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带宽行比对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群体产量和氮素效率的影响
1
作者 李银水 黄翔 +6 位作者 罗金华 吕典 金晶 李必钦 秦璐 顾炽明 余常兵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63-871,共9页
为明确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的最优配置,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单作玉米(MM)和单作大豆(MS)为对照,设置5种不同带宽行比:2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2(T1)、2.4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3(T2)、2.4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4(T3)、2.8 m带宽玉豆行数比... 为明确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的最优配置,大田试验条件下,以单作玉米(MM)和单作大豆(MS)为对照,设置5种不同带宽行比:2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2(T1)、2.4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3(T2)、2.4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4(T3)、2.8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3(T4)、2.8 m带宽玉豆行数比为2∶4(T5),研究不同带宽行比对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群体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籽粒产量总体上随着带宽增加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大豆籽粒产量总体上随着带宽增加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相同带宽条件下,随着玉米大豆行比增加,玉米籽粒产量下降,大豆籽粒产量增加;玉米和大豆的植株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变化规律与籽粒产量基本相一致。与对照相比,T2有提高玉米和大豆的收获指数,增加氮素在玉米和大豆籽粒的分配比例、降低在茎秆的分配比例的趋势。综合产量、经济效益以及群体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效率的表现,2.4 m带宽下种植2行玉米3行大豆为鄂西南山区玉米/大豆的最优间套作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宽行比 玉米/大豆 带状间套作 产量 氮素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LS的Boost转换器在线多参数辨识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晨 童乔凌 +1 位作者 闵闰 吕典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0-103,109,共5页
为了消除电感和电容变化对Boost转换器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recursive least squares method,RLS)的在线多参数辨识算法.首先介绍了Boost转换器在线多参数辨识系统,通过小幅度改变参考电压为电感和电容在线辨... 为了消除电感和电容变化对Boost转换器控制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递推最小二乘法(recursive least squares method,RLS)的在线多参数辨识算法.首先介绍了Boost转换器在线多参数辨识系统,通过小幅度改变参考电压为电感和电容在线辨识提供必要的瞬态过程.然后分析了一个开关周期内Boost转换器的电感电压和电容电流特性,推导出精确的电感和电容辨识模型,进一步应用RLS算法,得到电感和电容的最优估计方法.最后对提出的多参数辨识算法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在瞬态条件下,精确快速地估计电感和电容值,且具有良好的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st转换器 递推最小二乘法 参数辨识 数字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Isovist分析的武汉楚河汉街主街空间序列量化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吕典 霍海鹰 +2 位作者 李海宏 李佳 王世坤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19年第3期51-56,共6页
街道的视觉空间体验随游览路径和视点的方位动态变化,传统D/H理论在揭示此类空间属性时尚显不足.本文运用视域(Isovist)分析理论,结合Rhino+Grasshopper参数化建模、MATLAB可视化表达,从视野大小、锯齿度、视深、神秘性和游离度等5个方... 街道的视觉空间体验随游览路径和视点的方位动态变化,传统D/H理论在揭示此类空间属性时尚显不足.本文运用视域(Isovist)分析理论,结合Rhino+Grasshopper参数化建模、MATLAB可视化表达,从视野大小、锯齿度、视深、神秘性和游离度等5个方面对武汉楚河汉街主街空间序列进行了量化分析,总结了其设计的优缺点,并为研究城市街道的空间序列变化、动态空间体验和优化空间结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街道形态 空间序列 视域分析 参数化建模 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湖流域不同类型土壤重金属含量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2
4
作者 吕典 金晶 +1 位作者 林邦俊 刘玉青 《林业调查规划》 2020年第2期31-37,49,共8页
以网湖流域稻田、林地0~15 cm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土壤中Cu、Zn、Ni、Cr、Cd重金属含量,基于ArcGIS软件及内梅罗指数法分别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Cu、Zn、Ni、Cr、Cd的... 以网湖流域稻田、林地0~15 cm土壤为研究对象,运用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土壤中Cu、Zn、Ni、Cr、Cd重金属含量,基于ArcGIS软件及内梅罗指数法分别分析了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污染状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Cu、Zn、Ni、Cr、Cd的平均值为64.17、118.81、40.67、41.05和3.88 mg/kg。其中Cd含量是背景值的22.82倍;Cr、Cu、Zn和Ni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均小于1,属于清洁;Cd的单因子污染指数大于3,属于严重超标。通过地累积污染指数的分析表明,Cu为1级轻度污染,Cd为偏重污染;土壤重金属含量变化与湖心距离远近没有明显相关性;Ni与Cr含量呈现较明显的相似性变化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金属 空间分布 污染程度 网湖湿地保护区 湖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升金湖湿地土地利用对鹤类栖息地及种群数量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王成 董斌 +8 位作者 彭文娟 陈凌娜 黄慧 叶小康 朱鸣 吕典 倪燕华 赵抗抗 张双双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511-518,共8页
