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隔污装置对设施甲鱼养殖水质影响的试验研究
1
作者 向坤 郑团建 +4 位作者 李海军 叶章颖 汪勇翔 孙浩峰 赵建 《渔业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3-79,共7页
为评估设施甲鱼养殖中隔污装置对水质的改善效果。使用72只质量约为300 g的甲鱼,在实验室条件下以配备与未配备隔污装置的小型甲鱼养殖池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测定了氨氮、浊度、化学需氧量(COD)、亚硝酸盐氮等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采... 为评估设施甲鱼养殖中隔污装置对水质的改善效果。使用72只质量约为300 g的甲鱼,在实验室条件下以配备与未配备隔污装置的小型甲鱼养殖池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测定了氨氮、浊度、化学需氧量(COD)、亚硝酸盐氮等水质指标的变化情况,并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氨氮质量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最高可达108 mg/L。对照组与试验组的浊度和COD平均变化率分别为14.2%、8.4%和39.5%、15.5%。养殖周期内,对照组COD、总磷和总氮的排放量分别为286.59 g、68.33 g和12.32 g;试验组则为92.21 g、46.01 g和5.07 g。研究表明,尽管试验组的氨氮质量浓度高于对照组,但隔污装置显著降低了浊度和亚硝酸盐氮质量浓度的平均变化率,并减少了养殖周期内COD、总磷和总氮的排放量。此外,换水周期延长至15 d,有效减少了换水量及污染物排放。这一结果表明,隔污装置能够有效地隔离污染物,在提升养殖水质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鱼 隔污装置 效果评估 水质 CO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速对鱼类的影响及其在循环水养殖中的应用
2
作者 朱庭耀 李冬春 +5 位作者 向坤 梁超 朋泽群 赵建 郭建林 叶章颖 《水生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9-219,共11页
流速是循环水养殖中重要的环境因子。流速影响水体的动力,有助于冲刷和清洗水体中的废物,从而减少污染物浓度,改善养殖水环境。流速刺激鱼类的游泳行为,激发它们的活动性和游动欲望,对消化和新陈代谢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影响鱼类的成活率... 流速是循环水养殖中重要的环境因子。流速影响水体的动力,有助于冲刷和清洗水体中的废物,从而减少污染物浓度,改善养殖水环境。流速刺激鱼类的游泳行为,激发它们的活动性和游动欲望,对消化和新陈代谢产生显著影响,进而影响鱼类的成活率。此外,流速对鱼类的生长发育、体型特征、心血管功能、免疫力和肉质都有重要作用,目前已得到广泛研究,并在实际生产中得到应用。因此,文章综述了流速对养殖水质、养殖鱼类的游泳行为、生长生理及肌肉品质的影响。同时,针对当前循环水养殖中流速调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流速智能调控的应对措施,旨在为循环水养殖中流速的调控提供理论参考和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速 循环水 水质 生长生理 肌肉品质 智能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压在植物活性物质提取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菁 乔勇进 +4 位作者 柳洪入 王晓 叶章颖 林思敏 王春芳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72-282,共11页
植物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并具有抗氧化、抗菌、免疫调节、抗炎等多重功效,如何从植物中快速、高效、环保地提取活性物质一直以来是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超高压技术作为一种非热加工技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用... 植物中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并具有抗氧化、抗菌、免疫调节、抗炎等多重功效,如何从植物中快速、高效、环保地提取活性物质一直以来是食品、医药、化妆品等行业最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超高压技术作为一种非热加工技术,近年来被广泛研究用于食品加工、提取等方面。超高压提取技术的应用提高了植物活性物质的提取率,缩短了提取时间,可作为一种替代传统固液萃取植物活性化合物的方法。该文重点综述了超高压技术的发展历程及其在植物提取方面的发展应用,超高压提取原理与提取工艺,及其在黄酮、多酚、多糖等多种活性物质提取中的应用,与传统热回流提取方法相比,超高压提取技术可以在常温或较低温度下进行,可有效缩短提取时间,提高生物活性,降低能耗。但超高压在提取植物活性物质方面的应用还面临超高压提取理论基础不完善,提取物生物活性研究有待深入、设备成本高等诸多挑战,有必要探索超高压与其他提取方法相结合的协同提取作用,进一步揭示该技术所涉及的工作机制,以期为深入应用超高压技术提取植物活性物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压 活性物质 提取原理 提取工艺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视觉和改进YOLOv5s的鲫病害轻量级无损检测模型 被引量:3
