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性能陶瓷人工髋关节材料摩擦磨损研究发展 被引量:9
1
作者 司文捷 李春光 苗赫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24-427,共4页
陶瓷已经在人工髋关节假体制作中获得一定的应用 ,并且有更大的潜力以待开发。对于陶瓷人工髋关节假体 ,其摩擦磨损性能是决定其寿命的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而体外的摩擦磨损测试对于确定其摩擦磨损性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 陶瓷已经在人工髋关节假体制作中获得一定的应用 ,并且有更大的潜力以待开发。对于陶瓷人工髋关节假体 ,其摩擦磨损性能是决定其寿命的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而体外的摩擦磨损测试对于确定其摩擦磨损性能有着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对于氧化铝、氧化锆、氮化硅和碳化硅四种陶瓷的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结果 ,并且结合作者的工作对其进行评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性能陶瓷 人工关节材料 摩擦磨损 磨损性能 氧化铝 氧化锆 氮化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α—SiC粉料液相烧结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司文捷 林仕伟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0期48-50,共3页
比较α-SiC进口粉料和国产粉料的粉料成分、粒度、显微结构,以及以Al2O3-Y2O3烧结助剂液相烧结SiC的力学性能,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进口粉在纯度、粒度和显微结构方面均优于国产粉,从而使其在烧结性能、... 比较α-SiC进口粉料和国产粉料的粉料成分、粒度、显微结构,以及以Al2O3-Y2O3烧结助剂液相烧结SiC的力学性能,分析两者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进口粉在纯度、粒度和显微结构方面均优于国产粉,从而使其在烧结性能、力学性能的方面明显好于国产粉料,通过讨论其中的主要区别,提出了改善国产SiC粉料的性能的一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液相烧结 陶瓷材料 烧结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氧化锆基全瓷崩瓷树脂修补剪切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20
3
作者 殷家悦 包扬 +1 位作者 艾红军 司文捷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9-631,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氧化锆基底材料与复合树脂粘接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将60个钇稳定氧化锆(Y-TZP)试件分为6组,分别接受酸蚀、喷砂、硅烷偶联剂、酸蚀+硅烷偶联剂、喷砂+硅烷偶联剂5种表面处理,未处理组作为对照。在处理面... 目的:比较不同表面处理方式对氧化锆基底材料与复合树脂粘接剪切强度的影响。方法:将60个钇稳定氧化锆(Y-TZP)试件分为6组,分别接受酸蚀、喷砂、硅烷偶联剂、酸蚀+硅烷偶联剂、喷砂+硅烷偶联剂5种表面处理,未处理组作为对照。在处理面粘接复合树脂,经24 h水浴后测试剪切强度。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处理面微观形态。结果:喷砂组(A)(33.45±3.46)MPa、喷砂+硅烷偶联剂组(AS)(36.95±2.93)MPa两组剪切强度值明显高于其他组(P<0.01);未处理组(N)、8%HF酸蚀组(H)、硅烷偶联剂组(S)、8%HF酸蚀+硅烷偶联剂组(HS)组间剪切强度无统计学差异。相同处理方式下,加入与不加人硅烷偶联剂组间剪切强度无统计学差异。SEM观察酸蚀处理对Y-TZP表面形貌无改变,喷砂处理明显粗化Y-TZP表面。结论:喷砂处理能够有效提高Y-TZP与复合树脂粘接强度;酸蚀及硅烷偶联剂对Y-TZP处理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表面处理 瓷修补 粘接 剪切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iO_2光催化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4
作者 颜鲁婷 司文捷 苗赫濯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60-763,共4页
根据近年来TiO2 光催化技术的研究成果 ,对TiO2 光催化剂的制备尤其是室温制备进行了详细地综述 ,并从粉体纳米化、可见光敏化及光催化性能的提高三个方面探讨了TiO2 材料的研究发展趋势。最后对TiO2 作为光触媒的发展及应用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TIO2 常温制备 光催化活性 光触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陶瓷注射成型用PVB树脂基粘结剂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张娇月 徐军 +2 位作者 司文捷 谢志鹏 郭宝华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7-30,共4页
