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补体表达观察 被引量:26
1
作者 王军 袁纯辉 +2 位作者 袁文 孙红 向贇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6期79-81,共3页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NS)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补体表达变化。方法 NS患儿220例为观察组,同年龄段健康体检儿童5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空腹外周血,采用酶法检测血清总蛋白(TP)及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 目的观察肾病综合征(NS)患儿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补体表达变化。方法 NS患儿220例为观察组,同年龄段健康体检儿童50例为对照组,收集两组空腹外周血,采用酶法检测血清总蛋白(TP)及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CD3^+、CD4^+、CD8^+、CD19^+、CD16^+CD56^+细胞数量并分析其细胞比例,采用速率散射免疫比浊法检测两组外周血免疫球蛋白Ig A、Ig G、Ig M及补体C3、C4水平,收集两组晨尿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ALB)、尿β_2微球蛋白(U-β_2-MG)。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血清中TP、ALB含量降低,外周血CD19^+、CD16^+CD56^+细胞数下降,CD3^+、CD8^+细胞比例升高,CD19^+、CD16^+CD56^+细胞比例显著下降,Th/Ts降低,免疫球蛋白Ig A、Ig M及补体C3水平增高(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晨尿U-ALB、U-β_2-MG水平升高增高(P均<0.05)。结论 NS患儿外周血CD3^+、CD8^+细胞比例升高,CD19^+、CD16^+CD56^+细胞比例下降,Th/Ts降低,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3水平增高。NS患儿体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总蛋白 白蛋白 淋巴细胞 免疫球蛋白 补体 尿微量白蛋白 尿Β2微球蛋白 肾病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和微波Fenton组合法处理渗滤液的对比 被引量:20
2
作者 陶长元 向赟 +2 位作者 刘仁龙 孙大贵 刘作华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CAS 2006年第4期18-20,25,共4页
利用高级氧化技术能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小分子的碳氢化合物或将有机物完全矿化为CO2和H2O。利用微波辐射和Fenton法组合处理垃圾渗滤液,以探索微波Fenton法连续流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可行性。实验对比研究了微波辐射、微波辐射与Fe... 利用高级氧化技术能将废水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为小分子的碳氢化合物或将有机物完全矿化为CO2和H2O。利用微波辐射和Fenton法组合处理垃圾渗滤液,以探索微波Fenton法连续流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可行性。实验对比研究了微波辐射、微波辐射与Fenton组合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可行性。实验研究表明,垃圾渗滤液在微波功率为600 W,作用时间为4 min下的COD去除率可达到20%。而经过微波辐射处理后的垃圾渗滤液,再加入Fenton试剂,在FeSO4的浓度为15 mmol/L,H2O2的浓度为60 mmol/L,pH为5,反应时间为30 min的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到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benton试剂 垃圾渗滤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儿童β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类型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肖晗 向赟 +2 位作者 孙红 向飞艳 夏倩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5期515-518,共4页
目的 探讨武汉地区儿童β地中海贫血致病基因分布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就诊的经血细胞分析筛选出的疑似β地中海贫血患儿274例,其中男性178例,女性96例;年龄6个月 ~ 14岁,平均年龄为... 目的 探讨武汉地区儿童β地中海贫血致病基因分布情况。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就诊的经血细胞分析筛选出的疑似β地中海贫血患儿274例,其中男性178例,女性96例;年龄6个月 ~ 14岁,平均年龄为2.83岁。采集乙二胺四乙酸二钾盐(EDTA)抗凝静脉血,提取白细胞DNA,采用PCR寡核苷酸探针反向斑点杂交法(PCR-RDB)进行β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测,对基因突变位点和基因型进行分析。结果 274例β地中海贫血初筛患儿中确诊152例,检出率为55.47 %(152/274)。共检出9种等位基因突变,分别为IVS-2-654、CD41-42、CD17、CD43、CD71-72、CD27-28、-28、-29、CD26;3种最常见的突变位点IVS-2-654、CD41-42、CD17分别占到全部等位基因突变的43.81 %(85/194)、23.20 %(45/194)、12.89 %(25/194)。共检出26种β地中海贫血基因型,9种单纯杂合子110例(占72.37 %,110/152),13种双重杂合子36例(占23.68 %,36/152),4种纯合子6例(占3.95 %,6/152)。结论 β地中海贫血是武汉地区贫血患儿的重要原因之一;武汉地区β地中海贫血患儿以IVS-2-654位点的突变最为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地中海贫血 聚合酶链反应(PCR) 寡核苷酸探针反向斑点杂交法(RDB) 基因型 武汉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6/E7 HPV mRNA检测在Ⅱ级及以上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宋晓婕 陈峪 +3 位作者 曾友玲 周燕 向赟 张妍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5期62-64,共3页
