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u-Ni/SiO_2双金属催化剂的噻吩加氢脱硫活性 被引量:4
1
作者 吕爱花 吕宏缨 +2 位作者 金明善 廖卫平 索掌怀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2-517,共6页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Au-Ni/SiO_2双金属催化剂,以含体积分数1%噻吩的正己烷为原料,考察了Au与Ni负载量(质量分数)、硫化温度与硫化时间、反应温度、液态空速、氢气与原料油的体积比(氢油比)等因素对Au-Ni/SiO_2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的影...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Au-Ni/SiO_2双金属催化剂,以含体积分数1%噻吩的正己烷为原料,考察了Au与Ni负载量(质量分数)、硫化温度与硫化时间、反应温度、液态空速、氢气与原料油的体积比(氢油比)等因素对Au-Ni/SiO_2催化剂加氢脱硫活性的影响;采用N_2吸附和TPR方法对Au-Ni/SiO_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Au-Ni/SiO_2催化剂中Au和Ni的负载量均对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有一定影响,Au的加入明显提高了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活性;硫化程度较高的Au-Ni/SiO_2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加氢脱硫活性;Au-Ni/SiO_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及孔结构不是影响该催化剂活性的主要因素;Au和Ni的负载量分别为1.5%和5.0%的Au-Ni/SiO_2催化剂在400℃下硫化120min,在常压、反应温度400℃、液态空速低于3.6h^(-1)、氢油比2000的条件下具有良好的加氢脱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硅 硫化态催化剂 噻吩 加氢脱硫 燃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沸蒸馏法制备稀土六铝酸盐催化剂LaMnAl11O19及甲烷燃烧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胡瑞生 吕宏缨 +3 位作者 沈岳年 牛建中 何荔 索继栓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237-1239,共3页
用共沸蒸馏法制备了磁铅石型稀土高温燃烧催化剂LaMnAl11O19并用XRD、BET、TPR、FT-IR光谱及甲烷燃烧活性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与碳酸铵共沉淀法和尿素均匀沉淀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共沸蒸馏法、碳酸铵共沉淀法和尿素均匀沉淀法在1400℃... 用共沸蒸馏法制备了磁铅石型稀土高温燃烧催化剂LaMnAl11O19并用XRD、BET、TPR、FT-IR光谱及甲烷燃烧活性对其进行了表征,同时与碳酸铵共沉淀法和尿素均匀沉淀法比较.实验结果表明,共沸蒸馏法、碳酸铵共沉淀法和尿素均匀沉淀法在1400℃的高温下焙烧3 h均可制备出主相结构为LaMnAl11O19的六铝酸盐催化剂,共沸蒸馏法制备的试样TPR谱明显出现一个肩峰,有较高的比表面和甲烷催化燃烧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催化燃烧 稀土 六铝酸盐 共沸蒸馏法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基低共熔剂在柴油氧化脱硫中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孙璐璐 苏婷 吕宏缨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576-581,共6页
近年来,不同类型的低共熔剂在柴油脱硫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首次采用己内酰胺(CPL)和氯化铁为原料合成了铁基低共熔剂(CPL/FeCl_3),并将其应用于氧化脱硫过程中。研究发现:以分子氧为氧化剂,铁基低共熔剂(CPL/FeCl_3)作为催化剂具有... 近年来,不同类型的低共熔剂在柴油脱硫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首次采用己内酰胺(CPL)和氯化铁为原料合成了铁基低共熔剂(CPL/FeCl_3),并将其应用于氧化脱硫过程中。研究发现:以分子氧为氧化剂,铁基低共熔剂(CPL/FeCl_3)作为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氧化脱硫活性。首先,CPL/FeCl_(3 )低共熔剂(DES)的组成及配比均与氧化脱硫活性有关。其次,随着温度的升高,脱硫率逐渐增大,当温度在60℃时,氧化脱硫率达到100%。另外,探究了不同溶剂对脱硫反应的影响。经过系统的研究影响脱硫效率的反应参数,得到最优反应条件如下:反应温度为60℃,氧气流量是60 mL·min^(-1),V_(DES/model oil )=1/10,n(CPL:FeCl_3·6H_2O)=1∶1,此时铁基低共熔剂(CPL/FeCl_3)作为催化剂可以达到100%的脱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基低共熔剂 O2 氧化脱硫 模型柴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稀土钴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4
