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措施对轻中度镉污染土壤小麦安全生产的影响
1
作者 王晓晶 刘会茹 +4 位作者 李少轩 张东明 曹阳 吕家珑 代允超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190-1198,共9页
为研究钝化剂和叶面阻控剂对镉(Cd)污染土壤安全利用效果,实现小麦安全生产,通过大田试验,设置施加生石灰2100 kg·hm^(-2)(C)、钙镁磷肥600 kg·hm^(-2)(P)、有机肥3450 kg·hm^(-2)(OF)、生物炭2100 kg·hm^(-2)(B)... 为研究钝化剂和叶面阻控剂对镉(Cd)污染土壤安全利用效果,实现小麦安全生产,通过大田试验,设置施加生石灰2100 kg·hm^(-2)(C)、钙镁磷肥600 kg·hm^(-2)(P)、有机肥3450 kg·hm^(-2)(OF)、生物炭2100 kg·hm^(-2)(B)、硅锌复合阻控剂600 L·hm^(-2)(SIZN)处理,筛选出最佳的安全利用措施。结果表明:施加钝化剂总体上有效改善了土壤质量。除SIZN处理外,钝化剂总体上可有效提升土壤pH值并降低有效态Cd含量。其中C处理效果最佳,分别使郑麦136和徐麦856土壤pH增加0.62个和0.30个单位,土壤有效态Cd含量减少20.14%和18.30%。在土壤Cd形态方面,施加钝化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可交换态Cd向残渣态Cd转化。施用钝化剂和硅锌复合阻控剂后,郑麦136和徐麦856的籽粒产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处理降低郑麦136籽粒Cd含量效果最佳,较CK(喷施纯净水处理)降低69.78%;C处理降低徐麦856籽粒Cd含量效果最佳,较CK降低59.25%,且低于国家小麦安全生产标准(0.1 mg·kg^(-1),GB 2762—2022)。SIZN处理抑制Cd由秸秆向籽粒转运的效果最佳,郑麦136和徐麦856分别降低57.05%和59.91%;P处理降低郑麦136籽粒Cd富集系数效果最好,较CK降低65.79%,SIZN处理降低徐麦856籽粒Cd富集系数效果最佳,较CK降低58.06%。研究表明,综合考虑各项指标,钙镁磷肥、生石灰及叶面阻控剂能有效实现小麦的安全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中度Cd污染土壤 小麦 钝化剂 叶面阻控剂 安全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性土壤小麦根际pH及磷动态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35
2
作者 吕家珑 张一平 +2 位作者 马爱生 马志刚 王永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1期32-39,共8页
本文采用网隔栽培室种植小麦,置于人工气候室内生长,对不同温度条件下土小麦根际及距根不同距离土体中pH,OlsenP及无机磷组分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有:(1)根际及0~3mm土体pH较低,而3~8mm和8~... 本文采用网隔栽培室种植小麦,置于人工气候室内生长,对不同温度条件下土小麦根际及距根不同距离土体中pH,OlsenP及无机磷组分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有:(1)根际及0~3mm土体pH较低,而3~8mm和8~50mm土体pH较高;(2)OlsenP含量为根际<0~3mm土体<3~8mm和8~50mm土体,温度升高,各土层OlsenP含量呈降低趋势;(3)距小麦根系越近,Ca2P、AlP、FeP和Ca8P含量越低,OP和Ca10P变化不明显;随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Ca10P含量有所增加,Ca2P、AlP、FeP和Ca8P含量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性土壤 小麦根际 PH 动态变化 磷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磷运移研究 被引量:66
3
作者 吕家珑 张一平 +1 位作者 张君常 苏仕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75-82,共8页
应用同位素32P示踪法,对陕西省四种主要土壤(黄绵土、黑垆土、土、黄褐土)三种处理状态下的研究得出:(1)磷素很难“穿透”土柱,阻滞因子R均大于1;富含粘粒和碳酸钙的土壤,去除CaCO3,可使阻滞因子R减小,说明Ca... 应用同位素32P示踪法,对陕西省四种主要土壤(黄绵土、黑垆土、土、黄褐土)三种处理状态下的研究得出:(1)磷素很难“穿透”土柱,阻滞因子R均大于1;富含粘粒和碳酸钙的土壤,去除CaCO3,可使阻滞因子R减小,说明CaCO3是与土壤磷反应的主要基质。(2)温度升高有利于土柱“阻滞”磷素,证实了磷素与土壤反应是吸热反应;(3)CXTFIT程序用于计算磷运移参数具有可行性,且该程序计算的参数是根据穿透曲线BTC拟合而得,更能反映实际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示踪 穿透曲线 阻滞因子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磷淋溶状况及其Olsen磷“突变点”研究 被引量:78
