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栽培方式对土壤温度、水分及冬种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4
1
作者 吕巨智 梁和 +4 位作者 梁运波 邝伟生 刘玉佩 周俊华 米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9-12,共4页
以冬种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冬种马铃薯4种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探讨了各种栽培方式对土壤温度、水分和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出苗期不同土层温度以常规翻耕处理最高,苗期以免耕+盖稻草和免耕+盖稻草+盖膜处... 以冬种马铃薯品种费乌瑞它为试验材料,进行了冬种马铃薯4种不同栽培方式比较试验,探讨了各种栽培方式对土壤温度、水分和马铃薯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出苗期不同土层温度以常规翻耕处理最高,苗期以免耕+盖稻草和免耕+盖稻草+盖膜处理最高;不同土层土壤含水量以免耕+盖稻草处理最为稳定;出苗率则以常规翻耕处理最高;而免耕+盖稻草栽培方式的马铃薯干物重和产量最高。在冬种马铃薯生产上,采用免耕+盖稻草或免耕+盖稻草+盖膜的栽培方式可明显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种马铃薯 栽培方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3
2
作者 吕巨智 范继征 +3 位作者 谢小东 石达金 钟昌松 程伟东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34-38,共5页
通过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找出广西玉米生产中的最佳耕作方式。本试验以桂单162为材料,研究常规旋耕25cm(对照)、深松35cm+免耕、深松35cm+旋耕25cm和免耕共4种耕作方式下的玉米叶面积指数、株高、干物质... 通过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玉米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找出广西玉米生产中的最佳耕作方式。本试验以桂单162为材料,研究常规旋耕25cm(对照)、深松35cm+免耕、深松35cm+旋耕25cm和免耕共4种耕作方式下的玉米叶面积指数、株高、干物质积累、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和玉米籽粒品质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与对照(RT)相比,深松方式下玉米株高、叶面积指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与RT相比,深松不仅能使玉米百粒重显著提高,同时也能提高玉米的行粒数和穗行数,穗长、穗粗和秃尖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产量增幅为11.17%~13.59%。与RT相比,深松处理玉米籽粒淀粉含量降低4.19%~4.33%,脂肪含量提高1.93%~4.14%,蛋白质含量提高9.46%~15.49%。综之,与传统耕作(RT)相比,深松处理在提高玉米产量和品质方面效果明显,其中以深松35cm+免耕的效果较优,适合在广西山地玉米生产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耕作方式 生长发育 产量 品质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的营养成分及保健价值 被引量:110
3
作者 吕巨智 染和 姜建初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9年第3期51-52,共2页
马铃薯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马铃薯还含有生理活性物质,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药理研究证明,马铃薯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衰老、降低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补气养血和健脑益智等功效。
关键词 马铃薯 营养成分 保健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仁的营养成分及保健价值 被引量:24
4
作者 吕巨智 梁和 +1 位作者 张智猛 戴良香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09年第2期50-52,共3页
花生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花生仁营养成分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花生仁还含有生理活性物质,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药理研究证明,花生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健脑益智、... 花生是我国的主要油料作物之一,花生仁营养成分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及微量元素。花生仁还含有生理活性物质,对人体具有保健作用,药理研究证明,花生具有清除自由基、抗衰老,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健脑益智、美容等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仁 营养成分 保健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缓控释肥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吕巨智 石达金 +8 位作者 周勋波 唐国荣 李发桥 贺囡囡 谢小东 谭贤杰 邹成林 程伟东 张述宽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2-136,共5页