目的观察E6/E7 HPV mRNA检测在Ⅱ级及以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因慢性宫颈炎、不明原因阴道出血、宫颈赘生物、长期分泌物异常等可疑宫颈病变就诊的865例患者,行宫颈脱落细胞HPV DNA、E6/E7 HPV mRNA检测,以阴道... 目的观察E6/E7 HPV mRNA检测在Ⅱ级及以上宫颈上皮内瘤变(CIN)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因慢性宫颈炎、不明原因阴道出血、宫颈赘生物、长期分泌物异常等可疑宫颈病变就诊的865例患者,行宫颈脱落细胞HPV DNA、E6/E7 HPV mRNA检测,以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测方法诊断Ⅱ级及以上CIN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 E6/E7 HPV mRNA检测诊断Ⅱ级及以上CIN的敏感度为87.79%,特异度为59.11%,阳性预测值为58.64%,阴性预测值为88.00%;HPV DNA检测诊断Ⅱ级及以上CIN的敏感度为92.17%,特异度为22.01%,阳性预测值为44.04%,阴性预测值为81.43%;两者特异度、阳性预测值比较,P均<0.05。结论 E6/E7 HPV mRNA检测诊断Ⅱ级及以上CIN特异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DNA E6/E7人乳头瘤病毒mRNA 宫颈上皮内瘤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温度下哈维氏弧菌和白斑综合症病毒对凡纳滨对虾的致病性 被引量:4
5
作者 向赟 吴宇学 +3 位作者 王刚 陈兆明 张锐 孙成波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6-61,共6页
在不同温度[(19±1)、(25±1)、(31±1)℃]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和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长8.12 cm±0.83 cm)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温度为(19±1)℃时... 在不同温度[(19±1)、(25±1)、(31±1)℃]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哈维氏弧菌Vibrio harveyi和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体长8.12 cm±0.83 cm)的致病性。结果表明:温度为(19±1)℃时,整个试验过程中对虾死亡率均低于8.9%,各组病毒携带量低于3.9×104copy/g;温度为(25±1)℃时,病毒单独感染组对虾的死亡率和病毒携带量(最大值71.1%,1.9×105copy/g)和高浓度继发感染组的死亡率和病毒携带量(最大值77.8%,3.2×106copy/g)从试验中期开始明显高于其他组,死亡加快,病毒携带量迅速增加,单独感染细菌组死亡率随感染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最大值为21.1%);温度为(31±1)℃时,病毒单独感染组的死亡率和病毒携带量(最大值47.8%,2.2×104copy/g)从试验中期开始明显低于继发感染组(最大值80.0%,6.1×106copy/g),单独感染细菌组的累积死亡率随细菌浓度的升高而升高(最大值24.4%)。研究表明,温度对WSSV和哈维氏弧菌的致病力影响显著,继发感染和细菌单独感染随温度的升高致病力升高,高温和低温对WSSV的致病力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哈维氏弧菌 凡纳滨对虾 温度 白斑综合症病毒(WSSV)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在小儿人巨细胞病毒感染检测中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肖晗 向赟 +2 位作者 孙红 刘秀珍 向飞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5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在小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就诊的疑似HCMV感染患儿血清或尿液标本,其中血清标本454例,尿液标本1 001例...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在小儿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检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月至2013年10月在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就诊的疑似HCMV感染患儿血清或尿液标本,其中血清标本454例,尿液标本1 001例,患儿男女比为1 005∶394,年龄1天~3岁。用FQ-PCR检测疑似HCMV感染患儿血清和尿液中的HCMV-DNA,比较两种标本的阳性率。结果 1 001例尿液标本的HCMV-DNA阳性率为46.35%(464/1 001),显著高于血清标本的阳性率5.95%(27/454);56例血清和尿液标本HCMV-DNA进行配对检测,其中血清检测阴性的52例中有23例尿液检测为阳性,而血清检测阳性的4例尿液检测均为阳性。结论应用FQ-PCR检测患儿HCMV-DNA,采用尿液标本可提高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HCMV)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血清 尿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现状调查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晓文 甘红霞 +1 位作者 郑静 向赟 《护士进修杂志》 2016年第14期1336-1338,共3页