4
作者 吕家珑 FortuneS BrookesPC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42-146,共5页
对英国Broadbalk长期土壤肥料试验地和Woburn农场三块试验地地下排水中磷形态及其含量等研究表明:(1)由于连续150多a的施肥,Broadbalk试验地地下排水中总磷(TP)浓度很高,最高达4.83mg·L-1;其中,以颗粒附着态磷(PP)为主,其次是可溶... 对英国Broadbalk长期土壤肥料试验地和Woburn农场三块试验地地下排水中磷形态及其含量等研究表明:(1)由于连续150多a的施肥,Broadbalk试验地地下排水中总磷(TP)浓度很高,最高达4.83mg·L-1;其中,以颗粒附着态磷(PP)为主,其次是可溶态反应性无机磷(MRP),可溶态有机磷(DOP)含量最低;(2)随着降雨量和排水量的增大,Broadbalk试验地地下排水中TP浓度和PP所占的比例明显增大;(3)Woburn农场三块试验地地下排水中磷浓度较低,且以MRP为主要成分;(4)用“突变点”法可以较好的预测土壤磷淋溶的趋势;Broadbalk和Woburn农场发生磷淋溶的土壤Olsen-P含量“突变点”分别是60mg·kg-1和17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淋溶状况 Olsen磷 “突变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地春玉米高产肥料用量及配比试验 被引量:4
5
作者 吕家珑 张保军 +3 位作者 尚浩博 李松龄 周建斌 王建民 《陕西农业科学》 1999年第1期7-9,共3页
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对影响泥河沟试区旱地春玉米产量的氮肥、磷肥及有机肥施用量进行研究得出:氮肥仍然是该区旱地春玉米的第一位重要因素,其次是磷肥,有机肥的作用不显著。最佳施肥方案是:尿素27.13kg/667m... 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组合设计对影响泥河沟试区旱地春玉米产量的氮肥、磷肥及有机肥施用量进行研究得出:氮肥仍然是该区旱地春玉米的第一位重要因素,其次是磷肥,有机肥的作用不显著。最佳施肥方案是:尿素27.13kg/667m2,过磷酸钙51.50kg/667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地 春玉米 最佳施肥量 土壤肥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施肥下我国典型农田耕层土壤的pH演变 被引量:154
6
作者 孟红旗 刘景 +6 位作者 徐明岗 吕家珑 周宝库 彭畅 石孝均 黄庆海 王伯仁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09-1116,共8页
探索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农田耕层土壤的pH演变,为进一步揭示农田土壤酸化的机制及其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收集了我国典型农田6个长期(18~30a)施肥试验(祁阳红壤、进贤红壤、重庆紫色土、公主岭黑土、哈尔滨黑土常量施肥和高量施肥)... 探索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农田耕层土壤的pH演变,为进一步揭示农田土壤酸化的机制及其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收集了我国典型农田6个长期(18~30a)施肥试验(祁阳红壤、进贤红壤、重庆紫色土、公主岭黑土、哈尔滨黑土常量施肥和高量施肥)的历史观测资料,对耕层土壤pH在不同试验阶段(每6a)和施肥措施(对照不施肥(CK)、单施化学氮肥(N)、磷钾配施氮肥(NPK)和有机肥配施化肥(NPKM))间的差异性进行检验,并计算土壤酸化速率。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对照CK处理的耕层pH略有降低,平均土壤酸化速率为0.013pHa-1;N处理的1~6a,祁阳红壤、公主岭黑土和哈尔滨黑土常量施肥试验的耕层pH较对照显著降低0.32~0.55个单位,至最近6a,所有试验的耕层pH较对照显著降低0.64~1.46个单位;NPK处理的耕层pH在试验1~12a明显低于N处理;NPKM处理的耕层pH却较NPK处理高0.30~0.53个单位,pH变化趋势与NPK相似。处理间成对T检验表明,长期施肥农田的土壤酸化速率大小顺序为:N〉NPK〉NPKM—CK,N和NPK处理的土壤酸化速率分别为对照的4.6倍和3.2倍。基于湿润或半湿润地区排水良好的旱作或水旱轮作农田分析了农田土壤酸化过程。尽管存在地域差异性,长期施肥农田耕层土壤的pH演变存在对施肥措施的共性响应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 pH演变 长期施肥 共性响应 地域差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在猪饲料-粪便-土壤-蔬菜中的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94
7
作者 姜萍 金盛杨 +3 位作者 郝秀珍 周东美 李连祯 吕家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42-947,共6页
