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氨基酸对CdTe量子点荧光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文立群 吕鉴泉 +2 位作者 吕汉清 周兴旺 孙婷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5-728,共4页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制备了水溶性碲化镉(CdTe)量子点(QDs),分别考察了pH值和几种氨基酸对CdTe-QDs紫外吸收和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pH值下,丙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对CdTe-QDs的荧光有不同的影响,丙氨酸、丝氨酸使CdTe-QDs荧光... 以巯基乙酸为稳定剂,制备了水溶性碲化镉(CdTe)量子点(QDs),分别考察了pH值和几种氨基酸对CdTe-QDs紫外吸收和荧光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pH值下,丙氨酸、丝氨酸、半胱氨酸对CdTe-QDs的荧光有不同的影响,丙氨酸、丝氨酸使CdTe-QDs荧光发生猝灭现象,而半胱氨酸在碱性范围内则使CdTe-QDs的荧光明显增强,说明氨基酸对量子点存在不同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TE量子点 氨基酸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构建不同产地沙田柚挥发性物质指纹图谱 被引量:3
2
作者 吕汉清 况伟 +5 位作者 安逸民 陈丹燕 吴嘉华 刘惠娜 任芳 许良政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6836-6843,共8页
目的构建不同产地沙田柚挥发性物质指纹图谱,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地鉴别沙田柚产地及品质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广东和广西产的沙田柚果皮及汁胞的挥发性物质... 目的构建不同产地沙田柚挥发性物质指纹图谱,建立一种快速、准确地鉴别沙田柚产地及品质的方法。方法采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GC-IMS)对广东和广西产的沙田柚果皮及汁胞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构建不同产地沙田柚挥发性物质的指纹图谱,比较不同产地沙田柚的特征挥发物之间的组成及相对含量差异。结果沙田柚汁胞中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柠檬烯、芳樟醇、蒎烯等主要香气成分的含量均明显少于果皮。不同产地沙田柚含有的特征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及含量存在差异,通过将果皮或者汁胞的特征挥发性物质进行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PCA)分析,均可对广西和广东的柚果进行有效区分。结论基于GC-IMS技术结合数据可视化的相似度对比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可实现不同产地沙田柚柚皮挥发物快速、准确地区分,为沙田柚的产地区分、溯源和品质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田柚 挥发性物质 指纹图谱 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谱法研究9-甲氧基喜树碱与BSA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吕鉴泉 彭淑红 +2 位作者 吕汉清 刘慧娜 朱君仪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34-1140,共7页
本文用吸收、荧光、圆二色等光谱法研究了9-甲氧基喜树碱(9-MCPT)与BSA的相互作用。随着9-MCPT的导入,BSA的吸收光谱发生位移,BSA的荧光发生猝灭并使荧光发射峰蓝移,说明9-MCPT与BSA发生了相互作用,且其产物是复合物。298K下体系的猝灭... 本文用吸收、荧光、圆二色等光谱法研究了9-甲氧基喜树碱(9-MCPT)与BSA的相互作用。随着9-MCPT的导入,BSA的吸收光谱发生位移,BSA的荧光发生猝灭并使荧光发射峰蓝移,说明9-MCPT与BSA发生了相互作用,且其产物是复合物。298K下体系的猝灭常数、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分别为9.550×10^4 L·mol^-1、2.589×10^4 L·mol^-1和0.8949;并且猝灭常数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表明9-MCPT以静态方式猝灭BSA的荧光、结合比为1∶1。该体系的ΔH和ΔS均为负值,分别为-5.791 KJ·mol^-1、-2.636 J·mol^-1·K^-1,说明BSA与9-MCPT的结合主要是氢键和范德华力所使,ΔG<0表明9-MCPT自发与BSA发生作用。同步荧光光谱数据显示,9-MCPT接近BSA中酪氨酸残基。位点竞争实验显示9-MCPT-BSA的结合位点处于在BSAⅡA亚域内的SiteⅠ位点上。CD光谱中BSA的α-螺旋结构比例减少、β-折叠比例增加,表明9-MCPT改变了BSA的二级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互作用 9-甲氧基喜树碱 牛血清白蛋白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