 本文研究了应用于陶瓷注射成形技术的聚乙烯醇缩丁醛 (PVB)基粘结剂体系 ,它主要包括PVB、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OP)、润滑剂和偶联剂。该粘结剂体系与Al2 O3粉末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可以制备混炼均匀和高固含量的Al2 O3陶瓷注射料 ,并...  本文研究了应用于陶瓷注射成形技术的聚乙烯醇缩丁醛 (PVB)基粘结剂体系 ,它主要包括PVB、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DOP)、润滑剂和偶联剂。该粘结剂体系与Al2 O3粉末有较强的相互作用 ,可以制备混炼均匀和高固含量的Al2 O3陶瓷注射料 ,并且注射料具有高的生坯强度和良好的注射成形性。根据该粘结剂体系的TGA曲线 ,可以选择合适的热脱脂程序 ,经热脱脂和烧结得到结构致密的陶瓷制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注射成形 PVB基粘结剂 热脱脂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陶瓷材料高温氧化理论的回顾 被引量:11
6
作者 林仕伟 司文捷 +1 位作者 彭志坚 苗赫濯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8-272,共5页
本文综述了硅基陶瓷材料高温氧化理论 ,在热动力学和整体控速过程两方面具体介绍了在高温条件下Si、SiC、Si3N4
关键词 硅基陶瓷材料 高温氧化 碳化硅 氮化硅 氧化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气敏材料研究进展 被引量:3
7
作者 颜鲁婷 吴洪鹏 +2 位作者 周春燕 司文捷 苗赫濯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0,共4页
对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气敏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着重论述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气敏材料的性能、气敏机理探索三个方面.分析了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气敏材料的发展优势,并对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有机-无机 纳米复合材料 气敏 机理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IM中最新脱脂工艺的进展 被引量:13
8
作者 颜鲁婷 司文捷 苗赫濯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08-112,共5页
陶瓷注射成型是一种近净尺寸可塑成型方法 ,可高效率成型形状复杂的陶瓷部件。脱脂是陶瓷注射成型中最复杂、最重要的环节 ,本文介绍了陶瓷注射成型最新脱脂工艺进展 ,详细介绍了催化脱脂和水基萃取脱脂的脱脂原理 ,并对各种脱脂工艺的... 陶瓷注射成型是一种近净尺寸可塑成型方法 ,可高效率成型形状复杂的陶瓷部件。脱脂是陶瓷注射成型中最复杂、最重要的环节 ,本文介绍了陶瓷注射成型最新脱脂工艺进展 ,详细介绍了催化脱脂和水基萃取脱脂的脱脂原理 ,并对各种脱脂工艺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注射成型 脱脂工艺 催化脱脂 水基萃取脱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硅聚合物制备的陶瓷材料高温结晶与氧化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林仕伟 司文捷 +2 位作者 彭志坚 苗赫濯 Linan An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2-17,共6页
综述了高温结构陶瓷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结晶机理及氧化理论 ,对各种理论模型进行了评介。其中重点介绍了Si-C - (O) - (N)体系的“无定型—成核—晶粒长大”结晶机理和Si -C -N体系的“分离—分解—结晶”结晶机理 ;并具体介绍了Si -C -N... 综述了高温结构陶瓷材料在高温条件下结晶机理及氧化理论 ,对各种理论模型进行了评介。其中重点介绍了Si-C - (O) - (N)体系的“无定型—成核—晶粒长大”结晶机理和Si -C -N体系的“分离—分解—结晶”结晶机理 ;并具体介绍了Si -C -N -O和Si - (B) -C -N高温氧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陶瓷材料 高温结晶 氧化机理 有机硅聚合物 前驱体陶瓷 航空航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制备二氧化钛纳米薄膜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颜鲁婷 司文捷 +2 位作者 刘莲云 戴春爱 郑妍鹏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495-497,500,共4页
低温下制备二氧化钛薄膜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发纳米晶TiO2薄膜低温制备技术,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及气体传感器的气敏性能,并且对拓展光催化技术的应用领域、降低生产成本尤为重要。本文就低温制备二氧化钛薄膜的进展情况进行... 低温下制备二氧化钛薄膜具有重要的意义。开发纳米晶TiO2薄膜低温制备技术,可以提高太阳能电池光电转化效率及气体传感器的气敏性能,并且对拓展光催化技术的应用领域、降低生产成本尤为重要。本文就低温制备二氧化钛薄膜的进展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钛 薄膜 低温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浆料体系中偶联剂的选择含量及作用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颜鲁婷 司文捷 苗赫濯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8,共4页