本文调查分析了江西省余江县39个大型养猪场的饲料、猪粪、以及长期施用这些猪粪的菜地土壤及蔬菜的Cu、Zn、Pb、Cd含量,并对饲料、猪粪、土壤和蔬菜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猪和小猪饲料Cu含量超标率分别达81.6%和30.8%... 本文调查分析了江西省余江县39个大型养猪场的饲料、猪粪、以及长期施用这些猪粪的菜地土壤及蔬菜的Cu、Zn、Pb、Cd含量,并对饲料、猪粪、土壤和蔬菜重金属含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大猪和小猪饲料Cu含量超标率分别达81.6%和30.8%,Zn含量超标率分别达89.5%和94.9%,而Pb、Cd未超标。猪粪Cu、Zn含量亦严重超标,且饲料和猪粪中Cu、Zn、Pb、Cd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土壤总Zn和总Cd含量分别有7.8%和5.2%的样品超过三级标准,污染较为严重。所有蔬菜样品Cu、Zn、Pb含量均未超过我国食品卫生质量标准,空心菜和芋头Cd含量超标。土壤总Cu、Zn、Cd含量与提取态呈显著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饲料 猪粪 蔬菜 重金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对土壤及其组分吸附和解吸镉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55
8
作者 张会民 徐明岗 +2 位作者 吕家珑 李菊梅 刘红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320-324,共5页
综述pH对土壤和土壤组分吸附和解吸镉的影响研究进展。大量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及其组分对镉的吸附随pH增大而增加,pH通过影响Cd2+水解、Cd2+与H+交换作用、吸附表面类型和吸附表面电荷等影响镉的吸附,pH与镉的吸附量间存在密切... 综述pH对土壤和土壤组分吸附和解吸镉的影响研究进展。大量吸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及其组分对镉的吸附随pH增大而增加,pH通过影响Cd2+水解、Cd2+与H+交换作用、吸附表面类型和吸附表面电荷等影响镉的吸附,pH与镉的吸附量间存在密切关系。pH对土壤和土壤组分对镉解吸的影响因提取剂类型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趋势,单一无机盐或无机酸提取剂下镉的解吸随pH增大而降低,无机盐加有机酸提取剂下镉的解吸量变化趋势又因pH值和有机酸浓度以及有机酸与镉的络合能力不同而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 土壤 土壤组分 吸附和解吸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灰和有机质对不同性质镉污染土壤中镉有效性的影响 被引量:72
9
作者 代允超 吕家珑 +2 位作者 曹莹菲 刘克 张瑞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14-519,共6页
通过土培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改良剂(鸡粪、泥炭和石灰)对我国不同性质土壤(云南赤红壤、江西红壤、吉林黑土和内蒙栗钙土)镉污染的改良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改良剂0~60 d内对四种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均较为显著。鸡粪对云南赤红壤、江... 通过土培试验研究了添加不同改良剂(鸡粪、泥炭和石灰)对我国不同性质土壤(云南赤红壤、江西红壤、吉林黑土和内蒙栗钙土)镉污染的改良差异。结果表明,不同改良剂0~60 d内对四种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均较为显著。鸡粪对云南赤红壤、江西红壤、吉林黑土和内蒙栗钙土镉污染的固定率分别为37.0%、52.7%、29.3%和49.6%,显示鸡粪对这四种不同性质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是江西红壤≈内蒙栗钙土>云南赤红壤>吉林黑土;泥炭对云南赤红壤、江西红壤、吉林黑土和内蒙栗钙土镉污染的固定率分别为33.1%、51.7%、30.5%和51.2%,显示泥炭对这四种不同性质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是江西红壤≈内蒙栗钙土>吉林黑土≈云南赤红壤;石灰对云南赤红壤、江西红壤、吉林黑土和内蒙栗钙土镉污染的固定率分别为60.7%、55.5%、40.7%、41.7%,显示石灰对这四种不同性质镉污染土壤的改良效果是云南赤红壤>江西红壤>吉林黑土≈内蒙栗钙土。综上可知,在对镉污染的酸性土壤改良上,石灰好于有机质,而对镉污染的中性和碱性土壤改良上,有机质则好于石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 有机质 不同性质土壤 镉污染 有效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肥的碱度及其减缓土壤酸化的机制 被引量:129
10
