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出口贸易网络结构动态演变与中国角色变迁分析
1
作者 叶田阳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84,共13页
基于2001-2023年全球200个国家(地区)的双边出口数据,分析全球出口贸易网络的动态变化,重点探讨中心度、接近性和特征向量三种网络指标的演变。研究表明,全球出口贸易网络正经历从单极化向多极化转型的过程,随着中国的崛起,全球贸易网... 基于2001-2023年全球200个国家(地区)的双边出口数据,分析全球出口贸易网络的动态变化,重点探讨中心度、接近性和特征向量三种网络指标的演变。研究表明,全球出口贸易网络正经历从单极化向多极化转型的过程,随着中国的崛起,全球贸易网络的重心逐步东移。中国在低技术和高技术产品领域的出口持续上升,特征向量和中心度排名不断攀升,在全球贸易中的核心地位日益重要。同时,美国、德国等传统经济体尽管保持较高的中心度,但正面临来自新兴经济体,尤其是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竞争压力。接近性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全球贸易网络中心国家之间日益紧密的联系,中国与其他重要贸易伙伴之间的互动加深。全球贸易网络的东移趋势促使亚洲和拉丁美洲地区的贸易逐步增长,推动了全球供应链的重新布局。基于这一变化,提出相关建议,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贸易网络中的竞争力和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出口贸易网络 中心度 接近性 特征向量 贸易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含碳视角下中国-东盟生态贸易合作发展路径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叶田阳 常志有 《价格月刊》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8-94,共7页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成为世界热议话题,碳排放也成为区域合作的重要领域。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与东盟合作交流,双方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必须深挖潜力。笔者基于隐含碳视角,从中国-东盟国际贸易合作现状出发,基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双向投... 随着温室气体排放成为世界热议话题,碳排放也成为区域合作的重要领域。为了更好地促进中国与东盟合作交流,双方在生态环境治理领域必须深挖潜力。笔者基于隐含碳视角,从中国-东盟国际贸易合作现状出发,基于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双向投资及旅游服务贸易等领域,通过融入国家相关碳排放结构及总量,深入探讨了中国-东盟生态贸易合作的重点方向及未来合作的可能,进而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含碳 生态贸易 双向投资 货物贸易 服务贸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