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智能直流高频开关电源系统微机监控模块的研制 被引量:5
1
作者 吕勇军 郝波 +1 位作者 尹常永 李川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2年第5期23-25,共3页
智能直流高频开关电源系统以其高精度、低纹波、高效率等特性而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可控硅整流装置。文章介绍了智能直流高频开关电源系统的特点及功能。
关键词 开关电源 单片机 监控 直流电源 蓄电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D转换器MAX171及其与单片机的接口 被引量:1
2
作者 吕勇军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70-72,共3页
介绍在输入和输出之间具有电气隔离特征的A/D转换器MAX171的原理、特性、主要技术指标及其应用,还阐述了该A/D转换器与单片机8031的接口方法。
关键词 光电隔离 A/D转换器 单片机 接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光耦HCNR201及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吕勇军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3年第4期68-69,共2页
介绍了模拟光耦HCNR201的基本原理、管脚功能 ,给出了HCNR201在数据采集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
关键词 HCNR201 光耦 数据采集 MCU 光电隔离器 技术参数 测量 信号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蓄电池在线监测仪的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吕勇军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1年第9期55-57,共3页
介绍一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化蓄电池在线监测仪器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该设计可取代传统的标示电池的人工测量方式 ,能完成对蓄电池组中每一只蓄电池的在线监测 ,同时还可测量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和电池组的自放电率。使用该仪器可改... 介绍一种以单片机为核心的智能化蓄电池在线监测仪器的设计思路和方法。该设计可取代传统的标示电池的人工测量方式 ,能完成对蓄电池组中每一只蓄电池的在线监测 ,同时还可测量电池组的充、放电电流和电池组的自放电率。使用该仪器可改善蓄电池的维护效果 ,进一步提高电池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源 蓄电池 单片机 在线监测 监测仪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显示模块MGLS240128在图形显示中的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吕勇军 《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4年第2期28-30,共3页
MGLS240128是香港精电公司生产的内藏T6963C控制器液晶显示模块。文中介绍了MGLS240128的原理及功能 ,给出了该显示模块与单片机的接口方法。同时给出了用C51语言编制的图形显示应用程序。
关键词 液晶显示 MGLS240128 图形显示 单片机 C51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S5460基智能三相电能计量装置
6
作者 吕勇军 张铁岩 《电子产品世界》 2003年第09A期26-28,共3页
本文所介绍的三相电能计量装置,利用双向功率测量芯片CS5460进行电量采集,依据交流电能综合误差测试、计算与更正理论,利用单片机进行动态跟踪、实时修正,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 三相电能 计量装置 CS5460 交流电能 电能计量 综合误差 硬件电路 软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长碳纳米管中的分子输运(英文) 被引量:5
7
作者 吕勇军 陈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70-1076,共7页
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有限长度、开口单壁碳纳米管中氦分子的输运过程.结果表明氦分子在小管径碳纳米管中主要以超扩散方式运动.当碳纳米管直径大于某一阈值时发生从超扩散向弹道输运方式的转变,而随着管径的继续增大,分子输... 采用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方法研究了有限长度、开口单壁碳纳米管中氦分子的输运过程.结果表明氦分子在小管径碳纳米管中主要以超扩散方式运动.当碳纳米管直径大于某一阈值时发生从超扩散向弹道输运方式的转变,而随着管径的继续增大,分子输运重新以超扩散的方式进行.这种转变与纳米管端口效应有密切的联系.当碳纳米管内部分子通过弹道方式高速运动时,这种运动在端口处由于端部势垒的影响而被抑制,造成端部阻塞现象,其本质是受端部势垒和碳纳米管管径共同影响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输运 单壁碳纳米管 非平衡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小通道内相变微胶囊悬浮液流动与传热研究进展
8
作者 吕勇军 代苏苏 +3 位作者 池帮杰 鲁进利 韩亚芳 刘宁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40-42,共3页
总结了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对流传热特性影响因素,可归结为Stefan数,微胶囊颗粒粒径、颗粒质量浓度及悬浮液的流量。相变微胶囊悬浮液能够强化传热,是由于相变微胶囊颗粒的加入,产生了微对流效应及等效比热的增加,促进了悬浮液有效传热系... 总结了相变微胶囊悬浮液对流传热特性影响因素,可归结为Stefan数,微胶囊颗粒粒径、颗粒质量浓度及悬浮液的流量。相变微胶囊悬浮液能够强化传热,是由于相变微胶囊颗粒的加入,产生了微对流效应及等效比热的增加,促进了悬浮液有效传热系数的增加。对于流动阻力则存在争议,一种观点是颗粒引入会增加表观黏度从而导致悬浮液流动阻力增加;另一观点则为由于"流动减阻效应",会减小悬浮液流动阻力,因此需对其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微胶囊悬浮液 流动阻力 强化传热 微对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片机用于变压器空载试验
9
作者 温明会 许晓峰 吕勇军 《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年第2期43-45,共3页
以微处理器为基础,提出了变压器空载试验的新方法。文中详细阐述了其原理和实现方法,实践表明该法方便、快捷,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较好的实用性。
关键词 单片机 空载试验 电力变压器 微处理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微细通道热沉流体均匀性及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伟 吕勇军 +2 位作者 鲁进利 韩亚芳 高逸超 《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343-348,共6页
通过数值模拟手段研究平行微细通道热沉内部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均匀性,探究内部空间结构及流量等因素对微细通道热沉流动及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斜对角单进单出方式的微细通道热沉中间通道流量较小,两侧流量较大,随流量增大非均匀性... 通过数值模拟手段研究平行微细通道热沉内部速度场和温度场的均匀性,探究内部空间结构及流量等因素对微细通道热沉流动及传热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斜对角单进单出方式的微细通道热沉中间通道流量较小,两侧流量较大,随流量增大非均匀性现象愈加明显;在热沉进、出口联箱处增设导流构件可改善各通道流量分配的均匀性,但随流量增加改善效果不明显;各通道依次错位排列可使导流型热沉流量分配不均匀度最小。综合考虑压降和加热面平均温度,通过通道错位排列导流的热沉具有较低的压降及较低的热面平均温度,表现出良好的综合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沉 流量均匀性 平均温度 导流构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单片机控制的步进电机系统
11
作者 张旭光 吕勇军 《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2期57-62,共6页
本文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利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的原理及方法,并对各种方法加以比较分析,指出了各自的特点.
