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宪法规定中的程序性条款 被引量:11
1
作者 吕尚敏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1999年第2期40-45,共6页
本文将宪法中的程序性条款分为弹性程序条款和羁束程序条款两大类.具体包括总则性的“程序正义”条款,国家机构及其负责人的产生程序,权力运行程序,宪法监督程序,宪法修改程序。宪法中的程序性条款规定是宪法精神以及权利实现的保... 本文将宪法中的程序性条款分为弹性程序条款和羁束程序条款两大类.具体包括总则性的“程序正义”条款,国家机构及其负责人的产生程序,权力运行程序,宪法监督程序,宪法修改程序。宪法中的程序性条款规定是宪法精神以及权利实现的保障。我国1982年宪法在赋予公民实体权利方面较过去有巨大的进步,但程序性条款数量过少,规定粗疏,存在着较大的缺陷,直接影响到宪法的实施。在以后修宪时应当补充、细化宪法的程序性条款,增设“程序正义”条款,增加有关政党参与国家权力的程序规定,设立宪法监督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宪法 程序性条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相对人的抗辩困境与出路 被引量:2
2
作者 吕尚敏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214-216,共3页
行政相对人的抗辩权已经获得了现代行政法的普遍承认,因而抗辩行为已经从一项事实行为发展为一项法律行为。但是,近年我国一些行政相对人常以暴力、自伤等极端方式提出抗辩,表明延宕于我国数千年的行政相对人的抗辩困境仍在继续。究其原... 行政相对人的抗辩权已经获得了现代行政法的普遍承认,因而抗辩行为已经从一项事实行为发展为一项法律行为。但是,近年我国一些行政相对人常以暴力、自伤等极端方式提出抗辩,表明延宕于我国数千年的行政相对人的抗辩困境仍在继续。究其原因,在于现代行政法所提供的抗辩机制仍不能充分满足行政相对人对于抗辩利益的追求。为此,需要针对我国民众的抗辩习惯与特点来完善我国当下的法定抗辩制度,以形成一个理性抗辩的制度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相对人 抗辩 困境 出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动产登记机关的侵权责任及其限度——以法解释学为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吕尚敏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3-135,共3页
《物权法》第21条以"登记错误"作为不动产登记机关承担侵权责任的要件。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引发不动产登记的原因行为的复杂性,不动产登记机关客观上并无足够的能力来确保每项登记的正确性。过于严苛的责任负担不仅给不动产登... 《物权法》第21条以"登记错误"作为不动产登记机关承担侵权责任的要件。然而在实践中,由于引发不动产登记的原因行为的复杂性,不动产登记机关客观上并无足够的能力来确保每项登记的正确性。过于严苛的责任负担不仅给不动产登记机关带来了困扰,也使得人民法院在审查此类案件时无所适从。为此,需要结合《物权法》其他条款的规定及《国家赔偿法》的相关规定对该法第21条的含义进行体系性、限缩性的解释。据此,《物权法》第21条中的"登记错误"应当被解释为登记机关"未依法履行审查职责而造成的登记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动产 登记 错误 责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审判中的行政与刑事交叉问题及证据规则之完善——“行政争端解决机制论坛(2010年)”会议综述 被引量:1
4
作者 吕尚敏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90-92,96,共4页
2010年10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与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主办、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及诉讼法研究中心承办的“行政争端解决机制论坛”(第三届)在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畔举行。本次论坛围绕着行政争端解决中的行政与... 2010年10月13日至15日,由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与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主办、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及诉讼法研究中心承办的“行政争端解决机制论坛”(第三届)在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畔举行。本次论坛围绕着行政争端解决中的行政与刑事交叉问题以及行政诉讼证据规则的修改和完善两大主题展开了热烈探讨。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会长应松年教授、副会长刘莘教授,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副庭长杨临萍、浙江工商大学校长胡建淼教授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7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审判庭 争端解决机制 2010年 证据规则 论坛 刑事 浙江工商大学 最高人民法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自治组织行政权的法律规制 被引量:4
5
作者 吕尚敏 《杭州商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13-18,共6页
本文首先对中国现存的各种形形色色的社会自治组织实施自治行为的法理基础 (即自治权的来源问题 )作了界定。在此基础上 ,着重从行政法角度论述了社会自治组织在对其内部成员及非成员之社会个体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时所具有的不同的角色特... 本文首先对中国现存的各种形形色色的社会自治组织实施自治行为的法理基础 (即自治权的来源问题 )作了界定。在此基础上 ,着重从行政法角度论述了社会自治组织在对其内部成员及非成员之社会个体行使行政管理职权时所具有的不同的角色特征及其相应权力与义务 ,并进而全面探讨了国家权力 (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权 )与社会自治组织的自治权 (尤其是自治行政权 )之间的关系 ,以期能在两者之间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自治组织 行政主体 司法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诉讼中的角色定位
6
作者 吕尚敏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46-150,共5页
我国法律并未对行政执法人员参与行政诉讼时的角色定位作出明确规定。实践中,行政执法人员常常被排除在诉讼程序之外,有时也以诉讼代理人或证人的身份出庭。行政执法人员在诉讼程序中的角色缺位与错位既不符合法理逻辑,也给行政案件的... 我国法律并未对行政执法人员参与行政诉讼时的角色定位作出明确规定。实践中,行政执法人员常常被排除在诉讼程序之外,有时也以诉讼代理人或证人的身份出庭。行政执法人员在诉讼程序中的角色缺位与错位既不符合法理逻辑,也给行政案件的事实调查和纠纷解决带来了消极影响。行政执法人员在参与行政诉讼时应被定位为被告的诉讼代表人,并应以适当的立法方式规定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执法人员 诉讼代理人 证人 诉讼代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行政赔偿中损害的认定
7
作者 吕尚敏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5年第1期9-13,共5页
因行政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应当被区分为纯粹的事实性损害与法律意义上的可赔偿性损害 ,而只有后者才是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认定可赔偿性损害必须坚持政策性限制、“度”的限制及相对性与有限性限制的原则。在此基础上 ,方可... 因行政侵权行为所造成的损害应当被区分为纯粹的事实性损害与法律意义上的可赔偿性损害 ,而只有后者才是行政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认定可赔偿性损害必须坚持政策性限制、“度”的限制及相对性与有限性限制的原则。在此基础上 ,方可建立起一套在各种损害形态中区别出可赔偿性损害的具体的技术性规则 ,从而为国家行政赔偿责任的准确认定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侵权行为 行政赔偿责任 可赔偿性损害 《国家赔偿法》 中国 损害认定 《行政诉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政程序法典的结构选择——对九个国家行政程序法典的比较分析
8
作者 吕尚敏 《江海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54-59,共6页
关键词 行政程序法典 效率型 公正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