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矫正性大动脉转位的产前超声心动图诊断价值分析
1
作者 吉丽敏 史莉玲 +2 位作者 张玉奇 王秋莲 赵雷生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03-106,共4页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对矫正性大动脉转位(corrected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cTGA)的诊断价值,分析漏、误诊的原因,以提高cTGA产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13例经产前超声心动图证实为cTGA胎儿的超声资料,超声检查的共... 目的探讨胎儿超声心动图对矫正性大动脉转位(corrected transposition of the great arteries,cTGA)的诊断价值,分析漏、误诊的原因,以提高cTGA产前诊断的准确性。方法选取13例经产前超声心动图证实为cTGA胎儿的超声资料,超声检查的共同征象是房室连接不一致、心室大动脉连接不一致。结果13例cTGA胎儿中超声诊断正确11例(84.62%),误诊2例(15.38%),其中1例误诊为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室间隔缺损,1例误诊为右位心、右心室双出口、室间隔缺损。13例中心房正位、心室左襟、主动脉位于肺动脉的左前(SLL)型12例,心房反位、心室右襟、主动脉位于肺动脉的右前(IDD)型1例;1例(7.69%)为单纯性,12例(92.31%)合并其他心血管畸形,包括室间隔缺损12例、三尖瓣反流8例、中位心7例、肺动脉狭窄4例、房室传导阻滞2例、Ebstein畸形1例。结论胎儿超声心动图可以比较准确地诊断cTGA,但容易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矫正性大动脉转位 超声心动描记术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身热应激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程度的影响及机制 被引量:3
2
作者 王丹妹 何佟 +2 位作者 吉丽敏 翁阳 莫燕娜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8期14-16,共3页
目的观察全身热应激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程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10只。A组为正常体温+假手术对照组,B组为正常体温+肠IR组;C组为38.5~39℃热应激+肠IR组,D组为40~40.5℃热应激+肠IR组,E组... 目的观察全身热应激预处理对大鼠肠缺血—再灌注损伤(IR)程度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各10只。A组为正常体温+假手术对照组,B组为正常体温+肠IR组;C组为38.5~39℃热应激+肠IR组,D组为40~40.5℃热应激+肠IR组,E组为41.5~42℃热应激+肠IR组。自然恢复血液灌注后60 min,取大鼠肠组织行形态学观察,取肠黏膜组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肠黏膜热休克蛋白(HSP)72表达,用原位末端缺口标记法(TUNEL)检测大鼠肠黏膜上皮细胞凋亡情况,用比色法检测肠黏膜Caspase-3活性。结果光镜下观察B组见有固有层破坏,出血;C组损伤程度比B组轻,见部分绒毛顶端破损;D、E组肠黏膜损伤程度更轻,仅出现绒毛顶端上皮下间隙增大或绒毛轻度水肿。肠黏膜HSP72水平A、B、C、D、E组分别为0.40±0.09、0.26±0.09、1.08±0.11、1.39±0.23、2.72±0.88。C、D、E组肠黏膜组织HSP72蛋白水平明显高于A、B组(P均<0.05);E组肠黏膜组织HSP72蛋白水平明显高于C、D组(P均<0.05)。A、B、C、D、E组大鼠肠黏膜组织细胞凋亡率分别为4.60%±1.12%、35.53%±3.40%、21.10%±3.11%、7.50%±1.88%、6.60%±1.83%。肠黏膜细胞凋亡率D、E组比B组降低(P均<0.05)。A、B、C、D、E组大鼠肠黏膜组织Caspase-3活性分别为1.22±0.14、2.72±0.55、1.33±0.24、1.41±0.30、1.16±0.30,C、D、E组大鼠肠黏膜组织Caspase-3活性与B组相比明显降低(P均<0.05)。结论全身热应激预处理对肠IR有保护作用,以40、42℃热应激预处理保护作用较强,其机制与HSP72的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应激 缺血再灌注损伤 热休克蛋白72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学院校多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整体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谢协驹 符史干 +1 位作者 吉丽敏 张经能 《西北医学教育》 2009年第2期221-221,260,共2页
对10个医学门类本科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与教学时数等方面均一致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全部专业均开设的课程占各专业总学时的24.88%-32.11%,大部分专业均开设的课程占各专业总学时的25.84%-33.34%,两项合并达50%以上时;90... 对10个医学门类本科专业在教学内容、教学进度与教学时数等方面均一致的课程设置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全部专业均开设的课程占各专业总学时的24.88%-32.11%,大部分专业均开设的课程占各专业总学时的25.84%-33.34%,两项合并达50%以上时;90%以上各专业开设的共同课程成绩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医学院校 教学计划 课程设置 整体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借鉴ISO9000族质量管理思想构建《实验生理科学》质量保障体系
4
作者 莫燕娜 陈世民 +4 位作者 吉丽敏 何佟 高凌峰 王丹妹 欧守珍 《西北医学教育》 2008年第6期1138-1140,共3页
为了培养医学生标准性、规范性的职业技能和习惯,提高《实验生理科学》教学质量。探讨借鉴ISO9000族质量管理思想和理念,构建《实验生理科学》课程质量保障体系。从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对《实验生理科学》课程教学进行规范... 为了培养医学生标准性、规范性的职业技能和习惯,提高《实验生理科学》教学质量。探讨借鉴ISO9000族质量管理思想和理念,构建《实验生理科学》课程质量保障体系。从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的全过程对《实验生理科学》课程教学进行规范管理和监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9000族质量管理 《实验生理科学》 质量保障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