4
作者 陈科 周勇 +4 位作者 薛明洋 朱松明 赵建 蔡海莺 叶章颖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41-1148,共8页
以鲫(Carassius auratus)常见病害为例,从实际生产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改进YOLOv5s的鲫病害轻量级无损检测模型,可实现鲫鱼体多种病害的同步无损快速检测。首先,通过利用Shuf-fleNetV2替换YOLOv5s主干网络,对模型进行轻... 以鲫(Carassius auratus)常见病害为例,从实际生产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和改进YOLOv5s的鲫病害轻量级无损检测模型,可实现鲫鱼体多种病害的同步无损快速检测。首先,通过利用Shuf-fleNetV2替换YOLOv5s主干网络,对模型进行轻量化改进;在此基础上,耦合一种基于卷积块的注意力机制[Convolutional block attention module(CBAM)]提高模型精准度;最后,结合空洞空间卷积池化金字塔[Atrous spatial pyramid pooling(ASPP)]提升模型鲁棒性。通过在自制鲫病害数据集上测试可知,文章所提出模型病害检测精确率可达92.0%,模型体积仅为14400 kb,优于当前相关主流模型(最高精确率为83.6%,最小体积为15750 kb),为水产养殖鱼类病害无损快速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鲫病害 无损检测 改进YOLOv5s 轻量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摄食过程声像特征的鱼类摄食强度量化方法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郑金存 叶章颖 +4 位作者 赵建 张慧 黄平 覃斌毅 庞毅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77-588,共12页
基于鱼类摄食行为反馈的精准投喂是确保饲料高效利用与降低水体污染的有效手段,针对当前单一传感器难以精确测量鱼群摄食强度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摄食过程声像特征融合的鱼类摄食强度量化方法。首先利用深度图包含的三维空间信息分析水... 基于鱼类摄食行为反馈的精准投喂是确保饲料高效利用与降低水体污染的有效手段,针对当前单一传感器难以精确测量鱼群摄食强度的难题,提出一种基于摄食过程声像特征融合的鱼类摄食强度量化方法。首先利用深度图包含的三维空间信息分析水体表层摄食鱼类数量,设计基于帧间差分运算的深度图能量变化测量系统表征鱼群摄食活跃程度;进而利用近红外光源因水面反射而导致的高亮度饱和点在近红外图中的位置变化测量水体流场的波动程度;同时利用音轨记录仪存储摄食音频。最后通过加权融合方式,综合摄食动态、水体流场变化、摄食音频三类具有不同物理属性的特征信息,精确量化了鱼群摄食强度,总体识别精确度达到97%。本文采用新的成像技术,取得分析速度与分析精度的最佳平衡,为精准投喂提供了一种鲁棒性强、分析速度快的实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摄食强度 近红外图 深度图 摄食音频 加权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厂化水产养殖设施保温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孙侦龙 宋家帅 +6 位作者 焦冬祥 杨志鹏 吴照学 叶章颖 李国峰 吴爱君 鲍恩财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82-188,共7页
工厂化水产养殖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其较传统粗放式养殖在生产各环节可调控、水质可处理,养殖模式符合节能环保理念,在我国发展迅速。本文介绍了工厂化水产养殖设施的发展现状,综述了水产养殖大棚、水产养殖温室、水产养殖车间保温技术... 工厂化水产养殖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其较传统粗放式养殖在生产各环节可调控、水质可处理,养殖模式符合节能环保理念,在我国发展迅速。本文介绍了工厂化水产养殖设施的发展现状,综述了水产养殖大棚、水产养殖温室、水产养殖车间保温技术研究现状,并详细分析了养殖车间顶部保温技术和墙体保温技术(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外墙中置保温),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和研究内容,以期为国内开展工厂化水产养殖设施保温技术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厂化水产养殖 养殖设施 保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照强度对大口黑鲈游泳协作能力的影响
7
作者 吕义淞 赵建 +4 位作者 文彦慈 杭晟煜 倪伟强 蔡海莺 叶章颖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5-282,共8页