目的调查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儿童医院普通外科的60例消化道异物患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发生与居住环境、看护家属、年龄、性别等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6岁患儿... 目的调查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武汉市儿童医院普通外科的60例消化道异物患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发生与居住环境、看护家属、年龄、性别等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2-6岁患儿占85%,男女发病率1:0.18,农村儿童占53%;应用胃镜取异物占73.3%,成功率达95.4%。结论造成小儿上消化道异物的原因包括家长知识缺乏、小儿天性好动、看护人员照顾疏忽等,医护人员对家长及看护人员要加强健康宣教,以减少或避免上消化道异物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上消化道异物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6—2017年儿童细小病毒B19感染流行情况及检测路径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孙红 王军 +3 位作者 袁纯辉 丁邦显 邱艳 向贇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11期879-880,共2页
目的了解儿童细小病毒B19(HPV-B19)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武汉儿童医院31 028例疑似HPV-B19感染儿童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HPV-B19-IgM,并对抗体活性值在10~20 U/mL之间的标本进行HPV-B19 DN... 目的了解儿童细小病毒B19(HPV-B19)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方法采集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武汉儿童医院31 028例疑似HPV-B19感染儿童静脉血,ELISA法检测血清HPV-B19-IgM,并对抗体活性值在10~20 U/mL之间的标本进行HPV-B19 DNA定量检测。结果 2017年儿童HPV-B19感染检出率为2.83%,2016年感染检出率为6.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7.625,P<0.05); 2岁以上儿童HPV-B19感染检出率超过5%,显著高于0~2岁年龄段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患儿HPV-B19检出率为4.02%,女性患儿为4.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1,P<0.05)。ELISA法检测HPV-B19抗体活性值处于10~13 U/mL之间的标本与PCR检测结果一致性较好,阴性符合率为93.54%;抗体活性值处于13~17 U/mL之间的标本结果一致性较差,阳性符合率为56.79%;抗体活性值17~20 U/mL的标本,阳性符合率为74.81%。结论 2岁以上、女性患儿对HPV-B19易感。对于经ELISA法检测抗体活性值处于13~20 U/mL之间的标本,有必要进行PCR检测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细小病毒B19 流行病学 酶联免疫吸附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宫颈上皮细胞中硫氧还蛋白2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军 袁纯辉 +1 位作者 孙红 向贇 《临床检验杂志》 CAS 2021年第5期370-372,共3页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宫颈上皮细胞中硫氧还蛋白2(thioredoxin,Trx2)相对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武汉市妇幼保健院经病理学确诊的宫颈癌患者32例、子宫颈上皮瘤样变患者39例及健康人对照者30例的宫颈刷片组...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宫颈上皮细胞中硫氧还蛋白2(thioredoxin,Trx2)相对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在武汉市妇幼保健院经病理学确诊的宫颈癌患者32例、子宫颈上皮瘤样变患者39例及健康人对照者30例的宫颈刷片组织,分别采用实时定量荧光PCR(qRT-PCR)法检测宫颈上皮细胞标本中Trx2的表达状况,并分析宫颈癌患者不同临床病例特征下Trx2表达水平的差异。结果宫颈癌组Trx2水平(251.62±43.77)比子宫颈上皮瘤样变组(443.18±57.53)和健康人对照组(668.44±50.61)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x2表达水平与宫颈癌患者年龄、组织学类型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而与肿瘤分化程度、是否存在淋巴结转移及FIGO分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宫颈上皮细胞中Trx2表达显著降低,与宫颈癌进展、分化程度有关,Trx2可能在宫颈癌进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上皮细胞 硫氧还蛋白2 宫颈癌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硝酸氮浓度变化对感染白斑综合症病毒的凡纳滨对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向赟 王刚 +2 位作者 陈兆明 张锐 孙成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30期10569-10572,10659,共5页
