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陆相富有机质页岩纹层组合特征与页岩油差异富集机理--以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长7_(3)亚段为例
1
作者 牛小兵 吕成福 +5 位作者 冯胜斌 周钱山 辛红刚 肖月也 李成 淡卫东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9-291,共13页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3亚段(简称长7_(3)亚段)富有机质页岩的纹层(组合)类型、储集特征和页岩油赋存状态等开展系统研究,揭示不同纹层组合约束下页岩油赋存的主控因素;并结合页岩油微运移表征及评价方法,从接力式供烃、阶...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三叠系延长组7段3亚段(简称长7_(3)亚段)富有机质页岩的纹层(组合)类型、储集特征和页岩油赋存状态等开展系统研究,揭示不同纹层组合约束下页岩油赋存的主控因素;并结合页岩油微运移表征及评价方法,从接力式供烃、阶梯式运移、多级分异的角度深入探讨页岩油差异富集机理和富集模式。研究表明:①长7_(3)亚段页岩主要发育无纹层型(泥岩)、砂质纹层、凝灰质纹层、混合纹层和富有机质纹层等5类主要纹层组合。②不同纹层组合页岩储集空间存在明显差异,砂质纹层和凝灰质纹层页岩中大量发育的粒间孔、溶蚀孔及生烃增压缝等多尺度孔缝系统构成液态烃赋存的主要场所。③各类纹层组合页岩中页岩油的赋存和分布受有机质丰度、储集性、热演化程度、矿物组成及纹层规模共同控制,砂质、凝灰质纹层等刚性纹层组合页岩的微纳米孔缝中以游离态的轻质组分为主,而有机质、黏土矿物及骨架矿物颗粒表面则以吸附态的重质组分为主。④长7_(3)亚段不同纹层组合页岩间发生了明显的页岩油微运移,整体呈现出富有机质纹层页岩→凝灰质纹层页岩→混合纹层页岩→砂质纹层页岩→泥岩的阶梯式运移特点。⑤多种类型纹层页岩空间叠置关系控制下有机质的“接力式”供烃、多尺度孔缝网络的“阶梯式运移”及不同纹层组合页岩中“有机-无机相互作用”控制下的“多级分异”是导致页岩油在不同纹层组合页岩间油组分差异性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有机质页岩 纹层组合特征 差异富集机理 页岩油 长73亚段 三叠系延长组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珠海组碎屑岩储层特征及成因机制 被引量:22
2
作者 吕成福 陈国俊 +5 位作者 张功成 杜贵超 王琪 李超 李伟 陈吉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763-2773,共11页
通过岩石铸体薄片、粒度分析和压汞分析等手段,分析白云凹陷珠海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物性演化特征,研究沉积环境和成岩演化过程对储层特征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主要以长石质石英砂岩和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颗粒支撑并以碳... 通过岩石铸体薄片、粒度分析和压汞分析等手段,分析白云凹陷珠海组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和物性演化特征,研究沉积环境和成岩演化过程对储层特征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主要以长石质石英砂岩和长石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颗粒支撑并以碳酸盐、自生石英和黏土矿物接触式胶结。储层物性总体具有中低孔中低渗特征,以粒间溶蚀扩大孔为主,其次为珠海组底部黏土膜保护的原生孔隙,分选好的中-粗喉型喉道使孔隙连通性良好;在凹陷西斜坡,珠海组上部和底部分别发育钙质砂岩夹层和铁泥质砂岩夹层。三角洲前缘环境是珠海组储层物性良好的先决条件;酸性流体的溶蚀溶解作用和绿泥石黏土膜保护是储层物性较好的根本原因,压实作用是粒间孔隙损失的主要原因,而部分储层渗透率较低是因为自生石英和黏土矿物充填喉道;钙质砂岩夹层物性差是胶结作用所致,而铁泥质砂岩夹层物性差是压实和胶结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生孔隙 孔隙结构 成岩作用 沉积环境 成因机制 南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8油层组砂岩成岩相与优质储层分布 被引量:10
3
作者 吕成福 付素英 +4 位作者 李晓峰 李伟 李超 杜贵超 陈吉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6,共6页
通过运用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压汞分析等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8油层组砂岩的成岩相特征和优质储层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长8油层组储层以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较低,储层表... 通过运用铸体薄片鉴定、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和压汞分析等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8油层组砂岩的成岩相特征和优质储层分布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长8油层组储层以岩屑质长石砂岩为主,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较低,储层表现为低-特低孔、特低渗特征,压实作用和方解石胶结作用是导致该储层物性较差的主要因素。根据成岩作用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在研究区共划分出4种成岩相带,抗压实-溶蚀孔隙相是优质储层发育的有利区,绿泥石胶结残余粒间孔隙相是次有利成岩相带,而压实致密相和方解石胶结致密相不利于储层的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岩相 成岩作用 长8储层 镇北地区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南龙马溪组页岩孔隙分形特征 被引量:37