偶联剂能够增加陶瓷粉体和有机载体的相容性 ,起到降低浆料体系粘度和增加陶瓷固相体积分数的作用。本文测定了不同的偶联剂在Al2 O3 粉体表面的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 (硬脂酸为 2 2 2 %、十八醇为2 15 %和铝酸酯为 3 36 % ) ,并测定分... 偶联剂能够增加陶瓷粉体和有机载体的相容性 ,起到降低浆料体系粘度和增加陶瓷固相体积分数的作用。本文测定了不同的偶联剂在Al2 O3 粉体表面的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 (硬脂酸为 2 2 2 %、十八醇为2 15 %和铝酸酯为 3 36 % ) ,并测定分析了不同的偶联剂在单分子层饱和吸附含量下对Al2 O3 浆料体系粘度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分子层饱和吸附量 偶联剂 粘度 AL2O3 氧化铝 陶瓷浆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K2Ti4O9的制备及其酸交换及剥离反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颜鲁婷 王鹏 +1 位作者 吴洪鹏 司文捷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62-64,共3页
以高温固相反应法、硬脂酸法及硬脂酸钾法三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超细层状钛酸钾盐K2Ti4O9。利用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对钛酸盐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确定,考察了不同反应历程对产物尺寸及结构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层状钛酸钾... 以高温固相反应法、硬脂酸法及硬脂酸钾法三种不同的方法制备了超细层状钛酸钾盐K2Ti4O9。利用X射线衍射及扫描电镜对钛酸盐的结构及形貌进行了确定,考察了不同反应历程对产物尺寸及结构的影响,比较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并对层状钛酸钾盐的酸交换及剥离反应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钛酸钾 制备 硬脂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陶瓷注射成形喂料催化脱脂过程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陈静 郭宝华 司文捷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19-522,共4页
陶瓷注射成形是一种受到日益广泛关注的技术 ,但其中脱脂一步传统采用的热脱脂技术脱脂速度慢 ,效率较低。本研究采用以聚甲醛为主要粘结剂制备了可快速脱脂的新型陶瓷注射成形喂料体系 ,并进行催化脱脂工艺的研究 ,记录了该过程中样品... 陶瓷注射成形是一种受到日益广泛关注的技术 ,但其中脱脂一步传统采用的热脱脂技术脱脂速度慢 ,效率较低。本研究采用以聚甲醛为主要粘结剂制备了可快速脱脂的新型陶瓷注射成形喂料体系 ,并进行催化脱脂工艺的研究 ,记录了该过程中样品失重的情况 ,分析了脱脂阶段不同特征及其原因 ,指出催化脱脂过程速度的控制因素是气态催化剂和气体产物扩散过程。通过脱脂前后样品表面及截断面的扫描电镜分析 ,直观反映了脱脂前后样品微观形貌上的差异及特点。观察了脱脂过程不同时刻样品外围与中心区域的微观形貌 ,证明了脱脂过程是由外围逐渐向内部扩散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喂料 催化脱脂过程 陶瓷 注射成形 聚甲醛 扫描电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_2O_3/SiC纳米复相陶瓷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4
作者 颜鲁婷 司文捷 苗赫濯 《材料科学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7-340,共4页
Al2O3/SiC纳米复相陶瓷由于具有优异的室温及高温机械性能而成为结构陶瓷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Al2O3/SiC纳米复相陶瓷的不同制备加工方式及增强增韧机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中粉体的均匀混合是制备过程的关键因素,残余应力及裂纹偏转... Al2O3/SiC纳米复相陶瓷由于具有优异的室温及高温机械性能而成为结构陶瓷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就Al2O3/SiC纳米复相陶瓷的不同制备加工方式及增强增韧机理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其中粉体的均匀混合是制备过程的关键因素,残余应力及裂纹偏转导致的穿晶断裂以及裂纹尖端SiC颗粒的桥联作用是复相陶瓷强度和韧性增加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相陶瓷 制备 显微结构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纳米超薄膜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颜鲁婷 司文捷 +2 位作者 刘莲云 戴春爱 郑妍鹏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39-142,163,共5页