文章以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光照强度对大口黑鲈游泳能耗及游泳协作能力的影响,测定了4种不同光照强度(0、300—500、2200—2500和3300—3900 lx)对大口黑鲈鱼群的游泳能耗、相对距离、相对位置分布和攻击... 文章以大口黑鲈(Micropterus salmoides)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光照强度对大口黑鲈游泳能耗及游泳协作能力的影响,测定了4种不同光照强度(0、300—500、2200—2500和3300—3900 lx)对大口黑鲈鱼群的游泳能耗、相对距离、相对位置分布和攻击次数的影响。研究发现:(1)当光照增强时,由于强光刺激和攻击行为的加剧显著制约了鱼群游泳协作能力的表达;(2)在光强≤2200—2500 lx时,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大,鱼群游泳能耗显著增加(P<0.05)。结果表明:光强的增大限制了鱼群游泳协作能力的表达,从而造成了个体不必要的游泳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照强度 循环水养殖 游泳协作 游泳能耗 大口黑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蚌肉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对UVB损伤的修复作用
8
作者 郑雅文 杨安全 +3 位作者 王菁 朱松明 刘鹰 叶章颖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46-356,共11页
为提高三角帆蚌采珠副产物的利用率,本研究开发利用蚌肉多糖(Hyriopsis cumingii Polysaccharide,HCP),探究了蚌肉多糖对正常细胞的增殖迁移效果和对UVB损伤细胞的修复作用。采用DEAE纤维素-52阴离子交换、葡聚糖G-100凝胶和纳滤法分离... 为提高三角帆蚌采珠副产物的利用率,本研究开发利用蚌肉多糖(Hyriopsis cumingii Polysaccharide,HCP),探究了蚌肉多糖对正常细胞的增殖迁移效果和对UVB损伤细胞的修复作用。采用DEAE纤维素-52阴离子交换、葡聚糖G-100凝胶和纳滤法分离纯化蚌肉多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高效凝胶渗透色谱和红外光谱对各组分进行结构检测,并通过细胞增殖实验、细胞划痕实验、UVB损伤实验、蛋白表达检测探究多糖组分的抗UVB损伤效果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分离纯化得到了三个均一的多糖组分,其中组分2(HCP-2)是蚌肉多糖中对细胞增殖发挥主要作用的组分,且能够促进HaCaT细胞迁移;随着HCP-2浓度的增加,促进UVB损伤细胞活力恢复的效果也越明显;在样品浓度相同的情况下,修复效果优于保护效果;HCP-2上调了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抑制了凋亡相关蛋白casp9、p-Akt、p-p38表达,说明HCP-2能够通过调控UVB损伤后的细胞凋亡来修复HaCaT细胞。综上所述,蚌肉多糖能够抑制细胞凋亡,为后续在食品、保健品等领域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角帆蚌 多糖 HACAT细胞 UVB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酸性电解水对虾仁的杀菌效果及其动力学 被引量:24
9
作者 叶章颖 祁凡雨 +4 位作者 裴洛伟 杨楠 和劲松 魏晓明 朱松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3-230,共8页
为探明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对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虾仁表面杀菌效果及其动力学规律,选取料液比1:4、1:10、1:20,将虾仁分别浸洗杀菌2、5、10 min,对杀菌过程中虾仁表面及SAEW残存液中... 为探明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对南美白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虾仁表面杀菌效果及其动力学规律,选取料液比1:4、1:10、1:20,将虾仁分别浸洗杀菌2、5、10 min,对杀菌过程中虾仁表面及SAEW残存液中总菌落数,与有效氯质量浓度(available chlorine concentration,ACC)的变化进行测定,建立ACC衰减与微生物减灭的动力学模型,并通过颜色、硬度、pH值,及水分横向弛豫行为分析,探讨SAEW杀菌处理对虾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AEW对虾仁表面大肠杆菌有较强杀菌效果,并随处理时间的延长、作用量的增大,SAEW的杀菌效力不断增强,处理5 min时,随着料液比的增加,虾仁表面菌落数从最初的6.6 l(CFU/mL),依次降到5.0、4.7、4.4 lg(CFU/mL),料液比为1:20时,静置浸洗10 min后,虾仁表面菌落数由最初的6.6 lg(CFU/mL)降至3.9 lg(CFU/mL);同时SAEW浸洗液中残存菌落数也随处理时间的延长、作用量的增大,而不断减少,在处理2、5和10 min时,SAEW中的残存菌落数分别为4.18、3.47、2.78 lg(CFU/mL),处理时间为5 min时,随料液比的增加,SAEW中的残存菌落数分别为3.47、2.78、2.65 lg(CFU/mL);同时SAEW中ACC的消耗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变大,杀菌处理5、10 min时,ACC质量浓度从初始的20.53 mg/L分别降至7.79、10.97 mg/L。