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9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危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全因猝死的防治策略
被引量:
1
1
作者
吕安林
达晶
+2 位作者
侯红
侯兆磊
艾世宜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8,共8页
分析了高危冠心病患者的辨识方法和常见猝死原因,探讨了此类患者的术前准备特点和系统治疗准备措施,提出了高危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策略和技术方法,指出了术后临床监护工作的重要性和观测重点,明确了全因猝死的全方位综合防治措施,有...
分析了高危冠心病患者的辨识方法和常见猝死原因,探讨了此类患者的术前准备特点和系统治疗准备措施,提出了高危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策略和技术方法,指出了术后临床监护工作的重要性和观测重点,明确了全因猝死的全方位综合防治措施,有助于提高高危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猝死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PTCA支架后冠脉再狭窄全身预测因子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吕安林
高歌
+2 位作者
王晓燕
李伟
贾国良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2期88-90,共3页
关键词
冠心病
PTCA
冠状动脉再狭窄
全身预测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
24
3
作者
杨省利
吕安林
+3 位作者
蔚虎文
惠昭岚
周小燕
邵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2期14-16,共3页
目的 探讨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护理技术的可行性、实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2 0 9例经桡动脉PCI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全程特别介入护理技术。结果 全组均顺利通过手术治疗 ,无 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桡动脉穿刺成...
目的 探讨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护理技术的可行性、实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2 0 9例经桡动脉PCI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全程特别介入护理技术。结果 全组均顺利通过手术治疗 ,无 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 97.5 % ,PCI成功率 98.2 % ,冠脉狭窄度从 (85 .2 8± 10 .6 6 ) %降低至 (6 .32±5 .16 ) %。总手术时程为 (6 8.90± 2 4 .32 )min。并发伤口渗血 1例 ,前臂皮下瘀斑 2例。术后 (2± 8)h生活自理 ,术后住院时间 (4.2± 2 .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护理
PCI
围手术期
桡动脉穿刺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老年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
7
4
作者
李成祥
贾国良
+3 位作者
李伟杰
郭文怡
栾荣华
吕安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00-302,共3页
目的 评价在普遍应用支架的前提下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 2 0 4例≥ 6 5岁冠心病患者进行选择性介入治疗。有心肌梗死史 88例 (43% ) ,不稳定性心绞痛 12 3例 (6 0 % ) ,多支血管病变 135例 (6 6 % )。结果 193例患者...
目的 评价在普遍应用支架的前提下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 2 0 4例≥ 6 5岁冠心病患者进行选择性介入治疗。有心肌梗死史 88例 (43% ) ,不稳定性心绞痛 12 3例 (6 0 % ) ,多支血管病变 135例 (6 6 % )。结果 193例患者 (95 % )植入支架。介入治疗的病例、病变成功率分别为 96 %和 95 %。 4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严重并发症 ,其中1例死亡 ,2例Q波性心肌梗死 ,1例心包填塞。 92例治疗成功者随诊 10个月 ,18例复发或加重 ,其中 12例 (13% )重复进行介入治疗。结论 在广泛应用支架的前提下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高 ,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老年人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
35
5
作者
杨省利
吕安林
+2 位作者
蔚虎文
周小燕
惠昭岚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期21-23,共3页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冠脉)诊治术1625例,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9.9%;冠脉介入诊治术成功率 98.2%;并发伤口渗血4例、伤口处压痛性包块1例、前臂皮下瘀斑4例、腋下血肿1例,无心脏事件、栓塞等严重并 发症。认为术前加强桡动脉、穿刺...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冠脉)诊治术1625例,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9.9%;冠脉介入诊治术成功率 98.2%;并发伤口渗血4例、伤口处压痛性包块1例、前臂皮下瘀斑4例、腋下血肿1例,无心脏事件、栓塞等严重并 发症。认为术前加强桡动脉、穿刺部位及其路径血管皮肤的护理,术中防止桡动脉痉挛、血管损伤及栓塞,术后严 密监护桡动脉伤口及术肢,防止出血、循环障碍及伤口感染,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和防止并发 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子束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易甫
吕安林
