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临床实践指南制订过程中临床问题的构建——基于病例引导式方法
1
作者 高一城 于子津 +7 位作者 王雅琪 方锐 王程 李媛媛 邓迎杰 摆雪 向文远 费宇彤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8-203,共6页
在临床实践指南制订过程中,临床问题的构建存在技术难点。临床医生或指南制订者在构建临床问题时较少基于真实病例情景,导致结构化临床问题与实际临床内涵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缺失。为解决此难点,本文提出病例引导式临床问题构建方法,并... 在临床实践指南制订过程中,临床问题的构建存在技术难点。临床医生或指南制订者在构建临床问题时较少基于真实病例情景,导致结构化临床问题与实际临床内涵之间存在一定的信息缺失。为解决此难点,本文提出病例引导式临床问题构建方法,并在指南制订过程中进行了实例验证,发现其可更高效、科学地辅助临床问题构建,为临床医生或指南制订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问题 病例引导式 结构化 方法学 临床实践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跗骨窦入路联合Herbert螺钉及微创型跟骨锁定钢板治疗SandersⅡ型及Ⅲ型跟骨骨折 被引量:13
2
作者 周瑜博 董振宇 +1 位作者 向文远 方锐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2年第11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探讨跗骨窦入路联合Herbert螺钉及微创型跟骨锁定钢板,对比传统外侧“L”形切口入路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1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男66例,女44例... 目的:探讨跗骨窦入路联合Herbert螺钉及微创型跟骨锁定钢板,对比传统外侧“L”形切口入路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10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男66例,女44例,年龄20~72(48.82±8.03)岁;SandersⅡ型48例,Ⅲ型62例;其中左侧41例,右侧69例。依照手术入路方式将患者分为跗骨窦入路组和“L”形切口入路组,每组55例。“L”形切口入路组采用传统外侧“L”形切口入路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跗骨窦入路组采用跗骨窦入路联合Herbert螺钉及微创型跟骨锁定钢板治疗。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评价手术效果。采用X线检查患者手术前后的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宽度、高度,评价手术复位情况。采用美国矫形外科足踝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AOFAS)Maryland评分量表评估患者足功能恢复情况,记录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随访至术后12个月,跗骨窦入路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L”形切口入路组(P<0.05),术中出血量低于“L”形切口入路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Bohler角、Gissane角、跟骨长度和高度较术前升高(P<0.05),跟骨宽度较术前降低(P<0.05);术后12个月,两组Maryland评分较术前升高(P<0.05)。随访期间,跗骨窦入路组术后并发症(切口感染、关节疼痛、软组织损伤)发生率低于“L”形切口入路组(P<0.05)。结论:传统外侧“L”形切口入路与跗骨窦入路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疗效均较好,但后者能够缩短手术治疗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侵入性外科手术 跟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GF1基因慢病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向文远 邓迎杰 +1 位作者 廖军 方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2年第28期17-22,共6页
目的基于动物实验探讨IGF1基因慢病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骨性关节炎(OA)的作用。方法取4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10~12周龄,体重280~320 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MSCs+IGF1组、BMSCs组、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膝关节前交叉... 目的基于动物实验探讨IGF1基因慢病毒转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治疗骨性关节炎(OA)的作用。方法取40只SPF级雄性Wistar大鼠,10~12周龄,体重280~320 g,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BMSCs+IGF1组、BMSCs组、模型组,每组10只,采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切断法建立OA模型,其余10只大鼠用于BMSCs的分离。BMSCs+IGF1组大鼠膝关节腔内注射0.1 ml IGF1基因慢病毒转染BMSCs(1×107个),BMSCs组大鼠膝关节腔内注射0.1 ml BMSCs(1×107个);模型组大鼠膝关节腔内注射0.1 ml生理盐水。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大鼠血清Ⅰ型胶原C端肽(CTX-Ⅰ)、CTX-Ⅱ、白介素(IL)-1α、IL-6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骨钙素(OC)、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碱性磷酸酶(ALP)、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膝关节软骨组织中β-catenin、Wnt1、GSK-3β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BMSCs表面抗原CD29、CD34、CD45、CD105高表达,慢病毒转染效率(90.36±2.18)%;BMSCs+IGF1组大鼠膝关节软骨完整,无明显退化,关节面平整,其他两组均存在不同程度软骨退变,关节面不平。与模型组比较,BMSCs组血清CTX-Ⅰ、CTX-Ⅱ、IL-1α、IL-6水平,OC、GSK-3β、ALP、Runx2 mRNA表达水平,β-catenin、Wnt1、GSK-3β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MSCs组比较,BMSCs+IGF1组以上指标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GF1基因慢病毒转染BMSCs能有效改善OA大鼠的病理损伤,能明显促进膝关节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IGF1基因 慢病毒 大鼠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补肾痹通方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6
