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哺乳期膳食平衡指数评价中国十城市乳母膳食质量 被引量:1
1
作者 李星熠 何婷超 +6 位作者 毛帅 李玭 钟无限 朱淑静 司徒文佑 王培玉 张玉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1期74-80,共7页
目的:修订哺乳期膳食平衡指数,并评价我国十城市哺乳期妇女膳食质量,分析影响哺乳期妇女膳食质量的因素。方法:使用自设问卷和膳食频率问卷,于2019年对中国10城市863名乳母开展横断面营养健康调查。在2016年膳食平衡指数的基础上,根据2... 目的:修订哺乳期膳食平衡指数,并评价我国十城市哺乳期妇女膳食质量,分析影响哺乳期妇女膳食质量的因素。方法:使用自设问卷和膳食频率问卷,于2019年对中国10城市863名乳母开展横断面营养健康调查。在2016年膳食平衡指数的基础上,根据2022年哺乳期妇女膳食指南调整评分标准,并评价乳母膳食质量。结果:乳母膳食摄入不平衡、不足、过量的比例分别为86.7%、85.9%、44.2%。乳母蔬菜类、水果类、奶类、大豆类及水产品类食物摄入不足,食用油和盐摄入过量严重,摄入食物多样性较低。受教育水平、收入、城市类型、体力活动水平、产后抑郁情况和是否参与孕妇学校等多种因素与乳母膳食平衡相关。结论:中国十城市乳母人群的膳食摄入不平衡主要体现为摄入不足,而摄入过量的程度相对较低。应有针对性地加强妇女产后健康教育,提高乳母膳食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平衡指数 膳食质量 乳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个少数民族初乳和成熟乳中的α-生育酚含量及组成
2
作者 张芷怡 李婷 +6 位作者 王丹妮 段素芳 司徒文佑 刘彪 李静 邓泽元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5-10,共6页
文章建立了基于手性色谱法的母乳RRR-α-生育酚(RRR-alpha-Tocopherol,RRR-α-TOH)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测定我国壮族、苗族、白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和回族6个少数民族初乳和成熟乳(n=112)中α-生育酚(alpha-Tocopherol,α-TOH)... 文章建立了基于手性色谱法的母乳RRR-α-生育酚(RRR-alpha-Tocopherol,RRR-α-TOH)检测方法并进行方法学验证,测定我国壮族、苗族、白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和回族6个少数民族初乳和成熟乳(n=112)中α-生育酚(alpha-Tocopherol,α-TOH)及其立体异构体RRR-α-TOH含量,并对其与乳母哺乳期膳食摄入情况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α-TOH和RRR-α-TOH含量随泌乳期延长显著降低(P<0.05)。壮族、苗族和白族初乳中α-TOH和RRR-α-TOH含量均显著高于蒙古族、维吾尔族和回族(P<0.001),壮族和苗族成熟乳中α-TOH和RRR-α-TOH含量均显著高于白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和回族(P<0.001),且少数民族母乳中RRR-α-TOH含量占α-TOH比例均高于80%,母乳中α-TOH含量与乳母哺乳期膳食摄入情况无显著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 母乳 Α-生育酚 RRR-α-生育酚 膳食 方法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36月龄婴幼儿膳食多样性与自报患病的相关性分析
3
作者 朱淑静 毛帅 +6 位作者 李玭 赵艾 钟无限 司徒文佑 何婷超 江华 张玉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4年第1期85-88,63,共5页
目的:探究中国10城市6~36月龄婴幼儿膳食多样性与自报患病情况的相关性。方法:基于2019—2020年在中国10城市开展的横断面调查的数据,通过问卷收集婴幼儿的相关人口学特征、自报患病情况及膳食多样性情况,使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 目的:探究中国10城市6~36月龄婴幼儿膳食多样性与自报患病情况的相关性。方法:基于2019—2020年在中国10城市开展的横断面调查的数据,通过问卷收集婴幼儿的相关人口学特征、自报患病情况及膳食多样性情况,使用卡方检验、Logistic回归、负二项回归模型分析婴幼儿膳食多样性与自报患病发生率及患病次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我国城市婴幼儿最低膳食多样性满足率为74.6%,婴幼儿年龄越大、家庭人均月收入越高、父亲教育程度越高其最低膳食多样性满足率更高(P<0.05)。满足最低膳食多样性的婴幼儿其呼吸系统疾病(IRR=0.76,95%CI:0.58~0.98,P=0.035)以及腹泻(IRR=0.65,95%CI:0.48~0.88,P=0.006)发生的次数更低。