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990—2023年国内外生物固氮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的计量分析
1
作者 吕梦真 吴内 +1 位作者 沈建国 汪海珍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5-394,共20页
为系统了解国内外生物固氮的研究现状,本研究基于在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检索的1990—2023年有关生物固氮研究的文献,利用Citespace、VOSviewer、HistCite等文献计量工具,对发文数量、主要国家(地区)与机... 为系统了解国内外生物固氮的研究现状,本研究基于在Web of Science(WOS)核心合集数据库及中国知网(CNKI)检索的1990—2023年有关生物固氮研究的文献,利用Citespace、VOSviewer、HistCite等文献计量工具,对发文数量、主要国家(地区)与机构、主要发文期刊和研究学者、重要文献、研究热点以及研究变化趋势等进行了计量分析。结果表明,1)近24年来,生物固氮研究领域发文量呈逐年增多趋势,2010年后中国发文占比显著增多,并成为WOS数据库中生物固氮领域发文量排名第2的国家,且与美国、巴西、德国等发文量较多的国家之间联系密切。植物科学、微生物学是英文发文量较多的学科,生物学、作物学是中文发文量较多的学科,都与农业科学紧密相关。生物固氮相关研究的中英文论文主要发文期刊是《生物技术通报》、《Plant and Soil》、《Soil Biology&Biochemistry》。Hungria M、Urquiaga S、Boddey R M和李友国是该领域发文较多的研究学者。2)生物固氮关键词聚类网络主要可分为生物固氮相关微生物及其定殖,生物固氮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生物固氮分子机理,以及生物固氮影响因素等4类,如何提升生物固氮效率并扩大其应用范围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3)生物固氮研究近些年的主要挑战包括:扩大根瘤菌宿主范围,提高根际联合固氮效率;将生物固氮引入禾谷类作物中,开发“氮肥自供型”作物;挖掘高效固氮微生物资源,优化菌肥应用技术等。4)随着遗传工程、合成生物学、宏基因组学、转录组学等技术方法的应用以及多学科的交叉研究,更深入探究生物固氮的机理并将其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对于减轻农业生产对工业氮肥的依赖,实现绿色低碳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固氮 计量分析 定殖 结瘤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用植物牛至组培苗丛生芽增殖培养体系建立
2
作者 赵敏 张雅琪 +3 位作者 党仟仟 王以撒 吕梦真 张艳玲 《现代农业科技》 2025年第9期39-42,共4页
为筛选出药用植物牛至最优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以牛至茎段为试材,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基本培养基、6-BA、NAA、蔗糖4个因素对牛至丛生芽增殖系数及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牛至丛生芽增殖系数的影响表现为培... 为筛选出药用植物牛至最优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以牛至茎段为试材,采用L_(9)(3^(4))正交试验法,研究了基本培养基、6-BA、NAA、蔗糖4个因素对牛至丛生芽增殖系数及组培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因素对牛至丛生芽增殖系数的影响表现为培养基类型>NAA浓度>6-BA浓度=蔗糖浓度;不同培养基类型对牛至丛生芽增殖系数的影响表现为MS>1/2 MS>1/4 MS,不同6-BA浓度对牛至丛生芽增殖系数的影响表现为3 mg/L>1 mg/L>2 mg/L,不同NAA浓度对牛至丛生芽增殖系数的影响表现为0.2 mg/L>0.3 mg/L>0.4 mg/L,不同蔗糖浓度对牛至丛生芽增殖系数的影响表现为15 g/L>20 g/L>30 g/L。在牛至组培苗的生长过程中,NAA浓度对其株高、植株鲜重、植株干重以及整体生长状况的影响较大;培养基类型对叶片数的影响较为明显。通过对增殖系数和组培苗生长指标的综合评估可知,最优牛至丛生芽增殖培养基为MS+1 mg/L 6-BA+0.2 mg/L NAA+20 g/L蔗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用植物 牛至 组织培养 丛生芽 增殖培养 正交试验 培养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2+)对茅苍术丛生芽诱导及生理特征的影响
3
作者 赵敏 徐运飞 +3 位作者 李金燕 王以撒 吕梦真 张艳玲 《农技服务》 2024年第1期25-30,共6页
为提高茅苍术组培苗品质,以信阳野生茅苍术种子获取的初代无菌试管苗为试材,采用植物组织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Ca^(2+)对茅苍术丛生芽诱导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Ca^(2+)浓度为1.50 mmol/L时茅苍术丛生芽增殖数最高,为16.36个... 为提高茅苍术组培苗品质,以信阳野生茅苍术种子获取的初代无菌试管苗为试材,采用植物组织培养试验方法,研究不同浓度Ca^(2+)对茅苍术丛生芽诱导及生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Ca^(2+)浓度为1.50 mmol/L时茅苍术丛生芽增殖数最高,为16.36个;Ca^(2+)浓度为3.00 mmol/L时丛生芽总干重最高,为0.37 g;Ca^(2+)浓度为6.00 mmol/L时丛生芽总鲜重、单芽平均叶片数最高,分别为3.19 g、5.44个;Ca^(2+)浓度为12.00 mmol/L时茅苍术丛生芽的株高最高,为493.95 mm;Ca^(2+)浓度为24.00 mmol/L时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叶绿素总量和丛生芽SOD总活性最高,分别为1.54 mg/g、0.40 mg/g、0.36 mg/g、1.94 mg/g和329.36 U/g。在茅苍术组织培养过程中可根据不同需求选择相应的Ca^(2+)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茅苍术 CA^(2+) 丛生芽诱导 生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研究
4
作者 吕梦真 《门窗》 2017年第1期176-176,共1页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是增强我国基础建设能力和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但是在实际项目管理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建筑行业过快发展导致项目管理人才和方法出现滞后...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建筑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而质量管理是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核心,是增强我国基础建设能力和建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但是在实际项目管理过程中,一方面由于建筑行业过快发展导致项目管理人才和方法出现滞后,另一方面是缺乏对质量管理的重视和把关。本文就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工程 项目 质量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