动力学分析表明:SAEW在杀灭虾仁表面大肠杆菌的过程中,ACC的衰减可以用一级动力学模型描述,拟合后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而微生物的减灭遵循更为复杂的动力学模型;此外经过SAEW杀菌处理的虾仁,其颜色、pH值、硬度、以及水分的横向弛豫行为,与未处理样品相比,基本没有显著性变化。相关结果能为SAEW在水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应用提供技术指导,同时也有助于SAEW杀菌技术理论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质分析 细菌 动力学 微酸性电解水 南美白对虾 有效氯质量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电流电解去除养殖海水中氨氮效果 被引量:10
10
作者 叶章颖 裴洛伟 +4 位作者 林孝昶 顾招兵 王朔 朱松明 阮贇杰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12-217,共6页
为了探究微电流电解技术去除养殖水体中氨氮的效果,试验以盐度为30‰(质量分数)人造海水为对象,设置了循环水温度、流速和电流密度3个参数以及对应参数的3个水平,探究其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温度(18、25、32℃... 为了探究微电流电解技术去除养殖水体中氨氮的效果,试验以盐度为30‰(质量分数)人造海水为对象,设置了循环水温度、流速和电流密度3个参数以及对应参数的3个水平,探究其对氨氮去除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设置的温度(18、25、32℃)和流速(100、300、500 m L/min)条件下,循环水温度和流速的变化对氨氮去除率影响并不明显。试验设置的电流密度(20、40、60 A/m2)条件下,对氨氮去除率有明显作用,且电流密度越大,单位时间内氨氮去除速率越快。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优去除条件为电流密度、水温和流速分别为40 A/m2、32℃、500 m L/min。通过能耗分析可知,在设定的参数范围内,不同温度条件下最低能耗条件为电流密度40 A/m2、流速300 m L/min,最低的能耗为21.26 Wh/kg。研究结果可以为微电流电解在海水循环水养殖中氨氮降解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 电解 温度 养殖海水 氨氮 流速 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猪舍粪便贮存过程中CO_2排放特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叶章颖 魏晓明 +3 位作者 张国强 朱松明 汪开英 李保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4-269,共6页
利用丹麦猪舍和液态猪粪便进行了CO2气体排放测试,比较了3种粪坑内粪便高度(0.15,0.40和0.65m)、3种通风量(211,650和1852m3/h)、粪坑内有无挡板下冬季猪舍粪便贮存过程中CO2排放通量。测试结果表明:通风量、粪便温度和粪坑挡板可以用... 利用丹麦猪舍和液态猪粪便进行了CO2气体排放测试,比较了3种粪坑内粪便高度(0.15,0.40和0.65m)、3种通风量(211,650和1852m3/h)、粪坑内有无挡板下冬季猪舍粪便贮存过程中CO2排放通量。测试结果表明:通风量、粪便温度和粪坑挡板可以用来解释大部分的CO2排放通量变化的差异;对于使用渗透性天花板进气和负压通风排气,CO2排放通量随着舍内通风量的增加而增大,3种通风量之间CO2排放通量差异显著;使用粪坑挡板可以显著降低粪坑内的空气交换和减少CO2排放通量;粪便贮存高度的变化对CO2排放通量的作用不明显;敏感性分析表明CO2排放通量相对于粪便温度的敏感性(敏感度值大)要高于通风量,在较低的通风量变化区间,CO2排放通量变化的敏感性要高于较高的通风量变化区间,但对于粪便温度变化趋势正好相反。通风量的增加同时会降低舍内和粪坑内空气温度以及粪便温度,因此要综合考虑通风量和温度对气体排放通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温室气体 排放控制 通风 猪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猪舍粪便贮存过程中CH_4排放特征试验 被引量:6
12
作者 叶章颖 李保明 +3 位作者 张国强 泮进明 郑荣进 朱松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84-189,210,共7页