暂未发现婴幼儿膳食多样性与各自报疾病的发生率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结论:中国城市6~36月龄婴幼儿膳食多样性与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腹泻存在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膳食多样性 自报患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楂、麦芽及膳食纤维对维生素缺乏幼鼠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刘飞 郝婧宇 +4 位作者 赵子夫 司徒文佑 段素芳 霍贵成 哈惠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18-128,共11页
维生素类微量营养成分缺乏在儿童中普遍存在,针对此问题,本研究以断奶鼠为模型动物,评估在VB1、VB2、VB6和VA缺乏状态下,山楂和麦芽及其与膳食纤维复合对肠道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显示,高剂量山楂和麦芽组、高剂量复合组都能够显著促进... 维生素类微量营养成分缺乏在儿童中普遍存在,针对此问题,本研究以断奶鼠为模型动物,评估在VB1、VB2、VB6和VA缺乏状态下,山楂和麦芽及其与膳食纤维复合对肠道功能的改善作用。结果显示,高剂量山楂和麦芽组、高剂量复合组都能够显著促进模型组小鼠的肠运动性。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维生素缺乏导致大鼠的体质量增量、摄食量和饲料利用率分别显著降低了34.29%、17.78%和19.24%(P<0.05),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比值分别显著降低了37.30%和36.79%(P<0.05),粪便中乙酸和总短链脂肪酸(short chain fatty acid,SCFA)含量分别显著降低了37.63%和43.87%(P<0.05)。与维生素缺乏模型组相比,高剂量山楂和麦芽组显著改善了维生素缺乏大鼠的摄食量和体质量增量,其中摄食量和体质量增量分别增加了7.84%和14.77%(P<0.05),低剂量复合组的食物利用率显著提高11.58%。与维生素缺乏模型组相比,高剂量山楂和麦芽组和低剂量复合组的空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分别显著增加了52.65%和47.35%(P<0.05);高剂量山楂和麦芽组粪便中乙酸和总SCFA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6.86%和78.00%(P<0.05),低剂量复合组粪便中乙酸和总SCFA含量分别显著提高了43.74%和44.91%(P<0.05)。高剂量复合物组会使得肠道菌群中副拟杆菌过度生长,降低菌群多样性,引起菌群失调。高剂量山楂和麦芽组可调控维生素缺乏大鼠肠道菌群结构,增加乳杆菌属和阿克曼氏菌属的丰度。综上表明,高剂量山楂和麦芽组对大鼠肠道菌群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低剂量复合组与高剂量山楂和麦芽组对肠道菌群的影响相似度较高,都能促进产SCFA特定菌属的生长,提高肠道SCFA含量,改善肠道组织形态,从而改善维生素缺乏大鼠肠道吸收功能,促进机体生长发育,实验结果可为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楂 麦芽 膳食纤维 维生素缺乏 肠道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对断奶鼠消化酶活力、肠道运动性及粘膜形态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刘飞 郝婧宇 +5 位作者 段素芳 司徒文佑 洪维鍊 刘伟贤 赵子夫 霍贵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353-360,共8页
乳双歧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是常见的益生菌,本研究系统评估了3株益生菌对断奶鼠消化代谢的调控作用。将断奶1周后的大鼠和小鼠分成对照组和益生菌处理组分别饲喂5周和4周,在此期间益生菌处理组每天分别灌胃1×10^(9) CF... 乳双歧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是常见的益生菌,本研究系统评估了3株益生菌对断奶鼠消化代谢的调控作用。将断奶1周后的大鼠和小鼠分成对照组和益生菌处理组分别饲喂5周和4周,在此期间益生菌处理组每天分别灌胃1×10^(9) CFU的乳双歧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试验期末,小鼠用于肠运动性试验,全部大鼠剖检取样进行生化及组织学分析。结果表明,乳双歧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都能够显著促进小鼠肠道的运动性。同对照组相比,灌胃乳双歧杆菌、植物乳杆菌能够显著(P<0.05)增加大鼠的全期体重增重和肠液中胰蛋白酶活力,其中体重增重分别增加了13.33%和8.52%,胰蛋白酶活力分别提高了28.76%和31.13%。3株益生菌对大鼠的胃蛋白酶和淀粉酶活力、肝脏、脾脏、肾脏和胰腺重量及脏器系数均无显著影响。