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对大鼠大脑皮质及海马酪氨酸硝基化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吕保来 吴爱群 +2 位作者 曹莉 周强 何成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73-475,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能否使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产生蛋白质酪氨酸硝基化。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组各20只,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法造模,时间分为1周、2周和3周,每周用Open-field法给予行为学评分... 目的:探讨慢性应激能否使SD大鼠大脑皮质神经细胞产生蛋白质酪氨酸硝基化。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组各20只,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法造模,时间分为1周、2周和3周,每周用Open-field法给予行为学评分,并用组织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观察大脑神经细胞形态和其蛋白质酪氨酸硝基化的变化。结果: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组与对照组神经细胞形态有明显的不同,且出现蛋白质酪氨酸硝基化,两组相比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模型鼠的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发生慢性应激损伤,是有效的慢性应激模型,其发生机制至少部分与NO^+的产生而导致神经细胞蛋白质酪氨酸硝基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激 大脑皮质 海马 酪氨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重症昏迷患者肺部感染的防治 被引量:5
2
作者 吕保来 吕继峰 郜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13年第10期169-170,174,共3页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昏迷患者的肺部感染诱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126例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昏迷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实施相关的防治及护理措施,总结防治对策。结果老龄、住院时间较长、神经功能及意识障碍、长期使用广谱... 目的分析神经外科重症昏迷患者的肺部感染诱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126例神经外科收治的重症昏迷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实施相关的防治及护理措施,总结防治对策。结果老龄、住院时间较长、神经功能及意识障碍、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侵入性操作、免疫力下降是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本组治愈93例,好转9例,死亡24例。结论对神经外科重症昏迷患者,应积极进行原发病的治疗,全面加强病房管理,严格无菌操作,协助患者有效排痰,合理使用抗生素,及时实施支气管镜吸痰灌洗并合理地应用呼吸机等,可有效防治神经外科重症昏迷患者并发肺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部感染 昏迷 神经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镜下切除手术对上矢状窦中后1/3窦旁脑膜瘤患者的疗效 被引量:1
3
作者 吕保来 翟志朋 郜强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19期3530-3532,共3页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切除手术在上矢状窦中后1/3窦旁脑膜瘤中的应用安全性及对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80例上矢状窦中后1/3窦旁脑膜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手术组和显微手术组,各40例... 目的 探讨显微镜下切除手术在上矢状窦中后1/3窦旁脑膜瘤中的应用安全性及对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9年1月安阳地区医院收治的80例上矢状窦中后1/3窦旁脑膜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手术组和显微手术组,各40例。常规手术组患者接受临床常规手术治疗,显微手术组患者接受显微镜下切除手术治疗。评价患者手术效果、手术并发症以及预后情况[改良Rankin量表(mRs)、日常生活能力评价量表(ADL)]。结果 显微手术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手术组(P<0.05)。显微手术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常规手术组(P<0.05)。显微手术组患者预后情况优于常规手术组(P<0.05)。结论 显微镜下切除手术治疗上矢状窦中后1/3窦旁脑膜瘤患者,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预后复发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下切除术 脑膜瘤 安全性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探讨 被引量:9
4
作者 王楠 吕继锋 吕保来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3期31-32,共2页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ymorrhage, HICH)术后再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导致再出血的原因及探讨应对策略。方法从手术操作、术后血压状态、患者术前的机体功能等多方面入手分析本院神经外科2008~201... 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ymorrhage, HICH)术后再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导致再出血的原因及探讨应对策略。方法从手术操作、术后血压状态、患者术前的机体功能等多方面入手分析本院神经外科2008~2012年高血压脑出血行开颅术后再出血患者51例患者的病历资料。结果42例再出血患者中有21例6 h以内复查头颅CT显示原出血部位再次出现较大血肿,同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中25例凝血功能异常,27例肝功能或肾功能障碍。结论术中止血操作不规范、术后早期血压控制不稳及患者术前即存在的凝血功能异常是造成术后再出血的主要原因。针对以上原因,规范术中止血技术、控制术后血压平稳并对患者存在的凝血功能异常及时采取措施,籍以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术后再出血 手术操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