贾国良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3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eletronbeamcomputedtomographicangiography ,EBA)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联性。方法 2 4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分别行EBA及冠状动脉造影 (coronaryangiography,CAG) ,所有EBCT图像均经三维重建...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eletronbeamcomputedtomographicangiography ,EBA)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联性。方法 2 4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分别行EBA及冠状动脉造影 (coronaryangiography,CAG) ,所有EBCT图像均经三维重建显像 ,按照AHA分段方法进行分段 ,每套重建显像血管分成左主干 (leftmainartery ,LM)及前降支 (leftanteriordescendingcoronaryartery ,LAD)、左旋支 (leftcircumflexartery ,LCx)、右冠脉 (rightcoronaryartery,RCA)各近、中、远三段共 10段血管 ,由 2名医生对LM和LAD、LCx、RCA的近、中段共 16 8段血管进行分析 ,其结果与CAG结果对比 ,比较EBA与CAG所示冠状动脉狭窄间的关系。结果 在 16 8个近段和中段血管中有 147段 (87.5 0 %)EBA能够清楚显像 ,其中LAD近段和中段清晰显像的百分比都为 95 .83%,而RCA近段和中段分别为 91.6 7%和 5 8.33%,LCx近段和中段为 91.6 7%、79.17%,而在 16 8个近段和中段血管中CAG全部清晰显像 ;如果以 >5 0%狭窄作为有意义狭窄 ,则EBA与CAG比较发现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 83.33%和 92 .13%,其中LM是 10 0 .0 0%和 95 .6 5 %,LAD近段是 10 0 .0 0 %和 75 .0 0 %,LAD中段是 82 .35 %和 6 6 .6 7%,RCA近段是 80 .0 0 %和 71.43%,RCA中段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造影结果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冠状动脉狭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顽固性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介入治疗
7
作者
李成祥
贾国良
+3 位作者
李伟杰
郭文怡
栾荣华
吕安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顽固性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续 48例顽固性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入院后 (5 .2± 3.4)d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抗血栓治疗为 :阿司匹林、噻氯匹啶、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 48例患...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顽固性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续 48例顽固性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入院后 (5 .2± 3.4)d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抗血栓治疗为 :阿司匹林、噻氯匹啶、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 48例患者中 ,有 46例 (95 .8% )植入支架。结果 介入治疗的病例、病变成功率分别为 95 .8% (4 6 48)和93.8% (75 80 )。无 1例发生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46例介入治疗均获成功 ,心绞痛完全消失或明显缓解。随诊 2~ 2 4(12 .5± 8.0 )个月 ,8例 (17.4% )发生心脏事件 ,其中 2例 (4 .3% )发生心肌梗死 ,6例(13.0 % )再次行血管重建治疗 (介入治疗 5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例 )。结论 在使用阿司匹林、噻氯匹啶、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抗血栓疗法和广泛应用支架的前提下 ,介入治疗顽固性不稳定性心绞痛成功率高 ,近期疗效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疾病
介入治疗
RU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冠心病诊治方面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宇晖
吕安林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891-892,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内皮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食管癌术后中药辅助治疗4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
8
9
作者
吕安林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8期92-93,共2页
目的:观察食管癌术后使用中药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30例,2组患者术后均接受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中药内服,2组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每周进行一次卡氏评分以评价其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目的:观察食管癌术后使用中药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30例,2组患者术后均接受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中药内服,2组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每周进行一次卡氏评分以评价其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在治疗前后检测静脉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变化情况,以评估患者免疫功能情况。结果:卡氏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病情改善31例,稳定11例,未见恶化病例,对照组病情改善17例,稳定12例,恶化1例;经卡方检验χ2=11.1669,P=0.0109。2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变化经t检验可得t=2.3.32,P=0.0242;2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变化经t检验可得t=2.5614,P=0.012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汤剂能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与免疫功能,可作为辅助治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术后
中药
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危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全因猝死的防治策略
被引量:
1
1
作者
吕安林
达晶
侯红
侯兆磊
