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严重事故下堆芯熔融物迁移行为模拟分析
1
作者 魏超 向清安 +1 位作者 罗跃建 李春 《原子能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640-1648,共9页
为深入了解严重事故机理以及影响事故进程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我国三代核电机组不同类型堆芯支承结构的设计特点,利用严重事故分析程序开展了熔融物迁移进程模拟分析,深入研究了熔融物迁移进程不同阶段的现象以及堆芯支承结构对迁移进... 为深入了解严重事故机理以及影响事故进程的关键因素,本文结合我国三代核电机组不同类型堆芯支承结构的设计特点,利用严重事故分析程序开展了熔融物迁移进程模拟分析,深入研究了熔融物迁移进程不同阶段的现象以及堆芯支承结构对迁移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严重事故初期,由于压力容器水位下降速率有限,堆芯熔化阶段出现熔融材料滞留分层,形成稳定可冷却的氧化物硬壳,导致内部熔池不断径向扩张,发生初始侧向迁移;随后熔融物继续沿侧向和竖向同时发生二次迁移,3类堆芯支承结构对熔融物二次迁移的阻碍特性不同,A类支承结构在初始侧向迁移后,熔融物尚未接触到支承板,后续侧向迁移熔融物质量流量较小,大部分熔融物沿竖向相继熔穿下堆芯板、支承柱和支承板进入下腔室,从而延缓熔融物迁移进程;B类和C类支承结构在初始迁移后至压力容器蒸干前,熔融物即可基本接触并熔化支承板,共同形成下腔室稳态熔池。最终稳态熔池中大部分熔融物,特别是金属熔融物,均需要通过二次迁移进入下腔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事故 熔融物迁移进程 事故机理 堆芯支承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ELCOR乏燃料水池严重事故计算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邓坚 向清安 周克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87-2291,共5页
针对长时间全厂断电(SBO)事故,采用MELCOR程序建立了乏燃料水池的计算分析模型,研究了乏燃料组件加热升温、锆包壳氧化等严重事故现象,并计算了向乏燃料水池注水缓解严重事故的效果。研究表明:乏燃料水池内的严重事故进程相对缓慢,且与... 针对长时间全厂断电(SBO)事故,采用MELCOR程序建立了乏燃料水池的计算分析模型,研究了乏燃料组件加热升温、锆包壳氧化等严重事故现象,并计算了向乏燃料水池注水缓解严重事故的效果。研究表明:乏燃料水池内的严重事故进程相对缓慢,且与乏燃料水池初始水位直接相关;向乏燃料水池注水是缓解乏燃料水池严重事故的有效手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乏燃料水池 全厂断电 严重事故 注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死水区”对模块式小型堆事故进程的影响
3
作者 侯丽强 张明 +4 位作者 向清安 王小吉 武小莉 邓纯锐 邓坚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255-259,共5页
为研究严重事故下"死水区"对模块式小型堆事故进程的影响,采用一体化严重事故分析程序,建立了某模块式小型堆(SMR)的系统模型;并分别对"DVI(direct vessel injection)管线双端断裂"和"DVI管线小破口"事... 为研究严重事故下"死水区"对模块式小型堆事故进程的影响,采用一体化严重事故分析程序,建立了某模块式小型堆(SMR)的系统模型;并分别对"DVI(direct vessel injection)管线双端断裂"和"DVI管线小破口"事故进行了计算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DVI管线双端断裂事故而言,虽然"死水区"的存在或消除对堆芯损坏等主要事件的发展进程并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但"死水区"的消除却能有效减少氢气的产生。对DVI管线小破口事故而言,"死水区"的消除会延缓堆芯损坏等主要事件的发展进程;但由于手动卸压操作的影响,不会明显减少氢气的产生。因此,"死水区"对模块式小型堆事故进程的影响会因破口尺寸的大小等而不同;而且根据计算结果,建议在小型堆的设计过程中应注意尽量避免"死水区"结构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死水区 模块式小型堆 事故进程 氢气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