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均能够显著(P<0.05)提高大鼠血清中总蛋白和球蛋白的含量,其中总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6.84%和9.12%,球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8.80%和6.82%。乳双歧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生菌都会显著(P<0.05)升高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的含量,其中总胆固醇含量分别增加了44.35%、28.23%和17.74%,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分别增加了22.92%、27.08%和12.50%,对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无显著影响。此外,灌胃乳双歧杆菌、副干酪乳杆菌和植物乳杆菌均能够显著(P<0.05)提高大鼠的空肠和回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以及回肠壁厚度,其中空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分别增加了30.65%、19.35%和21.94%,回肠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的比值分别增加了30.21%、31.25%和35.94%,回肠壁厚度分别增加了21.14%、22.35%和27.51%。因此,乳双歧杆菌和植物乳杆菌能够通过促进肠道运动性、增加胰蛋白酶活力和改善肠道组织形态来促进宿主的消化吸收功能,进而提高宿主的体重增重同时又不会带来不良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双歧杆菌 植物乳杆菌 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 消化吸收 断奶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益生菌Lactobacillus casei Zhang和Bifidobacterium lactis V9在活性乳酸菌饮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陈世贤 高鹏飞 +4 位作者 王记成 孙婷 张兴昌 司徒文佑 张和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1-105,共5页
以L.casei Zhang和B.lactis V9为发酵菌株制备活性乳酸菌饮料,评价2株益生菌对活性乳酸菌饮料感官品质的影响及在货架期内的存活稳定性,为L.casei Zhang和B.lactis V9在产品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显示,利用L.casei Zhang单独... 以L.casei Zhang和B.lactis V9为发酵菌株制备活性乳酸菌饮料,评价2株益生菌对活性乳酸菌饮料感官品质的影响及在货架期内的存活稳定性,为L.casei Zhang和B.lactis V9在产品中的应用提供基础数据。研究结果显示,利用L.casei Zhang单独发酵制备活性乳酸菌饮料的最适添加量为1.0×107CFU/g,4℃28 d贮藏期内保持高于3.0×108CFU/g水平;最佳复配发酵组合为L.casei Zhang+B.animalis V9(1∶1,2.0×107CFU/g),4℃28 d贮藏期内样品中总的益生菌活菌数保持5.0×108CFU/g以上,且在口感和滋气味方面感官评价分值最高;B.animalis V9与L.casei Zhang共同发酵发生协同效应,B.animalis V9的添加可促进L.casei Zhang的增殖,且有利于改善L.casei Zhang单株发酵样品的感官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生菌 B.lactis V9 活性乳酸菌饮料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发酵乳中益生菌存活率评价 被引量:9
7
作者 伍鹏 王娟 +3 位作者 王晶晶 陈晓东 司徒文佑 段素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47-153,共7页
该研究旨在阐明酪蛋白/乳清蛋白比例及食物基质对益生菌胃肠道存活特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菌粉固体饮料为对照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质量配比分别为4∶1、2∶1、1∶1、1∶1.5的益生菌发酵乳为实验组,分别测定了它们在动态体外仿生儿童... 