(A-a)O_2、OI、IL-8和T_NF-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_0相比,两组P(A-a)O2、IL-8和T_NF-α在T_1时开始升高,T_3时达到高峰后降低,OI在T_1开始降低,T_3时达到最低点(P<0.05)。与对照组比较,七氟醚组在T_2、T_3、T_4时P(A-a)O2、IL-8和T_NF-α明显低于对照组,O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T_1、T_5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_1时,两组NE_(V-A),SP-A_(V-A)没有明显差异(P>0.05);在T_2时七氟醚组NE_(V-A,)SP-A_(V-A)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并且NE_V、NE_A、SP-A_V、SP-A_A比T_1时明显升高(P<0.05)。结论七氟醚缺血早期和再灌注早期处理能减轻体外循环后患者的肺损伤,起到肺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七氟醚 肺损伤 缺血再灌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样本老年病人麻醉的病例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韩冲芳 吕洁萍 +2 位作者 闫建青 陈虎 田润莲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3期352-354,共3页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的麻醉特点.方法2 039名老年病人,男1 351例,女688例,年龄最大者93岁,ASA分级主要是Ⅰ~Ⅱ级(1 740例),占总病例数的85%,约1/3的病人并存有内科疾患.主要为普外科和泌尿外科手术(75%),主要麻醉方式为全麻、硬膜外麻醉(8... 目的探讨老年病人的麻醉特点.方法2 039名老年病人,男1 351例,女688例,年龄最大者93岁,ASA分级主要是Ⅰ~Ⅱ级(1 740例),占总病例数的85%,约1/3的病人并存有内科疾患.主要为普外科和泌尿外科手术(75%),主要麻醉方式为全麻、硬膜外麻醉(88%).采集整个手术过程中的循环参数、总输液量、手术时间、硬膜外麻醉首次用药剂量,全麻的麻醉诱导、维持麻醉,计算每小时的输液量等.结果术中生命体征、总输液量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少,而单位时间内的输液量没有显著性差异,硬膜外麻醉首次用药量随着年龄的增长用药量逐渐减少.全麻病人的诱导量和维持量也逐渐减少.结论硬膜外麻醉初量为(14.90±3.18)ml,中位比低位硬膜外麻醉的用量少;全麻的诱导和维持量比年轻人少;其他的麻醉方式也比年轻人用量少;每小时输液量维持约1 000 ml,可基本维持循环功能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硬膜外麻醉 全麻 输液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对老年后腹腔镜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许瑞 吕洁萍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7年第11期1186-1190,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 目的观察不同负荷剂量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老年患者心率变异性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择期行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老年患者90例,随机分为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分别在诱导前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4μg/kg和0.8μg/kg负荷剂量,对照组泵注生理盐水20 ml,15 min内泵注完毕。分别于右美托咪定泵注前(T0)、诱导后(T1)、气腹后即刻(T2)、气腹结束时(T3)采集静脉血测量血浆肾上腺素(E)、乙酰胆碱(Ach)含量,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同时采集心电信号获取心率变异性(HRV)频域指标:低频功率(LF)、高频功率(HF);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与T0时比较,T1、T2、T3时三组MAP和HR明显降低(P<0.05);与T1时相比,T2时对照组MAP明显升高、HR明显增快;且高于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P<0.05)。T3时高剂量组MAP和HR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2)T1、T2、T3时三组E含量明显低于T0时(P<0.05),T2时对照组E含量明显高于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和T1时的对照组(P<0.05),T3时高剂量组E含量明显少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T3时高剂量组Ach含量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对照组和T0、T1时的高剂量组(P<0.05)。(3)高剂量组LF明显低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HF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4)高剂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用于全麻下行后腹腔镜下肾囊肿去顶减压术的老年患者,可以改善心交感—迷走神经的平衡性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且与0.8μg/kg的负荷剂量相比,0.4μg/kg的负荷剂量更能安全应用于老年后腹腔镜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后腹腔镜 心率变异性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肥胖对后腹腔镜手术患者腹内压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喆 吕洁萍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0年第25期87-91,共5页
目的分析肥胖对后腹腔镜手术患者腹内压(IAP)的影响。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7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后腹腔镜下部分肾切除术的患者中,根据体重指数(BMI)水平分为肥胖组和正常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经后腹腔入路的方式以... 目的分析肥胖对后腹腔镜手术患者腹内压(IAP)的影响。方法2018年10月-2019年7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行后腹腔镜下部分肾切除术的患者中,根据体重指数(BMI)水平分为肥胖组和正常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均采取经后腹腔入路的方式以及全静脉麻醉维持。分别测量麻醉后仰卧位(T)、气腹前侧卧位(T0)、气腹后30 min(T1)、气腹后60 min(T2)、气腹后90 min(T3)及气腹结束后10 min(T4)的IAP。分别记录T、T0、T1、T2、T3、T4时点平均动脉压(MAP)、气道压(Peak)、氧合指数(PaO2/FiO2)、桡动脉血PH值和桡动脉血乳酸值(Lac)。