利用丹麦猪舍和液态猪粪便进行了CH4气体排放测试,比较了3种粪坑内粪便高度(0.15、0.40、0.65m)、4种通风量(211、650、1852、3088 m3/h)、粪坑内有无挡板情况下冬季猪舍粪便贮存过程中CH4排放通量。测试结果表明:粪便高度、粪便温度和... 利用丹麦猪舍和液态猪粪便进行了CH4气体排放测试,比较了3种粪坑内粪便高度(0.15、0.40、0.65m)、4种通风量(211、650、1852、3088 m3/h)、粪坑内有无挡板情况下冬季猪舍粪便贮存过程中CH4排放通量。测试结果表明:粪便高度、粪便温度和通风量可以用来解释大部分的CH4排放通量变化差异;对于使用渗透性天花板进气和负压通风排气系统,4种通风量之间CH4排放通量差异不显著,但由于通风量的增加同时会降低舍内与粪坑内空气温度和粪便温度,因此要综合考虑通风量和温度对气体排放通量的影响;液态猪粪便中CH4排放通量随着粪坑内粪便高度的降低而减少;设置粪坑挡板对粪坑内CH4排放没有影响;敏感性分析表明CH4排放通量相对于粪便温度、粪便高度和通风量的敏感性依次减小(敏感度依次减小)。在较低的通风量和粪便高度变化区间,CH4排放通量变化的敏感性要高于较高的通风量和粪便高度变化区间,但对于粪便温度变化趋势正好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舍 甲烷排放 粪坑 排放通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台转鼓式微滤机多模式控制系统设计与实验 被引量:7
13
作者 叶章颖 鲍伟君 +3 位作者 张丰登 张亚东 李海军 朱松明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34-340,共7页
为了实现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多台框架式转鼓式微滤机的控制,方便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节约生产成本,在分析框架式转鼓式微滤机工作原理和控制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运用STEP 7 MicroWIN SP9 V4.0软件编写了10台转... 为了实现对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多台框架式转鼓式微滤机的控制,方便对系统进行管理和维护,节约生产成本,在分析框架式转鼓式微滤机工作原理和控制要求的基础上进行控制系统的硬件和软件设计,运用STEP 7 MicroWIN SP9 V4.0软件编写了10台转鼓式微滤机的3种运行模式控制程序,PLC在线监控和调试的结果表明:微滤机在手动模式、自动模式和定时模式下均可以正常工作;在水产养殖环境中,使用多模式软逻辑控制系统来控制多台转鼓式微滤机减速电动机和反冲洗泵的运行和停止,相比于易发生故障、检修不便的硬逻辑控制系统具有稳定性好、自动化程度高、成本低等优势,能够更好地应对系统出现故障的情况。研究结果可为转鼓式微滤机控制系统的完善和水产养殖系统装备自动化集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鼓式微滤机 循环水养殖系统 固体颗粒物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受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处理对液态水缔合结构影响的综合评价指标 被引量:23
14
作者 和劲松 祁凡雨 +3 位作者 裴洛伟 杨宏伟 蔡然 叶章颖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93-300,共8页
为了对磁场处理液态水后其分子构造的影响提供一种可作量化评价的指标,该文通过对液态水的黏度、表面张力、与氧17核磁共振谱(Oxygen-17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7O-NMR)半峰宽的测量,研究了磁场处理对水分子内能、表面熵以及自由... 为了对磁场处理液态水后其分子构造的影响提供一种可作量化评价的指标,该文通过对液态水的黏度、表面张力、与氧17核磁共振谱(Oxygen-17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17O-NMR)半峰宽的测量,研究了磁场处理对水分子内能、表面熵以及自由水分子比率的影响,并基于层次分析法,建立了量化描述磁场处理对液态水构造影响的综合评价指标(integrated assessment index,IAI)。结果表明,随磁场处理时间的增加,液态水的表面张力减小,而黏度与17O-NMR半峰宽增加,液态水缔合构造加强,IAI呈线性减小。综上可知,磁场处理对液态水缔合构造的形成具有促进作用,IAI能够对磁场处理下液态水缔合构造的变化进行量化表征。该研究结果为磁化水应用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层次分析法 黏度 磁处理 缔合构造 表面张力 核磁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酸性电解水储藏和杀菌过程中有效氯衰减的动力学模型 被引量:16
15
作者 和劲松 祁凡雨 +3 位作者 叶章颖 杨楠 魏晓明 朱松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263-270,共8页
