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实践教学论纲
1
作者 吕宏山 岳奎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4-77,共4页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实践教学,关键在于把握课程的价值遵循、组织实施、流程形式与主体职责。为此,“概论”课实践教学应统筹课堂内外、校内外全方... 思政课实践教学是高校实践育人工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实践教学,关键在于把握课程的价值遵循、组织实施、流程形式与主体职责。为此,“概论”课实践教学应统筹课堂内外、校内外全方位发展,依托学校层面与社会层面的合力,完善相关评估指标体系。同时,教师、学生和高校行政部门作为实践教学的主体,应切实承担起各自的职责,共同推动“概论”课实践教学的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论”课 实践教学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领导机制的审视与优化
2
作者 吕宏山 曹圆慧 《领导科学论坛》 2024年第10期27-32,共6页
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领导机制呈现出党委领导、三级联动和归口管理的结构特征,具备嵌入基层治理、引领价值目标、整合组织力量和激发潜在动力四重功能。实践调研发现,当前文明实践组织领导机制存在着本位主义、象征执行、层层加码和绩效... 新时代文明实践组织领导机制呈现出党委领导、三级联动和归口管理的结构特征,具备嵌入基层治理、引领价值目标、整合组织力量和激发潜在动力四重功能。实践调研发现,当前文明实践组织领导机制存在着本位主义、象征执行、层层加码和绩效导向的问题,对其功能发挥造成一定约束。为此,应推动多元项目合作,聚焦群众需求反馈,明确逐级功能定位,优化绩效考核评价,以期充分施展文明实践组织领导机制嵌入、引领、聚合与动员的功能作用,着力构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的有序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文明实践 组织领导 系统观 结构功能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悖反与破局:数据教学的哲学分析
3
作者 吕宏山 肖银洁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4年第2期328-339,375,共13页
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日益崛起并深度赋能学生学习,但它在学习领域高歌猛进的同时也可能引发一系列暗藏的悖反现象,需要对其进行理性审视与溯因,以探寻破局之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析框架,打破传统相关研究的中观视域,从... 随着新兴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日益崛起并深度赋能学生学习,但它在学习领域高歌猛进的同时也可能引发一系列暗藏的悖反现象,需要对其进行理性审视与溯因,以探寻破局之路。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分析框架,打破传统相关研究的中观视域,从量化、反馈、治理的具象视角出发考察大数据赋能学生学习,可以发现大数据也会造成关系异化、自我歧化、图景颠倒等悖反现象。究其成因,包括理性的工具化、有限的可靠性以及数据拜物教。为了促进大数据与学生学习的深度融合,需要倡导伦理主体的生命美学,构建多层面的调适合力,复归以人为本的育人初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数据教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青年马克思的历史进步观
4
作者 吕宏山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CSSCI 2017年第1期57-67,共11页
历史进步观是青年马克思著作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隐性话语”。少年马克思继承了启蒙思想对进步的推崇。在与青年黑格尔派的交往之中,马克思逐渐意识到抽象进步理论的不足之处。随着马克思从政治批判走向经济批判,他对历史进步的理解更加... 历史进步观是青年马克思著作中具有决定意义的“隐性话语”。少年马克思继承了启蒙思想对进步的推崇。在与青年黑格尔派的交往之中,马克思逐渐意识到抽象进步理论的不足之处。随着马克思从政治批判走向经济批判,他对历史进步的理解更加辩证透彻,并批判了与抽象进步观相伴随的古典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马克思 历史进步观 经济批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曼·莱文与马克思的哲学人类学
5
作者 吕宏山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23年第1期251-260,共10页
