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骶四针”联合盆底磁刺激对产后压力性尿失禁患者控尿能力和盆底肌力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姜童 秦丽娜 +3 位作者 吕桃桃 田野 冯荣荣 薛宝山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5期105-109,共5页
目的观察“骶四针”联合盆底磁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的68例PSU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盆底... 目的观察“骶四针”联合盆底磁刺激治疗产后压力性尿失禁(PSUI)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康复科的68例PSUI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盆底磁刺激治疗,治疗组给予“骶四针”联合盆底磁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平均24 h漏尿次数、盆底肌肉肌力分级测试(GRRUG)、盆底表面肌电、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简表(ICI-Q-SF)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1 h尿垫试验漏尿量、平均24 h漏尿次数和ICI-Q-SF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GRRUG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电Ⅱ及得分、肌电Ⅰ及得分均较治疗前升高;治疗组肌电Ⅱ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电Ⅱ得分、肌电Ⅰ及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骶四针”联合盆底磁刺激可减少PSUI患者漏尿量和漏尿次数,提升患者的控尿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升Ⅱ类肌电信号最大值,增强快肌收缩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后 压力性尿失禁 “骶四针” 盆底表面肌电 盆底磁刺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联合睡眠卫生教育治疗肝郁化火型急性失眠的临床效果
2
作者 韩珊 冯智伟 +1 位作者 吕桃桃 秦丽娜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28期119-123,137,共6页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睡眠卫生教育治疗肝郁化火型急性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66例肝郁化火型急性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睡眠卫生教育治疗肝郁化火型急性失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3年8月至2024年3月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收治的66例肝郁化火型急性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安慰针联合睡眠卫生教育治疗,试验组采用针刺联合睡眠卫生教育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福特应激失眠反映量表(FIRST)、睡眠卫生习惯量表(SHP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对照组PSQI评分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及总分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PSQI各项评分及总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PSQI中睡眠质量、入睡时间、总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SI、FIRST、SHP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试验组IS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睡眠卫生教育可以更有效地治疗肝郁化火型急性失眠,能进一步减轻患者的失眠严重程度、提高睡眠质量和缩短入睡时间,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眠 针刺 睡眠卫生教育 肝郁化火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拨法对CCI模型大鼠外周血清中IL-1β以及脊髓中5-HT_(2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陶艳红 姚斌彬 +5 位作者 于天源 马驰 鲁梦倩 张林峰 吕桃桃 吴帅 《环球中医药》 CAS 2017年第8期905-909,共5页
目的从行为学和形态学角度探索拨法对CCI模型大鼠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推拿手法模拟仪定性、定量模拟手法,对CCI模型大鼠进行干预。通过光热耐痛阈分析大鼠行为学改善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β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 目的从行为学和形态学角度探索拨法对CCI模型大鼠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推拿手法模拟仪定性、定量模拟手法,对CCI模型大鼠进行干预。通过光热耐痛阈分析大鼠行为学改善情况,ELISA法测定血清中IL-1β含量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脊髓中5-HT_(2A)受体的相对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拨法治疗组造模后7天的光热耐痛阈数值与模型组无差异(P>0.05),经过拨法治疗20次后(即造模后28天),二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且拨法组逐渐接近正常组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1β的含量:造模后7天,模型组和拨法组IL-1β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组,经过拨法治疗20次后,拨法组IL-1β与模型组相比显著性下降(P<0.05)。Western blot法测定脊髓中5-HT_(2A)的相对蛋白表达含量:拨法治疗20次后,拨法组脊髓中5-HT_(2A)相对蛋白表达含量明显上调,且已接近正常组水平(P>0.05),高于模型组水平(P<0.05)。结论经过拨法治疗,可明显上调CCI模型大鼠的光热耐痛阈值,减轻其痛觉过敏状态;下调CCI模型大鼠外周血清中促炎性细胞因子IL-1β的表达,达到"消炎镇痛"的作用;上调脊髓中5-HT_(2A)受体的表达,对中枢镇痛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拨法 神经病理性疼痛 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模型 白细胞介素1Β 五羟色胺2A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项针对脑卒中后失眠的效果
4
作者 田野 秦丽娜 吕桃桃 《中国医药导报》 2024年第34期109-112,共4页