4
作者 向文远 易林 +1 位作者 邓迎杰 方锐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3年第15期27-34,共8页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补肾痹通方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取补肾痹通方的有效成分与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OMIM、PharmGkb、TTD、DrugBank数据库检索KOA疾病相关靶点,...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补肾痹通方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作用机制。方法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获取补肾痹通方的有效成分与作用靶点,运用GeneCards、OMIM、PharmGkb、TTD、DrugBank数据库检索KOA疾病相关靶点,将药物和疾病靶点取交集,将获得的有效成分及相关靶点导入Cytoscape软件,绘制“补肾痹通方-有效成分-KOA作用靶点”的网络图,筛选关键有效成分,将潜在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绘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图。筛选补肾痹通方治疗KOA的核心靶点,进行GO富集与KEGG注释分析。选取人软骨细胞设置对照组、损伤组、给药组,对照组正常培养,损伤组和给药组在含白细胞介素(IL)-1β(10 ng/ml)DMEM/F12培养基中培养,给药组给予0.4447μg/ml补肾痹通方药液。培养24 h后,观察三组细胞形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炎症因子水平,qRT-PCR与免疫印迹法检测三组软骨修复因子的表达。结果共筛选出补肾痹通方有效成分186个,主要为槲皮素、木犀草素、山柰酚等,主要通过TNF、MMP1、CXCL2、IL1B等关键靶点和PI3K/Akt、T细胞受体、Toll样受体、低氧诱导因子-1、TNF、IL-17等信号通路发挥作用,涉及氧化应激反应、细胞凋亡、炎症反应等生物过程。显微镜下可见,损伤组细胞数量减少,给药组细胞数量增加。损伤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β、IL-6水平高于对照组,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及SOX9、COL2A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给药组TNF-α、IL-1β、IL-6水平低于损伤组,TGF-β、IGF-1、BFGF及SOX9、COL2A1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高于损伤组(P<0.05)。结论补肾痹通方可能通过缓解炎症细胞浸润并参与SOX9、COL2A1调控来促进损伤软骨细胞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痹通方 膝骨性关节炎 中药复方网络药理学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公平性在指南制订中的思考与方法学建议 被引量:2
5
作者 高一城 刘芷含 +7 位作者 陶立元 曹蕊 夏如玉 冯玉婷 方锐 邓迎杰 向文远 费宇彤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2023年第6期1319-1324,共6页
健康公平性能够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健康差异,使公民享有公平的健康服务。目前,指南制订者越来越重视对健康公平性的考虑,并在指南制订的过程中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应用。但现有指南制订过程对于健康公平性的结构化和系统化构建考虑较少,其... 健康公平性能够缩小不同群体之间的健康差异,使公民享有公平的健康服务。目前,指南制订者越来越重视对健康公平性的考虑,并在指南制订的过程中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应用。但现有指南制订过程对于健康公平性的结构化和系统化构建考虑较少,其对未来指南制订的指导较有限。本文探讨在指南制订关键环节对健康公平性系统化构建进行深入思考的方法学建议,以期为指南制订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公平性 临床实践指南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刀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邓迎杰 周泓宇 +3 位作者 孟庆才 向文远 王耀 郭毅 《环球中医药》 CAS 2015年第S2期154-154,共1页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6例),其中治疗采用针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刀疗法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2、4、8和12周进行疗效评...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和对照组(46例),其中治疗采用针刀配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刀疗法治疗;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后2、4、8和12周进行疗效评定并进行半年随访。结果治疗组治愈率83.7%;对照65.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松解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可明显缓解疼及恢复关节功能.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且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创伤微小等优势.是治疗该疾病的理想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中药熏洗 针刀松解术 疗效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