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前列腺一站式弛豫定量磁共振成像技术(MAGiC)扫描的纵向弛豫时间T1、横向驰豫时间T2及质子密度(PD)定量成像的可重复性。方法选择14例健康志愿者,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50.7岁(标准差3.0岁)。在GE 3.0 T MRI扫描仪上进行MAGiC扫...目的探讨前列腺一站式弛豫定量磁共振成像技术(MAGiC)扫描的纵向弛豫时间T1、横向驰豫时间T2及质子密度(PD)定量成像的可重复性。方法选择14例健康志愿者,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50.7岁(标准差3.0岁)。在GE 3.0 T MRI扫描仪上进行MAGiC扫描,生成前列腺组织的T1值、T2值及PD弛豫定量图谱。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来评估同一观察者前后(组内)和不同观察者之间(组间)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应用Bland-Altman散点图来进行评估。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前列腺不同区域组内及组间T1值、T2值及PD值的差异。结果在健康志愿者中,前列腺组织的定量参数(T1值、T2值及PD值)不同观察者间、同一观察者前后测量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值、T2值及PD值在组内和组间的ICC≥0.907,表现为很好的稳定性及可重复性。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前列腺不同区域的测量结果基本均在95%可信区间内,表明组间及组内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组间及组内测量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GiC定量图谱生成的前列腺的T1值、T2值及PD值比较稳定,可重复性好,能够作为前列腺相关疾病的研究及治疗后的长期随访的一个有效指标。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讨前列腺一站式弛豫定量磁共振成像技术(MAGiC)扫描的纵向弛豫时间T1、横向驰豫时间T2及质子密度(PD)定量成像的可重复性。方法选择14例健康志愿者,年龄27~66岁,平均年龄50.7岁(标准差3.0岁)。在GE 3.0 T MRI扫描仪上进行MAGiC扫描,生成前列腺组织的T1值、T2值及PD弛豫定量图谱。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来评估同一观察者前后(组内)和不同观察者之间(组间)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测量结果的一致性应用Bland-Altman散点图来进行评估。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前列腺不同区域组内及组间T1值、T2值及PD值的差异。结果在健康志愿者中,前列腺组织的定量参数(T1值、T2值及PD值)不同观察者间、同一观察者前后测量数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值、T2值及PD值在组内和组间的ICC≥0.907,表现为很好的稳定性及可重复性。Bland-Altman散点图显示前列腺不同区域的测量结果基本均在95%可信区间内,表明组间及组内测量结果具有很好的一致性,组间及组内测量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AGiC定量图谱生成的前列腺的T1值、T2值及PD值比较稳定,可重复性好,能够作为前列腺相关疾病的研究及治疗后的长期随访的一个有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