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自回归预测的新方法预测粮食产量 被引量:11
1
作者 吕效国 王晓燕 +1 位作者 孙建平 吴梅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3期14359-14359,14374,共2页
根据定理"利用反双曲正弦函数变换提高了数据列的光滑程度",获得非增时间序列自回归预测的新方法,实例分析表明:新方法更具有优越性。
关键词 时间序列 部分和数据列 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功效系数法与距离法相结合综合评价农作物 被引量:8
2
作者 吕效国 吕大梅 +1 位作者 吴梅君 邓英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5331-5331,5369,共2页
介绍了用功效系数法与距离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的原理,并结合实例,分析该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 功效系数法 距离法 综合评价 农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省如东县未来5年农业产值的预测 被引量:4
3
作者 吕效国 吴梅君 +1 位作者 陈玉君 邓英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4843-4843,4855,共2页
根据2001年至2007年如东县的农业产值统计资料,应用GM(1,1)模型和线性回归模型,预测了该县2008~2012年农业产值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GM(1 1)模型 线性回归模型 农业产值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产值影响因素的统计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吕效国 于志华 +1 位作者 王晓燕 邓英东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8181-8181,共1页
政府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农民自己的投入、农业从业人员与农业产值密切相关,是影响农业产值的重要因素,对农业产值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但3个因素对农业产值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
关键词 农业产值 影响因素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折扣最小二乘法建立线性自回归模型预测粮食产量 被引量:8
5
作者 吕效国 缪雪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0期12997-12997,13014,共2页
依据折扣最小二乘准则,对时间序列资料建立线性自回归预测模型,给出了参数的估计公式,数值结果表明该方法更行之有效。
关键词 时间序列 自回归预测模型 折扣最小二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Markov方法预测农业科学研究所人才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吕效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4,共2页
以南通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人才结构为例,利用改进的Markov预测方法对农业科学研究所人才结构进行定量预测与分析。结果表明,该预测方法对历史数据样本数量要求不多,并且计算简便;获取的计算结果更具客观性和真实性。
关键词 改进的Markov方法 人才结构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折扣”季节性指数法预测季度农产值
7
作者 吕效国 邓英东 吕大梅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6期12361-12361,12363,共2页
"折扣"季节性指数法主要用"折扣"调整基本值、趋势值、季节性指数来修正模型参数,进行季节变动的趋势预测。介绍了用"折扣"季节性指数法预测季度农产值的原理,并进行了实例分析。
关键词 折扣 基本值 趋势值 季节性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场蔬菜产值的预测分析
8
作者 吕效国 吴梅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6期7313-7313,7407,共2页
根据江苏省南通市某农场2004~2008年每月蔬菜产值的统计资料,利用趋势预测分析和自回归预测分析2种方法预测了该农场2009年的蔬菜产值,并对2种方法的预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关键词 农场 蔬菜产值 预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求最大公因式的矩阵变换法 被引量:1
9
作者 吕效国 《南通职业大学学报》 2000年第2期37-39,共3页
求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教材中都是运用辗转相除法 ,运算的过程比较复杂。本文介绍的矩阵变换法 ,使求解过程简洁明了 ,尤其对多于2个的多项式的最大公因式可一并求出 ,更显其优越性。
关键词 多项式 高等代数 教学 最大公因式 辗转相除法 矩阵变换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助图象直观 求解参数范围
10
作者 吕效国 翟修银 《南通职大教学研究》 1998年第1期35-40,共6页
初等数学中涉及到二次函数的求参数范围问题,常规的解题思想是:利用判别式、韦达定理,求根公式等知识,通过解不等式(组)来求解。但这种解法通常较为复杂。为此,常把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联系起来,借助国象直观,获得... 初等数学中涉及到二次函数的求参数范围问题,常规的解题思想是:利用判别式、韦达定理,求根公式等知识,通过解不等式(组)来求解。但这种解法通常较为复杂。为此,常把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二次函数联系起来,借助国象直观,获得简洁、利于学生接受,便于问题演变、引伸的直观解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象 参数范围 初等数学 二次函数 高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数学竞赛命题和解题的常用方法
11
作者 吕效国 《南通职大教学研究》 1998年第3期16-19,共4页
数学竞赛的命题方法多种多样,数学竞赛的解题方法也多种多样,而变形却是数学竞赛命题和解题中均常用的方法。 一、数学竞赛命题中的变形。 1.对高等数学中的习题加以变形。 微积分中有这样一道习题:“设 f(x)在[0,l]中可微,f(0)=... 数学竞赛的命题方法多种多样,数学竞赛的解题方法也多种多样,而变形却是数学竞赛命题和解题中均常用的方法。 一、数学竞赛命题中的变形。 1.对高等数学中的习题加以变形。 微积分中有这样一道习题:“设 f(x)在[0,l]中可微,f(0)=f(1),且对 X∈[0,1],均有|f'(X)|【1,求证:对所有x<sub>1</sub>,x<sub>2</sub>∈[0,1」,都有|f(x<sub>1</sub>)-f(x<sub>2</sub>)|【1/2。 将该题加以变形,便成为 1983年全国数学竞赛第 2题:“设 f(x)在[0,1]中有定义,且对任何x<sub>1</sub>,x<sub>2</sub>∈[0,1],有|f(x<sub>1</sub>)-f(x<sub>2</sub>)|【|x<sub>1</sub>-x<sub>2</sub>|.如果f(0)=f(1),证明:对所有x<sub>1</sub>,x<sub>∈</sub>[0,1」,有|f(x<sub>1</sub>)-f(x<sub>2</sub>)|【1/2。 2.对高等数学中的引理加以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学竞赛命题 解题 方法 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