4
作者 徐勇 吕成福 +3 位作者 陈国俊 仲佳爱 杨巍 薛莲花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2-39,共8页
基于低温氮气吸附分形几何学研究方法,对川东南龙马溪组页岩储层进行了孔隙分形特征研究,并运用分形FHH模型计算了孔隙分形维数,讨论了分形维数与孔隙结构、有机碳含量、页岩矿物成分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川东南龙马溪组页岩以中孔为... 基于低温氮气吸附分形几何学研究方法,对川东南龙马溪组页岩储层进行了孔隙分形特征研究,并运用分形FHH模型计算了孔隙分形维数,讨论了分形维数与孔隙结构、有机碳含量、页岩矿物成分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川东南龙马溪组页岩以中孔为主,孔隙内部特征以墨水瓶状孔和狭缝状孔为主;页岩样品分形维数为2.629 2~2.898 0,反映了页岩孔隙结构复杂和非均质性强的特征;页岩平均孔径越小、微小孔隙越多,孔隙结构越复杂,孔表面越不规则,比表面积和分形维数则越大;有机碳含量和微孔发育程度对分形维数影响较大。通过分形维数可定量描述孔隙结构的复杂程度和不均一性,为研究页岩孔隙结构的分布特征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低温氮气吸附 分形特征 龙马溪组 川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南—黔北地区下古生界页岩孔隙发育特征 被引量:12
5
作者 杨巍 陈国俊 +3 位作者 胡士骏 吕成福 徐勇 杨爽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52,共6页
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成像方法对川南—黔北地区下古生界筇竹寺组、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的微观孔隙类型、孔隙大小、孔隙形态与分布特征及微裂缝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按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将孔隙划分为粒间孔、有机质孔... 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成像方法对川南—黔北地区下古生界筇竹寺组、五峰组—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的微观孔隙类型、孔隙大小、孔隙形态与分布特征及微裂缝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按形成方式的不同,可将孔隙划分为粒间孔、有机质孔、溶蚀孔和微裂缝4种主要类型;有机质孔发育广泛,对孔隙总体积贡献较大,有利于储层中吸附气的赋存;溶蚀孔零星分布,但孔径可达微米级,对孔隙总体积贡献较大;粒间孔发育相对较少,对孔隙总体积贡献相对较小;页岩中发育的微裂缝,可有效连通其他类型的孔隙,有利于页岩气的储存和渗流。对研究区样品矿物成分的分析表明,其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碳酸盐矿物和黏土矿物为主,脆性矿物含量相对较高,平均体积分数为54.9%,有利于对页岩储层的压裂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储层 场发射扫描电镜 孔隙类型 孔隙特征 下古生界 川南—黔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8油层组自生绿泥石对储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24
6
作者 杨巍 陈国俊 +3 位作者 张铭杰 李程善 吕成福 李超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2年第3期27-32,38,共7页
自生绿泥石是砂岩储层中常见的成岩矿物,对储层物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对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8油层组砂岩储层中自生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①该区自生绿... 自生绿泥石是砂岩储层中常见的成岩矿物,对储层物性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及扫描电镜观察,对鄂尔多斯盆地镇北地区长8油层组砂岩储层中自生绿泥石的形成机制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表明:①该区自生绿泥石主要以黏土膜和玫瑰花状2种形式产出,黏土膜内层的颗粒黏土包膜自同沉积时期开始形成,转变为自生绿泥石后,黏土膜外层的孔隙衬里绿泥石于中成岩期呈叶状或针状垂直于内层包膜向孔隙方向生长;玫瑰花状绿泥石于晚成岩期在较大孔隙内形成。②自生绿泥石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自生绿泥石可通过改变孔隙微区环境及占据颗粒表面空间,阻止自生石英在碎屑石英表面成核来抑制石英次生加大,从而保存原生孔隙;另一方面自生绿泥石在保存原生孔隙的同时,占据了喉道空间,使砂岩储层的渗透性降低,其含量与渗透率呈负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泥石 孔隙度 渗透率 成岩作用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段页岩孔隙特征与吸附能力 被引量:7