升金湖湿地是中国重要的越冬鹤类Gruidae栖息地,通过对升金湖湿地鹤类种群和栖息地的变化研究,为鹤类及栖息地保护提出建设性建议。选取1986-2015年8期TM遥感影像,运用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计算1986-2015年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得到不同... 升金湖湿地是中国重要的越冬鹤类Gruidae栖息地,通过对升金湖湿地鹤类种群和栖息地的变化研究,为鹤类及栖息地保护提出建设性建议。选取1986-2015年8期TM遥感影像,运用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模型,计算1986-2015年土地利用综合指数,得到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值。采用土地利用转化率法,计算升金湖湿地1986-2015年土地利用转移概率,分析越冬鹤类栖息地的转移情况。结果表明:各时期土地利用程度变化波动较大,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为220~260,土地利用以林地、草滩地和水域为主,对栖息地影响有限;鹤类栖息地中草滩地保留率最高,达34.44%。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滩地保留率最低,仅为15.36%,芦苇滩地主要转移为草滩地和旱地,分别为23.22%和18.16%。泥滩地主要转移为水域和农田,分别为31.79%和27.75%;除2011-2015年,其他各时期栖息地面积变化与鹤类数量增减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学 鹤类 栖息地 土地利用变化 升金湖湿地 遥感影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桥墩大体积承台施工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吕典 《交通世界》 2019年第23期137-138,共2页
结合工程实例,对某桥梁工程7号主墩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对其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及基坑开挖、垫层施工、破除桩头、钢筋加工及安装、冷却水管布置、模板安装、墩身钢筋及劲性骨架预埋、温度传感器埋设、混凝土施工和养护... 结合工程实例,对某桥梁工程7号主墩进行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对其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测量放样及基坑开挖、垫层施工、破除桩头、钢筋加工及安装、冷却水管布置、模板安装、墩身钢筋及劲性骨架预埋、温度传感器埋设、混凝土施工和养护等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从而更好地提高该桥墩大体积承台的施工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墩 大体积承台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荷平衡的DCM转换器差分外推控制研究
7
作者 王宛阳 吕典 +2 位作者 邹志革 闵闰 童乔凌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2021年第5期19-24,共6页
为了提升电感电流断续模式(discontinuousconductionmode,DCM)下开关电源转换器的瞬态响应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荷平衡原理和平均电流的差分外推控制方法.以Boost转换器为例,该方法利用采样的输出电压进行差分外推(differential extrap... 为了提升电感电流断续模式(discontinuousconductionmode,DCM)下开关电源转换器的瞬态响应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荷平衡原理和平均电流的差分外推控制方法.以Boost转换器为例,该方法利用采样的输出电压进行差分外推(differential extrapolation,DE),预估负载对电荷的影响,进而通过平衡算法得到电流控制量.相较传统的使用电荷平衡原理的电流控制方法(charge balance principle based current control,CBPC),差分外推控制方法缩短了负载估计的延迟,减小了负载估计误差,为DCM转换器的控制设计提供了有效参考.通过Boost样机实验对比了CBPC控制与DE控制在输入、负载和参考电压发生扰动时的响应波形,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DE控制对扰动的响应更加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关转换器 断续导通模式 瞬态响应 数字控制 电荷平衡 负载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视觉敏感性的非对称建筑立面视觉均衡量化研究
8
作者 霍海鹰 吕典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2020年第6期43-48,共6页
对称事物自然是均衡的,但受实际条件制约,建筑立面在很多情形下采用非对称均衡设计.一些视觉审美良好的非对称建筑立面,其是否蕴含某些共性的视觉规律值得探索.本文基于空间视觉敏感性,试图对非对称建筑立面的视觉均衡审美感受进行量化... 对称事物自然是均衡的,但受实际条件制约,建筑立面在很多情形下采用非对称均衡设计.一些视觉审美良好的非对称建筑立面,其是否蕴含某些共性的视觉规律值得探索.本文基于空间视觉敏感性,试图对非对称建筑立面的视觉均衡审美感受进行量化研究,结合建筑学、视科学、心理学相关理论,设计视觉敏感性判别实验,辅以1stopt数据拟合和MATLAB二重定积分,构建非对称建筑立面视觉均衡量化模型,运用该量化模型对部分经典建筑案例立面进行量化分析,提炼并总结非对称建筑立面的视觉均衡设计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敏感性 非对称立面 视觉均衡 量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生态控制线划定研究——以晋州市为例
9
作者 马曙晓 魏艺璇 吕典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19年第9期92-94,共3页
新型城镇化区别与传统城镇化要求,在面向生态空间保护方面作了严格的控制。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于生态控制线研究较多,但在生态安全格局的优化方面还可以完善。因此选取晋州市为研究案例,首先识别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要素,其次... 新型城镇化区别与传统城镇化要求,在面向生态空间保护方面作了严格的控制。目前的研究主要针对于生态控制线研究较多,但在生态安全格局的优化方面还可以完善。因此选取晋州市为研究案例,首先识别该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生态要素,其次将这些生态要素划分成水文、地质灾害、生物、游憩、景观连通性以及农田六类构建单因子生态安全格局,并综合叠加构建生态安全格局,最后以"两级"划定生态控制线,为我国城市生态控制线的划定提供补充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镇化 生态控制线 生态安全格局 划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