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源监测与数据融合的水质动态评价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司源 董飞 +5 位作者 廉秋月 彭文启 杜霞 黄爱平 王伟杰 陈学凯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8-94,共7页
水环境精细化管理对水资源质量评价的精度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在长期水环境监测体系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数据,迫切需要研究建立基于多源监测与数据融合的水质动态评价关键技术。系统论述了实施水质动态评价的支撑条件,总结了... 水环境精细化管理对水资源质量评价的精度和时效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我国在长期水环境监测体系建设过程中积累了大量数据,迫切需要研究建立基于多源监测与数据融合的水质动态评价关键技术。系统论述了实施水质动态评价的支撑条件,总结了数据有效利用方面存在的数据孤岛现象较明显、数据共享不畅通、数据有机融合不充分等不足,梳理了多源数据融合的加权平均法、卡尔曼滤波、D-S证据理论、粗糙集理论等主要技术方法,分类综述了地面数据融合、地空数据融合、多源遥感数据融合等多源数据融合技术在水质监测评价领域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源数据 数据融合 水质监测 水质评价 水质预测 预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环境下地下工程结构受力性能与优化分析
2
作者 司源 《中国建筑金属结构》 2025年第6期79-81,共3页
为研究复杂环境下地下工程结构的受力特性并优化设计方案,本文提出采用有限元分析构建正常荷载、极端地层压力、地震荷载及温度效应等多工况受力模型。研究表明,极端地层压力和地震荷载显著加剧应力集中,而温度效应引发局部热应力叠加... 为研究复杂环境下地下工程结构的受力特性并优化设计方案,本文提出采用有限元分析构建正常荷载、极端地层压力、地震荷载及温度效应等多工况受力模型。研究表明,极端地层压力和地震荷载显著加剧应力集中,而温度效应引发局部热应力叠加。基于分析结果,提出了材料选择、形状优化及强化设计措施,通过调整材料性能与几何形状并结合动态环境因素,可有效提升结构承载能力与耐久性,为复杂环境中地下工程的安全性提供理论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环境 地下工程 有限元分析 受力性能 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下游生态需水与生态调度研究综述 被引量:19
3
作者 司源 王远见 任智慧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61-64,69,共5页
系统梳理了20世纪中期以来国内外河流生态需水与生态调度的概念、方法、应用效果等,并针对黄河下游的现状对这些研究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做了述评。通过分析指出,黄河下游的生态需水与生态调度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既界定了总体量值范围... 系统梳理了20世纪中期以来国内外河流生态需水与生态调度的概念、方法、应用效果等,并针对黄河下游的现状对这些研究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做了述评。通过分析指出,黄河下游的生态需水与生态调度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既界定了总体量值范围,也考虑了不同水平年对应不同保证率下的流量过程。提出黄河下游生态需水与生态调度仍存在水文过程与生态系统作用关系尚未厘清、生态流量与水库调度尺度存在差异、黄河下游水库综合利用任务较难协调、未来水沙变化等因素具有不确定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需水 生态调度 流量 黄河下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电厂跑冒滴漏视频识别应用研究
4
作者 张原 司源 《电子技术应用》 2025年第2期21-28,共8页
为解决火电厂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存在“跑冒滴漏”现象,通过视觉识别技术及深度学习的应用,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电厂跑冒滴漏视频识别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该方法基于火电厂摄像头进行现场图像的采集,进行数据预处理和... 为解决火电厂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存在“跑冒滴漏”现象,通过视觉识别技术及深度学习的应用,提出基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电厂跑冒滴漏视频识别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优化和改进。该方法基于火电厂摄像头进行现场图像的采集,进行数据预处理和优化,同时按照缺陷形态建立对应数据集。然后,通过语义分割、数据增强、注意力机制、更改激活函数等技术与卷积神经网络结合,对YOLOv5算法进行深层次优化,包括训练策略的改进和模型评价调整,增强了模型算法对复杂场景识别理解能力,可有效提高视频识别精度与速度,有助于提高火电厂巡检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电厂 跑冒滴漏 视频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 被引量:44
5
作者 司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6-127,130,共3页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除害兴利、产生丰富可再生绿色资源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原有生态环境的平衡。水利水电工程可以有效拦蓄洪水,提高河道过流能力,改善下游生态环境等,但同时对河流生态和社会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在除害兴利、产生丰富可再生绿色资源的同时,也不同程度地破坏了原有生态环境的平衡。水利水电工程可以有效拦蓄洪水,提高河道过流能力,改善下游生态环境等,但同时对河流生态和社会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进一步健全水利水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建立和实施生态补偿机制等,保护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 生态环境 水电资源 小浪底水利枢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季节性河流生态环境复苏关键问题研究
6
作者 刘晓波 董飞 +4 位作者 王威浩 张剑楠 黄爱平 马冰 司源 《中国水利》 2024年第21期29-36,23,共9页
