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岸线变化速率计算方法及影响要素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吕京福 印萍 +1 位作者 边淑华 庄振业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51-59,共9页
计算历史时期海岸线变化率常用的数学方法有端点法、平均速率法、线性回归法和折剪法。对于线性均变海岸,这几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之间差异很小,反映的岸线变化趋势比较一致,但对于振荡性或过渡性海岸,计算结果之间有较大的差异。端点法和... 计算历史时期海岸线变化率常用的数学方法有端点法、平均速率法、线性回归法和折剪法。对于线性均变海岸,这几种方法的计算结果之间差异很小,反映的岸线变化趋势比较一致,但对于振荡性或过渡性海岸,计算结果之间有较大的差异。端点法和平均速率法能较好地反映长期岸线变化的总趋势;线性回归法有助于反映海岸变化的过程和规律性;折剪法则可以发现并删除数据序列中的不稳定因素,减小这些异常值的影响。平均速率法在引入最小临界时间概念后,可以平滑突发事件对总计算结果的影响。若引入最小临界时间前后的计算结果有较大变化,则应引起对海岸变化过程中的短期事件的关注。对线性均变海岸,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根据从简有效的原则选择计算方法,而振荡性和过渡性海岸则应综合使用各种计算方法,尽量以多元回归法取代线性回归法来反映岸线变化规律。计算中使用的数据总量和取样频度、总采样时间长度及数据的精度均会影响到计算结果的精度。以山东日照的2个岸段为例,分析了过去20a间岸线的长期观测资料。结果表明,影响2个岸段演化的因素和2个海滩的发育过程明显不同。第一岸段为典型的线性均变海岸,各数学方法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根据过去20a的资料计算得到的岸线变化率,可以作为未来岸线变化预测的依据。而第二岸段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岸线 变化速率 时间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及其在近海工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74
2
作者 刘保华 丁继胜 +3 位作者 裴彦良 李西双 高俊国 吕京福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74-384,共11页
介绍了多波束测深、侧扫声纳测深、浅地层剖面测量、高分辨率地震测量和海洋磁力测量等五项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和简单工作原理,给出了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主要技术产品型号以及主要参数和性能和展示了这些技术近年来在近... 介绍了多波束测深、侧扫声纳测深、浅地层剖面测量、高分辨率地震测量和海洋磁力测量等五项海洋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最新进展和简单工作原理,给出了目前国内外广泛使用的主要技术产品型号以及主要参数和性能和展示了这些技术近年来在近海工程,例如海缆(海底光缆、电缆和管线等)路由调查、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工程地质环境评价、工程灾害因素分析、海底目标物寻找和水下考古等方面的应用实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地球物理探测 多波束测深 侧扫声纳 浅地层剖面仪 高分辨率地震测量 海洋磁力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仪器检测与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王方旗 周兴华 +7 位作者 丁继胜 林旭波 董立峰 陶常飞 梁冠辉 刘敦武 吕京福 崔力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59-567,共9页
针对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这2种声呐系统探讨性地提出了"两步法"的性能检测和评价方法:1)声学物理参数检测:分析了与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系统性能相关的关键声学物理参数(声源级、频率/频谱、脉冲长度、波束角或开角),... 针对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这2种声呐系统探讨性地提出了"两步法"的性能检测和评价方法:1)声学物理参数检测:分析了与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系统性能相关的关键声学物理参数(声源级、频率/频谱、脉冲长度、波束角或开角),并提出了在消声水池中测定这些参数的方法;2)实际探测性能评价:分析了与浅地层剖面仪和侧扫声呐系统性能相关的实际探测效果评价指标,并提出了通过海上试验来检测和评价这些指标的方法。最后对建设具备高效消声性能的大型试验水池,建设海底标准地层检测场和海底标准目标物检测场以真正实现设备性能的检定应做的后续工作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地层剖面仪 侧扫声呐 声学参数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滩均衡剖面的概念及相关问题的讨论——以日照实测海滩剖面为例 被引量:10