该研究旨在阐明酪蛋白/乳清蛋白比例及食物基质对益生菌胃肠道存活特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以菌粉固体饮料为对照组,酪蛋白和乳清蛋白质量配比分别为4∶1、2∶1、1∶1、1∶1.5的益生菌发酵乳为实验组,分别测定了它们在动态体外仿生儿童胃肠道消化模型内连续消化2 h期间胃/肠pH值、表观聚集态结构及总乳酸菌(包含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和嗜酸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存活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消化环境下,菌粉饮料的胃pH最低而肠pH最高,发酵乳胃消化期间形成的凝聚物进入肠消化后逐渐消失;无论是总乳酸菌还是乳双歧杆菌在所有发酵乳样品中的胃肠存活率显著高于在菌粉饮料中的存活率(P<0.05);随着酪蛋白/乳清蛋白比例的增加,发酵乳中总乳酸菌在胃和小肠内存活率均显著提高(P<0.05),但乳双歧杆菌的存活率差异较小。酪蛋白胶束较强的pH缓冲能力以及胃酸环境下形成的凝聚物,对益生菌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进而提高其胃肠道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乳 酪蛋白 乳清蛋白 益生菌 存活率 胃肠道消化模型 凝聚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八城市人群乳制品摄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7
8
作者 范煜桢 赵艾 +3 位作者 张玉梅 司徒文佑 孟丽萍 王颜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1年第9期52-56,共5页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人群乳制品摄入状况,并探讨人口统计、生活方式、乳制品知识等影响因素。方法:对中国8个城市人群进行抽样,采用膳食频率调查问卷调查各类乳制品摄入量,分析乳制品摄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中国8个城市人群的乳制品...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人群乳制品摄入状况,并探讨人口统计、生活方式、乳制品知识等影响因素。方法:对中国8个城市人群进行抽样,采用膳食频率调查问卷调查各类乳制品摄入量,分析乳制品摄入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中国8个城市人群的乳制品摄入量为111.39 g/d,摄入频率为71.3%;纯牛奶的摄入占比为60.39%,为乳制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酸奶摄入占比为28.24%、奶酪占比2%、奶粉占比4.28%。单因素分析显示,乳制品摄入量与性别、年龄、地区、教育水平、家庭食物消费、吸烟、收入状况、BMI以及乳制品知识得分有关,多因素分析表明乳制品摄入量与性别、年龄、地区、教育水平、家庭食物消费以及乳制品知识得分有关。结论:我国8个城市人群乳制品摄入总体较低,乳制品构成相比国外相差较大。乳制品摄入与性别、年龄、地区、教育水平、家庭食物消费、乳制品知识得分等多种因素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制品 影响因素 城市人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样品制备方法对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分析人乳内源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于洋 +3 位作者 王雯丹 李依彤 司徒文佑 靳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63-471,共9页
人乳内源肽是乳蛋白在乳腺中被降解形成的具有生理功能的肽,是人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人乳内源肽对于婴儿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联用技术的应用,促使人乳内源肽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人乳中内源肽... 人乳内源肽是乳蛋白在乳腺中被降解形成的具有生理功能的肽,是人乳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人乳内源肽对于婴儿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联用技术的应用,促使人乳内源肽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人乳中内源肽含量低、干扰组分多,样品制备方法是影响分析结果的关键步骤。为了研究样品制备方法对分析结果的影响,分别采用不变性超滤法(UF 1)、热变性超滤法(UF 2)、化学变性超滤法(UF 3)、三氯乙酸沉淀法(PCPN 1)、乙醇沉淀法(PCPN 2)、强疏水性碳介孔材料(highly ordered mesoporous carbon,OMC)富集法等6种方法从人乳中提取内源肽,利用LC-MS/MS研究样品制备方法对人乳内源肽分析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UF 1和UF 2法制备的样品中可鉴定到的肽段数目分别为1161±8条和1017±91条,两种方法制备的样品中肽序列的重合率大于70%,UF 1在所有方法中鉴定到的肽的数目最多。