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跳远起跳技术的生物力学研究综述 被引量:8
1
作者 吕仙利 张妮 《安康师专学报》 2006年第5期72-75,共4页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跳远技术方面的文献资料,从跳远起跳这一重要环节入手,对有关资料进行整理与分析.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体现跳远起跳效果的两个指标———腾起角与腾起初速度及二者的合理组合关系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 跳远 起跳技术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南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性调查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吕仙利 鲁宗成 《安康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41-44,共4页
运用卢谢峰(2003)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对陕南三所高校176名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陕南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总体上呈正向趋势;(2)女生的总体社会适应性高于男生,尤其是在角色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和... 运用卢谢峰(2003)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对陕南三所高校176名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陕南高校大学生社会适应性总体上呈正向趋势;(2)女生的总体社会适应性高于男生,尤其是在角色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和环境的总体认同上显著高于男生;(3)在生活自理适应性上,来自农村的学生要高于城市学生,独生子女低于非独生子女;(4)在角色适应性、生活自理适应性和身心症状表现上,非毕业班学生高于毕业班学生;(5)在职业选择适应性上,文科学生高于理科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南高校 大学生 社会适应性 调查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4
3
作者 吕仙利 程国栋 《安康师专学报》 2006年第4期124-127,共4页
通过分析高校公共体育教学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提高体育课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树立终身体育意识。
关键词 高校体育 体育教学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两地健身俱乐部全职健身指导员生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4
作者 吕雪敏 吕仙利 《安康学院学报》 2009年第6期103-105,共3页
目的:了解俱乐部全职健身指导员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工作生活事件问卷(GS),选取北京和天... 目的:了解俱乐部全职健身指导员生活质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领悟社会支持量表(PSSS)、工作生活事件问卷(GS),选取北京和天津共19家健身俱乐,共97名全职健身指导员作为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京、津两地健身指导员生活质量状况除社会领域高于正常人群外,生理、心理、环境领域均低于正常人群.社会支持、积极应对方式(GS)与生活质量各领域呈正相关,消极应对方式、工作生活事件与生活质量各领域呈负相关.结论:健身指导员的生活质量状况一般,寻求社会支持、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和减轻工作生活事件的影响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天津 全职健身指导员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内外运动决策研究的可视化分析——基于认知心理学角度
5
作者 常淑芝 吕仙利 孙延林 《安康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50-55,共6页
本研究以知识图谱方式梳理国内外运动认知领域运动决策研究的时空分布特征、学科分布特点、热点共现与演进过程,探索30年来国内外运动认知领域运动决策的发展脉络、研究进展和前沿问题,为我国学者今后开展深入研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 本研究以知识图谱方式梳理国内外运动认知领域运动决策研究的时空分布特征、学科分布特点、热点共现与演进过程,探索30年来国内外运动认知领域运动决策的发展脉络、研究进展和前沿问题,为我国学者今后开展深入研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运动决策研究的发文量呈递增趋势;美国发文数量最多,英国发文的影响力最大;中国学者为该领域的研究也做出了很大贡献。同时,运动决策研究主要以体育学及心理学领域研究为主导,多学科交叉渗透融合,从多元视角揭示运动决策的机制和规律;研究热点从认知行为神经科学角度开展运动决策研究逐渐过渡到从脑神经机制角度研究运动决策,两个阶段的研究热点和侧重点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决策 认知决策 知识图谱 科学计量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育与非体育类大学生社会适应与应对方式比较研究
6
作者 吕仙利 《教育界(高等教育)》 2018年第8期31-32,共2页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普及,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文章以体育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体育与非体育专业类大学生社会适应情况,指出体育与非体育类大学生社会差异所在,并... 随着高校规模的扩大,我国高等教育逐渐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普及,高校教学质量和办学特色受到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文章以体育专业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体育与非体育专业类大学生社会适应情况,指出体育与非体育类大学生社会差异所在,并对提高体育类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提出建议,以推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与非体育专业 社会适应性 大学生能力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