作者 孟红旗 吕家珑 +2 位作者 徐明岗 蔡泽江 王伯仁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53-1160,共8页
采用元素分析法计算了我国主要有机肥种类的平均碱度,并与相关文献进行对比,讨论了有机肥碱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减缓土壤酸化的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有机肥碱度范围为58.1~372.8 cmol/kg,碳酸钙当量为29.0~186.4 g/kg,其大小顺序为... 采用元素分析法计算了我国主要有机肥种类的平均碱度,并与相关文献进行对比,讨论了有机肥碱度的影响因素及其减缓土壤酸化的机制。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有机肥碱度范围为58.1~372.8 cmol/kg,碳酸钙当量为29.0~186.4 g/kg,其大小顺序为谷物秸秆<豆科秸秆≈绿肥≈新鲜粪便≈普通堆肥<高温堆肥≈厩肥。有机肥的碱度与其钙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P<0.001,n=32),与其碳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0.64,P<0.001,n=32),主要取决于其中有机酸盐的当量浓度。农产品移除和有机肥投入对于农田土壤酸化是互逆的两个过程,长期有机肥投入可弥补农产品移除引起的土壤盐基矿物损失。施用碱度较高的有机肥(如高温堆肥或厩肥)可有效控制农田土壤酸化,并可节约施用成本,提高有机肥的资源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肥 碱度 土壤酸化 资源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DS与EDTA强化苎麻修复镉铅污染土壤 被引量:41
11
作者 刘金 殷宪强 +2 位作者 孙慧敏 吕家珑 韦革宏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293-1300,共8页
为探明施用生物可降解螯合剂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对苎麻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果,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镉、铅复合污染黄褐土中施加EDTA和EDDS对苎麻生物量、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及重金属镉、铅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单一种植苎麻... 为探明施用生物可降解螯合剂乙二胺二琥珀酸(EDDS)对苎麻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果,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镉、铅复合污染黄褐土中施加EDTA和EDDS对苎麻生物量、叶片中丙二醛含量及重金属镉、铅积累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单一种植苎麻,施加EDTA和EDDS都能显著增强苎麻植株各部位铅、镉的含量,提升苎麻对土壤中重金属的修复效果。在浓度为1.5~3mmol·kg-1时,EDDS强化苎麻修复镉的效果较好,土壤镉的去除效率相比对照提高了16%~27%,在更高浓度时,EDTA强化苎麻修复镉的效果较好;EDTA强化苎麻修复土壤铅的效果好于EDDS,对土壤铅的去除效果可提高达22.6%。但EDTA和EDDS的施加会造成苎麻生物量减少,叶片丙二醛含量增加,在同等浓度水平下,EDDS对苎麻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要小于EDT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DDS EDTA 苎麻 污染土壤 强化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剂对不同性质镉污染土壤中有效镉和小白菜镉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37
12
作者 代允超 吕家珑 +3 位作者 刁展 刘金 安伟强 陈曦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80-86,共7页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石灰、鸡粪、泥炭、石灰+鸡粪、石灰+泥炭处理对4种外加镉污染土壤上小白菜生物量、镉吸收量以及土壤有效镉含量和p H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改良剂单施和有机物料+石灰配施均可以显著提高小白菜生物量,小白菜生物...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用石灰、鸡粪、泥炭、石灰+鸡粪、石灰+泥炭处理对4种外加镉污染土壤上小白菜生物量、镉吸收量以及土壤有效镉含量和p H的影响。结果表明,各改良剂单施和有机物料+石灰配施均可以显著提高小白菜生物量,小白菜生物量较对照提高11.76%~59.38%,且改良剂配施效果优于单施;改良剂单施处理对小白菜的增产效果是鸡粪>泥炭>石灰,单施石灰能显著提高南方酸性土上小白菜生物量,对北方碱性土小白菜生物量影响不显著。