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创伤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诊治体会
1
作者 吕冠男 刘学峰 朱大为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2期83-83,共1页
创伤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诊治体会吕冠男1刘学峰2朱大为1(1苍山县人民医院2苍山县人民法院法医室创伤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经急性进行性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为特点的综合征。本病死亡率高,早期症状隐蔽,... 创伤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早期诊治体会吕冠男1刘学峰2朱大为1(1苍山县人民医院2苍山县人民法院法医室创伤后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一种经急性进行性呼吸窘迫和低氧血症为特点的综合征。本病死亡率高,早期症状隐蔽,早期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近3年来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成人 呼吸窘迫综合征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α_6在原发性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相关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吕冠男 吕天敬 王季堃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12期92-95,共4页
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病死率、复发率高,治疗手段有限。在欧美国家其中位生存期(MST)仅为6~9个月。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国家,目前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死亡数在与肿瘤相关死亡中所占... 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全球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患者病死率、复发率高,治疗手段有限。在欧美国家其中位生存期(MST)仅为6~9个月。我国是肝癌的高发国家,目前发病人数约占全球的55%,死亡数在与肿瘤相关死亡中所占比例仅次于肺癌,我国肝癌患者MST仅为3~6个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整合素α6亚单位 层黏连蛋白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内压动态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3
作者 阚金庆 吕冠男 +3 位作者 王贵春 张昆 孟凡义 周恩亮 《济宁医学院学报》 1998年第3期48-49,共2页
目的探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内压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6例病人的32髋进行模拟步态下髋关节内压动态测定。结果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ucatⅠ~Ⅱ期)24髋的关节内压增高并随步态运动发生周期性变化。在屈髋相关... 目的探索股骨头缺血性坏死髋关节内压的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6例病人的32髋进行模拟步态下髋关节内压动态测定。结果股骨头缺血性坏死(FucatⅠ~Ⅱ期)24髋的关节内压增高并随步态运动发生周期性变化。在屈髋相关节内压由高渐低,屈曲30~45°位达最低压力,平均221±096kPa。伸髋相压力呈进行性增高,0°位时达567±288kPa,其压力变化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过伸、内收、内旋均可使关节内压进一步增高。结论股骨头缺血坏死髋关节内压增高幅度受关节运动的影响而发生动态变化,伸髋位的压力足以影响股骨头的静脉回流。动态测压对决定是否行关节囊开窗减压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内压 动态测定 缺血性坏死 股骨头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稠密气固分选流化床介质颗粒团聚特性研究
4
作者 阳磊 刘尘旻 +3 位作者 吕冠男 董雅妮 席童 董良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1,共10页
为掌握介质颗粒的团聚特性,给形成均匀稳定的流化床层提供指导,分析了不同水分含量下0~300μm介质颗粒流化后的表观黏度,并研究了煤炭外水含量、介质粒度对颗粒团聚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含量越高、颗粒粒度越细,颗粒表观黏度越大;... 为掌握介质颗粒的团聚特性,给形成均匀稳定的流化床层提供指导,分析了不同水分含量下0~300μm介质颗粒流化后的表观黏度,并研究了煤炭外水含量、介质粒度对颗粒团聚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含量越高、颗粒粒度越细,颗粒表观黏度越大;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颗粒表观黏度逐渐下降。随着水分含量升高,各粒级颗粒团聚过程相似,粒级0~74μm、74~150μm、150~300μm颗粒形成稳定聚团所需水分含量分别为0.75%、1.0%、1.25%,即粒度越细所需水分含量越低。水分含量越高,聚团尺寸越大;粒度越小,聚团的尺寸分布跨度越宽。随着水分含量升高,煤粉混合后的二元加重质颗粒聚团尺寸在水分含量1.75%时明显增大,聚团尺寸分布跨度窄,表明二元加重质颗粒聚团对水分变化敏感度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稠密气固分选流化床 磁铁矿粉 颗粒聚团 团聚特性 表观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度自适应的压缩感知重构算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吕冠男 刘海鹏 +1 位作者 王蒙 卢建宏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2年第3期15-21,共7页
