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C-MS测定不同采收期酸枣仁中脂肪油成分 被引量:15
1
作者 马东来 李新蕊 +3 位作者 司明东 温子帅 郑玉光 邱峰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1-164,共4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析经甲酯化的不同采收期酸枣仁的脂肪油成分组成及相对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时期酸枣仁的脂肪油成分总含量增加,经过GC-MS分析共检测出29种脂肪油成分...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技术分析经甲酯化的不同采收期酸枣仁的脂肪油成分组成及相对质量分数的变化。结果表明:3个时期酸枣仁的脂肪油成分总含量增加,经过GC-MS分析共检测出29种脂肪油成分,包括不饱和脂肪酸类、饱和脂肪酸类、碳氢化合物和醇类化合物这4大类组分。3个时期酸枣仁中均有其特殊的脂肪油成分,同时各时期也有相同的脂肪油成分,其中亚油酸甲酯(33.01%~34.27%)和油酸甲酯(43.66%~45.43%)为各个时期中的主要脂肪油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枣仁 脂肪油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 采收期 亚油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旱盐胁迫下激素对荆芥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司明东 李嘉诚 +4 位作者 李新蕊 孙会改 李菁 郑玉光 马东来 《农学学报》 2023年第1期16-20,共5页
本研究探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GA)、萘乙酸(NAA)和吲哚乙酸(IAA)对旱盐胁迫下荆芥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不同浓度的PEG-6000和盐溶液(NaCl)模拟干旱及盐胁迫得出萌发阈值为10%的PEG-6000溶液和150μmol/L的NaCl溶液。结果表明:除盐胁迫下... 本研究探究了不同浓度赤霉素(GA)、萘乙酸(NAA)和吲哚乙酸(IAA)对旱盐胁迫下荆芥种子萌发的影响。通过不同浓度的PEG-6000和盐溶液(NaCl)模拟干旱及盐胁迫得出萌发阈值为10%的PEG-6000溶液和150μmol/L的NaCl溶液。结果表明:除盐胁迫下的赤霉素处理外,3种激素处理对荆芥种子发芽率影响均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促进萌发效果最好的激素为赤霉素,旱、盐胁迫下GA最佳浓度分别为0.1 mg/L和1 mg/L,发芽率分别为73.00%和58.67%。干旱胁迫下,NAA处理后效果强于IAA,但高浓度抑制作用严重;盐胁迫下,3种激素对发芽率的影响差距不大,但GA处理后种子的发芽势与发芽指数远高于NAA和I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芥 激素 NACL胁迫 PEG-6000胁迫 发芽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茯苓甘草汤治疗肺动脉高压机制探讨 被引量:2
3
作者 马雨婷 司明东 +3 位作者 张笑迎 贾毓欣 闫翠环 马东来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2年第4期675-682,共8页
目的:该文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茯苓甘草汤治疗肺动脉高压(PH)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中寻找并筛选与茯苓甘草汤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数据库筛选肺动脉高压相关的靶点,获得化合物-疾病共同作用靶基因... 目的:该文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研究茯苓甘草汤治疗肺动脉高压(PH)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中寻找并筛选与茯苓甘草汤的化学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数据库筛选肺动脉高压相关的靶点,获得化合物-疾病共同作用靶基因,进而构建“药物-化合物-靶点”相互作用网络图和蛋白质互作网络图并进行拓扑分析;对核心靶点进行GO分析,利用KEGG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相关通路富集,并构建“靶点-通路”网络。将“药材-化合物-靶点”网络中排名前15的成分与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进行分子对接。结果:该文筛选出茯苓甘草汤119个活性成分和90个相应靶点;通过网络拓扑特征评价筛选出与茯苓甘草汤在肺动脉高压方面作用核心靶点11个,如EGFR、CTNNB1、UBC等。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1419个(P≤0.05),其中生物过程(BP)条目1251个,细胞组成(CC)条目55个,分子功能(MF)条目113个。KEGG通路富集筛选得到119条信号通路(P≤0.05)。分子对接结果显示shinpterocarpin、7-Methoxy-2-methyl isoflavone、3’-Methoxyglabridin、β-sitosterol、Licoagrocarpin等核心活性化合物与VCAM-1和ICAM-1的亲和力较好。结论:通过网络药理学证实了茯苓甘草汤多靶点、多成分、整体调节的作用特点,预测了茯苓甘草汤治疗肺动脉高压的主要可能作用机制,验证了网络药理学的预测结果,综合阐释了其抗PH的作用机制,为今后的分子生物学实验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甘草汤 肺动脉高压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药多糖提取工艺的响应面法优化及其功能活性分析 被引量:25
4
作者 段伟萍 李新蕊 +3 位作者 司明东 李可昕 温子帅 马东来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18-123,共6页
利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优化山药多糖的提取工艺,初步评价不同产地山药多糖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能力、羟自由基(OH·)能力和超氧阴离子(O^2-·)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能力。以超声辅助提取温度... 利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优化山药多糖的提取工艺,初步评价不同产地山药多糖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能力、羟自由基(OH·)能力和超氧阴离子(O^2-·)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能力。以超声辅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和料液比为自变量,以山药多糖提取率为因变量,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山药多糖超声辅助提取工艺:提取温度66℃,提取时间26 min,液料比22∶1(mL/g),在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9.34%。不同产地山药多糖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并随着多糖浓度的提高其抑制率随之提高。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山药多糖对DPPH·、OH·和O^2-·具有较显著清除作用,并呈现一定的浓度依赖性。其中4个产地山药多糖中河南怀山药多糖含量最高,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作用、对DPPH·和O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均最优,预处理河南为山药道地产区质优效佳的传统认知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药 多糖 响应面法 Α-葡萄糖苷酶 抗氧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骨皮的基原 产地变迁及采收加工的本草考证 被引量:4
5
作者 李新蕊 司明东 +2 位作者 温子帅 马东来 郑玉光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0年第6期948-954,共7页
目的:从基原、产地和采收加工等方面对地骨皮进行本草考证研究。方法:查阅东汉至今的历代本草书籍、现代专著和文献等资料,对资料中记载的地骨皮药用品种、产地和采收加工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的根皮为地骨... 目的:从基原、产地和采收加工等方面对地骨皮进行本草考证研究。方法:查阅东汉至今的历代本草书籍、现代专著和文献等资料,对资料中记载的地骨皮药用品种、产地和采收加工进行整理与分析。结果:枸杞Lycium chinense Mill.的根皮为地骨皮主流产品,药用历史悠久,另外云南枸杞L.yunnanense Kuang et A.M.Lu、新疆枸杞L.dasystemum Pojark.和黑果枸杞L.ruthenicum Murr.等品种的根皮作为民族药或地方习用品入药;现今枸杞L.chinense Mill.主要以栽培为主,主产于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现代采收加工方法多在春初采挖,洗净泥土,剥下根皮,晒干。结论:该研究为地骨皮的正本清源、资源开发、正确使用等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骨皮 本草考证 基原 产地 采收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