以桂单162为供试品种,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常规施肥(CK)、“一炮轰”和一次性缓控释肥(2种)共4个处理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CK)相比,一次性缓控释肥处理下玉米株高、穗位高、... 以桂单162为供试品种,采用大田试验,研究常规施肥(CK)、“一炮轰”和一次性缓控释肥(2种)共4个处理对春玉米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CK)相比,一次性缓控释肥处理下玉米株高、穗位高、茎粗、叶面积和单株干物质积累量均较高;一次性缓控释肥处理下前期干物质在叶片和茎鞘中的分配比例均较低,后期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较高;一次性缓控释肥有助于增加玉米吐丝阶段穗的干物质积累量,提高成熟期玉米籽粒产量;一次性缓控释肥处理不仅能提高玉米百粒重,同时也能提高玉米穗行数和行粒数,穗长、穗粗和秃尖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T3处理条件下,百粒重较CK提高7.36%,秃尖长减少28.8%,产量提高3.96%,农民收益增长25.20%。综之,与常规施肥相比,选用茂施牌一次性缓控释肥进行一次性底施,不仅可以为植株生长过程提供充足肥料,同时还可以合理调配干物质分布,增加籽粒中干物质分配比例,最终提高产量和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缓控释肥 干物质积累与分配 产量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7
6
作者 吕巨智 邝伟生 +1 位作者 谭小莉 梁和 《现代农业科技》 2008年第20期189-189,共1页
介绍了水稻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播前准备、品种选择、播种苗期管理、肥水管理、病虫防治及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水稻免耕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稻 免耕直播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种植密度和化控剂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石达金 张玉 +4 位作者 闫飞燕 吕巨智 范继征 钟昌松 黄忠林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5年第6期1-7,共7页
不同密度和化控制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化控剂和种植密度均对产量及农艺性状具有较大的影响,但三者之间互作相关性不显著。在使用化控剂处理条件下,玉米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表现为逐渐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 不同密度和化控制对玉米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品种、化控剂和种植密度均对产量及农艺性状具有较大的影响,但三者之间互作相关性不显著。在使用化控剂处理条件下,玉米产量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表现为逐渐增加而后降低的趋势;不同化控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百粒重,且随着密度增加百粒重变化幅度很小。不同化控剂处理均显著降低了玉米株高和穗位,降低了植株倒伏率。适宜高密度和化控剂可协同提高玉米籽粒产量,表明化控剂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密度条件对玉米倒伏率的影响;同时施用玉喜化控剂对作物的株高、穗位有更佳的调控效果,可以有效降低倒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控 密度 农艺性状 产量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高鹏举 李发桥 +5 位作者 唐国荣 石达金 谭贤杰 程伟东 周勋波 吕巨智 《山东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0-39,共10页
探究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玉米产量提高提供合理的耕作方式。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在主区秸秆还田和传统种植模式下,设置深松后旋耕(SS-RT)、旋耕(RT)、深松(SS)和免耕(NT)4个耕作方式副区处理,对其2022年春... 探究秸秆还田和耕作方式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玉米产量提高提供合理的耕作方式。本试验采用裂区设计,在主区秸秆还田和传统种植模式下,设置深松后旋耕(SS-RT)、旋耕(RT)、深松(SS)和免耕(NT)4个耕作方式副区处理,对其2022年春秋两季玉米的光合特性、叶绿素相对含量、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和产量进行测定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较传统种植模式,秸秆还田模式下SS-RT、RT、SS和NT处理的叶面积指数分别提高11.01%、6.48%、8.24%、8.75%,叶绿素相对含量分别提高5.96%、5.14%、5.27%、6.49%,净光合速率分别提高7.57%、9.04%、8.90%、9.39%,穗干物质量分别提高9.03%、5.40%、6.73%、8.78%,周年产量分别提高2.92%、4.73%、2.28%、3.52%;且秸秆还田模式下SS-RT处理的春秋季产量均值较RT、SS和NT分别提高2.38%、12.26%、17.01%。综上可知,秸秆还田模式下深松后旋耕、旋耕、深松和免耕均可提高玉米的光合性能、干物质积累量和周年产量,且以秸秆还田结合深松后旋耕的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秸秆还田 耕作方式 光合特性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地区玉米机械化收获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1
9
作者 范继征 石达金 +4 位作者 吕巨智 张玉 程伟东 闫飞燕 钟昌松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1期61-61,共1页
