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用直线加速器CBCT不同扫描条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刘莉 叶程伟 +6 位作者 袁建军 罗银贵 罗志尧 曾伟 李羚 刘欢 刘艳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5年第2期176-180,共5页
目的探讨医用直线加速器锥形束CT(CBCT)不同扫描条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为CBCT图像引导系统在不同部位的扫描条件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设置不同的扫描条件,使用CBCT对Catphan 503模体进行扫描,并分析空间分辨率、噪声、均匀性、空间几何精... 目的探讨医用直线加速器锥形束CT(CBCT)不同扫描条件对图像质量的影响,为CBCT图像引导系统在不同部位的扫描条件选择提供参考。方法设置不同的扫描条件,使用CBCT对Catphan 503模体进行扫描,并分析空间分辨率、噪声、均匀性、空间几何精度及低对比度分辨率对CBCT图像质量的影响。结果对于头部、胸部、腹部,随着扫描参数值的增大,噪声分别降低了47.4%、26.1%、51.3%,均匀性分别降低了30.2%、26.6%、47.9%,低对比度分辨率分别降低了50.6%、34.2%、12.0%。不同的扫描条件对空间几何精度、空间分辨率的影响不明显。结论不同扫描条件对医用直线加速器CBCT图像质量有一定影响。可根据不同患者选择较低的扫描条件,以减少患者额外辐射剂量,为CBCT图像引导系统在放射治疗中的安全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tphan 503模体 放射治疗 扫描条件 锥形束CT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垫固定乳腺癌调强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趋势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叶程伟 周继丹 +3 位作者 李帅 李晓玉 钟仁明 柏森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1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目的分析真空垫固定乳腺癌患者在锥形束CT(CBCT)引导下行调强放射治疗过程中每周的摆位误差及其在整个放射治疗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12月CBCT引导下调强放射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36例,年龄25~68岁,中位年龄49岁... 目的分析真空垫固定乳腺癌患者在锥形束CT(CBCT)引导下行调强放射治疗过程中每周的摆位误差及其在整个放射治疗过程中随时间变化的趋势。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12月CBCT引导下调强放射治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36例,年龄25~68岁,中位年龄49岁。均使用真空垫加楔形板固定,CT增强扫描定位;CBCT引导下执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分析比较5周放射治疗的摆位误差,以及其随时间变化趋势。结果平移误差X轴(左右)、Y轴(头脚)、Z轴(前后)三个方向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分别为3.05 mm和2.72 mm、3.14 mm和4.01 mm、3.84 mm和3.62 mm。旋转误差在Xr轴(左右)、Yr轴(头脚)、Zr轴(前后)三个方向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为1.20°和0.95°、1.12°和1.15°、0.98°和0.87°。系统误差Z轴方向最大,随机误差Y轴方向最大。平移误差所有方向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均在4.01 mm以内。旋转误差所有方向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均在1.20°以内。在头脚方向,第5周平移误差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均达到4 mm,且均大于第1周(P<0.05)。整个放射治疗周次中,平移误差3 mm以内发生率为40.1%~68.9%,5 mm以上发生率为17.4%~35.0%。结论使用真空垫固定的乳腺癌患者调强放射治疗中,应加强Y、Z轴的固定。在放射治疗过程中,尤其是在放射治疗后期,Y轴存在较大误差,推荐每周图像引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垫固定 乳腺癌 调强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误差趋势 图像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表面成像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实用性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叶程伟 苏鲁 +4 位作者 商强 杜斌 吴艳龙 柏森 钟仁明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18年第3期281-285,共5页