与不施改良剂的对照相比,施用改良剂的处理明显降低了小白菜对镉的吸收量和土壤有效镉含量,且改良剂配施的效果好于单施,土壤有效镉含量较对照降低31.2%~67.0%;比较单施有机物料或单施石灰,在南方酸性土壤上,单施石灰效果好于单施有机物料,在北方碱性土上,单施有机物料效果则好于单施石灰。另外,在对土壤p H的影响上,单施鸡粪或石灰,鸡粪+石灰和泥炭+石灰四个处理均可以显著提高土壤p H,增幅在0.15~2.16个单位,且石灰、鸡粪+石灰和泥炭+石灰效果好于鸡粪处理,泥炭处理对南方酸性土p H影响不大,但可以降低北方碱性土的p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剂 土壤 小白菜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省主要果树的施肥现状及存在问题 被引量:74
13
作者 刘侯俊 巨晓棠 +2 位作者 同延安 张福锁 吕家珑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8-44,共7页
对陕西省苹果、梨、猕猴桃 3种主要果树的产量、施肥以及其它管理措施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苹果的产量和施肥量在农户间的差别很大 ,产量较低 ;部分果园氮磷肥过量 ,有些果园施肥不足 ,不施钾肥和有机肥的果园数占调查果园总数的... 对陕西省苹果、梨、猕猴桃 3种主要果树的产量、施肥以及其它管理措施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苹果的产量和施肥量在农户间的差别很大 ,产量较低 ;部分果园氮磷肥过量 ,有些果园施肥不足 ,不施钾肥和有机肥的果园数占调查果园总数的比例较大。梨和猕猴桃产量和施肥量的变异较小 ,梨树氮磷肥过量严重 ,钾和有机肥严重不足 ;猕猴桃没有表现出过量施肥现象 ,注重施用有机肥 ,但钾肥仍明显不足。果农施用的肥料品种混乱 ,施肥方式和施肥时期不尽合理。为此提出陕西省果树施肥应增施钾肥和有机肥 ,并注意合理施肥和合理灌水相结合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 果树 施肥量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盖可降解地膜对玉米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89
14
作者 王星 吕家珑 孙本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7-401,共5页
采用3种不同性质的可降解地膜和一种普通地膜覆盖种植玉米,在玉米生长的不同时期测定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地膜破损程度等,最后,收获玉米并计产。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在玉米生育中期保水效果明显,而在生育前期和后期保水效果不明显;... 采用3种不同性质的可降解地膜和一种普通地膜覆盖种植玉米,在玉米生长的不同时期测定土壤水分含量、土壤温度、地膜破损程度等,最后,收获玉米并计产。结果表明,地膜覆盖在玉米生育中期保水效果明显,而在生育前期和后期保水效果不明显;在生育中期保温效果不明显,而在生育前期和后期保温效果明显。降解膜和普通膜的保水、保温和增产效果基本相同;各降解膜对玉米生长和土壤环境的影响无差异。3种降解膜的降解速率为:生物降解膜>生-光双降解膜>光降解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覆盖栽培 可降解地膜 玉米 生长发育 土壤环境 影响因素 生物降解膜 光降解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镉在小麦各部位的富集和转运及籽粒镉含量的预测模型 被引量:38
15
作者 刘克 和文祥 +3 位作者 张红 曹莹菲 代允超 吕家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441-1448,共8页
以全国小麦产区的14种土壤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小麦在对照、Cd处理(0.6 mg·kg-1 p H<7.5,1.2 mg·kg-1 p H>7.5)条件下,Cd在小麦各部位的含量及其富集和转运。结果表明:对于两组Cd处理而言,Cd在小麦中的分布... 以全国小麦产区的14种土壤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小麦在对照、Cd处理(0.6 mg·kg-1 p H<7.5,1.2 mg·kg-1 p H>7.5)条件下,Cd在小麦各部位的含量及其富集和转运。结果表明:对于两组Cd处理而言,Cd在小麦中的分布趋势均为根>茎>籽粒,而且各部位的Cd含量相互间均显著性相关(Cd处理的籽粒与根除外)。14种土壤种植下,小麦根、茎、籽粒的Cd含量范围分别为:0.11~2.18、0.04~0.75、0.004~0.08 mg·kg-1(对照);3.14~12.04、0.18~0.94、0.09~0.43 mg·kg-1(Cd处理)。14种土壤中根-土的Cd富集系数范围为0.59~13.69(对照)、2.98~14.86(Cd处理);茎-根、籽粒-根的转运系数范围为:0.22~1.60、0.02~0.14(对照);0.04~0.13、0.01~0.06(Cd处理)。