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臭氧处理对采后马水桔有机磷农药残留降解的研究
被引量:5
- 1
-
-
作者
杨娟
李拥军
司徒满泉
王迎
赖健
-
机构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
佛山市三水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
中山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所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
出处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98-101,共4页
-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09B020201010)
-
文摘
采用臭氧水处理、乙腈萃取和气相色谱法(GC)分析,对采后马水桔果实中的有机磷农药降解效果进行研究,探讨臭氧水质量浓度、处理时间及处理温度等因素对臭氧降解有机磷农药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后马水桔果实在温度为0℃、质量浓度为5mg/L的臭氧水中浸泡处理6min,有机磷农药的降解效果最好,30d后测得磷铵、治螟磷、甲基异柳磷和毒死蜱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1%、81%、85%、82%,马水桔果实中的大部分农药残留得到降解清除。
-
关键词
马水桔
臭氧
有机磷农药
残留
降解
-
Keywords
Mashui orange
ozone
organophosphorus pesticide
residue
degradation
-
分类号
S481.8
[农业科学—农药学]
-
-
题名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稳定性的研究
被引量:3
- 2
-
-
作者
杜淑霞
梁晓为
朱美娟
徐丽
司徒满泉
廖延智
-
机构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暨南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
出处
《中国调味品》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2-68,共7页
-
基金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4J4100101)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检测技术协同创新平台(2A20301)
-
文摘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研究了温度、光照、酸碱度、金属离子、氧化剂、还原剂、碳水化合物对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温度(≤80℃)基本不影响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稳定性;中性和酸性条件下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非常稳定,两者在碱性条件下都不稳定,当NaOH浓度高于0.001mol/L时,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残留率均低于15%;0.05%的Zn^(2+),Na+,Mg^(2+),Ca^(2+),Mn^(2+),Cu^(2+),Fe^(2+)和0.02%Cu^(2+),0.01%Fe^(3+)等金属离子对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稳定性影响较小;还原剂Na_2SO_3浓度≥0.005%时,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稳定性明显降低;浓度低于0.25%的氧化剂H_2O_2对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稳定性影响不大;浓度低于6%的葡萄糖和蔗糖对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和对羟基苯甲酸丙酯的稳定性几乎没有影响。
-
关键词
对羟基苯甲酸乙酯
对羟基苯甲酸丙酯
稳定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
-
Keywords
ethyl 4-hydroxybenzoate
propyl p-hydroxybenzoate
stability
ultraviolet spectrophotometry
-
分类号
TS201.2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
-
题名抗坏血酸棕榈酸酯测定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3
- 3
-
-
作者
杜淑霞
司徒满泉
徐丽
滕晓焕
-
机构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
出处
《粮油食品科技》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4-66,共3页
-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2010A080403001)
-
文摘
将改进滴定碘法应用于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含量的测定,并与碘滴定法和硅钼兰分光光度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几种常用方法的测定结果略有差异,《食品添加剂手册》中的碘滴定法由于溶液混浊影响终点判断,导致结果偏高,重现性较差;硅钼兰分光光度法灵敏度较高,但需要试剂多,测定周期长;滴定碘法与GB 16314-1996中方法的测定结果在5%水平上无显著差异,但由于滴定碘法中淀粉指示剂变色更明显,易于判断滴定终点,方法的精密度更高,且简单快速,可用于抗坏血酸棕榈酸酯含量的日常检测。
-
关键词
L-抗坏血酸棕榈酸酯
测定方法
比较
-
Keywords
L - ascorbyl palmitate
determination methods
comparison
-
分类号
O655.2
[理学—分析化学]
TS202.3
[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