诺曼·莱文试图在区分“辩证的本质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多线历史观”与“单线进化图式”、“结构历史主义”与“经济决定论”的基础上,恢复马克思思想的激进、能动与人道“面相”,以此在后“68运动”时代,为左派提供... 诺曼·莱文试图在区分“辩证的本质主义”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多线历史观”与“单线进化图式”、“结构历史主义”与“经济决定论”的基础上,恢复马克思思想的激进、能动与人道“面相”,以此在后“68运动”时代,为左派提供新的理论武器。莱文借贬斥恩格斯来强调普遍的革命意识、积极的实践行动和共产主义的乌托邦指向,希冀在政治经济学—无产阶级的模式之外建立一种主体哲学。然而,这种理论的重建谈劳动却避经济、谈阶级意识却避无产者,最终不免落入一个讲实践但无行动、讲革命但无主体的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曼·莱文 哲学人类学 辩证的本质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学主体的信息技术具身:景观、隐忧与超越 被引量:6
6
作者 肖银洁 吕宏山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89,共9页
信息技术具身指信息技术内化为人类身体或知觉一部分,它既塑造新的教育生态也对教学主体产生重要影响。信息技术具身延展了教学主体实在身体,丰富了文化身体,创造了赛博身体;满足了教学主体认知性、交互性与境域性意向;塑造了教学主体... 信息技术具身指信息技术内化为人类身体或知觉一部分,它既塑造新的教育生态也对教学主体产生重要影响。信息技术具身延展了教学主体实在身体,丰富了文化身体,创造了赛博身体;满足了教学主体认知性、交互性与境域性意向;塑造了教学主体的卓越、量化与虚拟思维。但在实践中信息技术具身下的教学主体,还存在师生身体式微、意向裹挟与思维悖乱等隐忧。为了超越信息技术具身下的隐忧,文章从“教学活动凸显身体,复归身体的教学意蕴;厘定意向,坚守教学的理性基因;张扬思维,构筑技术的人文生态”三方面提出可行性路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具身 教学主体 身体 意向 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应用价值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6
7
作者 肖银洁 吕宏山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98-103,共6页
思政课教学存在着学情分析模糊、情境固化与时间断层的传统困境,需要朝着关照个性主体的精准思政,塑新教学生态的场景思政,促进融合教育的终身思政等方向改进。智能技术在推动思政课教学数字化转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通过“智能学... 思政课教学存在着学情分析模糊、情境固化与时间断层的传统困境,需要朝着关照个性主体的精准思政,塑新教学生态的场景思政,促进融合教育的终身思政等方向改进。智能技术在推动思政课教学数字化转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并通过“智能学伴”、虚拟现实技术与泛在智能技术等手段为思政课教学精准化、场景化、终身化赋能。探赜智能技术赋能思政课教学的价值与进路是实现思政课教学自我革新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要之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技术 思政课教学 应用价值 实践进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观研究中的梅因问题
8
作者 吕宏山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2019年第2期66-74,共9页
梅因的社会进化理论常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观的重要理论来源。根据梅因在《古代法》一书中的具体表述,梅因对国家起源的解释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解释存在着质的差别。为了更加深入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观,有必要全面考察梅因等人... 梅因的社会进化理论常被视为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观的重要理论来源。根据梅因在《古代法》一书中的具体表述,梅因对国家起源的解释与马克思恩格斯的解释存在着质的差别。为了更加深入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观,有必要全面考察梅因等人的国家形成理论及其与马克思恩格斯之间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国家起源 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寒山区引种栽培苹果梨试验初报
9
作者 于盛年 陈玉福 +3 位作者 于凤阳 张家利 吕宏山 高春凤 《吉林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5-37,44,共4页
1987一1993年在敦化林业局莲花泡林场进行了苹果梨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寒山区利用当地产的野生山梨作砧木,采取相应的山地果树栽培技术措施,苹果梨生长表现良好,定植后第5年开花结实,第6年单株产量达30kg,... 1987一1993年在敦化林业局莲花泡林场进行了苹果梨引种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高寒山区利用当地产的野生山梨作砧木,采取相应的山地果树栽培技术措施,苹果梨生长表现良好,定植后第5年开花结实,第6年单株产量达30kg,公顷产值45000元,一次收回前五年的全部投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梨 高寒山区 引种 管理措施 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