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Aspen Plus的碳捕集耦合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模拟与优化
1
作者
王俊鸿
郭健翔
+2 位作者
张林阳
司成功
周小璐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07-114,共8页
针对碳捕集工艺的高能耗现状及再生塔余热存在的巨大节能潜力,利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建模与优化模拟。确定胺法捕集CO_(2)的烟气参数、物性参数后,选择EC-NRTL计算模型进行优化模拟,得到基础碳捕集工艺模型每吨CO_(2)的再生能耗为4.238...
针对碳捕集工艺的高能耗现状及再生塔余热存在的巨大节能潜力,利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建模与优化模拟。确定胺法捕集CO_(2)的烟气参数、物性参数后,选择EC-NRTL计算模型进行优化模拟,得到基础碳捕集工艺模型每吨CO_(2)的再生能耗为4.238 GJ,CO_(2)的吸收率为89.2%。基础碳捕集工艺模型存在再生能耗高、CO_(2)吸收率低的缺点,提出的新型碳捕集耦合余热回收利用工艺模型将富液预加热工艺、吸收塔级间冷却工艺和蒸汽压缩热泵工艺整合,经过模拟计算得到碳捕集耦合余热回收利用工艺模型每吨CO_(2)的再生能耗为2.415 GJ,比基础碳捕集工艺模型的再生能耗减少了43.0%;CO_(2)吸收率为99.2%,比基础碳捕集工艺模型提高了11.2%。提出的碳捕集耦合余热回收利用工艺模型对于CO_(2)捕集节能工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余热回收
碳捕集
Aspen
Plus
优化模拟
再生能耗
吸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Aspen Plus的碳捕集耦合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模拟与优化
1
作者
王俊鸿
郭健翔
张林阳
司成功
周小璐
机构
青岛理工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出处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07-114,共8页
基金
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竞争性创新平台)(2022CXPT051)
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ZR2022QB046)。
文摘
针对碳捕集工艺的高能耗现状及再生塔余热存在的巨大节能潜力,利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建模与优化模拟。确定胺法捕集CO_(2)的烟气参数、物性参数后,选择EC-NRTL计算模型进行优化模拟,得到基础碳捕集工艺模型每吨CO_(2)的再生能耗为4.238 GJ,CO_(2)的吸收率为89.2%。基础碳捕集工艺模型存在再生能耗高、CO_(2)吸收率低的缺点,提出的新型碳捕集耦合余热回收利用工艺模型将富液预加热工艺、吸收塔级间冷却工艺和蒸汽压缩热泵工艺整合,经过模拟计算得到碳捕集耦合余热回收利用工艺模型每吨CO_(2)的再生能耗为2.415 GJ,比基础碳捕集工艺模型的再生能耗减少了43.0%;CO_(2)吸收率为99.2%,比基础碳捕集工艺模型提高了11.2%。提出的碳捕集耦合余热回收利用工艺模型对于CO_(2)捕集节能工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
余热回收
碳捕集
Aspen
Plus
优化模拟
再生能耗
吸收率
Keywords
waste heat recovery
carbon capture
Aspen Plus
optimization simulation
regeneration energy consumption
absorption rate
分类号
X706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Aspen Plus的碳捕集耦合余热回收利用系统模拟与优化
王俊鸿
郭健翔
张林阳
司成功
周小璐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