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膳食生物标志物在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与挑战
1
作者 吕佳瑶 黄翊珺 +1 位作者 张诗怡 施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3-65,共23页
采用膳食生物标志物评估特定的食物摄入和饮食暴露,是提升传统自我报告式膳食计量手段准确性和精确度、挖掘膳食因子功能特性的重要手段。膳食生物标志物的精准测量可以促进对饮食与慢性代谢性疾病风险之间关系的理解,助力实现个性化精... 采用膳食生物标志物评估特定的食物摄入和饮食暴露,是提升传统自我报告式膳食计量手段准确性和精确度、挖掘膳食因子功能特性的重要手段。膳食生物标志物的精准测量可以促进对饮食与慢性代谢性疾病风险之间关系的理解,助力实现个性化精准营养。代谢组学是筛选膳食生物标志物的关键方法,文章回顾了2013—2023年基于大规模人群队列研究和随机对照饮食干预研究得到的有关谷物、果蔬类、肉类、鱼类、乳制品、坚果类摄入的膳食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结果,梳理了特定膳食生物标志物与肥胖、心脑血管疾病、癌症、阿尔兹海默症等35种饮食营养相关代谢疾病风险的关系;从研究设计、复杂食物成分、个体差异和代谢物组数据处理技术4个方面分析当前膳食生物标志物在营养学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挑战,强调利用膳食生物标志物揭秘饮食与健康关系的巨大潜力和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生物标志物 代谢疾病 代谢组学 精准营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药同源滇黄精水提物保护酒精性肝损伤的机制 被引量:2
2
作者 周兰荠 刘天启 +3 位作者 吕佳瑶 张续梦 王鹏 施琳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2-96,共15页
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PK)是我国传世经典食药两用食物,营养物质丰富,具有护肝等功效。九蒸九制是炮制滇黄精的经典方法,但其对滇黄精护肝作用及机制的影响尚无报道。基于LO_(2)细胞酒精性损伤模型,探究九蒸九... 滇黄精(polygonatum kingianum coll.et Hemsl.,PK)是我国传世经典食药两用食物,营养物质丰富,具有护肝等功效。九蒸九制是炮制滇黄精的经典方法,但其对滇黄精护肝作用及机制的影响尚无报道。基于LO_(2)细胞酒精性损伤模型,探究九蒸九制滇黄精水提物(Nine Steaming Nine Drying processed PK extracts,PPK)对酒精性肝损伤的改善作用,采用代谢组学和生物信息数据库联合分析以及分子对接揭示其物质基础及潜在的调控机制。结果表明:PPK可以显著提升酒精诱导损伤的LO_(2)细胞活性,改善氧化应激和炎症指标,提高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活性;代谢组学分析联合生物数据库检索发现PPK显著富集芦丁、呋喃酮、咖啡酸、没食子儿茶素等23种代谢物,通过PI_(3)K-Akt、AMPK、NF-κB信号通路调控肝脏氧化应激与炎症;分子对接结果证实PPK的核心代谢物与酒精代谢酶之间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研究结果初步揭示PPK能够通过调控氧化应激、减轻肝脏炎症、增强乙醇代谢功能来缓解酒精性肝损伤,为PPK营养功能的定位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药同源 滇黄精 LO_(2)细胞酒精性损伤 代谢组学 生物信息数据库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色彩珙桐苞片与叶片的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梁玲 江洁蓓 +2 位作者 张腾驹 吕佳瑶 陈小红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05-513,共9页
