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昭和初期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表”与“里”——以1929年《改造》评论奖为线索
1
作者 向志鹏 杨伟 《东北亚外语研究》 2025年第2期27-40,共14页
1929年宫本显治与小林秀雄同时获得杂志《改造》评论奖一事被视为日本昭和文学史上的著名事件。宫本显治的文章《败北的文学》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对芥川龙之介的文学生涯进行了阶级论式的重构与批判,反映出日本昭和初期无产阶级文学... 1929年宫本显治与小林秀雄同时获得杂志《改造》评论奖一事被视为日本昭和文学史上的著名事件。宫本显治的文章《败北的文学》从无产阶级的立场出发对芥川龙之介的文学生涯进行了阶级论式的重构与批判,反映出日本昭和初期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主流方向。小林秀雄的文章《种种构思》则以自我意识解析的批评方法,将矛头指向了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浮于观念的公式主义倾向。通过克服二元对立的解读视点,进而将宫本显治与小林秀雄的主张视为马克思主义在“日本化”过程中必然会形成的“表”与“里”两个侧面,不仅能够明晰二者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矛盾互补关系,更有助于深入理解日本无产阶级文学在推进运动的同时存在的“忽视现实”与“忽视理论”两类隐患,并最终暗示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在崩溃之后必然会出现的两种转向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无产阶级文学 宫本显治 小林秀雄 马克思主义 转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石统计损伤本构模型与试验 被引量:13
2
作者 王苏生 徐卫亚 +2 位作者 王伟 王如宾 向志鹏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64-470,共7页
基于Mohr-Coulomb破坏准则以及岩石微元强度服从Weibull函数随机分布假设,通过有效应力原理引入孔隙水压力,构建了新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该模型可以考虑孔隙体积变化和损伤阀值的影响。此外,提出了一种新的岩石微元强度计算方法。为使... 基于Mohr-Coulomb破坏准则以及岩石微元强度服从Weibull函数随机分布假设,通过有效应力原理引入孔隙水压力,构建了新的统计损伤本构模型,该模型可以考虑孔隙体积变化和损伤阀值的影响。此外,提出了一种新的岩石微元强度计算方法。为使模型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采用应力~应变曲线峰值点强度确定模型参数m和F0。采用砂岩常规三轴压缩试验对本构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岩石损伤演化、孔隙率变化规律,探讨围压对模型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岩石三轴应力~应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MOHR-COULOMB准则 WEIBULL分布 微元强度 统计损伤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围压下水泥砂浆三轴压缩试验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冉少鹏 王苏生 向志鹏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5年第6期20-23,共4页
对圆柱型水泥砂浆试样进行了不用围压、相同渗压下的三轴压缩试验,并对其强度特征和渗透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的增加,试样的峰值强度增大,围压提高了试样的强度;当偏应力达到临界值后,试样损伤随着偏应力的增大而增加;损伤... 对圆柱型水泥砂浆试样进行了不用围压、相同渗压下的三轴压缩试验,并对其强度特征和渗透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围压的增加,试样的峰值强度增大,围压提高了试样的强度;当偏应力达到临界值后,试样损伤随着偏应力的增大而增加;损伤与渗透率呈指数关系,渗透率随损伤的增大而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砂浆 三轴压缩试验 损伤 渗透率 强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竹皮桥结构方案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余志宇 杨高园 +4 位作者 刘晶 陈龙 向志鹏 陈震 赵卫卫 《安徽建筑》 2021年第12期147-148,共2页
根据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湖北省省赛桥梁结构设计赛项的竞赛规则,文章以本色侧压双层复压竹皮为材料,从结构选型、构件与节点构造、结构建模及主要参数、受力分析等方面,介绍结构设计方案,以期为同类竹皮桥结构方案设... 根据第七届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湖北省省赛桥梁结构设计赛项的竞赛规则,文章以本色侧压双层复压竹皮为材料,从结构选型、构件与节点构造、结构建模及主要参数、受力分析等方面,介绍结构设计方案,以期为同类竹皮桥结构方案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皮 方案设计 结构设计 大学生竞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战期间日本鲁迅传记文学中的“鲁迅像”论考——以太宰治的《惜别》为中心
5
作者 冉秀 向志鹏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2-62,共11页
1931-1945年期间,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不仅使其自身深陷战争泥潭并最终自食其果,也造成该时期日本文学、思想等领域的凋敝。在战败已成为必然的前景下,日本政府面对自身宣传的"国家主义"逐渐受到质疑的现状,提出了更为疯狂的&q... 1931-1945年期间,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不仅使其自身深陷战争泥潭并最终自食其果,也造成该时期日本文学、思想等领域的凋敝。在战败已成为必然的前景下,日本政府面对自身宣传的"国家主义"逐渐受到质疑的现状,提出了更为疯狂的"大东亚共荣圈"之概念。一些对国内压抑的政治氛围感到厌倦的日本文学家,开始将目光转向正在与之交战的中国,试图从那些活跃于五四运动的革命文学家群体中找到将其"日本化"的契机。本文将《惜别》置于二战期间日本鲁迅传记文学的延长线上探讨日本文学家对中国"五四"作家的代表性人物鲁迅的接纳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战时期 鲁迅传记 太宰鲁迅 鲁迅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