4
作者 印萍 吕京福 夏东兴 《黄渤海海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39-45,共7页
海滩均衡剖面是海洋动力和海滩泥沙充分作用下的一个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对均衡的海滩形态。绝对意义上的、理想的均衡海滩剖面在自然界是难以找到的 ,而统计意义上的海滩均衡特征可以满足海岸变化和海滩过程研究需要。海滩均衡剖面的形... 海滩均衡剖面是海洋动力和海滩泥沙充分作用下的一个具有统计意义上的相对均衡的海滩形态。绝对意义上的、理想的均衡海滩剖面在自然界是难以找到的 ,而统计意义上的海滩均衡特征可以满足海岸变化和海滩过程研究需要。海滩均衡剖面的形态主要受控于国海滩泥沙的粒度特征 ,该剖面的形态指数是海滩泥沙沉降速率的函数 ,海滩粒度越粗 ,海滩坡度越陡。本文研究的日照海滩存在统计意义上的均衡剖面。由于海滩沉积物粒度具有明显的分带特征 ,海滩剖面不是一个理想的均一平面 ,而是由与海滩泥沙粒度相适应的两个均衡剖面组成。这两段海滩的表层粒径分别为 4.8Φ和 7.5Φ ,观测剖面的海滩形态指数分别为 0 .0 75和 0 .0 1 5,理论海滩形态指数分别为 0 .0 77和 0 .0 2 ,理论值和观测值有很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滩 均衡剖面 形态指数 粒径 海洋动力 泥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盖州滩沉积特征及其沉积动力学意义 被引量:3
5
作者 陶常飞 亓发庆 +2 位作者 王方旗 董立峰 吕京福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46-552,共7页
通过对盖州滩不同区域的浅地层剖面以及钻孔资料的研究,分析了盖州滩浅部地层的沉积特征及其形成过程中的沉积动力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自1894年双台子河行水之始,径流所携泥沙在由双台子河口入海,巨量泥沙在河口区域快速沉积,形... 通过对盖州滩不同区域的浅地层剖面以及钻孔资料的研究,分析了盖州滩浅部地层的沉积特征及其形成过程中的沉积动力学意义。研究结果表明,自1894年双台子河行水之始,径流所携泥沙在由双台子河口入海,巨量泥沙在河口区域快速沉积,形成了典型的前积斜层理:在盖州滩西侧即河口区域,斜层理倾向E,倾角介干1°~2°,至盖州滩南侧,层理倾向转向SE,倾角减小,一般小于1°;同时,沉积层理的分布特征记录了泥沙入海后在余流的作用下的输运方向,即泥沙整体呈顺时针方向迁移,表明辽东湾北部近岸海域的环流呈顺时针方向运动。为当前关于辽东湾环流的研究提供地质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盖州滩 辽东湾环流 前积层理 辽河口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基岩海湾潮流地貌模式及其沉积动力特征 被引量:3
6
作者 边淑华 夏东兴 吕京福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98-307,共10页
对我国基岩海湾内的潮流沉积和地貌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潮滩、潮流水道、潮流沙脊等地貌单元的组合特征,概括出3种潮流地貌模式:潮滩型、滩—槽型和滩—槽—脊型。通过各模式海湾环境特征的对比分析,设定紊动射流系数Rbjet做为判别潮... 对我国基岩海湾内的潮流沉积和地貌进行了系统研究。根据潮滩、潮流水道、潮流沙脊等地貌单元的组合特征,概括出3种潮流地貌模式:潮滩型、滩—槽型和滩—槽—脊型。通过各模式海湾环境特征的对比分析,设定紊动射流系数Rbjet做为判别潮流水道形成发育程度的水动力参数,发现潮流水道较为发育的滩—槽型和滩—槽—脊型海湾往往开敞度较小,纵深较长,而平均潮差较大,Rbjet大于45。潮流沙脊是区分滩—槽型和滩—槽—脊型潮流地貌模式的标志地貌,粗颗粒泥沙来源是其发育的必备条件:残留沉积、海岸侵蚀来沙丰富的海湾内潮流沙脊发育;河流来沙则可以改造形成小规模现代潮流脊;而靠近大河河口,细颗粒来源丰富的海湾则不利于潮流沙脊发育,湾内形成滩—槽型潮流沉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岩海湾 潮流地貌模式 沉积动力特征 潮流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