为探明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在储藏及杀菌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将SAEW置于25、30、35、40、50℃环境温度下,测定其主要理化特性参数pH值、氧化还原电位(ORP),以及有效氯质量浓度(ACC)随储藏时间(... 为探明微酸性电解水(slightly acidic electrolyzed water,SAEW)在储藏及杀菌过程中理化指标的变化规律,将SAEW置于25、30、35、40、50℃环境温度下,测定其主要理化特性参数pH值、氧化还原电位(ORP),以及有效氯质量浓度(ACC)随储藏时间(0~12d)的变化,同时也测定了SAEW对大肠杆菌(ATCC25922)杀菌过程中ACC的变化规律。SAEW的pH值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ORP和ACC则减小,且储藏温度越高,各理化特性参数的变化幅度越大;在SAEW对大肠杆菌的杀菌过程中,ACC值不断降低。同时对储藏过程及杀菌过程中的有效氯衰减建立动力学模型,拟合后决定系数均达0.90以上。结果表明储藏温度和储藏时间对SAEW的理化特性参数有明显影响,且储藏过程与杀菌过程中的有效氯衰减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相关研究结果为SAEW在农业、食品、医疗及环保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学 模型 储藏 微酸性电解水 有效氯 杀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水养殖游泳型鱼类摄食活动强度评估方法研究 被引量:30
16
作者 赵建 朱松明 +3 位作者 叶章颖 刘鹰 李勇 卢焕达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88-293,共6页
针对循环水养殖游泳型鱼类过程中的高效投喂难题进行了研究,以罗非鱼为实验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动能模型的鱼群摄食活动强度评估方法。该方法避免了鱼群目标的前景提取和对鱼群内个体的跟踪,直接以由鱼群摄食活动引起的水面反光区... 针对循环水养殖游泳型鱼类过程中的高效投喂难题进行了研究,以罗非鱼为实验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动能模型的鱼群摄食活动强度评估方法。该方法避免了鱼群目标的前景提取和对鱼群内个体的跟踪,直接以由鱼群摄食活动引起的水面反光区域变化特征为关键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在HSV色彩空间下对水面反光区域进行分割、提取;其次,利用Lucas-Kanade光流、统计学方法以及信息熵对反光区域变化的不规律程度进行计算和分析;最后,结合反光区域的变化幅度信息实现对鱼群摄食活动强度的评估。通过实验结果对比分析可知,所提方法在单轮多次饱食投喂(间隔时间(40±2)s)下针对不同肠胃饱满指数(20.35±10、150.61±10)的罗非鱼均能较好地描述鱼群摄食活动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泳型鱼类 循环水养殖 摄食活动强度 改进动能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循环生物絮团系统养殖池固相分布均匀性评价 被引量:15
17
作者 史明明 阮贇杰 +4 位作者 刘晃 郭希山 叶章颖 韩志英 朱松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52-258,共7页
为探索循环生物絮团系统相对原位生物絮团系统在生物絮团分布均匀性方面的改善,以欧拉-欧拉多相湍流模型为理论框架,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技术,对两种系统养殖池固液气三相三维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两... 为探索循环生物絮团系统相对原位生物絮团系统在生物絮团分布均匀性方面的改善,以欧拉-欧拉多相湍流模型为理论框架,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技术,对两种系统养殖池固液气三相三维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了两种养殖池的液相速度云图、液相流线图以及固相分布特性。模拟结果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0.90 h时,循环养殖池流场相对复杂,流向变化较乱且分布于整个空间,紊流相对剧烈,流场速度大小分布更均匀,死区相对较少,固相主要分布在中心大范围区域,便于循环,在底部未出现沉积现象,能够避免生产中由于生物絮团在桶底角处的沉积造成厌氧病菌的滋生。另外,循环养殖池生物絮团固相体积分数约为0.1,比较适宜罗非鱼等养殖对象的生长。通过与实测数据对比,模型的模拟值误差均在20%之内,模拟结果可信,该研究说明循环生物絮团系统能够解决原位生物絮团系统中生物絮团分布不均匀以及流场死角多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流体力学 流场 循环生物絮团系统 养殖池 水力停留时间 多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泡沫分离器去除养殖循环水中不同粒径细微颗粒物的效果 被引量:15
18
作者 季明东 李建平 +1 位作者 叶章颖 朱松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02-207,共6页