全球有超过50%的河流为季节性河流,由于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与人类活动影响,这一比例仍在上升。2023年,水利部印发《母亲河复苏行动河湖名单(2022—2025年)》,79条河流中有52条为断流河流。较之一般河流,季节性河流干湿交替的水文节律孕... 全球有超过50%的河流为季节性河流,由于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与人类活动影响,这一比例仍在上升。2023年,水利部印发《母亲河复苏行动河湖名单(2022—2025年)》,79条河流中有52条为断流河流。较之一般河流,季节性河流干湿交替的水文节律孕育了其特有的生态水文非连续响应关系。长期以来,河流研究的重点多为常年流水河流,而忽视了季节性河流。针对常年流水河流的研究结论不能直接应用于季节性河流。基于大量文献调研,从季节性河流的内涵与基本特征、生态水文响应关系、健康评估、生态流量适应性调控等4个方面,对季节性河流进行总结分析。研究表明:当前季节性河流缺乏统一的定义和内涵,季节性河流自身应有的水文情势、生态系统过程缺乏深入研究,季节性河流指示生物的确定方法不统一,缺少普遍适用的季节性河流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基准,缺乏针对季节性河流适宜水量阈值的优化调控方法。在季节性河流缺乏基础理论的情况下,厘清季节性河流的基本概念,科学确定其生态水文过程,形成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基准,探索生态环境复苏的水量阈值优化调控方法,是解决制约季节性河流生态环境复苏关键问题的重要途径,也是亟需研究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季节性河流 生态环境复苏 生态水文过程 生态流量 生态水文响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FDM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最大多普勒频移估计 被引量:7
7
作者 司源 宋文涛 +1 位作者 罗汉文 蔡觉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43-45,共3页
为了估计移动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衰落信道下的多普勒干扰,提出了利用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检测最大多普勒频移的方法.在已有的单载波系统多普勒估计算法的基础上,结合OFDM符号已有的循环前缀,通过计算循环前缀的归一化自相关函数,... 为了估计移动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中衰落信道下的多普勒干扰,提出了利用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检测最大多普勒频移的方法.在已有的单载波系统多普勒估计算法的基础上,结合OFDM符号已有的循环前缀,通过计算循环前缀的归一化自相关函数,得到最大多普勒频移.在衰落信道下的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可以准确地估计出最大多普勒频移.该方法只需利用OFDM符号的循环前缀,不需要其他辅助数据或者插入导频,可以方便地应用于现有OFDM系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通信 正交频分复用 多普勒频移 自相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规模天线阵列下的多用户快速波束训练
8
作者 司源 禹宏康 陈艺戬 《中兴通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8-73,共6页
天线阵列孔径增加提升了波束赋形增益,但更窄的波束使得传统的波束训练方法开销成倍增加,制约了系统支持的用户数目。研究了基于哈希函数的快速、低复杂度新型波束训练方案,可以用较低的训练开销在支持更多用户的同时进行波束训练,在此... 天线阵列孔径增加提升了波束赋形增益,但更窄的波束使得传统的波束训练方法开销成倍增加,制约了系统支持的用户数目。研究了基于哈希函数的快速、低复杂度新型波束训练方案,可以用较低的训练开销在支持更多用户的同时进行波束训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随机及固定两种码本设计方法,并对波束对齐成功概率进行理论分析。由于推导得到的波束对齐成功概率是一个复杂函数,无法用于指导码本设计,为此,研究提出一个简单的启发式指标用于评估码本生成参数对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表明所提波束训练方案能够以低训练开销快速实现多用户波束对齐,同时具有高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束训练 多用户 哈希函数 码本设计 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上游水库调节对宁蒙河段防凌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晓岩 司源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4-6,共3页
分析了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联合运用对宁蒙河段防凌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库的联合运用使宁蒙河段凌期流量过程趋于均匀;水电站泄流的热传导作用使头道拐断面以上河段11月和3月的水温升高了0.1~1.7℃;水动力作用和热力的影响使巴彦高勒以... 分析了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联合运用对宁蒙河段防凌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库的联合运用使宁蒙河段凌期流量过程趋于均匀;水电站泄流的热传导作用使头道拐断面以上河段11月和3月的水温升高了0.1~1.7℃;水动力作用和热力的影响使巴彦高勒以上河段流凌时间推迟13~15 d,河段首封日期推迟了7 d,主要断面封冻天数减小了8~33 d,开河日期提前了15 d,开河历时延长了7 d;"文开河"所占比例由无库时的30%增加到70%以上,凌峰流量减小,冰凌灾害得以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凌 水库调节 龙羊峡水库 刘家峡水库 宁蒙河段 黄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频分复用系统中新的载波精同步算法
10
作者 司源 宋文涛 +1 位作者 罗汉文 蔡觉平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81-683,687,共4页
提出了一种利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系统的小区广播信道来进行载波同步的算法,减少了OFDM系统的导频所占用的资源,提高了系统的传输效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加性高斯白噪声信道以及衰落信道下都具有较好的性能.
