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琼州7.5级地震区深部电性异常及地震活动性研究 被引量:14
1
作者 胡久常 白登海 +3 位作者 王薇华 林镇 向小娟 王立风 《地震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8-264,共7页
通过对1605年琼州7.5级大地震震中区及邻近地区大地电磁探测,发现震中区地壳深部存在一低阻体.该低阻体自约13km以下一直延伸到上地幔,推测其为正在上升的地幔柱,并由此认为地幔柱的存在及其热物质的上涌,使上部地壳产生断裂和粘滑活动... 通过对1605年琼州7.5级大地震震中区及邻近地区大地电磁探测,发现震中区地壳深部存在一低阻体.该低阻体自约13km以下一直延伸到上地幔,推测其为正在上升的地幔柱,并由此认为地幔柱的存在及其热物质的上涌,使上部地壳产生断裂和粘滑活动,是产生琼州7.5级大地震的重要原因.这次大地震后断裂活动表现为以蠕滑为主.推测未来再发生同等强度大地震的危险性将大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地电磁 地震 低阻体 地幔柱 琼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琼东北马鞍岭-雷虎岭火山区深部岩浆系统大地电磁三维探测 被引量:5
2
作者 孙翔宇 詹艳 +5 位作者 赵国泽 赵凌强 邓琰 胡亚轩 胡久常 向小娟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40-653,共14页
海南琼东北地区是中国新生代以来火山活动最强烈、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发生1605年琼山7.5级大地震。最新的水准、形变测量以及In SAR资料揭示在琼山7.5级大地震震中以南的地区存在1条SN向展布的沉陷区,沿该区小地震活动频发... 海南琼东北地区是中国新生代以来火山活动最强烈、持续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历史上曾发生1605年琼山7.5级大地震。最新的水准、形变测量以及In SAR资料揭示在琼山7.5级大地震震中以南的地区存在1条SN向展布的沉陷区,沿该区小地震活动频发,即铺前湾—冯家湾小地震密集条带,有研究推测该小地震密集条带与深部岩浆系统的发育有关。为了进一步探测研究琼东北火山区火山岩浆系统的深部结构、地下介质属性、小地震活动和形变变化与火山深部岩浆系统分布的深层关系,2017年初在琼东北地区以雷虎岭-马鞍岭火山区为中心针对2条剖面开展了大地电磁探测,使用相位张量分解技术对其电性结构进行分析,并使用大地电磁三维反演技术获得了沿剖面的三维深部电性结构图像。探测结果进一步确定了琼东北火山区下方的介质属性和低阻体的赋存范围,并发现琼东北地区的电性结构存在明显的东西差异,电阻率值东高西低。此外,在琼东北地区地壳中存在2个低阻体,分别为海南岛西北部澄迈县区域(即雷虎岭和马鞍岭火山口西侧)下方中地壳碗状向W倾斜的低阻体和龙泉下方的低阻体;而在海南岛东北部的铺前湾—冯家湾小地震密集条带与地面沉陷区的深部并没有低阻介质赋存,排除了小地震是由于壳内火山岩浆活动引起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鞍岭-雷虎岭火山区 大地电磁三维成像 电阻率结构 小地震密集条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件小事
3
作者 向小娟 《村委主任》 2013年第20期-,共1页
一个周末,我准备回家,想给父母带点我们村的特产,于是想到了李子.听说二组文组长家的李子很好吃,我打算买几斤.谁知拿过买的东西一看,除了我买的东西之外,文叔叔还把自己种的小菜、花生、绿豆什么的,包了一大袋给我.“呵呵,这种买一送... 一个周末,我准备回家,想给父母带点我们村的特产,于是想到了李子.听说二组文组长家的李子很好吃,我打算买几斤.谁知拿过买的东西一看,除了我买的东西之外,文叔叔还把自己种的小菜、花生、绿豆什么的,包了一大袋给我.“呵呵,这种买一送三的折扣您不亏本啊?”我打趣地问道.“小向你就收下吧,莫嫌弃哟,小姑娘为了咱村里的事跑来跑去,多好的孩子……”文叔叔笑呵呵地说.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