以生长在同一生境下的粉红珙桐和普通珙桐植株为试材,比较两种珙桐苞片/叶片的色素、基础代谢物含量和酶活性,探讨粉红珙桐苞片与叶片的呈色机理。结果显示:粉红珙桐叶片的类黄酮含量是普通珙桐的1.52倍,两种珙桐苞片中的类黄酮含量都较... 以生长在同一生境下的粉红珙桐和普通珙桐植株为试材,比较两种珙桐苞片/叶片的色素、基础代谢物含量和酶活性,探讨粉红珙桐苞片与叶片的呈色机理。结果显示:粉红珙桐叶片的类黄酮含量是普通珙桐的1.52倍,两种珙桐苞片中的类黄酮含量都较低,且无显著差异(P>0.05);粉红珙桐苞片和叶片的花色苷含量极显著高于普通珙桐(P<0.01),分别是普通珙桐的1.68倍和3.67倍;粉红叶片的光合色素略低于绿色叶片,但无显著差异(P>0.05)。粉红珙桐苞片和叶片的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普通珙桐(P<0.05),可溶性蛋白含量则相反;苞片的可溶性糖含量极显著低于叶片(P<0.01),而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更高(P<0.01)。粉红珙桐苞片和叶片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查尔酮异构酶(CHI)活性极显著高于普通珙桐(P<0.01),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显著差异(P>0.05);苞片中的酶活性大多都显著高于叶片(P<0.05),尤其是CHI活性。类黄酮、花色苷含量与可溶性糖、脯氨酸含量、PAL、CHI活性呈显著正相关,而与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花色苷是珙桐苞片转粉红的直接因素,而叶片转粉红受类黄酮和花色苷的共同影响,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脯氨酸、PAL、CHI影响花色苷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红珙桐 花色苷 基础代谢物 酶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雅安周公山不同发育阶段峨眉含笑的枝叶性状 被引量:2
4
作者 彭希 赵安玖 +2 位作者 陈智超 吕佳瑶 李曜汐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5-73,共9页
【目的】研究不同发育阶段峨眉含笑Michelia wilsonii的枝叶性状,可了解峨眉含笑种群枝叶之间对资源的权衡利用情况,预测枝叶性状的空间分布情况。【方法】以四川省雅安周公山不同发育阶段的峨眉含笑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化主轴分析(SMA... 【目的】研究不同发育阶段峨眉含笑Michelia wilsonii的枝叶性状,可了解峨眉含笑种群枝叶之间对资源的权衡利用情况,预测枝叶性状的空间分布情况。【方法】以四川省雅安周公山不同发育阶段的峨眉含笑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化主轴分析(SMA)、主成分分析(PCA)和地统计方法,研究不同发育阶段峨眉含笑枝叶性状的相关性和空间特征。【结果】①不同发育阶段叶鲜质量、叶干质量、叶干鲜比、叶面积、比叶面积、叶厚度、1年生小枝密度、2年生小枝密度、2年生小枝干鲜比之间差异显著(P<0.05),1年生小枝干鲜比差异不显著(P>0.05)。②不同发育阶段叶性状间呈显著相关(P<0.05),小枝性状间呈显著相关(P<0.05),叶片性状与小枝性状相关不显著(P>0.05)。③整体种群枝叶性状的最优半方差拟合函数以线性模型为主,呈随机分布。大树阶段以指数和球状模型为主,呈聚集分布,而中小树阶段的空间相关性差。【结论】峨眉含笑种群的生态策略随着发育阶段的增加由快收益向慢收益转变,采用半方差函数能够预测枝叶性状的分布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发育阶段 叶性状 小枝性状 相关性 半方差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改一拆”政策下嘉兴市生猪养殖业的转型 被引量:2
5
作者 张芷源 汪婷婷 +1 位作者 吕佳瑶 马梦莎 《湖北畜牧兽医》 2015年第10期49-51,共3页
随着嘉兴市生猪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模式的改变,生猪养殖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嘉兴市生猪养殖现状的分析,估算了嘉兴市生猪养殖粪尿年产生量及主要污染物年产生量,结合政府提出的"三改一拆"、&qu... 随着嘉兴市生猪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养殖模式的改变,生猪养殖与环境污染的矛盾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通过对嘉兴市生猪养殖现状的分析,估算了嘉兴市生猪养殖粪尿年产生量及主要污染物年产生量,结合政府提出的"三改一拆"、"五水共治"政策,提出了生猪养殖应向减量提质、提质转型、生态农业和现代化养殖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养殖业 环境污染 “三改一拆” 环境治理 嘉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