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程晓青 左长京 +3 位作者 田建明 吕桃珍 郝强 邵成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2期113-116,共4页
目的:评价64例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病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确诊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50例在1周内行DSA检查。采用减影方法进行后处理,分别得到VR,MIP,TSMIP图像,利用这三种方法重建图像综合评价脑血管... 目的:评价64例螺旋CT血管成像对脑血管病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检查确诊脑血管疾病患者60例,50例在1周内行DSA检查。采用减影方法进行后处理,分别得到VR,MIP,TSMIP图像,利用这三种方法重建图像综合评价脑血管病变。结果:①脑动脉狭窄或闭塞者46例,其中36例有DSA对照,98.8%的狭窄或闭塞的脑血管与DSA诊断一致,CT血管成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分别为100%、98.5%、98.8%;②烟雾病3例,均有DSA对照,表现为单侧或双侧大脑中动脉重度狭窄,远端分支异常增多;③脑动脉瘤患者12例,均有DSA对照,后交通动脉瘤7例,前交通动脉瘤3例,大脑中动脉瘤1例,大脑后动脉瘤1例,CT血管成像与DSA显示一致。结论:64层螺旋CT层血管成像能快速,准确地诊断各种脑血管疾病,结合减影处理方法提高了诊断的效率和准确性,为临床提供了全面的信息,可作为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首选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血管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MRI特征 被引量:7
2
作者 詹茜 邵成伟 +1 位作者 吕桃珍 陆建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7期1154-1157,共4页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MRI表现,包括肿瘤位置、瘤体直径、最大囊直径、分隔和中央瘢痕情况及胰胆管情况等影像学征象。结果 7例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5例位于胰头部,2例位于胰体... 目的探讨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胰腺浆液性囊腺瘤的MRI表现,包括肿瘤位置、瘤体直径、最大囊直径、分隔和中央瘢痕情况及胰胆管情况等影像学征象。结果 7例微囊型浆液性囊腺瘤:5例位于胰头部,2例位于胰体尾部。瘤体直径2.9~8.1cm,平均为5.1cm;最大囊直径0.9~6.8cm,其中5例小于2cm,平均为2.5cm,7例均可见分隔,6例可见中央瘢痕。增强扫描分隔均见强化,部分瘢痕强化,囊性成分均无强化。1例胰管轻度扩张,胆管无受累。3例少囊型浆液性囊腺瘤:2例位于胰头部,1例位于胰尾部。瘤体直径2.2~3.5cm,平均为2.8;最大囊直径2.2~3.0cm,平均为2.7cm,2例单囊,1例非单囊,无中央瘢痕。增强扫描分隔有强化,囊性成分无强化。3例胰管均无扩张,胆管无受累。结论典型的胰腺浆液性囊腺瘤MRI表现可以大致做出诊断,对于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最终诊断及分型还有赖于病理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浆液性囊腺瘤 微囊型 少囊型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小腺癌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3
3
作者 关建中 田建明 +2 位作者 萧毅 左长京 吕桃珍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7年第1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小腺癌基本征象的显示及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小腺癌26例,分析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显示(VR)技术对周围型肺小腺癌的基本征象的显示及价值,并与常规横断面对比分析。结果:①64层CT...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对周围型肺小腺癌基本征象的显示及价值。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周围型肺小腺癌26例,分析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MPR)及容积显示(VR)技术对周围型肺小腺癌的基本征象的显示及价值,并与常规横断面对比分析。结果:①64层CT薄层重建、MPR及VR在显示肺小腺癌的分叶征、毛刺征、胸膜凹陷征及支气管血管集束征方面优于常规横断面;②MPR及VR对于空泡征、支气管气相和支气管血管集束征的判别有优势。结论:64层CT通过薄层重建配合MPR、VR能够克服横断扫描限制,更加细微、准确、立体、完整地显示肺小腺癌的基本征象,为周围型肺小腺癌的诊断提供更多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动脉瘤螺旋CT血管造影与DSA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培军 朱文江 +7 位作者 田建明 左长京 吕桃珍 萧毅 王敏杰 薛宏 范月兰 杨继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255-257,共3页