艾世宜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出处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8,共8页
文摘
分析了高危冠心病患者的辨识方法和常见猝死原因,探讨了此类患者的术前准备特点和系统治疗准备措施,提出了高危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的策略和技术方法,指出了术后临床监护工作的重要性和观测重点,明确了全因猝死的全方位综合防治措施,有助于提高高危冠心病介入治疗的安全性。
关键词
冠心病
猝死
防治
Key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Sudden death
Preventive treatment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PTCA支架后冠脉再狭窄全身预测因子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吕安林
高歌
王晓燕
李伟
贾国良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脏内科
出处
《临床荟萃》
CAS
2000年第2期88-90,共3页
关键词
冠心病
PTCA
冠状动脉再狭窄
全身预测因子
分类号
R541.406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
24
3
作者
杨省利
吕安林
蔚虎文
惠昭岚
周小燕
邵虹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
出处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年第2期14-16,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经皮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CI)护理技术的可行性、实用价值和临床意义。方法 对2 0 9例经桡动脉PCI的患者围手术期采用全程特别介入护理技术。结果 全组均顺利通过手术治疗 ,无 1例发生严重并发症。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 97.5 % ,PCI成功率 98.2 % ,冠脉狭窄度从 (85 .2 8± 10 .6 6 ) %降低至 (6 .32±5 .16 ) %。总手术时程为 (6 8.90± 2 4 .32 )min。并发伤口渗血 1例 ,前臂皮下瘀斑 2例。术后 (2± 8)h生活自理 ,术后住院时间 (4.2± 2 .5 )d。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护理
PCI
围手术期
桡动脉穿刺
冠心病
Key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adial artery
thrascatheter closure
nursing
分类号
R472.9 [医药卫生—护理学]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老年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
7
4
作者
李成祥
贾国良
李伟杰
郭文怡
栾荣华
吕安林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5期300-302,共3页
文摘
目的 评价在普遍应用支架的前提下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 2 0 4例≥ 6 5岁冠心病患者进行选择性介入治疗。有心肌梗死史 88例 (43% ) ,不稳定性心绞痛 12 3例 (6 0 % ) ,多支血管病变 135例 (6 6 % )。结果 193例患者 (95 % )植入支架。介入治疗的病例、病变成功率分别为 96 %和 95 %。 4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严重并发症 ,其中1例死亡 ,2例Q波性心肌梗死 ,1例心包填塞。 92例治疗成功者随诊 10个月 ,18例复发或加重 ,其中 12例 (13% )重复进行介入治疗。结论 在广泛应用支架的前提下 ,老年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高 ,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 。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老年人
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Keywords
coronary disease
angioplasty,transluminal,percutaneous coronary
stents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R815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患者的护理
被引量:
35
5
作者
杨省利
吕安林
蔚虎文
周小燕
惠昭岚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
出处
《护理学杂志》
2005年第1期21-23,共3页
文摘
经桡动脉行冠状动脉(冠脉)诊治术1625例,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99.9%;冠脉介入诊治术成功率 98.2%;并发伤口渗血4例、伤口处压痛性包块1例、前臂皮下瘀斑4例、腋下血肿1例,无心脏事件、栓塞等严重并 发症。认为术前加强桡动脉、穿刺部位及其路径血管皮肤的护理,术中防止桡动脉痉挛、血管损伤及栓塞,术后严 密监护桡动脉伤口及术肢,防止出血、循环障碍及伤口感染,严密监测生命体征,有利于手术顺利进行和防止并发 症发生。
关键词
桡动脉
冠心病
介入治疗
护理
分类号
R473.5 [医药卫生—护理学]
R815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子束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联性研究
被引量:
2
6
作者
易甫
吕安林
贾国良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内科
出处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3年第3期149-151,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电子束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eletronbeamcomputedtomographicangiography ,EBA)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联性。方法 2 4例临床怀疑冠心病患者分别行EBA及冠状动脉造影 (coronaryangiography,CAG) ,所有EBCT图像均经三维重建显像 ,按照AHA分段方法进行分段 ,每套重建显像血管分成左主干 (leftmainartery ,LM)及前降支 (leftanteriordescendingcoronaryartery ,LAD)、左旋支 (leftcircumflexartery ,LCx)、右冠脉 (rightcoronaryartery,RCA)各近、中、远三段共 10段血管 ,由 2名医生对LM和LAD、LCx、RCA的近、中段共 16 8段血管进行分析 ,其结果与CAG结果对比 ,比较EBA与CAG所示冠状动脉狭窄间的关系。结果 在 16 8个近段和中段血管中有 147段 (87.5 0 %)EBA能够清楚显像 ,其中LAD近段和中段清晰显像的百分比都为 95 .83%,而RCA近段和中段分别为 91.6 7%和 5 8.33%,LCx近段和中段为 91.6 7%、79.17%,而在 16 8个近段和中段血管中CAG全部清晰显像 ;如果以 >5 0%狭窄作为有意义狭窄 ,则EBA与CAG比较发现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 83.33%和 92 .13%,其中LM是 10 0 .0 0%和 95 .6 5 %,LAD近段是 10 0 .0 0 %和 75 .0 0 %,LAD中段是 82 .35 %和 6 6 .6 7%,RCA近段是 80 .0 0 %和 71.43%,RCA中段是