结果两组患者IAP时间、组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T0时点高于T时点,T1~T3时点高于T0时点,T4时点低于T1~T3时点;肥胖组IAP各时点高于同期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组间MA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Peak、PaO2/FiO2、血PH、血Lac时间、组间及交互作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肥胖组各时点Peak水平高于正常组,且两组患者T1~T3高于T0、T4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T3、T4时点PaO2/FiO2低于正常组,且T1~T4时点低于T0时点,T3、T4时点低于T1时点,T4时点低于T2时点,正常组T2~T4低于T0时点,T3、T4低于T1时点,T4时点低于T2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T3、T4时点血PH低于正常组,且T2~T4时点低于T0时点,T3、T4时点低于T1、T2时点,正常组T2、T3时点低于T0时点,T3时点低于T1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肥胖组血Lac水平T3、T4时点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者T2~T4时点高于T0时点,T3、T4时点高于T1时点、T4时点高于T2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患者在行后腹腔镜手术时IAP会进一步升高,甚至超出气腹设定压力,且更容易发生气道压升高、氧合指数降低以及酸碱失衡。对于肥胖患者不能简单的将IAP等同于气腹压,应加强术中监测,必要时可监测IA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腹腔镜手术 肥胖 腹内压 腹内高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对体外循环手术患者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12
作者 薛海锋 吕洁萍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9年第9期641-645,共5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对体外循环患者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七氟醚组(S组)、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组(D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20例。D组和DS组在...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对体外循环患者肺损伤的影响。方法择期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80例,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右美托咪定组(D组)、七氟醚组(S组)、右美托咪定联合七氟醚组(DS组)和对照组(C组),每组各20例。D组和DS组在麻醉诱导前10min内泵注0.8μg/kg负荷剂量的右美托咪定,术中继续以0.6μg/(kg·h)持续泵注到手术结束。S组和DS组分别在阻断升主动脉前、阻断升主动脉后、开放升主动脉前和开放升主动脉后各吸入2%的七氟醚15min。分别记录麻醉诱导前(T1)、体外循环后即刻(T2)、手术结束后(T3)、术后1d(T4)的氧合指数(OI)、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肺静态顺应性(Cst)、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等水平。采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在T2~T4期,C组患者的TNF-α、IL-8、sICAM-1浓度高于其他3组(P<0.05),DS组患者的TNF-α、IL-8、sICAM-1浓度低于D组和S组(P<0.05)。在T2~T4期,C组患者的P(A-a)O2高于其他3组(P<0.05),OI、Cst低于其他3组(P<0.05);DS组患者的P(A-a)O2低于D组和S组(P<0.05),OI、Cst高于D组和S组(P<0.05)。结论七氟醚联合右美托咪定的麻醉方法能减轻体外循环肺损伤程度,且效果优于七氟醚、右美托咪定单独的复合麻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七氟醚 右美托咪定 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麻醉管理1例 被引量:2
13
作者 任昕 吕洁萍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98-102,共5页
肝脏是人体单一的重要器官,其功能既复杂又多样,肝脏受到严重损害后根治率极低,对顽固性肝病施行肝移植是有希望的一种疗法。但肝脏与肾、心等脏器不同,肝脏移植手术操作复杂、对全身干扰大、时间长,加之大部分病患均为终末期肝病... 肝脏是人体单一的重要器官,其功能既复杂又多样,肝脏受到严重损害后根治率极低,对顽固性肝病施行肝移植是有希望的一种疗法。但肝脏与肾、心等脏器不同,肝脏移植手术操作复杂、对全身干扰大、时间长,加之大部分病患均为终末期肝病,常伴发严重的全身脏器功能损伤及内环境紊乱,且新移植肝脏面临再灌注损伤及排异反应,决定了肝脏移植的麻醉与其他手术的麻醉有明显不同,不能用传统的麻醉观念来简单地理解肝脏移植麻醉,纯麻醉处理在肝移植的麻醉处理中已不再是肝移植手术期的主要内容,麻醉期处理措施恰当与否是肝脏移植手术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同种异体移植 麻醉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癌症患者社区临终关怀护理的效果 被引量:3
14
作者 吕洁萍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第12期143-144,共2页
目的:探讨社区临终关怀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治晚期癌症患者6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临终关怀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后期生存质量均明显较对照组... 目的:探讨社区临终关怀在晚期癌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治晚期癌症患者6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社区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临终关怀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后期生存质量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临终关怀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家属的SAS、SDS评分均明显较护理前降低(P<0.05),且显著低于同时期的对照组(P<0.05)。结论:在癌症晚期患者的护理中运用社区临终关怀可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及后期生存质量,缓解甚至消除家属的消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症 晚期 社区 临终关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