目的:探讨大动脉瘤螺旋CT 血管造影(SCTA) 检查技术和应用价值,为合理选择SCTA 和DSA 检查方法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34 例大动脉瘤,均行SCTA 和DSA 检查,其中29 例经手术证实,术后7 例随访检查用SCTA。SCTA用最大强度投影( MIP) 和表... 目的:探讨大动脉瘤螺旋CT 血管造影(SCTA) 检查技术和应用价值,为合理选择SCTA 和DSA 检查方法提供依据。材料和方法:34 例大动脉瘤,均行SCTA 和DSA 检查,其中29 例经手术证实,术后7 例随访检查用SCTA。SCTA用最大强度投影( MIP) 和表面遮盖显示(SSD) 两种方法重建血管。结果:胸主动瘤10 例,腹主动脉瘤15 例,胸腹主动脉连续性动脉瘤2 例,髂动脉瘤7 例。SCTA 和DSA 均能较好地显示大动脉瘤的部位、形状、范围及夹层情况。MIP 重建图像能显示动脉壁钙化,SSD 重建图像能较好地显示动脉瘤的三维形态,SCTA 结合CT 横断面及多平面重建图像可更清楚显示动脉腔、动脉壁、附壁血栓及动脉周围组织结构。DSA 图像空间分辨力较SCTA 高,但不能清楚显示动脉壁、附壁血栓及动脉周围组织结构。结论:对大动脉瘤可首选SCTA 检查以替代DSA 检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动脉瘤 DSA 螺旋CT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胸腺介入疗法治疗重症肌无力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培军 吕桃珍 +6 位作者 涂来慧 张仁琴 左长京 王敏杰 薛宏 范月兰 杨继金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1999年第4期268-270,共3页
目的:探索一种对重症肌无力具有确切疗效,又能减少创伤性和并发症的新疗法。材料和方法:13 例重症肌无力(MG) ,CT 引导下于胸骨切迹上方经皮穿刺胸腺,用本院研制的微波治疗仪作多点微波热辐射治疗,并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结果:13 例MG 的... 目的:探索一种对重症肌无力具有确切疗效,又能减少创伤性和并发症的新疗法。材料和方法:13 例重症肌无力(MG) ,CT 引导下于胸骨切迹上方经皮穿刺胸腺,用本院研制的微波治疗仪作多点微波热辐射治疗,并局部注射地塞米松。结果:13 例MG 的症状和体征于治疗后3 天内即好转,其中3 例于治疗后肌力即好转。随访3 年后,显著好转10例,好转3 例。胸腺体积于治疗后有不同程度缩小,上下径、左右径、前后径缩小率分别为24 .2 % 、31 .7 % 、34 .1 % 。胸腺内可见低密度区,由胸腺组织和水分气化及凝固性坏死所致。结论:CT 引导下经皮穿刺胸腺介入疗法对MG 疗效确切,操作简便,显效快,并发症少。适用于MG 伴胸腺瘤或胸腺增生、不愿做胸腺手术切除或无法切除、胸腺放疗效果差、能较好配合治疗的MG 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 CT 介入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guided percutaneous thymus microwave radiation and local injection of dexamethasone for myasthenia gravis
6
作者 王培军 吕桃珍 +7 位作者 涂来慧 左长京 张仁琴 陈炜 邵成伟 王敏杰 刘东明 杨继金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1年第4期306-308,共3页
Objective:To developan effectivetherapyformyastheniagravis(MG)withlittletraumaticinjuryandlowmor-bidity.Methods:ThirteenMG patientsreceived2450MHzmicrowaveradiationat multiplepointsof thethymususing CT-guidedpercutane... Objective:To developan effectivetherapyformyastheniagravis(MG)withlittletraumaticinjuryandlowmor-bidity.Methods:ThirteenMG patientsreceived2450MHzmicrowaveradiationat multiplepointsof thethymususing CT-guidedpercutaneousthymusparacentesisviatheuppermarginof thesternumincisureandwithlocaldexamethasone injection.Results:Thesymptomsandsignswererelievedwithin3d of treatmentin allthe13MG patients;threehadim-mediateresponseto thetreatmentwithimprovedmyodynamia.A3-yearfollow-upstudyshowedthatthesymptomsand signsimprovedsignificantlyin10patientsandturnedforthebetterin3.Thesizeof thethymusreducedvertically,trans-verselyandanteroposteriorlyby24.2%,31.7%and34.1%respectively.Low-densityareaswereseenin thethymusdueto watergasificationandcoagulationnecrosisof thethymustissue.Conclusion:Thetechniquehasdefinitetherapeuticeffect on MG withadvantagesof easymanipulation,quickresponseandlowmorbidity.Itis suitableforMG patientswithhyper-plasiaor thymoma,andthosewho areunwillingto receivethymectomy,or whosethymomais notresectable,or thosewho havepoorresponseto radiotherap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ASTHENIA GRAVIS THYMUS 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