UF 3法制备的样品所能鉴定到的肽段数目最少,仅为366±18条。PCPN 1和PCPN 2两种沉淀法制备样品中的内源肽分别为779±69和876±55条,但内源肽差异较大,仅有约50%肽段序列重合。OMC法制备样品中肽的数目为549±151条,与其他方法相比,虽然鉴定的肽数量上没有优势,但该方法制备的样品中肽在等电点(pI)和亲水性平均系数(GRAVY)等性质上没有偏倚,说明该法可用于制备特定人乳内源肽。6种方法制备的样品中鉴定到来源于β-酪蛋白、免疫球蛋白受体、骨桥蛋白、αS1-酪蛋白、κ-酪蛋白和胆盐激活脂肪酶的肽,并且源于以上蛋白质的肽段总数在该样品中均超过88%,说明6种方法制备的样品都可以满足鉴定一般人乳内源肽的需求。UF 2、UF 3和OMC法制备的样品中鉴定到源于乳铁蛋白的内源肽的数目分别为21、38和19条,内源肽在乳铁蛋白上的覆盖率分别为14%、16%和19%,而文献常用的PCPN 1法制备的样品则会丢失此类内源肽。综上,UF 2法制备的样品不仅肽段数量多、母体蛋白质种类丰富,还可鉴定到源于乳铁蛋白的肽,可作为人乳内源肽组学研究中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 内源肽 人乳 提取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13~36月龄幼儿挑食行为与自报患病的关联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静 赵艾 +6 位作者 蓝航莲 张健 任中夏 李玭 司徒文佑 王培玉 张玉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2年第9期75-81,共7页
目的:描述中国城市13~36月龄幼儿挑食行为现状,探讨挑食行为与自报患病情况的关系。方法:于2019-2020年对中国10城市924名13~36月龄幼儿开展横断面的营养与健康调查,问卷法收集主要喂养人自报幼儿的挑食与否、挑食食物种类及近3个月患... 目的:描述中国城市13~36月龄幼儿挑食行为现状,探讨挑食行为与自报患病情况的关系。方法:于2019-2020年对中国10城市924名13~36月龄幼儿开展横断面的营养与健康调查,问卷法收集主要喂养人自报幼儿的挑食与否、挑食食物种类及近3个月患病情况,使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法分析挑食行为自报疾病的关系。结果:被调查城市幼儿总体挑食率为36.0%,幼儿居住地为北京市、24~36月龄、首胎出生、父亲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者挑食率较低(P<0.05)。挑食的主要种类为蔬菜(44.7%),挑食者膳食纤维、维生素C、维生素E、铁元素、硒元素、铜元素、锰元素摄入水平低于非挑食者(P<0.05)。控制幼儿所在地区、性别、月龄、父母受教育程度、家庭平均月收入后,相比较非挑食者,挑食者自报便秘风险更高(OR=2.024,95%CI:1.374~2.980)。挑食豆类(OR=2.294,95%CI:1.072~4.911)、蔬菜(OR=2.288,95%CI:1.401~3.735)、水果(OR=3.643,95%CI:1.481~8.959)、蛋类(OR=2.838,95%CI:1.095~7.356)与便秘相关。挑食谷类(OR=2.451,95%CI:1.003~5.992)和水果(OR=3.007,95%CI:1.203~7.521)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有关。结论:中国城市13~36月龄幼儿挑食率较高,挑食行为与幼儿自报便秘、过敏性疾病等存在一定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 挑食 患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十城市孕妇膳食多样性与产前抑郁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言频 蓝航莲 +5 位作者 赵艾 钟无限 毛帅 张健 司徒文佑 张玉梅 《中国食物与营养》 2022年第8期63-66,共4页
目的:探究中国10个城市孕妇膳食多样化水平与产前抑郁的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2019—2020年的“中国10城市孕乳母、0~36月龄婴幼儿营养调查(YI研究)”。纳入855名孕妇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24h膳食回顾调查获得其一般情况以及膳食摄入... 目的:探究中国10个城市孕妇膳食多样化水平与产前抑郁的关系。方法:数据来源于2019—2020年的“中国10城市孕乳母、0~36月龄婴幼儿营养调查(YI研究)”。纳入855名孕妇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24h膳食回顾调查获得其一般情况以及膳食摄入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探索孕妇膳食多样化得分水平与产前抑郁之间的关系。结果:吸烟率较高、睡眠质量较差以及深绿叶蔬菜摄入率较低的孕妇产前抑郁的检出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膳食多样化评分较低的孕妇相比,膳食多样化评分高的孕妇被检出产前抑郁的比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OR=0.71,95%CI:0.51~0.99,P<0.05)。结论:膳食多样化评分与产前抑郁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多样化评分 孕妇 产前抑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对酸奶保鲜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孙婷 张兴昌 +1 位作者 司徒文佑 陈世贤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2期601-608,共8页