小麦籽粒Cd含量与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分析及预测方程显示,无论土壤是否受Cd污染,籽粒Cd含量与土壤p H均呈极显著性负相关,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828(对照)、-0.841(Cd处理),p H是影响籽粒吸收Cd的首要土壤因素,有机碳(OC)含量则为第二因素,籽粒Cd含量预测方程拟合效果良好(对照R2=0.84;Cd处理R2=0.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富集系数 转运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限蔬菜大棚土壤性质演变与施肥问题的研究 被引量:82
16
作者 郭文龙 党菊香 +4 位作者 吕家珑 郭俊炜 权定国 刘思春 马勤安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5-89,共5页
对关中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的大棚蔬菜土壤性质演变及施肥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次生盐渍化、酸化、速效磷钾富集明显,且随棚龄延长程度加重;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偏低,硝态氮含量较高,二者随棚龄延长无一定规律;有机肥用量... 对关中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的大棚蔬菜土壤性质演变及施肥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次生盐渍化、酸化、速效磷钾富集明显,且随棚龄延长程度加重;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偏低,硝态氮含量较高,二者随棚龄延长无一定规律;有机肥用量少而种类单一;施肥水平差异大;过量或偏施肥料;肥料结构不合理,养分失衡;施肥方法落后。提出加大有机肥投入总量,实行测土配方施肥,平衡养分,应用新型肥料品种,改进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性质 施肥方法 养分 有机肥 年限 棚龄 蔬菜大棚 实行 总量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肥和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质量及春小麦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95
17
作者 张亚丽 吕家珑 +3 位作者 金继运 李书田 陈占全 高旭升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07-314,共8页
通过在青海省河湟灌区栗钙土上连续19年的春小麦连作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施用化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质量及春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磷化肥的基础上增施钾肥和或秸秆还田可降低土壤容重1.2%~7.1%,提高土壤含水量4... 通过在青海省河湟灌区栗钙土上连续19年的春小麦连作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施用化肥与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质量及春小麦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磷化肥的基础上增施钾肥和或秸秆还田可降低土壤容重1.2%~7.1%,提高土壤含水量4.7%~13.5%,增加土壤>0.25 mm团聚体的数量,促进团聚体的稳定性;对土壤轻组有机质、有机质、土壤氮、磷、钾养分含量的提高也有明显的作用,尤其是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最高达2.6倍;对春小麦产量和品质也有一定的维持和促进作用。在施氮、磷的基础上增施适量无机钾肥或秸秆还田能够改善农田土壤肥力及质量状况,稳定和提高春小麦产量和品质。考虑矿质钾肥成本较高和资源有效利用,当地农业生产在氮、磷肥基础上半量秸秆还田可以替代无机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定位试验 秸秆还田 土壤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价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新垦淡灰钙土土壤肥力质量 被引量:50
18
作者 陈留美 桂林国 +4 位作者 吕家珑 王重光 李政中 王增 孙榕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71-975,共5页