作者 胡瑞生 阿山 +1 位作者 吕宏缨 沈岳年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27-130,共4页
采用 X光衍射 (XRD)、程序升温还原 (TPR)、程序升温脱附 (TPD)、付立叶红外光谱 (FT- IR)、二甲苯完全氧化活性测定等方法 ,对 3种焙烧温度下所制备的稀土钴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 .结果表明 ,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 ,... 采用 X光衍射 (XRD)、程序升温还原 (TPR)、程序升温脱附 (TPD)、付立叶红外光谱 (FT- IR)、二甲苯完全氧化活性测定等方法 ,对 3种焙烧温度下所制备的稀土钴系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进行了结构和性能表征 .结果表明 ,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 ,钙钛矿型 L a Co O3晶体逐渐发育完善 ,H2 - TPR谱的高温还原峰面积和峰温逐渐上升 ,而低温还原峰面积和峰温逐渐减少 .与此同时 ,O2 - TPD谱中 6 0 0℃附近的高温脱附峰逐渐增大 ,6 0 0℃以下低温脱附峰逐渐降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复合氧化物 催化剂结构 二甲苯氧化 焙烧温度
原文传递
AuPd/SiO_2催化剂用于无溶剂条件下分子氧液相氧化甲苯 被引量:6
5
作者 廖卫平 李扬 +3 位作者 赵星岭 金明善 吕宏缨 索掌怀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38-345,共8页
采用浸渍法和溶胶负载法制备了一系列Au-Pd双金属催化剂,用氮吸附法,X光粉末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分子氧为氧化剂,在无任何其它溶剂存在的条件下,考察了催化剂制备... 采用浸渍法和溶胶负载法制备了一系列Au-Pd双金属催化剂,用氮吸附法,X光粉末衍射(XRD)、程序升温还原(TPR),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以分子氧为氧化剂,在无任何其它溶剂存在的条件下,考察了催化剂制备方法、不同类型载体、Au/Pd原子比、浸渍顺序、活化温度、催化剂用量及反应时间等多种因素对甲苯选择氧化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对SiO_2载体,以共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最好;TiO_2载体,以溶胶负载法制备的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较好;Au Pd双金属催化剂比单金或者单钯催化剂具有更好的催化活性.其中Au Pd/SiO_2-I催化剂使甲苯转化率达到56.8%,苯甲酸苄酯的选择性为9 1.3%,TON值为3692.Au Pd/SiO_2-I催化剂中氧化态的钯和零价金更利于催化剂中的电子传递从而利于催化氧化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Pd双金属催化剂 选择氧化 甲苯
原文传递
炭黑负载Pd-Co双金属催化剂对葡萄糖氧化的电催化性能 被引量:2
6
作者 刘晓丹 吴凯 +2 位作者 廖卫平 吕宏缨 索掌怀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62-469,共8页
采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了炭黑负载的Pd及Pd Co双金属催化剂,研究了葡萄糖在不同催化剂上的氧化行为.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电化学活性面积测定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利用循环伏安、及计时电流等电化学测试方... 采用硼氢化钠还原法,制备了炭黑负载的Pd及Pd Co双金属催化剂,研究了葡萄糖在不同催化剂上的氧化行为.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透射电镜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及电化学活性面积测定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利用循环伏安、及计时电流等电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Pd负载量及Pd/Co质量比对Pd-Co/C催化剂的葡萄糖电催化氧化活性与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Pd的负载量为5%、Pd/Co质量比为3时,所得Pd_3Co_1/C催化剂对葡萄糖的电催化氧化活性与稳定性明显优于Pd/C催化剂,且单金属Co/C催化剂没有催化活性.钴助剂的引入提高了Pd的分散度,增大了电化学活性面积,从而提高了Pd的利用效率与催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炭黑 钴助剂 葡萄糖 电催化氧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