关键词
电子束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
造影结果
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冠状动脉狭窄
Keywords
tomography,X-ray computed
coronary artery stenosis
coronary angiography
分类号
R816.2 [医药卫生—放射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顽固性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介入治疗
7
作者
李成祥
贾国良
李伟杰
郭文怡
栾荣华
吕安林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9-11,共3页
文摘
目的 探讨介入治疗顽固性不稳定性心绞痛的近、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连续 48例顽固性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 ,入院后 (5 .2± 3.4)d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抗血栓治疗为 :阿司匹林、噻氯匹啶、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 48例患者中 ,有 46例 (95 .8% )植入支架。结果 介入治疗的病例、病变成功率分别为 95 .8% (4 6 48)和93.8% (75 80 )。无 1例发生死亡、急性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46例介入治疗均获成功 ,心绞痛完全消失或明显缓解。随诊 2~ 2 4(12 .5± 8.0 )个月 ,8例 (17.4% )发生心脏事件 ,其中 2例 (4 .3% )发生心肌梗死 ,6例(13.0 % )再次行血管重建治疗 (介入治疗 5例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1例 )。结论 在使用阿司匹林、噻氯匹啶、皮下注射低分子量肝素抗血栓疗法和广泛应用支架的前提下 ,介入治疗顽固性不稳定性心绞痛成功率高 ,近期疗效明显 。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疾病
介入治疗
RUAP
Keywords
angioplasty,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coronary
stent
refractory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冠心病诊治方面研究进展
8
作者
王宇晖
吕安林
机构
渭南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5期891-892,共2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内皮生长因子
分类号
R541.4 [医药卫生—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食管癌术后中药辅助治疗42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
8
9
作者
吕安林
机构
平凉市人民医院
出处
《西部中医药》
2013年第8期92-93,共2页
文摘
目的:观察食管癌术后使用中药辅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食管癌术后患者分为观察组42例、对照组30例,2组患者术后均接受化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中药内服,2组共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每周进行一次卡氏评分以评价其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在治疗前后检测静脉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和免疫球蛋白含量变化情况,以评估患者免疫功能情况。结果:卡氏评分结果显示观察组病情改善31例,稳定11例,未见恶化病例,对照组病情改善17例,稳定12例,恶化1例;经卡方检验χ2=11.1669,P=0.0109。2组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变化经t检验可得t=2.3.32,P=0.0242;2组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变化经t检验可得t=2.5614,P=0.0126,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汤剂能提高食管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与免疫功能,可作为辅助治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
食管癌术后
中药
辅助治疗
Keywords
after the surgery of esophageal cancer
TCM
adjuvant treatment
分类号
R735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危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全因猝死的防治策略
吕安林
达晶
侯红
侯兆磊
艾世宜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PTCA支架后冠脉再狭窄全身预测因子的研究进展
吕安林
高歌
王晓燕
李伟
贾国良
《临床荟萃》
CAS
200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护理技术研究
杨省利
吕安林
蔚虎文
惠昭岚
周小燕
邵虹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3
2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老年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李成祥
贾国良
李伟杰
郭文怡
栾荣华
吕安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患者的护理
杨省利
吕安林
蔚虎文
周小燕
惠昭岚
《护理学杂志》
2005
3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电子束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关联性研究
易甫
吕安林
贾国良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顽固性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介入治疗
李成祥
贾国良
李伟杰
郭文怡
栾荣华
吕安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在冠心病诊治方面研究进展
王宇晖
吕安林
《临床荟萃》
CAS
北大核心
200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食管癌术后中药辅助治疗42例疗效观察
吕安林
《西部中医药》
2013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