[目的]为对虾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不同亚硝酸氮浓度变化对感染WSSV的凡纳滨对虾的影响.[结果]先感染WSSV试验中,亚硝酸氮浓度在渐变和突变过程中对凡纳滨对虾累积死亡率及病毒增殖的影响显著(P<0.05).突变试验... [目的]为对虾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方法]研究不同亚硝酸氮浓度变化对感染WSSV的凡纳滨对虾的影响.[结果]先感染WSSV试验中,亚硝酸氮浓度在渐变和突变过程中对凡纳滨对虾累积死亡率及病毒增殖的影响显著(P<0.05).突变试验中起始浓度、中浓度、高浓度组凡纳滨对虾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52.2% 、70.0%和76.7%,病毒含量分别为7.0×10^6、1.2×107和9.4×10^6copy/g;渐变试验中累积死亡率分别为50.0%、63.3%和66.7%,病毒含量分别为4.7×10^6、2.7×10 7和1.1 × 10^7 copy/g.后感染WSSV试验中24h对虾死亡率低于12.2%,48h后突变组首先出现死亡高峰,72 ~ 120 h存在显著差异(P<0.05);渐变组试验中起始、中、高浓度亚硝酸氮组凡纳滨对虾的死亡率分别为21.1%、30%和50%,病毒含量分别为9.8×10^4 、2.2×105和2.3×10v6 copy/g;突变组试验中凡纳滨对虾的死亡率分别为31.1% 、48.9%和61.1%,病毒含量分别为2.7×10^5、2.1×10^6和5.2×10^6 copy/g.[结论]携带WSSV的凡纳滨对虾对亚硝酸氮浓度变化更敏感,更易引起WSSV从潜伏感染转为急性感染.亚硝酸氮突变影响对虾对WSSV的易感性比渐变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氮 凡纳滨对虾 白斑综合症病毒 实时荧光定量PCR 病毒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先天性肛门直肠闭锁的护理难点及对策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新文 向赟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013-1015,共3页
关键词 肛门直肠闭锁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虾地膜精养池营养盐的时空差异 被引量:1
12
作者 关仁磊 向赟 +2 位作者 陈兆明 杨世平 孙成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7期5487-5492,共6页
[目的]研究两口对虾地膜精养池营养盐的时空差异状况。[方法]在两口对虾地膜精养池投放一定密度虾苗,选取不同时间段和取样点取水样,检测地膜精养池中营养盐的时空差异变化。[结果]虾池水质中磷酸盐、硝酸氮、亚硝酸氮、氨氮含量的平均... [目的]研究两口对虾地膜精养池营养盐的时空差异状况。[方法]在两口对虾地膜精养池投放一定密度虾苗,选取不同时间段和取样点取水样,检测地膜精养池中营养盐的时空差异变化。[结果]虾池水质中磷酸盐、硝酸氮、亚硝酸氮、氨氮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0.369、0.393、0.775、0.525 mg/L,均已经超过了富营养化的阈值,试验过程中均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硝酸氮和氨氮到了后期有所缓和;整个养殖过程中,垂直方向上各水层的营养盐差异不显著,而在水平方向上部分区域的营养盐则差异显著(P<0.05),且各区域的营养盐含量大小排列顺序是C区>D区>B区>A区。[结论]该研究为科学调控水质、降低养殖过程中的自身污染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膜池 仔虾 营养盐 时空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汉地区2572例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向飞艳 高雯琪 +2 位作者 郑好 向贇 肖晗 《巴楚医学》 2019年第3期74-77,共4页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采用免疫胶体金法进行幽门螺杆菌(Hp)IgG抗体检测的患儿资料,统计不同组别Hp的感染情况。结果:共有2 572例患儿纳入本次分析,依据疾病类...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分布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年1月~2018年12月采用免疫胶体金法进行幽门螺杆菌(Hp)IgG抗体检测的患儿资料,统计不同组别Hp的感染情况。结果:共有2 572例患儿纳入本次分析,依据疾病类别不同将患儿分为6组,其中健康体检组397例,Hp抗体检出率为13.85%;有消化道症状组1 076例,Hp抗体检出率为15.4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292例,Hp抗体检出率为20.89%;过敏性紫癜组343例,Hp抗体检出率为14.58%;慢性胃炎组335例,Hp抗体检出率为17.01%;消化性溃疡组129例,Hp抗体检出率为27.13%。随着年龄增长,有消化系统症状患儿的Hp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且7岁以上的Hp检出率最高,达到25.40%;ITP组和消化性溃疡组的Hp检出率均高于健康体检组(均P<0.05)。结论:武汉地区儿童Hp感染率低于国内报道的平均水平,对于有消化道症状的患儿,随着年龄增长,Hp感染率呈上升趋势,且Hp感染可能与ITP发病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儿童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