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髓源性抑制细胞对脂多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4
1
作者 许静红 吕嘉贤 +5 位作者 童荔 胡晓光 朱艳平 姚纪友 黄发 蔡常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064-1068,共5页
目的探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对LPS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流式分选技术从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分离MDSCs,将其与LPS预处理过的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共培养设为实验组,HUVECs未经任何处理设为空白组,HUVECs经... 目的探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对LPS诱导的内皮细胞凋亡是否有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流式分选技术从脓毒症患者外周血中分离MDSCs,将其与LPS预处理过的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共培养设为实验组,HUVECs未经任何处理设为空白组,HUVECs经LPS刺激设为对照组。通过Hoechst染色观察各组细胞形态学上的变化,通过CCK-8以及流式测凋亡检测各组内皮细胞增殖、凋亡的情况。结果选择用浓度为10μg/mL的LPS刺激HUVEC 6 h构建脓毒症细胞模型。实验组内皮细胞增殖活性优于对照组(OD值:1.018 vs. 0.852,P=0.008),低于空白组(OD值:1.018 vs. 1.214,P=0.002);实验组凋亡率低于对照组(凋亡率:12.90%vs. 18.65%,P <0.001),高于空白组(凋亡率:12.90%vs.18.65%,P <0.001)。结论 MDSCs能促进LPS诱导的内皮细胞增殖、减少其凋亡,对内皮细胞的损伤及凋亡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髓源性抑制细胞 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泌体介导miR-519c-5p增强脂多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黄发 吕嘉贤 +6 位作者 许静红 姚纪友 童荔 胡晓光 朱艳平 曹璐 蔡常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722-728,共7页
目的探讨外泌体介导的miR-519c-5p是否能增强脂多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作用。方法收集大量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上清液,通过超速离心法制备大量外泌体(exosomes),制备大量无任何处理的blank-exosomes和过表达miR-519c-5p的miR... 目的探讨外泌体介导的miR-519c-5p是否能增强脂多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作用。方法收集大量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上清液,通过超速离心法制备大量外泌体(exosomes),制备大量无任何处理的blank-exosomes和过表达miR-519c-5p的miR-519c-5p-exosomes;同时予以LPS 10μg/mL刺激HUVECs 6 h构建脓毒症模型,再与分别与上述两种外泌体共培养12 h。实验设立3个组:HUVECs+blank-exosomes为空白组,HUVECs+LPS+blank-exosomes、HUVECs+miR-519c-5p-exosomes为对照组,HUVECs+LPS+miR-519c-5p-exosomes为实验组。通过qRT-PCR法检测miR-519c-5p在外泌体及HUVECs中的表达,通过CCK-8法与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各组内皮细胞增殖和凋亡的情况。结果经qRT-PCR验证转染的过表达exosomes较blank-exosomes与mimic NC-exosomes miR-519c-5p表达升高约13倍(P<0.001)。同时,CCK-8测得实验组OD值均低于空白组和对照组(0.458 vs.1.388,0.458 vs.0.843,P<0.05),流式细胞术测得实验组细胞凋亡比例均高于空白组和对照组(7.197%vs.0.647%,P<0.001;7.197%vs.3.423%,P=0.001)。结论外泌体介导的miR-519c-5p能增强脂多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脓毒症 凋亡 人脐带静脉内皮细胞 MI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脓毒症患者血浆循环miRNA表达谱与正常人群差异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姚纪友 吕嘉贤 +5 位作者 童荔 胡晓光 曹璐 朱艳平 许静红 蔡常洁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4期4024-4028,共5页
目的应用微阵列芯片分析技术筛选脓毒症诊断和预后相关循环miRNAs,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脓毒症相关靶基因和发病机制。方法入选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及正常人各3例,提取血浆miRNA,分别与第7代人,小鼠和... 目的应用微阵列芯片分析技术筛选脓毒症诊断和预后相关循环miRNAs,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并应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脓毒症相关靶基因和发病机制。方法入选脓毒症、脓毒症休克患者及正常人各3例,提取血浆miRNA,分别与第7代人,小鼠和大鼠的miRCURY LNA^(TM)microRNA芯片杂交,扫描信号进行差异表达谱和聚类分析;应用qRT-PCR验证芯片结果。通过miRanda和Targetscan数据库预测miRNAs靶基因及KEGG数据库分析其通路。结果与正常组相比,脓毒症组有57种miRNAs表达上调,脓毒症休克组有11种(fold change≥2.0;P<0.05)。miR-519c-5p被用于qRT-PCR验证,结果表明其在脓毒症中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我们预测了29个miR-519c-5p相关靶基因,通过KEGG数据库分析其中有7个作用于脓毒症相关通路。最终表明MiR-519c-5p可能正性调节细胞周期调控基因MAP2K4,通过MAPK信号通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结论首次证明血浆miR-519c-5p可能可用于脓毒症诊断并作为可能潜在靶点用于脓毒症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循环miRNA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