7
作者 徐勇 胡士骏 +2 位作者 陈国俊 吕成福 薛莲花 《岩性油气藏》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30-35,共6页
为了深入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段页岩孔隙特征与吸附能力,选取8个岩心样品进行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及等温吸附等实验。结果表明:该段页岩主要发育粒间孔、粒内孔、黄铁矿晶间孔、有机质孔及微裂缝等5... 为了深入研究鄂尔多斯盆地东南部延长组长7段页岩孔隙特征与吸附能力,选取8个岩心样品进行氩离子抛光—场发射扫描电镜、低温氮气吸附及等温吸附等实验。结果表明:该段页岩主要发育粒间孔、粒内孔、黄铁矿晶间孔、有机质孔及微裂缝等5种微观孔隙类型;BET比表面积为1.166~6.964 m^2/g,孔体积为0.004 8~0.024 2 cm^3/g,平均孔径为8.812~17.882 nm。等温吸附实验模拟了长7段实际温压条件下的页岩吸附量,其最大吸附量为2.0~4.0 mg/g。长7段页岩孔隙以中孔为主,大孔和微孔次之,纳米级孔隙发育,具有较好的吸附能力,可为进一步开展页岩气资源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特征 吸附能力 陆相页岩 长7段 鄂尔多斯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西北部晚中新世红河海底扇储集层特征 被引量:3
8
作者 郑胜 吕成福 +5 位作者 陈国俊 张功成 梁建设 李超 张义娜 徐勇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754-1762,共9页
通过粒度分析、岩石铸体薄片、物性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远源红河海底扇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结构及物性演化,研究海底扇储层的储集性能及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红河海底扇主要储层可以分为碎屑流成因的中扇水道砂... 通过粒度分析、岩石铸体薄片、物性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手段,分析远源红河海底扇储层的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孔隙结构及物性演化,研究海底扇储层的储集性能及成因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红河海底扇主要储层可以分为碎屑流成因的中扇水道砂体、浊流成因的下扇水道砂体和末端朵叶砂体3类。储层具有较好的孔隙度,但渗透率较低,以中孔特低渗为典型特征,孔隙类型以粒间溶蚀扩大孔为主,喉道一般为分选中等的细喉型、砂岩内部发育致密的薄层钙质砂岩。优质储层发育在海底扇前端的下扇末端朵叶体,岩性为厚层的岩屑质石英细砂岩和中砂岩。储层孔隙度较高得益于远源重力流砂岩具有良好的颗粒骨架且泥质含量较低,早期碳酸盐胶结物得以大量发育并在晚期发生强烈溶蚀;渗透率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后期绿泥石胶结物的广泛发育从而堵塞了喉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物性 成岩作用 重力流 深水扇 南海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深水区白云凹陷油气成藏主控因素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沈怀磊 吕成福 郭志峰 《西部探矿工程》 CAS 2014年第12期44-46,146,共4页
下渐新统恩平组白云凹陷北坡发育大规模河流—三角洲体系,煤系地层广泛发育,该体系将陆源高等植物直接搬运至前三角洲形成陆源海相泥岩,目前发现的油气藏都与该沉积体系形成的海陆过渡相烃源岩有关。上渐新统珠海组陆架坡折带在白云凹... 下渐新统恩平组白云凹陷北坡发育大规模河流—三角洲体系,煤系地层广泛发育,该体系将陆源高等植物直接搬运至前三角洲形成陆源海相泥岩,目前发现的油气藏都与该沉积体系形成的海陆过渡相烃源岩有关。上渐新统珠海组陆架坡折带在白云凹陷南部隆起附近,白云凹陷珠海组沉积了一套浅海三角洲砂泥岩储盖组合,下中新统珠江组和中中新统韩江组陆架坡折带维持在白云北坡一带,此时,白云凹陷以深水重力流砂岩沉积为主。断裂和流体底辟组合形成了油气垂向输导系统,为恩平组烃源岩生成的油气输送到上部浅海三角洲储层和深水扇储层聚集成藏提供了有利条件。勘探实践表明,白云凹陷已发现气田都分布在2个陆架坡折带及其附近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区白云凹陷 三角洲煤系地层 陆架坡折带 断裂 底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