关键词 控制 单片机 步进电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压电气设备防误操作装置的设计与实现
12
作者 杨志辉 吕勇军 邱巍 《沈阳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2期17-19,共3页
文中就我们所研制的DFS型低压电气设备防误操作装置的功能特点、设计思路、工作原理及需要改进的问题进行了说明与探讨。
关键词 低压电气设备 防误操作装置 电力系统 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terogeneous Nucleation Induced by Capillary Wave During Acoustic Levitation 被引量:3
13
作者 吕勇军 解文军 魏炳波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383-1386,共4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Transition from Eutectic Growth to Dendritic Growth Induced by High Undercooling Conditions
14
作者 吕勇军 魏炳波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03年第8期1379-1382,共4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und Velocity in Soap Foams
15
作者 WU Gong-Tao LÜYong-Jun +2 位作者 LIU Peng-Fei LI Yi-Ning SHI Qing-Fan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0期81-84,共4页
The velocity of sound in soap foams at high gas volume fractions is experimentally studied by using the time difference method.It is found that the sound velocities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bubble diameter,and asympto... The velocity of sound in soap foams at high gas volume fractions is experimentally studied by using the time difference method.It is found that the sound velocities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bubble diameter,and asymptotically approach to the value in air when the diameter is larger than 12.5 mm.We propose a simple theoretical model for the sound propagation in a disordered foam.In this model,the attenuation of a sound wave due to the scattering of the bubble wall is equivalently described as the effect of an additional length.This simplicity reasonably reproduces the sound velocity in foams and the predicted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periments.Further measurements indicate that the increase of frequency markedly slows down the sound velocity,whereas the latter does not display a strong dependence on the solution concen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ELOCITY SOUND SOA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truder Motion in Two-Dimensional Shaken Granular Beds
16
作者 马欢萍 吕勇军 +2 位作者 郑宁 李粮生 史庆藩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1期99-102,共4页
The dynamical behavior of an intruder immersed in a two-dimensional shaken granular bed i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With two types of background particles, f-Г phase diagrams depicting the intruder's motion are ... The dynamical behavior of an intruder immersed in a two-dimensional shaken granular bed is experimentally investigated. With two types of background particles, f-Г phase diagrams depicting the intruder's motion are measured and compared. It is found that even with the same size and density ratio of the intruder to the background particles, the intruder exhibits a distinct behavior at given vibrational conditions: rising behavior in one granular bed; sinking behavior in another granular bed. We slightly tune the size and density ratio to confirm the reliability of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 addition, we examine the influences of interstitial air, convection and the initial position on the intruder's motion, speculating that the opposite motion could be traced to the material properties of the background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Kinetic Transition from Low to High Fragility in Cu-Zr Liquids
17
作者 毕庆玲 吕勇军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0期104-107,共4页
Researchers have reported that Cu-Zr liquids are kinetically strong at the best glass-forming compositions. Here we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viscosity and diffusion of Cu-Zr liquids using mol... Researchers have reported that Cu-Zr liquids are kinetically strong at the best glass-forming compositions. Here we systematically study the temperature dependence of viscosity and diffusion of Cu-Zr liquids using molecular dynamics simulations, and the results illustrate that the better glass formers are actually more fragile close to the glass transition. There is a kinetic transition from low to high fragility when the optimal glass-forming liquids are quenched into glass states. This transi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more rapid decrease of the excess entropy of the liquids above and close to the glass transition temperature, Tg, compared to other compositions. Accompanied by the transition to high fragility, peaks in the thermal expansivity and specific heat are observed at the optimal compositions. Furthermore, the Stokes Einstein relation is examined over a wide composition range for Cu-Zr alloys, an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glass-forming ability closely correlates with dynamical heterogeneity.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单气体自扩散碰撞截面与温度关系的模拟
18
作者 吕勇军 李军刚 刘鹏 《大学物理》 2025年第1期49-52,56,共5页
气体的输运性质与分子间的碰撞过程有密切的关联,特别是碰撞截面对气体的自扩散、黏度和热导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常压下单原子气体He、Ar,双原子气体N_(2)和多原子气体CH_(4)的自扩散系数及其温度依... 气体的输运性质与分子间的碰撞过程有密切的关联,特别是碰撞截面对气体的自扩散、黏度和热导率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系统研究了常压下单原子气体He、Ar,双原子气体N_(2)和多原子气体CH_(4)的自扩散系数及其温度依赖行为.基于简单气体的经典散射模型并结合模拟结果探讨了气体分子自扩散碰撞截面与温度之间的关系.本文结果对气体输运性质的教学与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扩散系数 碰撞截面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