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肌桥所致心肌缺血机制与治疗
被引量:
3
1
作者
卫洪超
任晓庆
+4 位作者
叶赞凯
霍承瑜
刘宗志
牛磊
肖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4期286-290,320,共6页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心肌缺血机制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90例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心脏收缩期桥段血管受压的轻重程度分为两组:A组235例,收缩期压迫〈50%;B组135例,收缩期压迫≥50%。对比两...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心肌缺血机制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90例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心脏收缩期桥段血管受压的轻重程度分为两组:A组235例,收缩期压迫〈50%;B组135例,收缩期压迫≥50%。对比两组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结果390例左前降支冠状动脉肌桥近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45.70%,远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2.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家族史、吸烟史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相比,心肌桥近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肌桥患者心肌缺血的主要机制是肌桥收缩时的挤压和肌桥近端动脉粥样硬化。②对靶血管进行再血管化是治疗心肌桥患者较为合理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造影术
心肌桥
心肌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儿童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
2
2
作者
伊寒露
叶赞凯
+4 位作者
朱耀斌
郭健
丁楠
闫道乐
李志强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9期806-808,共3页
目的探讨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儿童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介入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间我院收治ASD患儿92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54例,年龄(4.82±3.24)岁,体重(18.61±9.12)kg...
目的探讨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儿童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介入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间我院收治ASD患儿92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54例,年龄(4.82±3.24)岁,体重(18.61±9.12)kg.心脏畸形均为ASD(其中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直径约1.8 mm,未予特殊处理),均行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ASD封堵术,其中81例患儿行经皮超声引导下ASD封堵术,7例患儿行经胸ASD封堵术,4例患儿麻醉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无需行手术治疗.术后常规予口服阿司匹林抗凝治疗6个月,每日3 mg/kg,预防血栓形成.术后即刻、1个月、3~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患儿均封堵成功,无封堵器脱落、心脏穿孔和外周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诊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提示封堵器位置好,各房室内径基本正常,未见残余分流、心包积液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儿童ASD应用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
介入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肌桥所致心肌缺血机制与治疗
被引量:
3
1
作者
卫洪超
任晓庆
叶赞凯
霍承瑜
刘宗志
牛磊
肖琳
机构
北京大学民航临床医学院民航总医院心胸外科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心内科
出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4期286-290,320,共6页
文摘
目的研究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心肌缺血机制和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390例左前降支冠状动脉心肌桥患者的临床特点。根据心脏收缩期桥段血管受压的轻重程度分为两组:A组235例,收缩期压迫〈50%;B组135例,收缩期压迫≥50%。对比两组患者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结果390例左前降支冠状动脉肌桥近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45.70%,远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为2.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家族史、吸烟史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A组相比,心肌桥近段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肌桥患者心肌缺血的主要机制是肌桥收缩时的挤压和肌桥近端动脉粥样硬化。②对靶血管进行再血管化是治疗心肌桥患者较为合理而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造影术
心肌桥
心肌缺血
Keywords
Coronary atherosc|erosis
Coronary angiography
Myocardial bridge
Myocardial ischemia
分类号
R654.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儿童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被引量:
2
2
作者
伊寒露
叶赞凯
朱耀斌
郭健
丁楠
闫道乐
李志强
机构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心脏外二科
出处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年第9期806-808,共3页
文摘
目的探讨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儿童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介入治疗安全性、有效性、可行性.方法2018年3月至2019年12月间我院收治ASD患儿92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54例,年龄(4.82±3.24)岁,体重(18.61±9.12)kg.心脏畸形均为ASD(其中1例合并动脉导管未闭,直径约1.8 mm,未予特殊处理),均行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ASD封堵术,其中81例患儿行经皮超声引导下ASD封堵术,7例患儿行经胸ASD封堵术,4例患儿麻醉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评估无需行手术治疗.术后常规予口服阿司匹林抗凝治疗6个月,每日3 mg/kg,预防血栓形成.术后即刻、1个月、3~6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评估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患儿均封堵成功,无封堵器脱落、心脏穿孔和外周血管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诊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提示封堵器位置好,各房室内径基本正常,未见残余分流、心包积液和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儿童ASD应用介入治疗是安全有效的,且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
介入
儿童
Keywords
Echocardiography
Atrial septal defect
Intervention
Children
分类号
R654.2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肌桥所致心肌缺血机制与治疗
卫洪超
任晓庆
叶赞凯
霍承瑜
刘宗志
牛磊
肖琳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单纯超声心动图引导下儿童房间隔缺损的介入治疗
伊寒露
叶赞凯
朱耀斌
郭健
丁楠
闫道乐
李志强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