目的探讨电项针对脑卒中后失眠的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5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8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安慰针组给予安慰针加佐匹克隆治疗,电项针组给予电项针加佐匹克隆治疗,... 目的探讨电项针对脑卒中后失眠的效果。方法选取2024年1月至5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80例脑卒中后失眠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0例。安慰针组给予安慰针加佐匹克隆治疗,电项针组给予电项针加佐匹克隆治疗,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ISI)、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A、HADS-D评分及多导睡眠监测指标。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PSQI、ISI、HADS-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两组PSQI、ISI、HADS-A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电项针组低于安慰针组(P<0.05)。治疗前,两组总睡眠时间(TST)、睡眠效率(SE)、快速眼动睡眠(RE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周,两组TST、REM均长于治疗前,SE高于治疗前,且电项针组TST、REM均长于安慰针组,SE高于安慰针组(P<0.05)。电项针组临床疗效优于安慰针组(P<0.05)。两组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电项针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焦虑状态,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项针 脑卒中 失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腹法的历史渊源和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吴凡 吕桃桃 耿楠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3期349-354,共6页
振腹法属于推拿手法范畴,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具有独特操作特点并广泛应用于临床。首先从历史渊源介绍振腹法的中医理论指导思想,进而阐述振腹法的创立,以“松”为要。在振腹法操作特点方面的探讨主要包括:手法的运动学参数;振腹法刺... 振腹法属于推拿手法范畴,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具有独特操作特点并广泛应用于临床。首先从历史渊源介绍振腹法的中医理论指导思想,进而阐述振腹法的创立,以“松”为要。在振腹法操作特点方面的探讨主要包括:手法的运动学参数;振腹法刺激神阙为中心,内联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振腹法刺激关元、气海达到培补元气。最终振腹法落脚于临床应用,从振腹法的创立到临床应用皆以中医基础理论为基础,在内、妇、儿、筋伤等多种疾病治疗中取得满意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操作特点 神阙 渊源 应用 振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选经取穴规律探讨 被引量:25
6
作者 Ezzat Rowshan zamir 杨超 +3 位作者 于天源 沈熠 吕桃桃 李易真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5期718-722,共5页
目的 分析总结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选经取穴规律。方法 以"针刺""神经根型颈椎病"等为主题词,检索6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期限为2009~2018年,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以M... 目的 分析总结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选经取穴规律。方法 以"针刺""神经根型颈椎病"等为主题词,检索6个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期限为2009~2018年,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以Microsoft Excel软件对其选经取穴规律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99篇,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夹脊(79篇)、后溪(34篇)、风池(30篇)、肩井(25篇)、大椎(23篇)、外关(22篇)此6穴最为常用;常用穴主要集中在足少阳胆经(55篇)、手阳明大肠经(36篇)、手太阳小肠经(34篇)3条经脉;主穴主要集中于颈项部及上肢(161篇、92篇),交会穴的应用最多(78篇),其次是八脉交会穴(56篇)。结论 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穴以相应节段颈夹脊结合足少阳胆经腧穴为主,注重颈部及上肢部相结合的远近配穴法,重视颈部交会穴与上肢八脉交会穴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神经根型颈椎病 随机对照试验 选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太冲、足三里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蔚鹏程 薛艳君 +4 位作者 吴娇娟 吕桃桃 张旭东 杨可桢 刘清国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4期64-68,共5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收缩压及左心室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regulated kinase 1/2,ERK1/2),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含量的影响,... 目的观察电针对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收缩压及左心室血管紧张素Ⅱ(angiotensinⅡ,AngⅡ),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regulated kinase 1/2,ERK1/2),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含量的影响,探讨电针抑制高血压心肌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SHR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药物组,每组12只,另设12只Wistar大鼠作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空白组只进行抓取和固定刺激,电针组大鼠选取双侧太冲、足三里穴进行电针刺激,药物组服用氯沙坦钾。实验周期21 d。实验结束后测量大鼠尾动脉收缩压,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左心室病理改变,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大鼠左心室AngⅡ含量,qPCR检测大鼠左心室ERK1/2、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mRNA表达水平。