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黑板模型的智能驾驶员辅助决策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吕全喜 占正勇 《兵工自动化》 2010年第2期93-96,共4页
为降低驾驶员负担、提高任务的有效性和作战生存性,针对智能驾驶员辅助决策系统的系统状态管理模块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基于黑板模型的知识组织和调度方法进行研究。并以系统状态管理为例,将飞行员以及领域专家的经验转化成规则。结果表明... 为降低驾驶员负担、提高任务的有效性和作战生存性,针对智能驾驶员辅助决策系统的系统状态管理模块进行了深入分析,对基于黑板模型的知识组织和调度方法进行研究。并以系统状态管理为例,将飞行员以及领域专家的经验转化成规则。结果表明,该研究为智能驾驶员辅助决策系统在工程中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驾驶 系统状态 知识库 黑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癌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被引量:3
2
作者 吕全喜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11期1-1,3,共2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11例食管癌手术中31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行左侧开胸、胸内吻合术,左侧开胸、左侧颈部吻合术,右侧开胸、右侧颈部吻合术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分... 目的探讨食管癌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011例食管癌手术中31例出现喉返神经损伤患者的病例资料。结果行左侧开胸、胸内吻合术,左侧开胸、左侧颈部吻合术,右侧开胸、右侧颈部吻合术者喉返神经损伤的发生率分别为0.30%,4.49%,17.31%。结论食管癌手术喉返神经损伤的主要原因是术中喉返神经旁肿大转移淋巴结的清扫,其预防关键为术者熟悉喉返神经的解剖,精细操作,采用钝、锐性分离相结合的方法紧贴上段食管外膜解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手术 喉返神经损伤 原因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指令意图识别技术 被引量:4
3
作者 符凯 朱雪耀 +1 位作者 吕全喜 姜超 《兵工自动化》 2022年第10期41-44,59,共5页
为实现空管员直接发布指令来操控无人机,结合深度学习在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中的应用,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指令意图识别方法。使用改进Skip-Gram模型生成指令文本的词向量,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进行... 为实现空管员直接发布指令来操控无人机,结合深度学习在自然语言处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NLP)中的应用,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指令意图识别方法。使用改进Skip-Gram模型生成指令文本的词向量,输入到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指令文本分类,得到空管员发布指令的意图。通过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对指令意图进行识别,有助于后续指令理解技术的实现,为进一步实现空管员与无人机直接交互做准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空地对话 自然语言处理 意图识别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空地对话指令理解技术
4
作者 符凯 朱雪耀 +1 位作者 吕全喜 姜超 《兵工自动化》 2022年第11期84-88,共5页
为解决传统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无法在融合空域中通过空管员进行指挥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空地对话指令理解技术。通过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和条件... 为解决传统无人机(unmanned aerial vehicle,UAV)无法在融合空域中通过空管员进行指挥控制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无人机空地对话指令理解技术。通过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和条件随机场(conditional random fields,CRF)进行指令关键信息提取,得到无人机可直接执行的结构化指令,实现空管员与无人机直接交互。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一定程度解决传统交互模式的问题,达到空管员直接通过语音操控无人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空地对话 深度学习 指令理解 槽填充 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 条件随机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PI对非小细胞肺癌通过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吕全喜 贺敬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2期220-224,共5页
目的探讨CT灌注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imaging,CTPI)对非小细胞肺癌通过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试验组,均通过抗血管生成治疗;以同期收治的100例通过... 目的探讨CT灌注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perfusion imaging,CTPI)对非小细胞肺癌通过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评价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试验组,均通过抗血管生成治疗;以同期收治的100例通过安慰剂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对照组,观察治疗1个周期后两组患者CT灌注参数。结果治疗1周期后,疾病控制组灌注值、强化峰值、血容量比疾病进展组低(P<0.05),肿瘤组织最大径变化率及CT灌注参数变化率呈正相关。ROC表明:灌注值变化率对非小细胞肺癌疾病控制、疾病进展组的诊断效能最高,为99.3%,灌注值变化率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评价诊断的准确性比强化峰值及血容量高(P<0.05)。结论CTPI可对非小细胞肺癌抗血管生成治疗效果及患者微循环的改变进行早期反映,CT灌注参数变化率与患者病灶组织大小的变化率呈正相关,且疗效评估中灌注值变化率的效能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抗血管生成治疗 疗效评估 诊断效能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T/CT与MRI融合成像对肺癌侵袭性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6
作者 吕全喜 贺敬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1年第8期1334-1338,共5页
目的探究PET/CT与MRI融合成像对肺癌侵袭性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0例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以PET/CT与MRI检查后手术,并把术前PET/CT与MRI图像融合,计算并统计诊断效能。结果PET/CT图像显示肺癌侵袭性淋巴结长径平均(11.60... 目的探究PET/CT与MRI融合成像对肺癌侵袭性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0例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以PET/CT与MRI检查后手术,并把术前PET/CT与MRI图像融合,计算并统计诊断效能。结果PET/CT图像显示肺癌侵袭性淋巴结长径平均(11.60±7.68)mm,短径平均(7.01±3.11)mm;SUV最大值(4.30±2.08),TLG平均(6.38±3.57),MTV平均(1.10±0.86),长短径比值(1.68±0.53)mm。MRI弥散图像表明侵袭性淋巴结ADC平均(1.72±0.61)×10^(-3) mm^(2)/s,D平均(0.51±0.23)×10^(-3) mm^(2)/s,D*平均(7.88±5.15)×10^(-3) mm^(2)/s,f平均(0.55±0.13)。ROC曲线表明:PET/CT联合MRI诊断肺癌侵袭性淋巴结的ADC/SUV准确性是79.95%(335/419),D/SUV准确性是81.62%(342/419)。结论PET/CT与MRI融合成像对肺癌侵袭性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联合检测可使诊断结果更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侵袭性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