纳米超薄膜指薄膜厚度处在纳米数量级的薄膜。纳米级超薄膜具有导电、电致发光、光电转换等多种功能,可用于制备传感器、太阳能电池以及光通讯元件,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自组装是制备多层纳米超薄膜的一种方法,它制备的超薄膜是高度有... 纳米超薄膜指薄膜厚度处在纳米数量级的薄膜。纳米级超薄膜具有导电、电致发光、光电转换等多种功能,可用于制备传感器、太阳能电池以及光通讯元件,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自组装是制备多层纳米超薄膜的一种方法,它制备的超薄膜是高度有序和具有方向性的超薄膜。本文就自组装制备纳米超薄膜技术的发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纳米超薄膜的应用发展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组装 超薄膜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PVD法制备多组分超硬薄膜相组成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彭志坚 苗赫濯 +3 位作者 刘亮 齐龙浩 司文捷 李文治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759-762,共4页
回顾了多组分硬质薄膜的发展 ,指出了多组分薄膜低温淀积时相组成研究与预测存在的问题。对多组分硬质薄膜 ,包括类质同晶体系与多组分共熔体 ,低共熔体系、转熔体系、亚稳定固熔体与非晶固熔体 ,化合物 ,梯度薄膜 ,多相薄膜材料 ,多层... 回顾了多组分硬质薄膜的发展 ,指出了多组分薄膜低温淀积时相组成研究与预测存在的问题。对多组分硬质薄膜 ,包括类质同晶体系与多组分共熔体 ,低共熔体系、转熔体系、亚稳定固熔体与非晶固熔体 ,化合物 ,梯度薄膜 ,多相薄膜材料 ,多层薄膜和超晶格薄膜等可能的相组成与相关性质进行了讨论。对淀积速率与薄膜厚度 ,相组成与薄膜均质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PVD法 制备 超硬薄膜相 淀积 硬度 晶格 周期 材料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在陶瓷材料生产加工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颜鲁婷 司文捷 苗赫濯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9-103,共5页
本文就热等离子体涂覆、低温等离子体表面改性、等离子体用于超细粉的合成、等离子体烧结陶瓷材料及ICP MS分析陶瓷组成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等离子体在陶瓷材料发展中的应用背景、技术条件及发展方向。
关键词 等离子体 陶瓷材料 生产 加工 应用 涂覆 表面改性 超细粉 ICP-MS分析 烧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ZnOw制备过程中工艺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鹏 颜鲁婷 +2 位作者 吴洪鹏 周春燕 司文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5-77,共3页
采用常压下直接热蒸发锌粉的方法制备了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研究了升温速率及保温温度对晶须产量、结构及形态的影响。利用SEM及XRD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前期升温速率为3℃/min时,所制备T-ZnOw形貌最为规整,且产率高达... 采用常压下直接热蒸发锌粉的方法制备了四针状氧化锌晶须(T-ZnOw)。研究了升温速率及保温温度对晶须产量、结构及形态的影响。利用SEM及XRD对产物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前期升温速率为3℃/min时,所制备T-ZnOw形貌最为规整,且产率高达95%。随着前期升温速率的提高,产物是不均匀的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晶须尺寸增加。随着保温温度的增加,晶须细化,但晶须结构的完整性及产量都有所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针氧化锌晶须 直接氧化 升温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聚硅烷-硅结构的电容-电压特性
19
作者 彭志坚 司文捷 +2 位作者 谢茂浓 傅鹤鉴 苗赫濯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7-99,共3页
设计了metal-polysilane-silicon(MPS)结构.首次发现MPS结构具有电容-电压(C-V)特性,许多MPS结构的C-V曲线平带电压为正,且其C-V特性与聚硅烷枝化度一致,即随着聚硅烷枝化度提高,MPS结构C-V曲线明显向电压轴正向漂移.聚硅烷MPS结构有望... 设计了metal-polysilane-silicon(MPS)结构.首次发现MPS结构具有电容-电压(C-V)特性,许多MPS结构的C-V曲线平带电压为正,且其C-V特性与聚硅烷枝化度一致,即随着聚硅烷枝化度提高,MPS结构C-V曲线明显向电压轴正向漂移.聚硅烷MPS结构有望设计成测定聚硅烷枝化度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烷 MPS结构 C-V特性曲线 平带电压 枝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Al2O3晶体对氧化铝转相温度的影响
20
作者 刘大鹏 司文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Z10期40-42,共3页
以工业氢氧化铝粉为原料,对其进行了添加α-Al2O3晶种的处理,研究了粉体添加晶种前后转相温度的变化情况。氢氧化铝原料粉在1250℃转变为α-Al2O3,而用湿磨工艺混入5wt%的α-Al2O3作为晶种后,在900℃... 以工业氢氧化铝粉为原料,对其进行了添加α-Al2O3晶种的处理,研究了粉体添加晶种前后转相温度的变化情况。氢氧化铝原料粉在1250℃转变为α-Al2O3,而用湿磨工艺混入5wt%的α-Al2O3作为晶种后,在900℃相转变开始发生,到1100℃转相完成。粉体平均粒径0.3μm,优于原料粉的转相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铝 晶种 转相温度 陶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