目的比较4种具有保鲜作用的乳酸菌对酸奶中霉菌的抑制效果及在发酵和贮藏过程中对酸奶品质的影响。方法将4种乳酸菌添加到发酵乳中,比较对酸乳中霉菌的抑制作用,并对酸奶酸度、活菌数、质构和感官品质进行检测。结果按厂家推荐量和相同... 目的比较4种具有保鲜作用的乳酸菌对酸奶中霉菌的抑制效果及在发酵和贮藏过程中对酸奶品质的影响。方法将4种乳酸菌添加到发酵乳中,比较对酸乳中霉菌的抑制作用,并对酸奶酸度、活菌数、质构和感官品质进行检测。结果按厂家推荐量和相同活菌数(2.0×10~6 CFU/m L)添加4种乳酸菌均对霉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其中,乳酸菌A和C的抑菌效果较好;按照厂家推荐量添加4种乳酸菌发现,乳酸菌A和B的添加对酸奶的发酵时间、贮藏期内的酸度、活菌数、质构和感官均无影响,而乳酸菌C和D的添加会对酸奶贮藏期内的酸度和感官产生影响。结论乳酸菌A能够有效抑制酸奶中霉菌滋生,同时不会对酸奶的品质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酸奶 保鲜 霉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脂肪酸、pH值和酸度在-80℃保存过程中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方芳 李婷 +1 位作者 司徒文佑 云战友 《中国乳品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20,共3页
通过对母乳脂肪酸、pH值和酸度在超低温冷冻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最终制定伊利母乳研究实物库的母乳质量标准,以确保伊利母乳研究实物库中的母乳样本在-80℃保存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损失率最小。试验结果表明,母乳在-80℃冷冻保存12个月的... 通过对母乳脂肪酸、pH值和酸度在超低温冷冻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最终制定伊利母乳研究实物库的母乳质量标准,以确保伊利母乳研究实物库中的母乳样本在-80℃保存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损失率最小。试验结果表明,母乳在-80℃冷冻保存12个月的过程中,脂肪酸质量分数、pH值和酸度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因此,从现有检测指标来看,母乳库的质量标准应根据分析研究的母乳成分而定,若分析比较稳定的营养成分如脂肪酸可以使用保存12个月的母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脂肪酸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成分在-80℃保存过程中的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方芳 李婷 +1 位作者 司徒文佑 云战友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9,共5页
通过对母乳脂肪酸、维生素、活性成分以及p H值和酸度在超低温冷冻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最终制定伊利母乳研究实物库的母乳质量标准,以确保伊利母乳研究实物库中的母乳样本在-80℃保存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损失率最小。试验结果表明,母乳在-8... 通过对母乳脂肪酸、维生素、活性成分以及p H值和酸度在超低温冷冻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最终制定伊利母乳研究实物库的母乳质量标准,以确保伊利母乳研究实物库中的母乳样本在-80℃保存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损失率最小。试验结果表明,母乳在-80℃冷冻保存12个月的过程中,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维生素含量显著降低,脂肪酸、核苷酸含量以及p H值和酸度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母乳-80℃保存3个月时,V_B_2和V_A的含量分别减少为新鲜母乳的35%和29%,V_C含量无法检出;-80℃保存12个月时,烟酸含量减少为新鲜母乳的69%。因此,从现有检测指标来看,母乳库的质量标准应根据分析研究的母乳成分而定,若分析稳定性较差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尽量使用新鲜母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成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中核酸类物质的质量分数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方芳 李婷 +3 位作者 司徒文佑 刘彪 云战友 《中国乳品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1-13,共3页
