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用于浅埋隧道抗震分析的拟静力数值方法 被引量:10
1
作者 吕和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315-319,共5页
提出一种用于浅埋隧道抗震分析的拟静力数值方法。该方法用等效静载反映地震波对围岩与衬砌结构的作用;考虑地震波特点,分别计算体波(P和S波)和面波(R波)的影响,并将计算得出的衬砌应力与静载作用下隧道衬砌的已有应力迭加视... 提出一种用于浅埋隧道抗震分析的拟静力数值方法。该方法用等效静载反映地震波对围岩与衬砌结构的作用;考虑地震波特点,分别计算体波(P和S波)和面波(R波)的影响,并将计算得出的衬砌应力与静载作用下隧道衬砌的已有应力迭加视作隧道在地震时最大应力;地震波作用及静载作用的结构位移及应力均采用有限元或其它数值方法计算。提出的方法已在南昆铁路隧道抗震研究中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抗震性能 数值方法 浅埋隧道 拟静力数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施工位移量测数据库与位移分析
2
作者 吕和林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21-27,共7页
本文提出用关系型数据库管理隧道施工位移量测数据,用改进的A.Guenot等提出的一类函数形式作为位移函数,用步长加速法对量测值进行回归分析。所提方法适用于隧道施工现场。
关键词 隧道 位移量测 数据库 回归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氏理论在确定抗滑桩间距中的应用 被引量:40
3
作者 冯君 吕和林 王成华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9-81,共3页
从方桩桩间土拱形成的机理、力学特性入手,将广泛应用于隧道工程的普氏系数引入抗滑桩最大间距的计算分析中,并根据桩间土拱的静力平衡,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同时以泸州市世寿街滑坡为例,对所推导的最大桩间距计算公式进行验证,计算... 从方桩桩间土拱形成的机理、力学特性入手,将广泛应用于隧道工程的普氏系数引入抗滑桩最大间距的计算分析中,并根据桩间土拱的静力平衡,建立了相应的计算模型。同时以泸州市世寿街滑坡为例,对所推导的最大桩间距计算公式进行验证,计算结果为1 75m,与实际工程设计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滑桩 桩间土拱 桩间距 普氏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隧道掘进爆破地表震动效应数值模拟 被引量:32
4
作者 曹孝君 张继春 +1 位作者 吕和林 郭建群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80-684,共5页
以渝怀铁路人和场隧道爆破施工为背景,采用动力有限元法对浅埋隧道掘进爆破引起的地表震动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所建立的数值计算模型以地表和隧道已开挖区周边作为自由边界,其余为固定边界,实测隧道壁质点振动波形作为输入荷载.模拟获... 以渝怀铁路人和场隧道爆破施工为背景,采用动力有限元法对浅埋隧道掘进爆破引起的地表震动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所建立的数值计算模型以地表和隧道已开挖区周边作为自由边界,其余为固定边界,实测隧道壁质点振动波形作为输入荷载.模拟获得的振动波形与实测波形相近,振动速度随时间和距离的衰减规律也与现场实测基本一致.对比分析模拟波形和实测波形的振动特征参数表明,模拟波形能反映质点的实际振动特征,其振幅、主频和持时的相对误差均值分别为9.14%,12.85%和17.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道 爆破 数值模拟 地表震动 振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对爆破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响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9
5
作者 曹孝君 张继春 吕和林 《爆破》 CSCD 2006年第2期14-19,73,共7页
基于结构动力学理论分析了结构在爆破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发现结构位移响应函数包含结构自振频率和爆破地震谐波频率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频比系数”和“结构振动敏感谐波”2个概念。理论分析表明,爆破地震频率和结构自振频率对... 基于结构动力学理论分析了结构在爆破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发现结构位移响应函数包含结构自振频率和爆破地震谐波频率因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频比系数”和“结构振动敏感谐波”2个概念。理论分析表明,爆破地震频率和结构自振频率对结构振动响应的影响可以综合为频比系数对结构振动响应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通过由于频比系数值的改变引起振幅放大系数值的变化而实现的;在所有的爆破谐波当中,结构振动敏感谐波引起的结构振动响应最大,且结构振动响应的主频与其振动敏感谐波的频率相同;在实际工程中,不仅要求显著频率段和主频要远离结构固有频率,而且还应尽可能使显著频率段的谐波频率和主频高于结构固有频率。最后,提出了将频比系数纳入爆破振动安全评估指标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破地震 频率 结构振动 频比系数 结构振动敏感谐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预切槽法开挖软土隧道地层变形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秀英 张鍼 +1 位作者 吕和林 周明亮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0-144,共5页
软土中的机械预切槽法是超前支护的一种,在预筑拱的保护下可以安全高效地开挖隧道。在隧道力学和弹塑性理论的基础上,利用自行开发的三维程序,分析了机械预切槽法与常规全断面法开挖隧道时引起的地层变形。计算结果显示:机械预切槽法形... 软土中的机械预切槽法是超前支护的一种,在预筑拱的保护下可以安全高效地开挖隧道。在隧道力学和弹塑性理论的基础上,利用自行开发的三维程序,分析了机械预切槽法与常规全断面法开挖隧道时引起的地层变形。计算结果显示:机械预切槽法形成的预支护作用在控制地层变形方面较常规全断面法具有明显的优势,预切槽法可以减少隧道施工对地层变形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可以用于对地表沉降控制较严格地区的隧道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预切槽法 软土隧道 有限元分析 地层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