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法去板栗皮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吕一舟 尹国民 +1 位作者 杨哪 徐学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4期219-222,共4页
对板栗内皮的酶法脱除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以板栗的去皮率、感官评定和硬度为指标,考察了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去除板栗内皮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表明,当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液的质量浓度均为1.0g/L,反应pH为4.5,反应温度为50℃... 对板栗内皮的酶法脱除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以板栗的去皮率、感官评定和硬度为指标,考察了用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去除板栗内皮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表明,当果胶酶和纤维素酶液的质量浓度均为1.0g/L,反应pH为4.5,反应温度为50℃,反应时间为15min,固液比为1∶3(g/mL)时,可使其去皮率达到90%,硬度为12029.6g,在该条件下得到的板栗色泽自然金黄,外形光滑,品质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去皮 酶解 工艺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朱砂七多糖体外免疫增强活性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吕一舟 刘珍秀 +6 位作者 潘兴学 王文丽 张为民 宋晓平 麻武仁 刘迎秋 范云鹏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73-77,共5页
研究朱砂七多糖(Polygonum cillinerve polysaccharide, PCP)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用MTT法和ELISA等方法分别检测PCP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小鼠脾淋巴细胞的毒性、细胞增殖及小鼠脾淋巴细胞IL-2、IL-4、IL... 研究朱砂七多糖(Polygonum cillinerve polysaccharide, PCP)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小鼠脾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用MTT法和ELISA等方法分别检测PCP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小鼠脾淋巴细胞的毒性、细胞增殖及小鼠脾淋巴细胞IL-2、IL-4、IL-10、IFN-γ细胞因子分泌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PCP浓度为1.95μg/mL~31.25μg/mL时,对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小鼠脾淋巴细胞无毒性,能促进鸡外周血淋巴细胞和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促进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L-2、IL-10、IFN-γ等细胞因子,表明PCP在体外具有较好的免疫增强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砂七多糖 鸡外周血淋巴细胞 小鼠脾淋巴细胞 免疫增强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茵陈蒿口服液制备工艺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吕一舟 范云鹏 +4 位作者 张艳玲 马霞 郭振环 刘永录 张国祖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45-50,共6页
筛选并确定加味茵陈蒿口服液的制备工艺,为进一步开发口服液提供数据支撑,采用水提、醇提、水提醇沉3种提取工艺,以栀子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结合实际生产流程繁简、成本等因素以确定最佳工艺。其中水提工艺采用L 9(33)正交试验设计... 筛选并确定加味茵陈蒿口服液的制备工艺,为进一步开发口服液提供数据支撑,采用水提、醇提、水提醇沉3种提取工艺,以栀子苷含量和浸膏得率为指标,结合实际生产流程繁简、成本等因素以确定最佳工艺。其中水提工艺采用L 9(33)正交试验设计考察料液比、煎煮时间和煎煮次数;醇提工艺采用L 9(34)正交试验设计考察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水提醇沉工艺以水提工艺最佳条件为基础,进行醇沉终浓度和醇沉时间单因素试验。加味茵陈蒿口服液最佳工艺为水提工艺,即补足2倍吸水量后加12倍水,浸泡30 min,每次煎煮1 h,煎煮2次。考虑成本、工时等因素,采用水提工艺时具有成本低、提取效率高、安全方便、操作简单等优点,适合大规模的生产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茵陈蒿口服液 水提 醇提 水提醇沉 栀子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味茵陈蒿口服液的质量控制研究
4
作者 郭振环 吕一舟 +4 位作者 马霞 张志强 李向辉 刘永录 范云鹏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3-68,共6页
对加味茵陈蒿口服液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研究,为口服液开发提供基础依据。采用一般检查方法对加味茵陈蒿口服液的相对密度和pH进行检查,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口服液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加味茵陈蒿口服液相对密度为1... 对加味茵陈蒿口服液质量控制标准进行研究,为口服液开发提供基础依据。采用一般检查方法对加味茵陈蒿口服液的相对密度和pH进行检查,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口服液定性鉴别,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加味茵陈蒿口服液相对密度为1.06~1.10,pH为4.87~4.90。薄层色谱中,口服液样品中与对照品、对照药材在相对应的位置上显现出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样品无干扰。栀子苷、大黄素、甘草酸含量测定结果显示线性关系良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平均回收率均高于95%。对10批样品检测后规定口服液中每1 mL含栀子苷、大黄素、甘草酸分别不得少于1.09 mg、7.12μg和0.73 mg。方法专属性强,准确易操作,可作为加味茵陈蒿口服液质量控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茵陈蒿口服液 质量控制标准 薄层色谱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4对麦冬多糖脂质体调节枯否氏细胞免疫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潘兴学 吕一舟 +4 位作者 王文丽 麻武仁 刘迎秋 宋晓平 范云鹏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1-80,共10页
以枯否氏细胞(KCs)为细胞模型,研究miR-14对麦冬多糖脂质体(OPL)调节免疫活性的影响。首先转染miR-14 mimic或miR-14 inhibitor,再用OPL处理,然后采用Griess、流式细胞术、荧光染色以及细胞划痕等方法检测NO和iNOS的分泌、吞噬FITC-dext... 以枯否氏细胞(KCs)为细胞模型,研究miR-14对麦冬多糖脂质体(OPL)调节免疫活性的影响。首先转染miR-14 mimic或miR-14 inhibitor,再用OPL处理,然后采用Griess、流式细胞术、荧光染色以及细胞划痕等方法检测NO和iNOS的分泌、吞噬FITC-dextran和FITC-OVA的活性、表面分子CD14和MHCⅡ的表达、细胞凋亡、ROS分泌。结果显示,转染miR-14 inhibitor后,OPL能够显著促进NO的分泌和MHCⅡ的表达;转染miR-14 mimic和miR-14 inhibitor后,OPL能够显著提高KCs的吞噬活性,促进iNOS和CD14的表达,并能够降低细胞凋亡水平和ROS的分泌。结果表明,OPL能够通过调控miR-14的表达来提高KCs的免疫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4 麦冬多糖脂质体 枯否氏细胞 免疫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