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乐昌分镜”母题在宋明“戏曲”文学演绎初探 被引量:3
1
作者 司徒秀英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72-76,共5页
陈(557-589)亡国后,帝王之家崩溃。《北史》零零碎碎地记载陈后主众妹妹的下落。其中最富传奇色彩的是乐昌公主的故事。后者经过民间口耳相传,加上"破镜"、"分镜"等典故象征在唐诗上的运用,以及孟《本事诗》的补... 陈(557-589)亡国后,帝王之家崩溃。《北史》零零碎碎地记载陈后主众妹妹的下落。其中最富传奇色彩的是乐昌公主的故事。后者经过民间口耳相传,加上"破镜"、"分镜"等典故象征在唐诗上的运用,以及孟《本事诗》的补缀说明,发展出"乐昌分镜"这一文学母题。这母题不但见于唐宋抒情文学,还在南宋说唱文学中出现。本文主要从中国"戏""曲"发展的角度,考析"乐昌分镜"母题在南宋大曲、戏文以至明代传奇的发展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乐昌分镜 大曲[新水令] 宋戏文《乐昌公主破镜重圆》 明传奇《合镜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染桂林霜——蒋士铨笔下的忠门演义
2
作者 司徒秀英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3-69,共7页
蒋士铨《桂林霜》写于清乾隆辛卯(1771),目的为表彰马雄镇一家死节之忠义精神。蒋士铨个性刚烈,真情流露时,笔下激情荡漾。《桂林霜》固此风格雄肆而悲凉。此戏共二十四出,写实和浪漫手法兼备。蒋士铨描写马雄镇率领阖门义士,奋余勇、... 蒋士铨《桂林霜》写于清乾隆辛卯(1771),目的为表彰马雄镇一家死节之忠义精神。蒋士铨个性刚烈,真情流露时,笔下激情荡漾。《桂林霜》固此风格雄肆而悲凉。此戏共二十四出,写实和浪漫手法兼备。蒋士铨描写马雄镇率领阖门义士,奋余勇、杀强敌、视死如归之状,痛快淋漓。但腥风血雨,叫人看得惊心动魄。《桂林霜》更用幽默的手法写马家妻妾女儿殉节,使人哭笑不得。蒋士铨让"死亡"如真如切地迫近读者(观众)眉睫。《桂林霜》的题材内容、史观、道德观,甚至表现手法,自成一格。除以上各项,《桂林霜》之艺术层次及教化价值本文亦一并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蒋士铨 桂林霜 殉节 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