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川西南部茅口组台洼边缘礁滩相新认识
1
作者 杨柳 梁虹 +2 位作者 王伦 彭忻 司国帅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65,共14页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已发现气藏多为裂缝孔洞型灰岩气藏,规模有限。近年来,川北地区YB7井和JT1井相继钻遇茅口组高能滩相储层并均获高产工业气流,取得了四川盆地茅口组台缘油气勘探的重要突破。为了更好地指导川西南部茅口组油气勘探...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已发现气藏多为裂缝孔洞型灰岩气藏,规模有限。近年来,川北地区YB7井和JT1井相继钻遇茅口组高能滩相储层并均获高产工业气流,取得了四川盆地茅口组台缘油气勘探的重要突破。为了更好地指导川西南部茅口组油气勘探,在沉积、地质及古地貌等基础研究上,结合最新高品质三维地震、时频重磁等资料发现:1)川西南部茅口组发育开阔台地-台洼边缘-斜坡-台内洼地沉积,台洼边缘礁滩相大规模分布,在三维地震剖面上“丘状、杂乱、断续中弱振幅”反射特征明显;2)川西南部北东向基底断裂发育,主要形成于晋宁期,在峨眉地裂时期重新活动,产生堑垒拉分格局,是茅口组台洼边缘形成的主控因素之一;3)茅口组台洼边缘礁滩相沉积叠加东吴期淡水岩溶,有形成规模优质储层基础,且其紧邻筇竹寺组生烃中心,基底断裂疏导,源储配置佳。研究对扩大川西南部勘探领域、增储上产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南部 茅口组 台洼边缘礁滩相 基底断裂 主控因素 源储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中地区凉高山组湖岸线识别及致密油气有利区 被引量:9
2
作者 白桦 杨晓 +7 位作者 熊艳 关旭 徐相前 司国帅 董伟 夏铭 章雄 张少敏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40-49,共10页
为了进一步明确四川盆地中部(以下简称川中地区)下侏罗统凉高山组致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预测下一步致密油气勘探方向与目标。针对川中地区下侏罗统凉高山组沉积演化及致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不清、有利勘探方向不明的问题。在地震沉积学... 为了进一步明确四川盆地中部(以下简称川中地区)下侏罗统凉高山组致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预测下一步致密油气勘探方向与目标。针对川中地区下侏罗统凉高山组沉积演化及致密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不清、有利勘探方向不明的问题。在地震沉积学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岩心、录井、测井等分析结果,识别并厘清了凉高山组湖岸线变迁及其对致密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①凉高山组地层具有西薄东厚、东西分带的特征,上超现象明显;②可识别出三期总体延伸方向近南北向的凉高山组湖岸线;③凉高山组底部弱连续的波峰、中部连续的波谷和顶部强连续的波峰,分别对应于第一次、第二次和第三次湖泛沉积体的地震响应;④已发现致密油气高产井分布在与湖岸线紧邻的滨岸带附近。结论认为,凉高山组湖岸线控藏作用显著,与油气源断层沟通且位于湖岸线附近的滩坝是凉高山组最有利的致密油气“甜点”区;其中盐亭县东部地区的第一期湖岸线滨岸带和仪陇北部地区第二期湖岸线滨岸带是凉高山组致密油气“甜点”发育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中部 凉高山组 地震沉积学 湖岸线识别 致密油气“甜点” 有利勘探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层气AVO分析预处理关键技术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志伟 陈信平 +2 位作者 司国帅 王卿 邓世广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482-490,共9页
利用地震勘探AVO技术预测煤层气(CBM)的风险主要来自地震预处理对反射振幅的改造,这种改造对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处理虽然是必要的,但是对煤层气AVO分析却存在一定影响。类似砂岩含气储层的AVO预处理,相对振幅保持是煤层气AVO分... 利用地震勘探AVO技术预测煤层气(CBM)的风险主要来自地震预处理对反射振幅的改造,这种改造对高信噪比、高分辨率和高保真处理虽然是必要的,但是对煤层气AVO分析却存在一定影响。类似砂岩含气储层的AVO预处理,相对振幅保持是煤层气AVO分析预处理秉持的基本原则,煤层气储层第IV类AVO异常使得其预处理又区别于一般砂岩含气储层。径向道滤波线性噪音衰减技术、高低频分离地表一致性振幅补偿技术、保幅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技术是解决煤层气AVO分析预处理中线性干扰、近地表异常、空间成像引起的振幅变化问题的关键技术。野外数据试验表明:3项关键技术可以满足相对振幅保持处理要求,最大程度保留煤层气AVO第IV类振幅异常,有利于实现煤层气AVO分析和提高煤层气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气AVO分析 相对振幅保持 径向道滤波 地表一致性补偿 KIRCHHOFF叠前时间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剑阁地区多层系储层叠前描述 被引量:6
