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头颈动脉CT血管成像脑动脉强化的相关体质因素 被引量:12
1
作者 温孟皇 郑君惠 +3 位作者 叶维韬 黄飚 李新云 曹希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35-138,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患者头颈联合CT血管成像(CTA)脑动脉强化阈值一致性的相关因素,并确定最佳延迟扫描时间,优化对比剂注射及扫描方案。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临床拟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行头颅CTA检查的108例患者,均行头颅CT灌注及头颅增强检查... 目的探讨影响患者头颈联合CT血管成像(CTA)脑动脉强化阈值一致性的相关因素,并确定最佳延迟扫描时间,优化对比剂注射及扫描方案。资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临床拟诊为缺血性脑血管病行头颅CTA检查的108例患者,均行头颅CT灌注及头颅增强检查,并采用统一的碘注射流速及扫描方案。分析身高、体重、体表面积、体重指数以及心率与输入动脉强化阈值的相关性,计算输入动脉(颈内动脉)及输出静脉(上矢状窦)的平均达峰时间差。结果患者各种因素与动脉强化程度的相关性为:体表面积(r=-0.565,P<0.001)>体重(r=-0.556,P<0.001)>体重指数(r=-0.448,P<0.001)>身高(r=-0.429,P<0.001),与心率无相关性(r=0.093,P>0.05)。输入动脉及输出静脉的平均达峰时间差为6.42 s。结论为提高不同患者头颈联合CTA脑动脉强化阈值的一致性,可按体表面积或体重估算对比剂的用量。注射对比剂后CTA扫描时间不应超过6.42 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脑血管造影术 造影剂 图像处理 计算机辅助 体表面积 体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