关键词 正交频分复用 小区广播信道 载波同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瞄准时间与导弹质量特性对肩射导弹瞄准稳定性的影响
11
作者 司源 张靖 《弹箭与制导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2-24,共3页
利用惯性测量单元(IMU)和模拟筒装导弹进行了站姿条件下对静止目标的肩射导弹瞄准实验,研究了瞄准时间与筒装导弹质量特性对瞄准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对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改善瞄准稳定性的技术途径。
关键词 瞄准时间 质量特性 肩射导弹 瞄准稳定性 模拟实验 射手 惯性测量单元 单因素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闻天晚年社会主义观的继往开来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士引 司源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4期11-12,共2页
张闻天晚年社会主义观不仅继承和发展了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社会主义思想,而且为第二代领导集体继续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来源。
关键词 张闻天 晚年 社会主义观 继往开来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提升寿险企业审计价值 被引量:3
13
作者 司源 《中国内部审计》 2019年第5期52-55,共4页
本文从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创建流程入手,指出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特点、创建流程和具体内容,总结风险评估体系三大运用价值,以提升企业风险管控能力。
关键词 风险评估 指标体系 审计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外形建模方法对机翼气动特性的影响
14
作者 司源 王正平 张礼 《航空计算技术》 2010年第6期95-98,103,共5页
飞机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外形建模方法对飞机气动特性有较大影响。针对一种大型商用飞机机翼外形方案,基于样条曲线曲面理论,以内外翼整体或分段造型、调整曲面特征截面数量等不同方法进行三维外形建模,同时借助CFD数值计算得出巡航状态下... 飞机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外形建模方法对飞机气动特性有较大影响。针对一种大型商用飞机机翼外形方案,基于样条曲线曲面理论,以内外翼整体或分段造型、调整曲面特征截面数量等不同方法进行三维外形建模,同时借助CFD数值计算得出巡航状态下各外形的气动参数,对比分析几种建模方法对机翼外形和气动特性的影响,并总结出一些关于飞机机翼外形建模的基本原则,对飞机设计和制造工程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翼外形 样条曲线曲面 外形建模方法 气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研究——谈设置报纸回信纸的可能性
15
作者 司源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3期15-16,共2页
报纸相比于网络媒介,其惟一优势是:将传统文化中"白纸黑字"所蕴含的"理智、现实、确定"的潜在精神外化为具体的能体现"主体或自我意识"的操作和参与行动。这一优势得以确立的背景是:在因发展而困惑的中... 报纸相比于网络媒介,其惟一优势是:将传统文化中"白纸黑字"所蕴含的"理智、现实、确定"的潜在精神外化为具体的能体现"主体或自我意识"的操作和参与行动。这一优势得以确立的背景是:在因发展而困惑的中国社会,多角色的存在,使人们备感孤独;他们需要一种现实的纽带来确定他们在现实或意识世界中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报纸 网络 读者 主体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流道技术的电磁功能结构防除冰系统流场与传热特性分析
16
作者 陈晓宇 司源 陈龙 《空军工程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0,102,共6页
基于微流道技术的电磁功能结构气热防除冰系统设计与其内/外流场的流体流动行为及传热特性密切相关。为了实现微流道气热防除冰系统设计,提出了一种流场-传热耦合数值分析方法,以气热空心石英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为微流道实现手段,... 基于微流道技术的电磁功能结构气热防除冰系统设计与其内/外流场的流体流动行为及传热特性密切相关。为了实现微流道气热防除冰系统设计,提出了一种流场-传热耦合数值分析方法,以气热空心石英纤维增强树脂基复合材料为微流道实现手段,进行了典型翼面前缘电磁功能结构的流场与传热特性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15℃的外部条件下,基于微流道的防除冰方案具备满足防除冰需求的潜力,为后续进行气热防除冰方案优化设计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除冰 微流道 流-热耦合 传热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对称通气空泡多相流场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黄磊 黄瀚锐 +2 位作者 李晓旺 司源 段磊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101,共8页