为了解决在信号和图像重构中前向搜索正交匹配追踪算法需要在稀疏度已知的条件下进行重构,且重构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稀疏度自适应的回溯前向搜索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在稀疏度未知的情况下,引入了回溯策略来筛选原子,然后通过前向... 为了解决在信号和图像重构中前向搜索正交匹配追踪算法需要在稀疏度已知的条件下进行重构,且重构精度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稀疏度自适应的回溯前向搜索正交匹配追踪算法。在稀疏度未知的情况下,引入了回溯策略来筛选原子,然后通过前向预测策略筛选出残差最小的原子加入支撑集进行迭代,并自适应更新步长,加快了算法收敛速度,提高了信息重构的精度。通过仿真实验发现,与同类算法相比,该算法信号重建噪声比、精确重建率、相对误差性能在一维点目标仿真和二维图像仿真方面均优于同类算法,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稀疏度自适应 回溯策略 前向搜索正交匹配追踪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法重介质流化床煤炭颗粒受力特性与分选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戴林 房淑海 +4 位作者 李思维 吕冠男 柴学森 段晨龙 周恩会 《洁净煤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7-24,共8页
近年来,干法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世界干旱缺水地区的煤炭洁净分选提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在干法重介质流化床中,上升气流驱动加重质颗粒流化形成具有似流体性质的气固两相流床层,营造了适合煤炭分选的均匀稳定的流态化... 近年来,干法重介质流化床分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世界干旱缺水地区的煤炭洁净分选提质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在干法重介质流化床中,上升气流驱动加重质颗粒流化形成具有似流体性质的气固两相流床层,营造了适合煤炭分选的均匀稳定的流态化环境。入选煤炭颗粒在床层中迁移、浮沉,受到自身重力、气流曳力、介质阻力、床层浮力等综合作用按密度进行分选。煤颗粒物性特征、床层密度分布、流化床操作参数等是影响煤颗粒受力特征、沉降特性及分选效果的关键因素。重点研究了加重质颗粒在流化过程中的迁移过程和床层密度空间分布规律,定量评估了床层密度的均匀稳定性;研究了颗粒粒度、密度、浸没深度与流化气速对入选煤炭颗粒受力特性的影响规律,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比了不同影响因素的扰动规律与影响程度,建立了表征各影响因素与煤炭颗粒综合受力关系的关联式;确定了入选煤颗粒各密度组分的迁移路径与稳定分布区域。研究结果表明,以磁铁矿粉(0.300~0.074 mm,2.36 g/cm^(3))与玻璃微粉(0.300~0.074 mm,1.14 g/cm^(3))组成二元加重质作为流化介质颗粒,可形成密度均匀的气固流化床层,二元加重质颗粒混合均匀稳定,床层密度波动控制在±0.01 g/cm^(3)以内;各主要影响因素对入选颗粒受力影响显著性程度依次为粒径、浸没深度、流化气速;入选煤颗粒给入床层后,各密度组分快速松散、沉降、分层,分选时间≤8 s,高于床层密度的煤颗粒快速下沉,沉降于床高40 mm以下区域;低于床层密度的煤颗粒沿床层表面附近区域松散、横向迁移,分布在床高160 mm以上区域;中间密度颗粒松散、沉降并行,整体分布于45 mm床高以上的床层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法分选 干法重介质流化床 受力特性 密度离析 流化介质 迁移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麻雀算法的压缩感知观测矩阵优化方法
7
作者 吕冠男 刘海鹏 卢建宏 《电视技术》 2022年第3期87-90,127,共5页
为了解决在利用压缩感知理论重构信号时,随机矩阵优化算法不能很好地解决最优相关性的问题,提出用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来加强观测矩阵的全局寻优性,使得观测矩阵与稀疏矩阵的互相关系数降低,以此提高信号的重构精度。该算法用黄金正弦算... 为了解决在利用压缩感知理论重构信号时,随机矩阵优化算法不能很好地解决最优相关性的问题,提出用改进的麻雀搜索算法来加强观测矩阵的全局寻优性,使得观测矩阵与稀疏矩阵的互相关系数降低,以此提高信号的重构精度。该算法用黄金正弦算法优化了麻雀算法的种群生成模式,减少了算法的迭代次数,增强了全局寻优能力,然后用改进麻雀算法在随机高斯矩阵的基础上进行寻优,直到找到最优观测矩阵。通过仿真实验发现,相比于同类算法,该算法的信号重建噪声比、互相关系数、运行时间以及相对误差性能均优于其他算法,证明了本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缩感知 观测矩阵 麻雀追踪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