玉米是广西区内第二大粮食作物,由于劳动力的匮乏,农民对玉米机械收获需求迫切。分析了广西地区推进玉米机械化收获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了发展建议。
关键词 玉米机械化 问题 建议 广西壮族自治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石山地区春玉米间套种大豆栽培技术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宗意 黄涛 吕巨智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8期23-23,25,共2页
介绍了广西石山地区春玉米间套种大豆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地块选择、适时播种、补苗及间苗定苗、科学施肥、病虫草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期为采用该模式的种植户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大豆 间套种 栽培技术 广西石山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冬种马铃薯节肥品种筛选
11
作者 石达金 吕巨智 +3 位作者 唐国荣 李发桥 谭贤杰 闫飞燕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7期34-41,共8页
以广西10个马铃薯品种为研究对象,比较常规施肥和减施肥20%条件下各马铃薯的株高、茎粗、产量、单株结薯数、商品薯率等农艺性状以及蛋白质、淀粉含量等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减施肥20%条件下,各马铃薯品种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和产... 以广西10个马铃薯品种为研究对象,比较常规施肥和减施肥20%条件下各马铃薯的株高、茎粗、产量、单株结薯数、商品薯率等农艺性状以及蛋白质、淀粉含量等品质性状。结果表明,减施肥20%条件下,各马铃薯品种的株高、茎粗、地上部鲜重和产量受到抑制,其中,靖薯6号和陇薯7号减产高达35%以上,丽薯6号和03-3-2减产28%左右,12号、桂农薯1号、云薯107和会薯8号减产15%左右,会薯16号和费乌瑞它减产10%左右。12号和桂农薯1号在减肥条件下,产量最高,品质影响较小,更适合广西地区减施肥条件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马铃薯 减施肥 性状指标 生理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间种红薯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2
作者 黄涛 杨宗意 吕巨智 《农技服务》 2017年第19期22-22,共1页
玉米套种红薯栽培技术是指通过两者的间种,发挥玉米和红薯各自在生长过程中的优势,实现两者最大程度的利用光能、热能及水源和空间等资源,由此使得这两类作物能够各取所需,形成一种高产的栽培模式。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玉米套种红薯为例的... 玉米套种红薯栽培技术是指通过两者的间种,发挥玉米和红薯各自在生长过程中的优势,实现两者最大程度的利用光能、热能及水源和空间等资源,由此使得这两类作物能够各取所需,形成一种高产的栽培模式。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玉米套种红薯为例的高产栽培技术以及在这种技术指导下的农户种植技术的实施情况,希望能够促进该新型农业技术的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套种红薯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土壤水分、干物质积累及玉米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3
作者 吕巨智 范继征 +4 位作者 钟昌松 石达金 程伟东 刘永红 闫飞燕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6期4-8,共5页
针对广西玉米主产区土壤耕层变浅、犁底层坚硬的问题,以当地习惯的耕作方式旋耕为对照,设置深松35 cm+免耕、深松35 cm+旋耕、深松25 cm+免耕、深松25 cm+旋耕和免耕6种不同耕作方式,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水分、干物质积累及玉米生长发育... 针对广西玉米主产区土壤耕层变浅、犁底层坚硬的问题,以当地习惯的耕作方式旋耕为对照,设置深松35 cm+免耕、深松35 cm+旋耕、深松25 cm+免耕、深松25 cm+旋耕和免耕6种不同耕作方式,分析不同处理对土壤水分、干物质积累及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处理均能提高土壤含水量,其中以深35 cm+旋耕和35cm+免耕的保墒效果最佳;深松处理均增加了叶面积、根冠比;而深松处理的产量构成因素均较对照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研究设定的6种耕作措施中,以深松35 cm+旋耕为最优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耕作方式 土壤水分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免耕条件下播种深度对玉米出苗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石达金 闫飞燕 +2 位作者 范继征 钟昌松 吕巨智 《湖南农业科学》 2014年第3期19-21,24,共4页
以正大619、迪卡008及玉美头105为试验材料,研究免耕条件下,不同播种深度对于玉米的出苗力、出苗率、整齐度、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并探索出免耕条件下适宜的播种深度。结果表明:不同的玉米品种,在免耕条件下,播种深度为5~8 cm时,出苗... 以正大619、迪卡008及玉美头105为试验材料,研究免耕条件下,不同播种深度对于玉米的出苗力、出苗率、整齐度、抗倒性及产量的影响,并探索出免耕条件下适宜的播种深度。结果表明:不同的玉米品种,在免耕条件下,播种深度为5~8 cm时,出苗率最高,抗倒伏性最好,整齐度最佳;播种深度为3~8 cm时,玉米产量较高。在免耕条件下,玉米的播种深度以5~8 cm为宜,有利于玉米增产增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季节性干旱 播种深度 玉米产量 抗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