通气空泡的非对称介质分布将影响其水动力特性,继而影响空泡稳定控制,目前对其流动特性的认识较为局限。为揭示非对称通气空泡的流动机理,基于循环水洞实验及数值仿真开展了多相流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非对称流动导致空泡形成非对称沾... 通气空泡的非对称介质分布将影响其水动力特性,继而影响空泡稳定控制,目前对其流动特性的认识较为局限。为揭示非对称通气空泡的流动机理,基于循环水洞实验及数值仿真开展了多相流场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非对称流动导致空泡形成非对称沾湿区,依据流动介质的不同,非对称沾湿区可分为透明气相区、水气混合区及沾湿区。水气混合边界由底端母线向顶端母线发展过程中,滞止高压减小,空泡厚度增加,液体进入空泡内部方式从主要由轴向进入转化为主要由周向进入,同时水气混合物在来流作用下逐渐聚集,水气混合区面积随之增大。随着空泡闭合点逐渐靠近顶端母线,沿周向流动的液体层发展至顶端母线,顶端母线处则形成低速、高压、水气掺混区,湍流特性增强,并伴有大量细碎空泡涡的脱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气空泡 非对称 流动特性 水气混合 湍流特性 脱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磁流量计在德士古气化炉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司源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年第36期80-80,共1页
介绍了电磁流量计的工作原理,分析了电磁流量计的组成结构及各部分的主要作用,介绍了电磁流量计的选型要求,安装要求,以及科隆电磁流量计在德士古气化炉中的使用情况。
关键词 德士古气化炉 水煤浆 衬里 信号噪音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抚仙湖水位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邓欣 司源 +3 位作者 杨坪宏 刘晓波 董飞 李廷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4-51,共8页
近年来抚仙湖水位出现严重下降现象,研究其水位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维持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有重要意义。基于1953~2020年抚仙湖流域水文气象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累积距平、Pettitt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水位年际、年内变化规律... 近年来抚仙湖水位出现严重下降现象,研究其水位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对维持湖泊生态系统稳定有重要意义。基于1953~2020年抚仙湖流域水文气象数据,采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累积距平、Pettitt突变检验等方法分析水位年际、年内变化规律,用水量平衡法分析湖泊水量变化,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法探究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对抚仙湖流域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①1953~2020年抚仙湖年际水位变化呈上升-下降-上升-下降趋势,季节性变化特征为秋季水位高、夏季水位低;②与基准期1962~1974年相比,1975~2008年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径流的贡献率分别为10.0%和90.0%,2009~2020年的贡献率分别为18.1%和81.9%,人类活动影响占主导作用但近年来贡献率有所降低;③人类活动对径流贡献率的减少与抚仙湖流域取水许可管理、工业园区搬迁、引调水工程运行等因素有关,减少人类活动对湖泊水位的影响,有利于保障抚仙湖水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变化特征 水量平衡 累积量斜率变化率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 抚仙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流域水质时空变化特征与原因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朱志鹏 司源 +1 位作者 董飞 郭文献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9-43,共5页
为探究黄河流域水质时空分布规律及污染成因,系统收集了2015~2019年黄河干流8个省界站点7项基本水质指标逐月监测数据,采用季节性Kendall趋势检验法等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黄河水质时空分布和趋势变化特征,基于现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评... 为探究黄河流域水质时空分布规律及污染成因,系统收集了2015~2019年黄河干流8个省界站点7项基本水质指标逐月监测数据,采用季节性Kendall趋势检验法等统计方法系统分析了黄河水质时空分布和趋势变化特征,基于现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评价了水质状况确定了主要污染指标,并应用线性回归模型探究了污染成因。结果表明,多数水质指标浓度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中游下游>上游,潼关站各项水质指标浓度显著高于其他站。趋势检验结果显示,多数站点水质指标浓度呈(高度)显著下降或无明显趋势,中下游河段部分站点TP浓度则为(高度)显著上升趋势,尤以高村、利津站上升速率最为显著;从空间差异性来看,潼关站水质较差与该断面多条污染严重的支流汇聚有关。从季节差异性来看,TP浓度季节分布特征表现为非汛期<汛期,在汛期降雨冲刷作用下,支流携带的农业含磷元素随降雨形成的地表径流入河,导致TP浓度增加。NH_(3)-N浓度汛期<非汛期,其季节性变化与气温相关性较强,汛期较高的流速和气温有助于促进NH_(3)-N稀释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时空变化 季节性Kendall趋势检验 污染原因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