为高效去除循环水养殖中的细微颗粒物,通过试验优化射流式泡沫分离器的水力停留时间和进气量,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分析不同粒径区间颗粒物的去除情况。以孔径125μm转鼓式微滤机出水口的水体作为泡沫分离原样进行批处理试验,以颗粒物去... 为高效去除循环水养殖中的细微颗粒物,通过试验优化射流式泡沫分离器的水力停留时间和进气量,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分析不同粒径区间颗粒物的去除情况。以孔径125μm转鼓式微滤机出水口的水体作为泡沫分离原样进行批处理试验,以颗粒物去除率为指标优化水力停留时间和进气量;以4个粒径区间≤10、(29)10~50、(29)50~90和(29)90μm的颗粒物质量浓度变化率为指标分析各区间的颗粒物去除情况。养殖水中细微颗粒物在泡沫分离时,细化气泡和增加水力停留时间在提高去除率中会达到极值,水力停留时间和进气量对颗粒物去除率有显著影响,水力停留时间为2.0 min和进气量为1.3 L/min时,去除率较高为(34.06%±4.37%);泡沫分离对粒径≤90μm的颗粒物都有较好的去除作用,且对粒径≤10和(29)50~90μm的颗粒物去除率相对较高,而对粒径(29)90μm的颗粒物去除较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 颗粒物 循环水 泡沫分离 水力停留时间 进气量 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解与紫外协同去除工厂化养殖循环水中氨氮效果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吴照学 李海军 +3 位作者 杨智良 裴洛伟 朱松明 叶章颖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272-279,共8页
为探究电化学氧化法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处理水质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在前期试验得到最佳条件(温度25℃、电流密度40 A/m2、水流速度300 m L/min)下,以不同初始氨氮质量浓度和固体悬浮颗粒物的模拟养殖水以及实际养殖水为研究对象,... 为探究电化学氧化法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中处理水质的效果及影响因素,在前期试验得到最佳条件(温度25℃、电流密度40 A/m2、水流速度300 m L/min)下,以不同初始氨氮质量浓度和固体悬浮颗粒物的模拟养殖水以及实际养殖水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加入低压紫外汞灯后电解与紫外协同去除氨氮的效果。结果表明:电解紫外协同处理氨氮效果明显优于单独电解法,运用本系统处理氨氮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4、7、10 mg/L的模拟养殖水时,氨氮去除效率相对于单独电解时分别提高45.0%(p<0.05)、36.0%(p<0.05)和20.0%(p<0.05);电解紫外协同去除氨氮效率受氨氮初始质量浓度、水体中的固体颗粒悬浮物、实际养殖水等因素影响,随着氨氮初始质量浓度及水体中固体悬浮颗粒物的升高,氨氮的去除效率降低,达到同种去除效率所需的时间延长,当处理固体悬浮颗粒(SS)分别为100、150、200 mg/L的模拟养殖水时,氨氮的去除效率随着SS的升高而降低,相对于仅含氨氮的模拟养殖水,氨氮的去除效率分别降低51.7%(p<0.05)、65.5%(p<0.05)和72.4%(p<0.05);在处理实际养殖水时,氨氮的去除速率明显降低,去除完全所需的时间延长,在本系统中电解紫外对氨氮、亚硝氮、固体悬浮颗粒物的去除具有较好效果,去除率分别为97.8%、96.9%和9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法 紫外 氨氮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 有效氯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的养殖水体固液旋流分离装置数值模拟与验证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建平 吴康 +4 位作者 何相逸 陈骏炀 季明东 叶章颖 朱松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2-187,共6页
为探究旋流分离装置对水产养殖水体的分离效果,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旋流分离装置内部的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入口流量、不同入口浓度对固液分离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入口流量... 为探究旋流分离装置对水产养殖水体的分离效果,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旋流分离装置内部的流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入口流量、不同入口浓度对固液分离性能的影响,通过试验数据对模拟结果进行了验证。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入口流量的增加,分离装置内部流体速度增大,湍流流动增强,不利于固体颗粒的沉降。当入口浓度增加时,筒内流体运动速度降低,滞留在筒体中的颗粒浓度增加,降低了固液分离效率。入口流量和入口浓度的增加均会导致不同粒度颗粒分离效率下降,且随着颗粒粒度的增大,分离效率下降幅度增大。通过与试验数据相比,模拟误差在10%以内,模拟结果可信。该研究可为旋流分离装置在水产养殖领域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产养殖 流体力学 流场 旋流分离 分离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