目的评估光学表面成像(OSI)系统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纠正摆位误差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病人11例(113例次放射治疗),其中男性8例(89例次有效照射),女性3例(24例次有效照射);年龄46~77岁... 目的评估光学表面成像(OSI)系统在胸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纠正摆位误差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胸部肿瘤放射治疗病人11例(113例次放射治疗),其中男性8例(89例次有效照射),女性3例(24例次有效照射);年龄46~77岁,平均年龄59岁。原发性肺癌6例,转移性肺癌3例,食管癌2例。均采用仰卧位热塑体膜固定,双手抱肘交叉放于前额。病人首次治疗前行锥形束CT(CBCT)扫描纠正摆位误差后,用OSI系统获取体表图像作为参考图像。从第二次治疗开始以参考图像为准用OSI系统进行预摆位,然后行CBCT扫描验证。记录两个系统每次扫描配准得出的误差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CBCT配准的分次间摆位误差平移方向x(左右)、y(头脚)、z(前后)和旋转方向rx(PIT)、ry(ROL)、rz(ROT)的结果分别为(-0.83±3.15)mm、(-1.40±3.89)mm、(0.71±2.08)mm和(0.29±0.76)°、(0.36±0.81)°、(0.10±1.00)°;OSI系统配准的分次间摆位误差分别为(0.01±1.34)mm、(-0.12±1.26)mm、(-0.26±1.19)mm和(-0.14±0.57)°、(0.10±0.60)°、(-0.25±0.69)°。两系统相减得出的平移方向x(左右)、y(头脚)、z(前后)和旋转方向rx(PIT)、ry(ROL)、rz(ROT)的结果分别为(-0.85±3.42)mm、(-1.29±3.80)mm、(0.98±2.38)mm和(0.42±0.98)°、(0.26±1.16)°、(0.36±1.24)°(P<0.05)。x、y、z三个方向上的平移误差相减后的标准差分别为3.42 mm、3.80 mm、2.38 mm。两套系统在旋转上的差异很小,标准差近1°。Catalyst^(TM)系统c-motion检测到的分次内误差,放射治疗过程中平移方向x、y、z方向分别为(-0.17±1.25)mm、(0.47±1.42)mm、(-0.17±1.96)mm,旋转方向rx、ry、rz分别为(-0.04±0.51)°、(0.13±0.42)°、(-0.19±0.76)°,各个方向最大偏离值(DEV)为(2.54±1.10)mm。结论 OSI系统与CBCT系统在探测与纠正胸部肿瘤放疗摆位误差上具有一定的差异性。OSI系统可以实时监测放疗分次内误差,由于胸部放射治疗摆位误差受多种因素影响,OSI系统与CBCT系统相结合的综合使用策略还需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表面成像系统 锥形束CT(CBCT) 胸部肿瘤 放射治疗 摆位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Halcyon加速器左乳腺癌不同旋转弧数VMAT计划比较
4
作者 梅国建 尹楚欧 +3 位作者 刘江 邓娟 何迎盈 叶程伟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5期587-593,共7页
目的基于Halcyon加速器比较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2弧、3弧、4弧和5弧的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德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20例,均为女性;年龄32~69岁,中位年龄51岁;肿瘤分期均为T3~T4... 目的基于Halcyon加速器比较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2弧、3弧、4弧和5弧的容积调强放射治疗(VMAT)计划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德阳市人民医院肿瘤科行左侧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20例,均为女性;年龄32~69岁,中位年龄51岁;肿瘤分期均为T3~T4、N1;位置为非内象限。基于Halcyon加速器为每位患者分别设计2弧、3弧、4弧和5弧4组VMAT计划。比较4组计划的计划靶区体积(PTV)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指标、跳数(MU)、出束时间和γ通过率的差异。结果4弧组和5弧组VMAT计划在PTV的适形度指数(CI)、均匀性指数(HI)、D_(98)、D_(50)、D_(2)和Dmean上均优于2弧组和3弧组,而5弧组仅在PTV的D_(2)稍低于4弧组[(5311.9±30.74)cGy vs(5332.5±31.13)cGy。P<0.05]。危及器官,4弧组和5弧组左肺(患侧肺)V_(5)、V_(20)、V_(30)、V_(40)和Dmean最低,V_(10)亦低于3弧组[(33.09±2.60)%vs(32.98±2.65)%vs(34.23±2.53)%。P<0.05]。4弧组和5弧组右肺(健侧肺)Dmean低于2弧组[435(339,464)cGy vs 435(394,462)cGy vs 447(417,490)cGy。P<0.05]。4弧组和5弧组心脏V_(20)[(7.96±4.17)%、(7.99±4.19)%]和V_(30)[(3.60±2.58)%、(3.41±2.46)%]最低,V_(10)和Dmean亦低于2弧组[22.8(17.7,25.7)%vs 22.6(18.3,25.7)%vs 23.75(19.0,27.5)%、836(705,898)cGy vs 835(708,931)cGy vs 857(741,959)cGy。P<0.05]。4弧组和5弧组食管Dmean[(1362.0±370.4)cGy、(1363.2±367.3)cGy]最低,右乳Dmax亦低于2弧组[(901.4±162.9)cGy vs(900.4±170.4)cGy vs(973.9±181.5)cGy。P<0.05]。5弧组与4弧组各危及器官的剂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弧组MU和出束时间较2弧组和3弧组有少量增加,分别增加26.15 MU、0.05 min和28.9 MU、0.04 min,5弧组较4弧组也分别增加31.8 MU和0.05 min(P<0.05)。4组计划的γ通过率均>9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弧的乳腺癌VMAT计划可获得更优的剂量学分布。因此推荐左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在Halcyon加速器上采用4弧的VMAT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容积调强放疗 Halcyon加速器 剂量学 危及器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