结果染色结果显示,电针组及空白组左心室心肌组织形态正常,模型组心肌组织间大量胶原纤维增生,药物组心肌组织间可见少量胶原纤维。与空白组比较,各时点模型组大鼠尾动脉收缩压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第14天、第21天电针组、药物组收缩压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左心室AngⅡ含量,ERK1/2、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药物组大鼠左心室AngⅡ含量,ERK1/2、胶原蛋白Ⅰ、胶原蛋白Ⅲ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能够对AngⅡ、ERK信号通路产生影响,进而下调大鼠心肌胶原蛋白mRNA的表达,从而起到抑制高血压大鼠心肌纤维化的作用,这可能是针刺能够有效减缓高血压心脏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太冲 足三里 心肌纤维化 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振腹法治疗寒凝证类原发性痛经模型大鼠优效参数组合的探讨 被引量:5
8
作者 邵帅 于天源 +3 位作者 耿楠 魏槃 刘迪 吕桃桃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5期766-771,共6页
目的探究振腹治疗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的优效参数。方法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缩宫素注射法建立寒凝痛经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以及9个振腹组,共11个组,每组6只。在冷冻5天、振腹干预5天,同时每日注射苯甲酸雌二醇致... 目的探究振腹治疗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的优效参数。方法采用全身冷冻法结合苯甲酸雌二醇、缩宫素注射法建立寒凝痛经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盐水组、模型组以及9个振腹组,共11个组,每组6只。在冷冻5天、振腹干预5天,同时每日注射苯甲酸雌二醇致敏后,注射缩宫素致痛,立即测定大鼠扭体潜伏期、扭体次数和子宫体表投影温度,并计算扭体评分。(1)采用方差分析法观察盐水组、模型组和9个振腹组间的差异。(2)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方差分析9个振腹组的行为学结果,找出影响振腹疗效的主因素,并得出疗效最优参数组合。结果(1)与盐水组比较,模型组扭体潜伏期明显缩短,扭体评分明显增加,子宫体表投影温度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4个振腹组扭体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8个振腹组扭体评分明显减少(P<0.05),所有振腹组子宫体表投影温度均显著增高(P<0.05)。(2)振腹组正交实验结果显示:振腹疗法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为治疗时间(P<0.01)。综合考虑痛经发作潜伏期、疼痛程度及子宫温度,振腹治疗寒凝证类痛经大鼠的综合优效参数组合为长时间、高频、低幅。结论振腹疗法能够延长寒凝证痛经大鼠的潜伏期,减轻疼痛,提高子宫温度。治疗时间是影响振腹法治疗寒凝证类痛经的最主要参数。长时间、高频、低幅振动是治疗寒凝证类痛经的最优效参数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凝证 痛经 振腹 最优参数 正交实验 扭体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九部明清时期推拿专著谈四种小儿推拿退热手法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易真 吕桃桃 +2 位作者 于天源 杨超 苗润培 《环球中医药》 CAS 2019年第4期555-557,共3页
小儿推拿手法能控制小儿发热。在现代临床应用中,清天河水、水底捞月、退六腑、推脊4种手法广泛用于临床小儿发热。使用关键词“小儿推拿”“退热”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中搜索近5年相关文献未找到对小儿退热手法的... 小儿推拿手法能控制小儿发热。在现代临床应用中,清天河水、水底捞月、退六腑、推脊4种手法广泛用于临床小儿发热。使用关键词“小儿推拿”“退热”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中搜索近5年相关文献未找到对小儿退热手法的古代文献研究。通过查阅明清以来的9部古代推拿文献,对这4种手法进行溯源,并对不同时期的手法发展进行归纳总结,为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提供文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推拿 文献研究 退热 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法三穴”对坐骨神经损伤大鼠背根神经节中cAMP及PK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罗宇婷 莫岩君 +4 位作者 吕桃桃 沈熠 邵帅 张羽墨 于天源 《环球中医药》 CAS 2020年第4期555-560,共6页
目的探寻“三法三穴”对SNI大鼠的神经损伤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是否是通过调节背根神经节中cAMP及PKA的表达起作用的。方法3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三法三穴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三法三穴组采用夹持... 目的探寻“三法三穴”对SNI大鼠的神经损伤及运动功能的恢复是否是通过调节背根神经节中cAMP及PKA的表达起作用的。方法32只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三法三穴组,每组8只。模型组和三法三穴组采用夹持法制备坐骨神经损伤模型,三法三穴组选择“殷门”“承山”“阳陵泉”三穴以按摩推拿手法模拟仪进行点、拨、揉三法干预,每次9 min,每日1次。所有大鼠在术后7天时和干预20天时进行斜板实验检测,检测后处死大鼠提取DRG组织。通过斜板实验观察各组大鼠后肢肌力的恢复情况;应用Western blot检测DRG治疗前后cAMP及PK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术后7天时,斜板实验中正常组与假手术组无明显差异;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斜板实验评分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DRG中,模型组cAMP与PKA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组及假手术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干预20天后,与模型组比较,三法三穴组斜板实验评分升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DRG中,三法三穴组cAMP及PKA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法三穴”推拿手法能促进坐骨神经损伤大鼠后肢肌力的恢复;推测推拿手法治疗坐骨神经损伤的作用机理与促进DRG中cAMP及PK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推拿 周围神经损伤 三法三穴 环磷酸腺苷 蛋白激酶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