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情感生产与“十七年”文学教育功能
- 1
-
-
作者
向蕊琦
王本朝
-
机构
西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4-112,F0003,共10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想史”(19ZDA274)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专项项目“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话语的历史谱系与体系建构”(2024JZDZ046)。
-
文摘
“十七年”文学是在特定历史阶段、社会条件及其主体状态中创造的当代文学。它具有鲜明而强烈的文学教育功能,并将文学情感作为文学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十七年”文学不但创造着特定的思想世界,而且还生产出特殊的情感世界。它主要借助革命历史和现实感受实现“革命情感”、“个人情感”以及“生活情感”生产,发挥文学教育人、改造人的巨大作用。“十七年”文学的情感生产,拥有一个丰富的意义空间,从革命情感的高扬到个人生活情感的重造,从情感认同到情感差异,具有独特的情感政治意义。“十七年”文学的情感生产,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个人生活的复杂性与革命阶级的丰富性,显示了当代文学表达社会精神意识的力度和个人情感心理的限度。这是中国社会革命的现实命题,也是当代文学创作实践所积累的鲜活经验。“十七年”文学实现了社会情感与文本政治的互动与融合,这为我们重新阐释“十七年”文学提供了新的可能。
-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文学教育
情感生产
社会情感
文本政治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I209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