通过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研究了新垦淡灰钙土的化学、物理、生物学性质,并从中挑选出10个能反映土壤肥力质量特性的定量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对淡灰钙土开垦前以及开垦后不同施肥处理进行了综合评分,然后用欧氏距离最短距... 通过定位试验与室内分析,研究了新垦淡灰钙土的化学、物理、生物学性质,并从中挑选出10个能反映土壤肥力质量特性的定量因子,作为评价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对淡灰钙土开垦前以及开垦后不同施肥处理进行了综合评分,然后用欧氏距离最短距离法对其进行了聚类。结果表明:淡灰钙土经过开垦、灌溉、种植农作物,土壤肥力质量提高;开垦后不同施肥处理比较,单施有机肥与有机肥配施化肥土壤肥力质量较高,N、P以及与其他化学肥料配施次之,单施N肥与不施肥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肥力质量 新垦淡灰钙土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秸秆腐解过程中结构的变化特征 被引量:37
19
作者 曹莹菲 张红 +2 位作者 赵聪 刘克 吕家珑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76-984,共9页
应用尼龙网袋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研究玉米和大豆秸秆在3种不同试验地(葡萄园、桃园、农田)腐解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特征,为秸秆还田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玉米和大豆秸秆的官能团组成具有相似之处,但在3400、1640、1400~146... 应用尼龙网袋法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研究玉米和大豆秸秆在3种不同试验地(葡萄园、桃园、农田)腐解过程中的结构变化特征,为秸秆还田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玉米和大豆秸秆的官能团组成具有相似之处,但在3400、1640、1400~1460、1310、1000~1100 cm^(-1)处的吸收峰强度不同,稳定成分存在差异。腐解前后作物秸秆红外光谱吸收峰强度有所改变,随着腐解时间的增加,羟基、酰胺基、甲基、亚甲基和次甲基的含量逐渐降低,羧基增多,有机酸形成,碳水化合物、酰胺类化合物、糖类等逐渐分解。易分解的化合物(如脂肪族结构、酰胺类化合物和糖类)可直接进行分解,部分芳香类等难分解化合物则先分解为羧酸酯类(1725~1735 cm^(-1))、脂肪族类(1450~1460 cm^(-1))等中间产物后再进行分解。1560~1732 cm^(-1)处的肩峰与作物残体中有机酸有关。尿素对玉米秸秆的腐解具有促进作用,且与1310 cm^(-1)处的吸收峰变化有关。作物秸秆还田之后,会向腐植酸方向腐解,其结构变化在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和干湿处理之间无明显区别(P>0.05),与还田作物秸秆种类以及N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腐解 红外光谱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镉在典型农田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金贵 吕家珑 +2 位作者 张瑞龙 代允超 赵聪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118-1123,共6页
吸附反应是重金属进入土壤后发生的重要过程,其直接影响着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以我国12种典型农田土壤为实验材料,采用批次平衡法研究了镉在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并采用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在高、低两个温度条件下,镉在... 吸附反应是重金属进入土壤后发生的重要过程,其直接影响着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以我国12种典型农田土壤为实验材料,采用批次平衡法研究了镉在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并采用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在高、低两个温度条件下,镉在土壤中的吸附均存在两个不同的反应阶段,即快速吸附反应和慢速吸附反应阶段。25℃时,反应开始5min内的吸附量可达最大吸附量的72.69%以上,至0.5h时可达83.76%以上;40℃时分别可达最大吸附量的77.50%和87.02%。其中,快速吸附反应以化学吸附为主,慢速吸附反应则以物理吸附为主,以化学吸附为主的快速反应又主导着整个反应过程。不同类型农田土壤对镉的吸附动力学模型以Elovich模型较优。碱性土壤吸附速率和吸附量都高于酸性土壤,温度的升高也会促进土壤对镉的吸附速率和吸附量。pH是影响镉吸附速率的主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农田土壤 吸附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