利用核酸检测技术,通过对母乳初乳、成熟中核酸类物质进行检测,以分析不同泌乳期母乳核酸类物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旨为我国母乳研究积累数据,并为开发接近我国母乳的婴儿配方粉提供依据。本研究对母乳中核酸类物质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分析... 利用核酸检测技术,通过对母乳初乳、成熟中核酸类物质进行检测,以分析不同泌乳期母乳核酸类物质质量分数的变化,旨为我国母乳研究积累数据,并为开发接近我国母乳的婴儿配方粉提供依据。本研究对母乳中核酸类物质质量分数进行测定,分析了母乳核酸类物质在不同泌乳期的质量分数及变化情况,以指导我国婴儿粉产品的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核酸类物质 质量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母乳维生素及活性成分在-80℃保存过程中的稳定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方芳 李婷 +3 位作者 司徒文佑 刘彪 云战友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6年第4期32-35,共4页
通过对母乳维生素及活性成分在超低温冷冻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最终制定伊利母乳研究实物库的母乳质量标准,以确保伊利母乳研究实物库中的母乳样本在-80℃保存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损失率最小。结果表明:母乳在-80℃冷冻保存12个月的过程中,... 通过对母乳维生素及活性成分在超低温冷冻条件下的稳定性研究,最终制定伊利母乳研究实物库的母乳质量标准,以确保伊利母乳研究实物库中的母乳样本在-80℃保存过程中营养成分的损失率最小。结果表明:母乳在-80℃冷冻保存12个月的过程中,随着保存时间的延长,维生素含量显著降低,活性成分核苷酸含量没有发生显著性变化。母乳-80℃保存3个月时,VB_2和VA的含量分别减少为新鲜母乳的35%和29%,VC含量无法检出;母乳在-80℃保存12个月时,烟酸含量减少为新鲜母乳的69%。因此,从现有检测指标来看,母乳库的质量标准应根据分析研究的母乳成分而定,若分析稳定性较差的营养成分如维生素应尽量使用新鲜母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乳 维生素 活性成分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乳酸菌对酸乳中霉菌污染的控制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婷 张兴昌 +1 位作者 司徒文佑 陈世贤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5年第5期6-9,共4页
以搅拌型酸乳为研究对象,比较A、B 2种市售乳酸菌对酸乳中霉菌污染的控制效果及对酸乳营养成分、质构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A、B对酸乳中污染的霉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按厂家推荐量(乳酸菌A 2.0×106 CFU/m... 以搅拌型酸乳为研究对象,比较A、B 2种市售乳酸菌对酸乳中霉菌污染的控制效果及对酸乳营养成分、质构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乳酸菌A、B对酸乳中污染的霉菌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按厂家推荐量(乳酸菌A 2.0×106 CFU/m L,乳酸菌B 1.38×107 CFU/m L)添加时,乳酸菌B对霉菌的抑菌效果较好;但按2.0×106 CFU/m L的量添加乳酸菌A、B时,乳酸菌A对霉菌的抑制效果较好;乳酸菌B的添加对酸乳的风味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乳酸菌A的添加在保质期内对酸乳的感官品质基本无影响;添加了乳酸菌A、B的酸乳样品的营养成分和质构与对照组相比无太大变化。由此可见,部分乳酸菌的添加可以抑制酸乳中霉菌的滋生,而其抑菌效果与菌种种类和添加剂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酸乳 霉菌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