4
作者 纪学武 张延庆 +4 位作者 臧殿光 聂刚 彭忻 司国帅 徐宝亮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1年第5期74-78,173,共5页
近期龙岗62井长兴组及剑门102井须家河组须三段获得重大突破,证实长兴组生物礁储层及须家河组碎屑岩储层均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通过对研究区资料特征进行分析对比,在攻关中采用了纵横波阻抗叠前同时反演、体曲率属性、瞬时振幅属性等... 近期龙岗62井长兴组及剑门102井须家河组须三段获得重大突破,证实长兴组生物礁储层及须家河组碎屑岩储层均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通过对研究区资料特征进行分析对比,在攻关中采用了纵横波阻抗叠前同时反演、体曲率属性、瞬时振幅属性等针对性技术,准确地刻画了生物礁台缘发育相带,预测了碎屑岩裂缝发育和油气有利聚集区,为研究区下一步井位部署提供了准确的资料基础,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技术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纵横波阻抗叠前同时反演 体曲率属性 瞬时振幅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地区须三段致密砂岩目标评价技术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4
5
作者 纪学武 马文花 +4 位作者 臧殿光 聂刚 司国帅 彭忻 徐宝亮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55-58,166+162,共4页
须二、四、六段陆相砂岩历来是四川盆地川西北地区主要目的层,近来作为重要的烃源岩层的须三段获高产工业气流。须三段在川西北发育多套灰砾岩,具有厚度薄、岩石致密的特征,但裂缝的发育大大改善了储层的储集空间,勘探潜力巨大。须三段... 须二、四、六段陆相砂岩历来是四川盆地川西北地区主要目的层,近来作为重要的烃源岩层的须三段获高产工业气流。须三段在川西北发育多套灰砾岩,具有厚度薄、岩石致密的特征,但裂缝的发育大大改善了储层的储集空间,勘探潜力巨大。须三段气藏是一种受储层、裂缝等控制的构造背景上的岩性气藏,因此研究须三段砂砾岩体的展布及微断裂分布尤为重要。通过对研究区须三段砂砾岩体进行识别、分析及评价,建立了适用于该区目的层特征的目标识别及评价技术。利用须三段目标评价技术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建议井位,并指出扩大须三段勘探成果的有利区带及拓展勘探领域的其他有利层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西北 须三段 致密砂岩 储层 微断裂 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岩溶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在四川盆地Y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徐宝亮 臧殿光 +3 位作者 李明杰 纪学武 王志勇 司国帅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1期47-51,6,共6页
四川盆地Y地区主要目的层雷口坡组受印支运动影响发育一套岩溶性储层。该套储层厚度薄,且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导致储层预测难度加大,难以厘清气藏的成藏控制因素。针对该区岩溶储层的发育特点,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运用古地貌... 四川盆地Y地区主要目的层雷口坡组受印支运动影响发育一套岩溶性储层。该套储层厚度薄,且具有低孔、低渗特征,导致储层预测难度加大,难以厘清气藏的成藏控制因素。针对该区岩溶储层的发育特点,综合利用钻井、测井及地震资料,运用古地貌恢复、模型正演分析及多属性综合分析等技术手段综合预测了Y地区雷口坡组岩溶储层分布的有利区带,预测结果与实际钻井资料较好吻合,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储层 古地貌恢复 模型正演分析 多属性综合分析 有利区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东寒武系膏盐岩识别及其对盐下构造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周春晖 司国帅 《能源与环境》 2020年第1期55-56,59,共3页
以实际钻井资料和地震数据为基础,从膏盐岩的地震识别入手,通过地震模型正演手段进行地震响应特征综合分析,得到了川东地区寒武系膏盐岩的3种地震响应特征,并应用于川东寒武系膏盐岩的识别,分析膏盐岩层发育对川东盐下构造的影响。结合... 以实际钻井资料和地震数据为基础,从膏盐岩的地震识别入手,通过地震模型正演手段进行地震响应特征综合分析,得到了川东地区寒武系膏盐岩的3种地震响应特征,并应用于川东寒武系膏盐岩的识别,分析膏盐岩层发育对川东盐下构造的影响。结合精确速度模型指导下的叠前深度偏移处理,较好地消除了由于时间剖面造成的深层构造假象。研究表明受寒武系膏盐岩发育影响,川东膏盐岩下伏地层以弱变形和低幅度构造为主,一般不会形成与浅层一致的多排线性构造,这项认识对川东寒武系盐下勘探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膏盐岩 地震识别 模型正演 川东地区 构造圈闭假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